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謙走得很快,剛道了別,人就出了院門。竹枝在後頭還沒出自己的屋門呢,就訝然地看著他已經揚長而去了。迴頭打量了一眼自己的屋子,有這麽熱麽?


    因是租住,竹枝並沒在堂屋裏頭添置什麽東西,條案上一個插著薔薇的huā瓶,當中一張圓桌,四個圓凳,屋子跟雪洞似的敞亮,哪裏就那麽熱。笑了一笑,記起之前洗浴的水還沒收拾,她又轉身進去收拾起來。


    雖然冷謙說的一鱗半爪的,竹枝也不是聽不懂是什麽意思。不過就是周大人參合到了立儲的事情裏頭,又用祈福建觀的事情,想要交好中間派的兵部尚書李大人,也就是青陽李記的幕後大老板。


    可是這些跟自己能扯上什麽關係?竹枝還是不覺得自己一個弱女子能在中間起到什麽作用。雖說上輩子閑著也看過不少《宮心計》之類講勾心鬥角的,不過竹枝性子直了些,勾心鬥角這種技術活兒實在不擅長。


    把浴桶洗刷幹淨,她也想明白了。左右這事兒她在裏頭也就是個小卒子,若是周家想要用她,自然會來找她。若是周家不用,為了出口氣,少不得她就會做點什麽事情。


    想到這裏,竹枝抬眼瞧了眼窗台,見日頭曬過來,便小心翼翼地將自己近段時間的心血從窗台上搬了下來,放到了屋子陰涼些的地方。


    前些日子在周府當差,周府外huā房還是挺不錯的,各類huā卉確實不少,還有不少原來修理園子的時候剩下的假山、石頭之類。那石頭鬆軟多孔,正是適合做盆景假山的物料。反正是順手,竹枝便揀了兩塊巴掌大小的山石,整理了一番,修理出一塊高聳陡峭,一塊略低略平的,做了一個小小的賞玩盆景。


    做觀賞假山,本來是要有相當的審美水平,正所謂“胸中有溝壑,入目皆險峰”。不過借了千百年文化沉澱的積累,到了竹枝前世那個時代,假山的形式、品格都有一定的規則。她也沒有跳脫這個規則,不過是用了一高一矮兩塊山石,略加一點泥土潤濕,隨手可得的苔蘚披覆上去,在高山狀的那假山上植了一株牆角邊的金線草,養了這幾十天,金線草已經生了根,長長的紙條順勢而下,猶如翠綠的瀑布一般。


    隻可惜這個時代到底不如前世,有那麽多舶來物種可供選擇,竹枝也隻能在有限的條件之下盡量做出自己想要的效果。


    底部配上一隻淺口方形的陶盆,立即便多了幾分古香古色,若是再找到幾個拇指大小的漁翁、山亭、小舟等物,這一個“高山野趣”的小盆景就成了。


    欣賞了一會兒,竹枝暗道,如果周府不找自己,那就把這盆小假山賣給墨香居去,想必有了之前出售多肉植物打下的基礎,這一盆兒小假山也能賣出個好價錢來。


    錢麽,誰都不嫌多不是?


    像周府金媽媽那樣總是找自己的茬兒,還想盡辦法要把自己弄出府的,雖然對自己也沒什麽大礙,不過想起來就覺得有些惡心。那些耍手腕兒的咱不會,可簡單粗暴的總是會的。頂多破費上幾十兩銀子,找幾個人把她揍一頓出口氣,不過分嘛。


    也是竹枝本就沒把周府這份工當迴事,金媽媽那頭還為戳掉了這樣一個眼中釘心裏高興呢。周夫人雖覺得老爺不在家,把他叫人請迴來的竹枝給攆了,心裏有些忐忑。不過這份忐忑也不是對竹枝的,而是對周大人的。不過想到自己掌管後宅多少年,周大人也從未過問過,就是原來賣了他喜歡的一個小妾,周大人也不過說:“夫人不喜歡,任憑夫人處置就是。”


    隻要把周家打理順當了,能讓老爺安安心心地在外頭當官,那攆這麽個把人也算不得什麽大事。


    誰知周大人迴來一聽,竟動了怒,當著下人的麵兒就責罵周夫人“無知蠢婦!”說罷一甩袖子便去了外書房。周夫人怔愣半晌,難以相信這是從不對自己擺臉色的周大人說的,一把年紀了居然還這樣下自己的麵子,氣得哭了半晌,卻也不見周大人迴來安慰。


    天子避暑去了行宮,京城就留下幾個老成的大臣坐鎮,周大人便是其中之一。須得在皇城內值守理事,每隔十日方能迴家休息一天。誰知道好容易得天休息,又出了這事。


    想要喚大管事進來,忽然想起自己讓他去青陽處理李記那邊的事情,可總不能自己親自上門去請一個huā匠吧?豈不是不成體統?眼見著同僚暗中角力,好容易讓聖上鬆口為青陽子真人建觀祈福,如今正是關鍵的時候,怎麽就出了這麽個簍子?


    要說非要為青陽子建觀,倒也不是什麽別的。周大人這一黨人與國師、二皇子一黨一直別著苗頭,時日久了,就跟小孩似的,你要往東,我偏要往西,你要加糖,我偏要加鹽,反正就是兩者別著來。再者國師屬淩虛子一脈,若是能扶持青陽子一脈成為國教本源,得到的支持也是無窮的。


    這些裏頭的勾當都不用贅述,隻是扯上竹枝,也跟她賣給周大人的那一盆墨蘭有關係。


    這些神仙後人天天宣揚自家祖師爺神跡如何如何,可真要細細追究起來,最近這五十年裏頭,唯有竹枝獻墨蘭這事,稱得上是青陽子顯靈的祥瑞之事。


    更何況後來竹枝賣給墨香居的那什麽熊童子,雖是落入了二皇子的手裏,可這玩物本身也是讓後宮眾人甚至京城的高層圈子全都風靡了一迴。


    若是能將竹枝推出來,隻需許以小利,新建的青陽觀不用官方宣揚,自然就會引起民間的追捧。


    更何況竹枝還綴著青陽李記的關係?


    而竹枝本身一個農家婦,隨便給個小名頭,舍點小錢便打發了,簡直就是一本萬利,一箭三雕的好事。


    誰知都叫周夫人這沒心眼的跟弄砸了。


    好在老天也沒讓周大人愁煩太久,往青陽去辦事的周大管事,次日傍晚便迴了京城跟周大人覆命。他剛把此行的情況匯報了一遍,周大人便滿臉愁色地將竹枝被逐的事情說了,並要求他想辦法,盡最大的努力,趕緊將竹枝給弄迴來。


    雖不是很明白周大人為何一定要將竹枝控製在手裏,不過大管事一直唯老爺馬首是瞻,自然滿口答應。可迴頭問了問府裏竹枝出府的始末,周大管事也生氣了。


    內院一個管huā房的老婆子,幾次三番使了手段為難一個外huā房的huā匠,還硬生生地將她擠走。闔府上下誰不曉得竹枝是他給帶進府裏來的,這不是打了周大管事的麵子麽?


    說句不客氣的,府裏分了內外事務,這有些事情的處置上,就是幾位少奶奶和少爺也得敬著自己,一個管huā房的婆子,居然還不將自己放在眼裏,周大管事不敢跟夫人明頂著幹,收拾這麽個小管事婆子難道還不行麽?


    不過這些都可以稍後再做,當務之急是先把竹枝請迴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花開農家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香辣鳳爪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香辣鳳爪並收藏花開農家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