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謝我的責編虎牙。


    我去,這是什麽神推啊,一日漲十萬會點!


    ------------------------------------------


    隴右大震肩關,將作館。


    深春日暖,美玉生煙。


    百車昆侖美玉,正被工匠巧手雕琢。取出雜質,精雕大塊。細琢碎塊。白玉入貢,山玄自用,水蒼則用來春臘二時,賜予文武百官。


    《周禮·玉藻》:“古之君子必佩玉。左結佩,右設佩。居則設佩,朝則結佩。齊則綪結佩。而爵鞸。凡帶,必有佩玉,唯喪否。佩玉有衝牙。君子無故,玉不去身。”


    關於春賜,《漢官儀》有載:“立春之日,遣使者賜文官司徒、司空帛三十匹,九卿十五匹;武官太尉、大將軍各六十匹,執金吾、諸校尉各三十匹。武官倍於文官。”


    臘賜緊隨賀歲,明顯厚於春賜。二賜不僅高官得賜,連鬥食小吏亦人人有份。所謂“禮輕情厚”。正因少吏人數眾。積少成多。


    然薊國春賜亦厚。?除去薊錦等諸多國中名產,還一次性發放半年薪俸。所謂春種秋實。春天乃耕種時節,還談不上收獲。春季的實物賞賜,自也就無臘賜豐富。織錦和錢幣,遂成主賜。


    薊國兩漢五銖,早已不再流通。便有各地商客大量販來,也五兌一,折算成四出文錢後,直接拉入將作館“鑄幣署”,重鑄成四出五銖。


    先有陛下五十億,再有黑山五十億。加之各地豪商不斷販來。鑄幣署,數十座大型熔爐內,赤紅銅水,日夜不息。傾入堆積成山的錢範,鑄幣如流水。


    為增加產量,每方錢範上的五銖錢模,由初鑄時的十餘枚增至一百一十二枚。錢範共計造出四萬方。一次可新鑄錢,四百四十八萬枚。大大提高了鑄造效率。


    前漢時,鑄幣規模便已十分宏大。


    《漢書?食貨誌》載:“自孝武元狩五年三官初鑄五銖錢,至平帝元始中,成錢二百八十億萬餘雲。”一百一十九年間。鑄錢二百八十億枚,平均一年鑄造二億三千五百餘萬(2.35億)枚。


    與前漢不同。劉備無需經曆開采、冶煉、鑄造等,整個複雜的工藝流程。多用舊幣鑄新幣,本就簡單高效。且將作館規模及工藝,亦遠超上林苑,速度何止百倍。


    將作令蘇伯上書曰,百億四出五銖,數年可鑄完。


    果不其然,前漢百餘年鑄成之幣,薊國數年可成。


    鑄幣署所在的大利匠人城,有過半匠人,在為鑄幣忙碌。足見一斑。


    薊王未雨綢繆,有備無患。先前在大利亭,修築匠人城。還開創性的將各種將作工坊,設在機關船內。可同時借助水力,風力,火力。如今,百艘“將作大舡”沿巨馬水路,一字排開。皆外包搪瓷甲片,內襯絕火石綿。上中下,三層船艙內,各式工坊齊聚。煙囪聳立甲板之上,甚至高過船桅。白煙滾滾,蒸汽升騰。水輪、風車,遍及船身二側。轉運原料及成品的車輪舟,穿行其間。還有船吊上下吊運。


    船工、舟子,舵手、力士,吆喝不斷。


    放眼望去,整個大利匠人城,充滿了機關器陣的邪惡美感。


    初入學壇的外鄉儒生,皆會被各自恩師引來此地,觀摩機關巨陣。那種超越了認知的衝擊與震撼,會將原有故步自封,坐井觀天,夜郎自大,一葉障目不見泰山的書生意氣,悉數擊碎,碾成齏粉。


    視界隨之被大為拓寬(請正確理解)。


    薊國所以興,除去文治武功,還有墨門機關諸器。


    農作機關器,生活機關器,百工機關器,軍工機關器。省時省力,效率何止提升百倍。


    薊王擇址大利亭,興建匠人城。又取名“大利”。


    今時今日,眾人方才參透“王者之心”。


    後墨門式微。二千年再不聞機關之妙。後世偶有大賢,奇思妙想,匠心獨運,創出“機關槍”:“(連珠火銃)形若琵琶,凡火藥鉛丸,皆貯於銃脊,以機輪開閉。其機有二,相銜如牡牝,扳一機則火藥鉛丸自落筒中,第二機隨之並動,石激火出,而銃發矣,計二十八發,火藥鉛丸乃盡,始需重貯”。


    如此重器,亦被束之高閣。最終消散於曆史的迷霧之中。不辨真偽。


    究其原因,見仁見智。


    劉備不做評論。


    隻此一句:科技是第一生產力。


    沒有第一生產力,何來千古一帝。


    正因全力鑄幣而占用了大量人手。乃至樓桑兵甲鑄造速度驟減。劉備幕府五校,新招募的數萬虎賁,隻能先披裝龜茲兵甲。


    事實上,龜茲兵甲亦足夠好。然薊王向來萬事皆備,精益求精。當真未曾辱沒老族長,靈犀一指,改“平”為“備”。


    言歸正傳。


    肩關玉器坊,毗鄰鑄幣署。


    隴右鑄幣署,不為鑄幣,隻為鑄馬蹄金餅。女豪鍾慧陪嫁來的天然狗頭金塊,還有從西域運來的貴霜金幣,皆迴爐重鑄成馬蹄金。兩漢貨幣皆是銅本位。黃金價高,卻很少流通。多用作儲備金或打造金器。


    追隨劉備的遠征步伐。薊國、隴右、西域,正悄然完成一場貨幣替換。大量兩漢五銖退出流通。被火熱出爐的四出五銖所替代。


    貨幣體係更迭的重要意義,遠超時人的理解。可不僅僅表現在價值的提升。


    除去薊國。普天之下,唯有陛下能鑄四出文錢。最初的銅範,便是陛下所賜。正因將四出五銖,連同鑄幣權,一同打包,轉賣給了薊國。陛下恪守皇商信譽,並未盜鑄。


    當然,在陛下看來,足重五銖,無利可圖。而薊國五銖用料,十分高昂。舊幣新鑄,不同的銅錫配比,亦難以掌握。諸多義理和技術上的難題,遂讓陛下很快打消了另起爐灶的想法。更何況,薊國五銖還有各種先進防偽。


    在商言商。陛下善於的還是貨賣,而非生產。


    用後世的話說,陛下專精銷售,不通製造。乃是經銷商與供應商的本質區別。


    可以了。上下遊利益,也不能全讓陛下賺了去。


    於人於己,總歸要留點餘地。


    洛陽殖貨裏,輔漢大將軍府,前堂。


    賓主落座。


    執金吾王斌,一臉愧色:“美人雖向陛下進言,然隴右事關重大,非薊王不能震懾。恐難以速迴。”


    賈詡和煦一笑:“詡已盡知也。”


    王斌遂將錦囊寶鈔,從袖中取出,雙手奉迴:“美人言,無法全人之美,受之有愧。還望右丞收迴。”


    賈詡卻伸手推迴:“此事不急。詡還有一要緊事相求。”


    “哦?”王斌忙問:“右丞還有何事。”


    賈詡笑道:“我主年少多情。陛下雖數次賜婚。然仍有幼時青梅竹馬,深閨待嫁,隻願與我主長相廝守。可否,再請美人進言,為我主賜婚。”


    “此事易耳。”王斌頓時鬆了口氣。想來不過一女子,隻需不牽扯國家大事,又有何難。


    聞此言,賈詡便又取出四四方方一錦囊,雙手奉上:“區區薄禮,不成敬意。”


    “這……”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劉備的日常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熏香如風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熏香如風並收藏劉備的日常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