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巧,太巧了
廟祝能有什麽壞心思? 作者:滌煩君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巧啊,太巧了。
課堂上,薑祁坐在最後麵的位置,有一下沒一下的敲打著桌子。
前麵有一位老夫子正在講中庸,如癡如醉搖頭晃腦。
其他的學生偶爾迴頭看一眼薑祁這個新同學。
有的隻是看一眼便不再關注,而有的卻對著薑祁讚許的點點頭,頗有幾分“吾道不孤”的意味。
後者一般都是在後排的學生,見薑祁第一節課就敢溜號,敏銳的嗅到了同類的氣息。
當然,薑祁並沒有關注這些,他還在想方才的事。
陳摶的出現,裏外裏透著一股子巧合。
論輩分,論立場,論動機,論實力,都是大小長短正好合適。
論輩分是薑祁的師叔輩,見晚輩險些做那不當人子之事,故而降下懲戒理所當然。
論立場,是人教的弟子,未曾沾染量劫,先天比闡教截教多了三分超然。
如果今天來的不是陳摶,而是截教的某位師叔.......
那麽,對方絕對會視而不見,要知道,楊戩這個殺星在三教的名頭不是蓋的。
至少在三代弟子裏麵,截教沒人敢惹楊戩。
而如果是闡教的師叔,那麽怕是會直接把薑祁帶迴灌江口,帶上楊戩,師兄弟私下下教育。
所以,隻有人教的師叔才會像方才那麽處理。
論動機,人家陳摶是伊喜真人的行走,誰知道那位真人吩咐了陳摶什麽事去做,無論陳摶出現在哪裏都不意外。
論實力,也是妥妥的仙人,雖然不知道具體是什麽仙,但碾壓薑祁這個仙道未成的弟子都是手拿把掐。
薑祁試著從方才那個已經既定的事實去反推,發現也隻有陳摶才能把事情處理成這樣。
大小長短都無比的合適,再沒有第二個了。
這要不是巧合,你把楊戩宰了薑祁都不信。
所以,薑祁有理由懷疑,這個陳摶是假的。
不,基本上薑祁可以確定,至少在劉彥昌的背後,是有人一直在緊緊的盯著布局。
如果薑祁僅僅隻是像他說的那樣,因為一個特別荒誕理由,便要打殺一個凡人,那今天這事也就到此為止了。
畢竟有一位長輩出麵壓下,要是薑祁繼續不依不饒,那就不僅僅是在打陳摶的臉,也是丟了楊戩的人。
如果真有幕後之人,那麽薑祁今天這個“突發狀況”就會完美解決。
但問題在於,薑祁可不是什麽不講理的人,要不是劉彥昌是姑姑未來悲劇的罪魁禍首,那薑祁看都不會看一眼。
所以,薑祁是有上帝視角的。
在早就有劉彥昌背後有人盯著這個猜測的情況下,結合今天發生的事情。
嗯,容不得薑祁不多想。
巧合,太巧合了。
而且還很怪,有一種“應急公關”的感覺。
種種相加,薑祁基本上可以確定,在劉彥昌的背後八成是有人的。
不過現在的問題是,薑祁依舊沒有理由把真相說出去。
至少從明麵上看,方才就是薑祁這個二世祖太過暴戾,把莫名其妙的怒火撒在了無辜的凡人身上。
“既然我不能動手,那麽......”
薑祁撓了撓下巴,曲線救國他也是會的。
要麽,在撇清自己的前提之下,找個凡人來哢嚓了劉彥昌。
不過在劉彥昌背後有人這個前提下,如何做的天衣無縫,那就有點癡人說夢了。
不管今天碰到的陳摶到底是不是陳摶,至少碾壓薑祁是沒有問題的。
而在明麵上,薑祁找不到理由讓師尊出手。
而還有一個辦法,那就是讓劉彥昌自己作死。
如果劉彥昌背後的人還要插手,那麽,薑祁也就不藏著掖著了。
“今日新來的學生,可是喚做薑祁?”
這時,老夫子看向了薑祁,溫吞道:“子曰:鬼神之為德,其盛矣乎。何解?”
薑祁站起身,說道:“子不語,怪力亂神。故而,此處之鬼神,乃是借鬼神而闡明中庸之道。”
“哦?不錯,坐下吧。”
老夫子有些驚訝,他本來看薑祁在溜號,這才點出來。
沒想到薑祁直接甩出了正確答案。
這下,也就沒有理由發難了。
又過了一會,這一節課結束,薑祁剛剛準備站起身,眼前多了一個人。
這人年齡與薑祁仿佛,穿著一身有些鬆垮的書院服,尖尖的臉上帶著陽光的笑容。
“這位兄台有理。”
少年有模有樣的對著薑祁拱手行禮,笑嘻嘻的說道:“在下祝英台,見過兄台。”
祝英台?
薑祁聞言愣了一下,而後閃過一絲恍然,原本他還在納悶,這書院怎麽會有女扮男裝的學生。
原來是這位.....
不過,恍然歸恍然,薑祁心頭的驚訝卻是更加的濃鬱三分。
梁祝的故事,在薑祁上輩子可以說是耳熟能詳。
如今正主站在了自己的麵前,要說不驚訝是假的。
不過,時代好像對不上吧?
梁祝的故事是在如今的唐朝嗎?
薑祁想了想沒有太過深究,現在這個神佛顯聖的世界,發生什麽都不會讓薑祁太意外。
就算楊戩明天變成女的,薑祁也隻會微微一笑。
所以,出現一個祝英台不是什麽大事,隻是驚訝於能讓自己碰上而已。
“在下薑祁,見過祝兄。”
薑祁站起身微笑著還禮。
“這學堂裏要麽是比我和梁兄大,要麽比我們小,如今終於又來了一個年紀仿佛的。”
祝英台一邊說著,一邊迴頭打招唿:“梁兄,梁兄?梁兄......梁兄!”
眼見著祝英台喊了四遍,聲音從尋常變的疑惑,再變成無奈,直到純粹的大聲喊。
終於,那被稱之為梁兄的年輕人放下了手中的書卷,依依不舍的抬起頭來,神色帶著一絲迷茫。
似乎是在說,誰在叫我?
“梁山伯!”
祝英台無奈的喊道:“方才說好的,下課之後來認識一下新朋友,你在做什麽?”
梁山伯聞言,這才站起來,疑惑的問道:“祝兄何時說的?”
“我......”
饒是已經習慣了這書呆子的性子,祝英台依舊是偷摸翻了個白眼。
“算了算了,快來見過薑兄。”
薑祁饒有興趣的看向梁山伯,隻見那少年書生容貌方正,行走站立一絲不苟,手中時刻握著一卷書。
“梁山伯見過兄台。”
這時,梁山伯才走了過來,和薑祁見禮。
很顯然,這家夥依舊沉寂在自己的世界,隻是下意識的聽祝英台的話而已。
薑祁看的津津有味。
這算不算沉浸式見證梁祝?
課堂上,薑祁坐在最後麵的位置,有一下沒一下的敲打著桌子。
前麵有一位老夫子正在講中庸,如癡如醉搖頭晃腦。
其他的學生偶爾迴頭看一眼薑祁這個新同學。
有的隻是看一眼便不再關注,而有的卻對著薑祁讚許的點點頭,頗有幾分“吾道不孤”的意味。
後者一般都是在後排的學生,見薑祁第一節課就敢溜號,敏銳的嗅到了同類的氣息。
當然,薑祁並沒有關注這些,他還在想方才的事。
陳摶的出現,裏外裏透著一股子巧合。
論輩分,論立場,論動機,論實力,都是大小長短正好合適。
論輩分是薑祁的師叔輩,見晚輩險些做那不當人子之事,故而降下懲戒理所當然。
論立場,是人教的弟子,未曾沾染量劫,先天比闡教截教多了三分超然。
如果今天來的不是陳摶,而是截教的某位師叔.......
那麽,對方絕對會視而不見,要知道,楊戩這個殺星在三教的名頭不是蓋的。
至少在三代弟子裏麵,截教沒人敢惹楊戩。
而如果是闡教的師叔,那麽怕是會直接把薑祁帶迴灌江口,帶上楊戩,師兄弟私下下教育。
所以,隻有人教的師叔才會像方才那麽處理。
論動機,人家陳摶是伊喜真人的行走,誰知道那位真人吩咐了陳摶什麽事去做,無論陳摶出現在哪裏都不意外。
論實力,也是妥妥的仙人,雖然不知道具體是什麽仙,但碾壓薑祁這個仙道未成的弟子都是手拿把掐。
薑祁試著從方才那個已經既定的事實去反推,發現也隻有陳摶才能把事情處理成這樣。
大小長短都無比的合適,再沒有第二個了。
這要不是巧合,你把楊戩宰了薑祁都不信。
所以,薑祁有理由懷疑,這個陳摶是假的。
不,基本上薑祁可以確定,至少在劉彥昌的背後,是有人一直在緊緊的盯著布局。
如果薑祁僅僅隻是像他說的那樣,因為一個特別荒誕理由,便要打殺一個凡人,那今天這事也就到此為止了。
畢竟有一位長輩出麵壓下,要是薑祁繼續不依不饒,那就不僅僅是在打陳摶的臉,也是丟了楊戩的人。
如果真有幕後之人,那麽薑祁今天這個“突發狀況”就會完美解決。
但問題在於,薑祁可不是什麽不講理的人,要不是劉彥昌是姑姑未來悲劇的罪魁禍首,那薑祁看都不會看一眼。
所以,薑祁是有上帝視角的。
在早就有劉彥昌背後有人盯著這個猜測的情況下,結合今天發生的事情。
嗯,容不得薑祁不多想。
巧合,太巧合了。
而且還很怪,有一種“應急公關”的感覺。
種種相加,薑祁基本上可以確定,在劉彥昌的背後八成是有人的。
不過現在的問題是,薑祁依舊沒有理由把真相說出去。
至少從明麵上看,方才就是薑祁這個二世祖太過暴戾,把莫名其妙的怒火撒在了無辜的凡人身上。
“既然我不能動手,那麽......”
薑祁撓了撓下巴,曲線救國他也是會的。
要麽,在撇清自己的前提之下,找個凡人來哢嚓了劉彥昌。
不過在劉彥昌背後有人這個前提下,如何做的天衣無縫,那就有點癡人說夢了。
不管今天碰到的陳摶到底是不是陳摶,至少碾壓薑祁是沒有問題的。
而在明麵上,薑祁找不到理由讓師尊出手。
而還有一個辦法,那就是讓劉彥昌自己作死。
如果劉彥昌背後的人還要插手,那麽,薑祁也就不藏著掖著了。
“今日新來的學生,可是喚做薑祁?”
這時,老夫子看向了薑祁,溫吞道:“子曰:鬼神之為德,其盛矣乎。何解?”
薑祁站起身,說道:“子不語,怪力亂神。故而,此處之鬼神,乃是借鬼神而闡明中庸之道。”
“哦?不錯,坐下吧。”
老夫子有些驚訝,他本來看薑祁在溜號,這才點出來。
沒想到薑祁直接甩出了正確答案。
這下,也就沒有理由發難了。
又過了一會,這一節課結束,薑祁剛剛準備站起身,眼前多了一個人。
這人年齡與薑祁仿佛,穿著一身有些鬆垮的書院服,尖尖的臉上帶著陽光的笑容。
“這位兄台有理。”
少年有模有樣的對著薑祁拱手行禮,笑嘻嘻的說道:“在下祝英台,見過兄台。”
祝英台?
薑祁聞言愣了一下,而後閃過一絲恍然,原本他還在納悶,這書院怎麽會有女扮男裝的學生。
原來是這位.....
不過,恍然歸恍然,薑祁心頭的驚訝卻是更加的濃鬱三分。
梁祝的故事,在薑祁上輩子可以說是耳熟能詳。
如今正主站在了自己的麵前,要說不驚訝是假的。
不過,時代好像對不上吧?
梁祝的故事是在如今的唐朝嗎?
薑祁想了想沒有太過深究,現在這個神佛顯聖的世界,發生什麽都不會讓薑祁太意外。
就算楊戩明天變成女的,薑祁也隻會微微一笑。
所以,出現一個祝英台不是什麽大事,隻是驚訝於能讓自己碰上而已。
“在下薑祁,見過祝兄。”
薑祁站起身微笑著還禮。
“這學堂裏要麽是比我和梁兄大,要麽比我們小,如今終於又來了一個年紀仿佛的。”
祝英台一邊說著,一邊迴頭打招唿:“梁兄,梁兄?梁兄......梁兄!”
眼見著祝英台喊了四遍,聲音從尋常變的疑惑,再變成無奈,直到純粹的大聲喊。
終於,那被稱之為梁兄的年輕人放下了手中的書卷,依依不舍的抬起頭來,神色帶著一絲迷茫。
似乎是在說,誰在叫我?
“梁山伯!”
祝英台無奈的喊道:“方才說好的,下課之後來認識一下新朋友,你在做什麽?”
梁山伯聞言,這才站起來,疑惑的問道:“祝兄何時說的?”
“我......”
饒是已經習慣了這書呆子的性子,祝英台依舊是偷摸翻了個白眼。
“算了算了,快來見過薑兄。”
薑祁饒有興趣的看向梁山伯,隻見那少年書生容貌方正,行走站立一絲不苟,手中時刻握著一卷書。
“梁山伯見過兄台。”
這時,梁山伯才走了過來,和薑祁見禮。
很顯然,這家夥依舊沉寂在自己的世界,隻是下意識的聽祝英台的話而已。
薑祁看的津津有味。
這算不算沉浸式見證梁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