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到連夜折返,備說詳情。


    車內何後言道:“有勞少帥,依計行事。”


    “喏。”陳到自下高台。


    十月初冬,夜風微寒。


    安坐前廂,迴想一路曆程,何苗不由心生慨歎。


    所謂牽一發而動全身。何後母子出逃,竟攪動四方局勢。再迴南陽,物是人非。昔日繁華,已煙消雲散。百萬南陽人家,北投薊國。不正如天下大勢所趨。


    “無怪二宮太皇不迴。”何苗喃喃自語。


    簾內何後,聞聲言道:“恐另有隱情。”


    何苗亦知:“夫人所指,可是盜掘桓帝馮貴人屍,欲配食孝仁皇。”


    “然也。”何後輕聲道:“此事早有風傳。時大將軍竇武遇害,竇太後被禁雲台。有人暗書朱雀闕。宮中傳聞,竇太後時日無多。永樂董太後並先帝,遂專開朝議,曹節等中常侍,欲以馮貴人與桓帝合葬,反將竇太後以貴人禮,葬於別處。百官卻駁言,馮貴人塚墓被發,骸骨暴露,與賊並屍,魂靈汙染,且無功於國,何宜上配至尊。後因竇太後痊愈而作罷。”


    “此何時之舊事?”何苗問道。


    “熹平元年。”何後答曰。


    “乃十七年前。”何苗粗略算來。


    “正是。”何後言道:“待黃巾逆亂,孝仁皇幹屍,驚現困龍台。時冀州諸侯王墓,多被賊人盜掘。孝仁皇屍身,稍後乃盧車騎,親手安葬。盧植上疏言,孝仁皇墓中,另有女主棺槨。時已遭蛾賊辱屍,無可分辨。”


    “莫非是馮貴人。”何苗驚問。


    “然也。”何後言道:“如今想來,馮貴人墓室,當被盜掘兩次。熹平元年,因群賊欲共奸通之,至鬥爭相殺,因而事發。此其一也。光和六年,冀州黃巾盜掘諸侯王陵,本該陪葬桓帝陵的馮貴人棺槨,卻被人暗中移至孝仁皇陵。此其二也。”


    何苗言道:“必是宮中內官,暗中行事。”


    何後又道:“時困龍台上孝仁皇幹屍,口出讖言,‘慢藏誨盜,冶容誨淫;竊鉤竊國,盜嫂受金;惑世盜名,欺天罔上;竊鉤者誅,竊國者侯’。桓帝馮貴人,乃孝仁皇,嫂也。”


    “盜嫂受金。”何苗如何還能不醒悟。轉而又問:“孝仁皇墓中女主,既無從分辨,夫人如何得知,必是馮貴人。”


    何後這便道破隱秘:“斂屍時,盧植取隨身葬玉,交由黃門令左豐帶迴。後被趙忠辨認,乃馮貴人殉葬之物。”


    “原來如此!”何苗恍然大悟。時趙忠必密告先帝。先帝悉知,卻秘而不宣。此中牽扯,先帝當已有所知。想來,幕後主使,必出永樂董太後。


    於是“家醜不可外揚”。先帝身邊近臣,皆三緘其口。直至先帝崩後,趙忠轉投何後,這才道破當年隱秘。


    何苗遂問出此中關竅:“永樂董太皇,因何暗行此事。竟不欲與孝仁皇並葬。反取馮貴人代之。光和六年前後,宮中究竟有何玄機。”


    “尚不得而知。”何後亦無所知。


    一夜無話。


    翌日晨。小長安聚,砦門大開。


    便有車駕出墟,沿淯水河穀,奔逐南下。


    風吹簾動。車內宮裝婦人,依稀可見。必是甘夫人無疑。


    賊人唿喝同伴,蜂擁追上。之所以沿河穀而行,隻因河穀路平。無人盜掘。正如少時劉備陷地神術。被蘇伯等人誤以為盜墓。少君侯駁道,誰家不肖子孫,竟將祖墳埋於河床之下。此時亦可借用。


    淯水泛濫,衝垮堤岸。如今水退,河床裸露。正適奔逐。


    斥候來報。胡軫、董旻不敢怠慢,又恐中計。遂命軍司馬,領兵千騎,出營追擊。


    果不其然。稍後不久,小長安聚,暗門開啟,引淯水倒灌聚中狹路。小長安渠帥所居擱淺商船,順下溝渠。駛入淯水。


    胡軫、董旻四目相對,異口同聲:“追!”


    本以為車駕在前,河船於後。不料行不多久,淯水竟改道。車駕沿舊時河穀,奔馳而去。河船卻入新河,分道揚鑣。


    正主皆走。小長安聚中,一幹人等,棄之不惜。還有何人顧及。


    眼看追兵迫近。


    車廂後門開啟。車上棺槨,遂被丟棄。


    輕車疾馳,拉開距離。


    棺槨落地,秦胡騎士紛紛躲避。軍司馬揚鞭喝道:“追!”


    一千精騎並萬餘賊人,緊追不放。


    如此你追我趕,奔出數十裏地。


    淯水故道,忽入密林。軍司馬仰見兩側山林幽密,穀道漸狹。不由生疑。


    “後軍止步!前軍緩行!”


    “司馬何意?”便有軍曲候,縱馬來問。


    迴望前後,軍司馬答曰:“已入險地。”


    “輕車亡命,何必見疑。”軍曲候勸道。


    “也有道理。”眼看車駕遠去,軍司馬心中一橫:“追!”


    一千精騎,裹挾萬餘盜賊,又行一段。


    忽見車駕,停於穀道正中。後門大開,一婦人正襟危坐。正是甘夫人無疑。


    莫非狂奔折軸,再無力馳騁。


    軍司馬大喜,直縱馬追去。


    廂內“甘夫人”,嫣然一笑百媚生:“華都尉何在?”


    “華雄在此!”話音未落,但見一騎,自車後奔出。


    人馬交錯,手起刀落。將軍司馬,斬於馬下。


    千牛刀光如練,直撞陣中。


    秦胡騎,分屍血濺,慘叫墜馬。後續人馬,不及反應。五百鮮卑王騎,自兩側高坡,衝下河穀。


    馬槊並舉,兩肋插入。


    人借馬勢,巨力破體。


    馬槊彎曲,又猛彈迴。將騎士崩落馬背。


    穿胸洞背,血噴如雨。不等墜地已斷氣。


    重騎兵之可怖,便在雷霆一擊。


    一個照麵,秦胡兵折損過半。待鋼鐵洪流重匯聚。五百騎士身後列隊,隨華雄衝入敵陣。


    橫衝鐵騎。輕裝盜賊,擁擠河穀,躲閃不及。不等彎刀並舉,便被踏成肉泥。


    “甘夫人”親眼目睹,不由歎道:“王騎莫敵。”


    見大局已定。趙忠亦得心安:“公子所言極是。”


    “甘夫人”卻笑:“此時,老大人應稱‘夫人’。”


    趙忠昏花老眼中,精光一閃:“老朽遵命。”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劉備的日常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熏香如風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熏香如風並收藏劉備的日常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