賈詡早年曾輔佐牛輔,後來又投效張繡。
曹操曾在他手上吃了不少虧。
他做事穩重,一般不會出謀劃策,一旦獻計必定是斷子絕孫的計策,因此得名毒士。
像賈詡這樣的人物,一般不會輕視任何人。
言語上輕視某人,肯定是他已經有了打算,可以毫無懸念的拿下對方。
“文和是不是已經有了計策?”曹操當然了解賈詡。
“請主公允許我去一趟廬江。”賈詡說道:“必定把張勳和袁耀的人頭送到主公麵前!”
“張勳的人頭我要,袁耀倒是可以讓他活著。”曹操說道:“我和袁公路畢竟曾經同殿為臣,酸棗會盟也一同討伐過董卓。再怎麽說也不能讓他絕後,何況袁耀不過豎子,即使讓他活著也掀不起什麽風浪。倒是張勳有些讓人頭疼。”
“我去廬江,主公就再也不用頭疼。”賈詡重申。
“萬事小心。”曹操提醒。
呂布討伐壽春的時候,張勳、袁膺等人護著袁耀進入廬江。
廬江太守劉勳隸屬於袁術,追隨淮南袁家多年。
袁耀等人來到廬江,他是十分殷勤,照顧的也很是周到。
呂布撤走,曹操隨後來到。
曹軍駐紮在壽春,隻有少部兵馬一路往南試探劉勳反應。
劉勳把廬江治所安置在合肥。
從壽春等到合肥,其間有著不短的路程。
自從袁耀等人來到,劉勳就派了不少斥候,探查曹軍動向。
曹操決定讓賈詡前往合肥,同時還派出李典率軍兩千趕往合肥。
離開壽春往南不過幾十裏,距廬江境內不遠,有個名為義井的小鎮。
走了不短的路程,李典覺得有些口渴。
他吩咐一旁的士兵取水。
士兵拿出水袋遞給他。
接過水袋,李典詫異的問了句:“怎麽沒水了?”
“出發的匆忙,水沒帶足。”士兵忐忑的迴應。
李典無奈搖頭。
身在江淮,到處都是縱橫交錯的河流和小溪,要是在這裏渴死,那才是讓人笑掉了大牙。
“將軍,前麵有口水井!”李典正打算下令讓人去找水源,有士兵往前一指。
他看見前方果然有口水井。
水井就在路邊,由於年久失修,四周生滿了雜草。
“去看看!”李典吩咐士兵。
幾個士兵上前,從水井裏打出一桶水。
井水清冽,看著都好喝。
可李典卻沒立刻捧起來牛飲。
已經渴的嗓子眼裏冒煙,他卻不得不提防著。
兩軍交戰,河流尚且可以投毒,何況一口水井。
四處環顧,李典望見遠方好像有幾間小屋。
他吩咐士兵:“那邊應該有村子,找幾個村民過來問話。”
一小隊士兵跑向遠處的房屋。
從李典所在的地方眺望過去,房屋還不算很遠。
可士兵們走起來卻不是那麽近。
大約等了一炷香的時間,李典覺得喉嚨幹的快要冒煙。
要不是擔心井裏有毒,他早就捧起木桶大口牛飲。
等到士兵們來他麵前,李典有些不高興的問了句:“怎麽現在才迴來?”
“路不是很好走。”帶頭的小軍官迴道:“不過我們卻找來了幾個村子裏的老人。”
他迴頭招唿:“把人帶上來!”
士兵們押著幾個老人上前。
來到李典麵前,幾位老者戰戰兢兢的低著頭,哪敢多看他一眼。
“我問你們!”瞥了老者們一眼,李典問道:“這口井裏的水,有沒有被人下過毒?”
他問起水井有沒有被人下毒,幾位老者都抬起頭。
老者們的目光顯露出詫異。
看著李典,其中一位老者說道:“所有河流溪流和水井都被人下毒,也沒人敢在這口井裏下毒。將軍這麽問,應該是不知道義井的來由。”
“看來還有典故。”李典問道:“能不能說一說?”
提起義井來由,老者先前的忐忑稍稍退去一些。
他站直了身子,講述起這個地名的來由。
從老者的講述,李典了解了義井地名的來曆。
當年大旱,此處人口多半出外逃難,留下的都是行動不便的老弱婦孺。
人們即將渴死餓死的時候,有個尋親的義士來到這裏。
見這裏因幹旱而民不聊生,義士沒有離開,而是選擇留下,與村民們一道抗擊旱魃。
他認為被動的等待老天下雨,還不如主動去開井解決水源問題。
在他的帶動下,村民們開出了眼前的這口井。
甘甜的井水救活了村民,也給這裏帶來了“義井”的名號。
老者的講述並沒有打消李典的顧慮。
他對老者說道:“話雖然是這麽說,可我憑什麽信你?”
伸手一旁,士兵送上來那桶水。
李典凝視老者:“既然你認為不可能有人下毒,那就把這捅水給喝了。”
水是從井裏打出,老者毫無顧慮的接過水桶,大口大口的喝著。
一桶水可不少,沒等他喝完,李典說道:“夠了,我相信這口井裏沒毒!”
他吩咐將士們:“打水,本將軍要多飲幾桶!”
和李典一樣渴到嗓子快要冒煙,將士們聽說井水可以喝,立刻就有人上前搶過水桶打水。
打上來的第一桶水,當然是送到李典手上。
接過水桶,李典大口的飲著。
當他喝完水,正打算好好歇歇喘口氣,一個斥候來到麵前:“啟稟將軍,附近發現淮南軍。”
才坐到地上,李典猛然站起:“在什麽地方?有所少人馬?”
“就在前方不遠,大概三千多人。”斥候迴道:“看樣子不像是壽春逃到這裏的殘兵,更像是廬江太守劉勳的手下。”
“有沒有查清楚帶兵的是什麽人?”李典追問。
“是個名叫李茂的將軍。”斥候迴道:“此人追隨劉勳多年,功勞也有一些,是劉勳倚重的廬江悍將之一。”
“區區廬江,哪來悍將?”李典吩咐:“傳令下去,讓將士們做好準備,跟我一同殺敵!”
軍令下達,解了渴的將士們紛紛列隊。
李典扭頭對幾位老者說道:“多謝幾位,這裏即將有場大戰,你們還是快些迴家去吧!”
大戰將臨,幾位老者哪會在這裏逗留,他們連忙告退離開。
曹操曾在他手上吃了不少虧。
他做事穩重,一般不會出謀劃策,一旦獻計必定是斷子絕孫的計策,因此得名毒士。
像賈詡這樣的人物,一般不會輕視任何人。
言語上輕視某人,肯定是他已經有了打算,可以毫無懸念的拿下對方。
“文和是不是已經有了計策?”曹操當然了解賈詡。
“請主公允許我去一趟廬江。”賈詡說道:“必定把張勳和袁耀的人頭送到主公麵前!”
“張勳的人頭我要,袁耀倒是可以讓他活著。”曹操說道:“我和袁公路畢竟曾經同殿為臣,酸棗會盟也一同討伐過董卓。再怎麽說也不能讓他絕後,何況袁耀不過豎子,即使讓他活著也掀不起什麽風浪。倒是張勳有些讓人頭疼。”
“我去廬江,主公就再也不用頭疼。”賈詡重申。
“萬事小心。”曹操提醒。
呂布討伐壽春的時候,張勳、袁膺等人護著袁耀進入廬江。
廬江太守劉勳隸屬於袁術,追隨淮南袁家多年。
袁耀等人來到廬江,他是十分殷勤,照顧的也很是周到。
呂布撤走,曹操隨後來到。
曹軍駐紮在壽春,隻有少部兵馬一路往南試探劉勳反應。
劉勳把廬江治所安置在合肥。
從壽春等到合肥,其間有著不短的路程。
自從袁耀等人來到,劉勳就派了不少斥候,探查曹軍動向。
曹操決定讓賈詡前往合肥,同時還派出李典率軍兩千趕往合肥。
離開壽春往南不過幾十裏,距廬江境內不遠,有個名為義井的小鎮。
走了不短的路程,李典覺得有些口渴。
他吩咐一旁的士兵取水。
士兵拿出水袋遞給他。
接過水袋,李典詫異的問了句:“怎麽沒水了?”
“出發的匆忙,水沒帶足。”士兵忐忑的迴應。
李典無奈搖頭。
身在江淮,到處都是縱橫交錯的河流和小溪,要是在這裏渴死,那才是讓人笑掉了大牙。
“將軍,前麵有口水井!”李典正打算下令讓人去找水源,有士兵往前一指。
他看見前方果然有口水井。
水井就在路邊,由於年久失修,四周生滿了雜草。
“去看看!”李典吩咐士兵。
幾個士兵上前,從水井裏打出一桶水。
井水清冽,看著都好喝。
可李典卻沒立刻捧起來牛飲。
已經渴的嗓子眼裏冒煙,他卻不得不提防著。
兩軍交戰,河流尚且可以投毒,何況一口水井。
四處環顧,李典望見遠方好像有幾間小屋。
他吩咐士兵:“那邊應該有村子,找幾個村民過來問話。”
一小隊士兵跑向遠處的房屋。
從李典所在的地方眺望過去,房屋還不算很遠。
可士兵們走起來卻不是那麽近。
大約等了一炷香的時間,李典覺得喉嚨幹的快要冒煙。
要不是擔心井裏有毒,他早就捧起木桶大口牛飲。
等到士兵們來他麵前,李典有些不高興的問了句:“怎麽現在才迴來?”
“路不是很好走。”帶頭的小軍官迴道:“不過我們卻找來了幾個村子裏的老人。”
他迴頭招唿:“把人帶上來!”
士兵們押著幾個老人上前。
來到李典麵前,幾位老者戰戰兢兢的低著頭,哪敢多看他一眼。
“我問你們!”瞥了老者們一眼,李典問道:“這口井裏的水,有沒有被人下過毒?”
他問起水井有沒有被人下毒,幾位老者都抬起頭。
老者們的目光顯露出詫異。
看著李典,其中一位老者說道:“所有河流溪流和水井都被人下毒,也沒人敢在這口井裏下毒。將軍這麽問,應該是不知道義井的來由。”
“看來還有典故。”李典問道:“能不能說一說?”
提起義井來由,老者先前的忐忑稍稍退去一些。
他站直了身子,講述起這個地名的來由。
從老者的講述,李典了解了義井地名的來曆。
當年大旱,此處人口多半出外逃難,留下的都是行動不便的老弱婦孺。
人們即將渴死餓死的時候,有個尋親的義士來到這裏。
見這裏因幹旱而民不聊生,義士沒有離開,而是選擇留下,與村民們一道抗擊旱魃。
他認為被動的等待老天下雨,還不如主動去開井解決水源問題。
在他的帶動下,村民們開出了眼前的這口井。
甘甜的井水救活了村民,也給這裏帶來了“義井”的名號。
老者的講述並沒有打消李典的顧慮。
他對老者說道:“話雖然是這麽說,可我憑什麽信你?”
伸手一旁,士兵送上來那桶水。
李典凝視老者:“既然你認為不可能有人下毒,那就把這捅水給喝了。”
水是從井裏打出,老者毫無顧慮的接過水桶,大口大口的喝著。
一桶水可不少,沒等他喝完,李典說道:“夠了,我相信這口井裏沒毒!”
他吩咐將士們:“打水,本將軍要多飲幾桶!”
和李典一樣渴到嗓子快要冒煙,將士們聽說井水可以喝,立刻就有人上前搶過水桶打水。
打上來的第一桶水,當然是送到李典手上。
接過水桶,李典大口的飲著。
當他喝完水,正打算好好歇歇喘口氣,一個斥候來到麵前:“啟稟將軍,附近發現淮南軍。”
才坐到地上,李典猛然站起:“在什麽地方?有所少人馬?”
“就在前方不遠,大概三千多人。”斥候迴道:“看樣子不像是壽春逃到這裏的殘兵,更像是廬江太守劉勳的手下。”
“有沒有查清楚帶兵的是什麽人?”李典追問。
“是個名叫李茂的將軍。”斥候迴道:“此人追隨劉勳多年,功勞也有一些,是劉勳倚重的廬江悍將之一。”
“區區廬江,哪來悍將?”李典吩咐:“傳令下去,讓將士們做好準備,跟我一同殺敵!”
軍令下達,解了渴的將士們紛紛列隊。
李典扭頭對幾位老者說道:“多謝幾位,這裏即將有場大戰,你們還是快些迴家去吧!”
大戰將臨,幾位老者哪會在這裏逗留,他們連忙告退離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