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問,技術處在哪裏?”
“就在前麵,左邊轉角第一個辦公室!”
……
兩個人揣著公文包,都戴著眼鏡,整齊的藍色中山裝,給人一種儒雅的知識分子的感覺,讓人不敢小覷。
一路打聽,兩個人很快就找到了技術處。
他們作為國家級的科研工作者,來到省礦業廳之前,自然提前和相關部門通過氣。
作為技術處處長的程德明,他是知道這兩個人要來的。
所以,早早的就在辦公室裏等候了。
咚咚!
這是敲門的聲音。
“請進!”程德明的聲音清晰傳來。
“你好,你是程處長吧,我們兩個人是天楚隧道負責技術指導的,真不好意思,讓你久等了!”林偉學很客氣,主動走上前,和程德明親切握手。
“原來是林教授,真是久仰大名啊,您撰寫的部分期刊文章我也有看,其中一些理論對我很有啟發!”程德明從椅子上站起來,絲毫不敢怠慢。
這兩個人都是國家級的學者,如果不是醉心於科研,這兩個人隨便下放一個,都能夠頂替掉他技術處處長的位置。
“這位應該就是顧院士了吧!”程德明和林偉學握手過後,目光望向另一個人。
“不敢當,鄙人顧子濤,叫我子濤就好!”顧子濤很謙虛,身上有一種書香門第的氣息,讓人覺得很舒服。
“哈哈!”程德明打了個哈哈,笑道:“早就知道兩位專家要來,這不我在辦公室裏直接等著了,這個新型混凝土材料不是我研究出來的,而是我們技術處的副處長,是個剛來報道沒幾天的年輕人,他現在在吃飯,等會兒就過來,兩位在這裏稍微等一下,我給兩位沏茶!”
“不用太麻煩了!”林偉學連忙開口,目光和顧子濤對視了一下。
兩個人看著程德明從茶罐裏抓茶的身影,心裏不禁對這位未曾謀麵的副處長愈發好奇起來。
剛來報道沒幾天的年輕人,到底是如何解決這個國家級難題的呢!
“這位副處長應該有三十歲了吧!”林偉學試探著問道。
“沒,才二十二歲,跟我侄子一般大!”程德明微微一笑,打趣道:“你說這可怎麽辦,現在的年輕人真的是越來越厲害了,我這老家夥快沒有用武之地了!”
“是啊是啊!”
顧子濤和林偉學兩個人賠笑,心底不約而同的咯噔了一下。
在他們看來,程德明口中的年輕,最起碼也要三十歲。
因為在技術領域,年齡算是資曆的一種,不到一定年紀,技術根本積累不上去,而且在技術領域,三十歲真的算是一個非常年輕的年紀。
能夠在三十歲幹上技術處副處長,這個年輕人已經算是不俗了!
可是,讓人沒想到的是,這個人竟然隻有二十二歲。
二十二歲,就解決了這個國家級難題,這開什麽玩笑,這是在藐視整個華夏材料學領域嗎?
太年輕了,太不可思議了!
正在兩個人心生感慨之際,門突然被人推開了。
從門外走進來一個幹淨的青年,他略帶歉意的道:“不好意思,讓你們久等了!”
“兩位專家,這位就是你們要見的年輕人,沒啥事你們聊!”程德明把兩杯茶水遞到兩個人跟前,然後便是直接離開了。
一下子,辦公室裏隻剩下三個人。
顧子濤瞅著楊澤平有點兒不對勁,這個年輕人怎麽和阮中傑前些日子吹上天的那個年輕人有點兒像呢。
想到這裏,顧子濤下意識的問道:“小同誌,你叫什麽名字?”
“楊澤平,你們叫我小楊就行了!”楊澤平禮貌的微笑,他來之前,就通過程德明了解兩個人的身份了。
對於這個年代的科學家,楊澤平還想多接觸接觸呢。
“果然是你!”
顧子濤直接翻起了白眼,一副我們好像見過的樣子。
“怎麽,你們認識?”這下輪到林偉學奇怪了。
“不認識,但是這個名字如雷貫耳,就是這小子發明了s690鋼,名聲直接到國家部委那邊去了!”顧子濤說道。
對於顧子濤來說,他何止是聽過啊,簡直是聽過不知道多少次了。
阮中傑在他的耳畔磨,差點兒把楊澤平吹成曠世奇才。
今天,終於得見了!
看著楊澤平的臉,一時間顧子濤對於接下來的談話內容愈發期待起來。
如果是他的話,那麽新型混凝土材料的事情,也就不難解釋了。
人家屈服度七百的合金鋼都研究出來了,c65強度的混凝土算個屁啊!
“前輩過獎了,哪有那麽誇張!”楊澤平笑了笑,他找了個沙發直接坐下。
不光是林偉學兩個人,楊澤平本人也是很期待接下來的談話內容。
不說顧子濤,林偉學對於軌道交通可是頗有研究,在後世的記載中,林偉學是國內最早研究軌道交通的學者。
如果可以,楊澤平想幫趙順斌牽個線,讓更多的人才往一個目標使勁,爭取讓華夏高鐵盡早落地。
“哎,前輩這個詞過譽了,我們也就比你多吃幾年飯而已,真要論起成就,我們最多平輩!”林偉學笑道。
“接下來,我們交流下?”顧子濤迫不及待的道。
“就在前麵,左邊轉角第一個辦公室!”
……
兩個人揣著公文包,都戴著眼鏡,整齊的藍色中山裝,給人一種儒雅的知識分子的感覺,讓人不敢小覷。
一路打聽,兩個人很快就找到了技術處。
他們作為國家級的科研工作者,來到省礦業廳之前,自然提前和相關部門通過氣。
作為技術處處長的程德明,他是知道這兩個人要來的。
所以,早早的就在辦公室裏等候了。
咚咚!
這是敲門的聲音。
“請進!”程德明的聲音清晰傳來。
“你好,你是程處長吧,我們兩個人是天楚隧道負責技術指導的,真不好意思,讓你久等了!”林偉學很客氣,主動走上前,和程德明親切握手。
“原來是林教授,真是久仰大名啊,您撰寫的部分期刊文章我也有看,其中一些理論對我很有啟發!”程德明從椅子上站起來,絲毫不敢怠慢。
這兩個人都是國家級的學者,如果不是醉心於科研,這兩個人隨便下放一個,都能夠頂替掉他技術處處長的位置。
“這位應該就是顧院士了吧!”程德明和林偉學握手過後,目光望向另一個人。
“不敢當,鄙人顧子濤,叫我子濤就好!”顧子濤很謙虛,身上有一種書香門第的氣息,讓人覺得很舒服。
“哈哈!”程德明打了個哈哈,笑道:“早就知道兩位專家要來,這不我在辦公室裏直接等著了,這個新型混凝土材料不是我研究出來的,而是我們技術處的副處長,是個剛來報道沒幾天的年輕人,他現在在吃飯,等會兒就過來,兩位在這裏稍微等一下,我給兩位沏茶!”
“不用太麻煩了!”林偉學連忙開口,目光和顧子濤對視了一下。
兩個人看著程德明從茶罐裏抓茶的身影,心裏不禁對這位未曾謀麵的副處長愈發好奇起來。
剛來報道沒幾天的年輕人,到底是如何解決這個國家級難題的呢!
“這位副處長應該有三十歲了吧!”林偉學試探著問道。
“沒,才二十二歲,跟我侄子一般大!”程德明微微一笑,打趣道:“你說這可怎麽辦,現在的年輕人真的是越來越厲害了,我這老家夥快沒有用武之地了!”
“是啊是啊!”
顧子濤和林偉學兩個人賠笑,心底不約而同的咯噔了一下。
在他們看來,程德明口中的年輕,最起碼也要三十歲。
因為在技術領域,年齡算是資曆的一種,不到一定年紀,技術根本積累不上去,而且在技術領域,三十歲真的算是一個非常年輕的年紀。
能夠在三十歲幹上技術處副處長,這個年輕人已經算是不俗了!
可是,讓人沒想到的是,這個人竟然隻有二十二歲。
二十二歲,就解決了這個國家級難題,這開什麽玩笑,這是在藐視整個華夏材料學領域嗎?
太年輕了,太不可思議了!
正在兩個人心生感慨之際,門突然被人推開了。
從門外走進來一個幹淨的青年,他略帶歉意的道:“不好意思,讓你們久等了!”
“兩位專家,這位就是你們要見的年輕人,沒啥事你們聊!”程德明把兩杯茶水遞到兩個人跟前,然後便是直接離開了。
一下子,辦公室裏隻剩下三個人。
顧子濤瞅著楊澤平有點兒不對勁,這個年輕人怎麽和阮中傑前些日子吹上天的那個年輕人有點兒像呢。
想到這裏,顧子濤下意識的問道:“小同誌,你叫什麽名字?”
“楊澤平,你們叫我小楊就行了!”楊澤平禮貌的微笑,他來之前,就通過程德明了解兩個人的身份了。
對於這個年代的科學家,楊澤平還想多接觸接觸呢。
“果然是你!”
顧子濤直接翻起了白眼,一副我們好像見過的樣子。
“怎麽,你們認識?”這下輪到林偉學奇怪了。
“不認識,但是這個名字如雷貫耳,就是這小子發明了s690鋼,名聲直接到國家部委那邊去了!”顧子濤說道。
對於顧子濤來說,他何止是聽過啊,簡直是聽過不知道多少次了。
阮中傑在他的耳畔磨,差點兒把楊澤平吹成曠世奇才。
今天,終於得見了!
看著楊澤平的臉,一時間顧子濤對於接下來的談話內容愈發期待起來。
如果是他的話,那麽新型混凝土材料的事情,也就不難解釋了。
人家屈服度七百的合金鋼都研究出來了,c65強度的混凝土算個屁啊!
“前輩過獎了,哪有那麽誇張!”楊澤平笑了笑,他找了個沙發直接坐下。
不光是林偉學兩個人,楊澤平本人也是很期待接下來的談話內容。
不說顧子濤,林偉學對於軌道交通可是頗有研究,在後世的記載中,林偉學是國內最早研究軌道交通的學者。
如果可以,楊澤平想幫趙順斌牽個線,讓更多的人才往一個目標使勁,爭取讓華夏高鐵盡早落地。
“哎,前輩這個詞過譽了,我們也就比你多吃幾年飯而已,真要論起成就,我們最多平輩!”林偉學笑道。
“接下來,我們交流下?”顧子濤迫不及待的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