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章 大唐寶寶成長日記七十二
[係統]大唐寶寶成長日記 作者:行清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長月當空,洛陽城主幹街道開始實行夜禁。長街上金吾衛四處巡邏,偶有喝花酒醉過頭仍在大街上晃的倒黴郎君神誌不清地被抓進牢裏關上幾天。
坊內李府,燈火通明。
書房內,門吱呀一聲打開,麵前帶路的小廝行禮後退下,錦衣夜行的楊洄入內。
“楊某深夜造訪,還請李公見諒!”
“無妨,無事不登三寶殿,駙馬爺何事如此如此緊急,夜訪老夫?”
“事出有因,宮中來人傳信,惠妃娘娘再次被陛下禁足,此次長達一年!另陛下聽信旁人,疑其恐患癔症,還請了宮中的道士,做法事以驅邪。”
原本枕手斜躺在榻上的李林甫一驚,“竟有此事?速速與我說來!”
原來,自那日武惠妃陷害太子和二王不成,被關閉門思過後,雖是被罰三年俸祿,但到底沒降位分。畢竟是寵冠後宮多年,一麵是當今聖上的寵妃,一麵是不受寵的太子,即使是念著夫妻多年的情分,陛下也會網開一麵。
一開始,武惠妃是這麽想的,雖然惱怒太子為何沒有按照她謀劃的一般落入陷阱,好治他個逆反之罪,反被人贓並獲,計謀當場敗露,但是禁足後,在一開始的驚恐過後,她又很快安定下來,左右不過三月禁足,等之後使些手段,說幾句軟話,這事也就揭過去了,自己還是那個深受陛下寵愛的後宮之主,到那時,一定要好好治治麗妃(太子瑛的母妃)這個賤.人!聽說三郎竟然命她取代自己,協理後宮!就憑她?也想取代自己的地位?武惠妃恨不得每日在自己宮裏紮麗妃那個小蹄子的小人!
無怪乎她這麽有自信,單單從對宮妃欲謀害儲君卻雷聲大雨點小的懲罰便可看出,當今聖上對於這個與自己相伴多年的愛妃有多偏袒,區區的禁足和削減俸祿,完全就隻是在麵上給太子和群臣一個交代罷了。至於偏心?何人敢說?唯一敢直顏諫言的張九齡張相被虞韶九等人,因為上次極力勸阻廢太子,為陛下所不喜,經過此事已是越發心冷。
但是這件事還沒完,對於惠妃來說,卻是禍不單行,聖上關了愛妃的禁閉,對其失望透頂,但是貴為天子,不代表著他這三個月也要獨守空房啊!這後宮佳麗不止三千,沒有找到哪一瓢想取的,沒關係啊,美人在民間啊!
於是在身邊人有心的攛掇下,因為愛妃犯錯而無美人在懷,深夜倍感寂寞難耐的聖上開始采選,在民間和大臣家裏選了一百多位年輕貌美如花似玉的小娘子進宮。其中便有一位容貌豔麗,身姿豐腴,才情絕佳的美人,在宴上以一曲婀娜多姿的胡旋舞驚豔四座。聖上一看,了不得啊,完完全全被擊中了騷點!世間怎會有才貌如此合朕心意的女子,五十多歲的人猶如春心萌動的少男,在年邁之際和人小姑娘談起了戀愛。有些少女肥的小娘子成為了後宮的新寵,可謂芙蓉帳暖,夜夜笙歌,連連晉升。就連在禁足的武惠妃都從宮人和女兒鹹宜公主口中得知了這位現在被聖上封為九嬪之首——昭儀的竇綰娘如何得聖上的寵幸。
自此之後,原本信誓旦旦能夠挽迴三郎心思的武惠妃便漸漸處於恐慌之中,脾氣越發不定,日日咒罵竇昭儀不說,今日甚至將禦膳房來送膳食的侍者轟出去,絕食以對,大鬧著要求見陛下。
“怎可餓著惠妃娘娘呢?三郎還是快些去看看吧,雖然娘娘犯了錯,但也不能拿身子開玩笑啊!”宮人來報時,聖上正同竇昭儀用膳。彼時美人好眉輕皺,擔憂地勸道。
博山爐中,沉香火苗隱隱,煙霧嫋嫋,其中還夾著似有若無的一股幽香。頭發花白,倚於榻上的帝王因為被打擾了美人投喂的情趣,臉色有些陰沉,聞言,對惠妃越發不喜的同時,對知書達理卻又嬌俏天真的美人更加喜歡。
“自妾進宮以來,還未曾去向姐姐請安,不若陛下同妾前去,妾也好替三郎勸勸惠妃娘娘?”
聖上大笑,言其有禮,遂允之。
寢殿裏,盛裝打扮,翹首以盼的武惠妃迎來的是曾經帶給她所有榮寵的陛下,還有如今宮裏頭如日中天的竇昭儀。
比之自己,年輕貌美,正當二八年華,人比花嬌,一襲半露酥胸的宮裝,在武惠妃眼裏打扮得花枝招展的竇昭儀挽著曾經隻屬於武惠妃的胳膊,踏入了兩月餘來有些冷清的宮殿。空氣中傳來一股異於常人的香味。
這一幕,深深地刺痛了武惠妃的眼,在她看來,這不亞於是在她的麵前耀武揚威,竇昭儀明麵上嬌笑實則暗地裏挑釁的眼神,更是令惠妃原本因為長時間禁足和聽到消息後日漸敏感纖細的神經,轟的一聲,頃刻斷掉。
妃隻覺胸中一股濁氣上湧,勃然大怒,麵容扭曲,上前欲要扯開那竇綰兒之手。
“救駕!救駕!惠妃娘娘恐被汙穢之物附體,恐患癔症,快將人拉住,莫要傷了陛下!”混亂中,竇昭儀嬌小的身軀上前擋在聖人眼前,那模樣,倒襯得惠妃真的似被壞東西附身,發病了似的。
“娘娘怎可如此魯莽!”
“惠妃娘娘傳信於我,命我二人即刻想辦法,如今娘娘為陛下所惡,再不有所行動,恐你我的大事難成。”早在李林甫初在朝堂站穩腳跟時,便托宦官稟告惠妃,言“願護壽王為萬歲計”。
“駙馬爺說的輕巧,宮中如此沉不住氣,亂了全盤棋局,就算老夫有三頭六臂,恐也難成啊!”
楊洄一聽此言,以為他不肯相幫,頓時急道:“如今你我同為惠妃一派,一條船上的蚱螞,若是娘娘一倒,新君上位,朝中哪容得下我等!”
末了,注意到李林甫陰沉的眼神,似乎意識到眼前人的厲害之處和自己言語之中的魯莽,連忙補充道:“還望李公明日早朝進言,能勸諫陛下一番。”
有點遠見的人都隱約料到,惠妃一派恐難再續往日輝煌,壽王平庸,唯一的依仗,武惠妃也已經為陛下所厭棄。相反,太子由於主持開元稻一事,聖寵日漸深厚,加之背後張說、張九齡、賀知章等朝中重臣的支持,太子一黨如今在朝堂上猶如初升驕陽,已經不複之前的萎靡,勢力不可小覷。除此之外,更是有其他皇子勢力一見頭上一直壓著的武惠妃倒下,開始蠢蠢欲動,漸漸在朝堂上嶄露頭角。其中風頭最強勁的還屬忠王李亨,這位當今聖上的第三子,在原本的曆史時空裏,在太子瑛被廢後被聖上封為太子,並在安史之亂中,在靈武稱帝。
如今朝堂上各方勢力角逐,加上一個年邁昏庸的帝王,這趟渾水是越來越深了,但凡有點風吹草動,都會引起諸位大臣敏感的神經。
“此事還得從長計議。”李林甫沉著臉,從榻上而起,背手踱步,手撫胡須沉吟道。“惠妃娘娘此次行事過於草率,事跡敗露後又徒惹陛下不喜。此前勸諫為娘娘求情,陛下已經同我有嫌隙,此番陛下恐不會聽從我等了。”
這還要從年前說起,時惠妃讒言,太子瑛險些被廢為庶人,最後得老幹部張九齡冒死上奏才堪堪保住,為此陛下對這個老是違背自己意願的臣子愈發不喜。李林甫正是趁此進言,“此乃天子家事,何必與外人商議”世間的人就是這麽奇怪,越是年老了就越是不愛聽逆耳的忠言,反而喜歡旁人順著他的意願辦事。聖上自此對李林甫此人更加青睞,雖未封相,但因之善於逢迎討巧,甚得帝王之心。然而唇亡齒寒,斷尾自保啊,為了保住惠妃,他愣是自己打了自己的臉,進言幹涉了天子的家事。若是此番再進言,恐怕連禦史中丞的位子也保不住了。
李林甫何等識時務之人,自然不會做這等冒險之事。不過他不想做,並不代表他不可以讓別人去勸。而,這人選還必須是對陛下影響力極大,在朝中無站位的人。
“虞氏!”兩人眼神相對,同時說道。虞家一將一侯,在朝中曆來以陛下馬首是瞻,陛下對二人十分看重,對被稱為“天上仙人”的虞九郎更是善待,而手握兵馬的虞大將軍更是世人皆知的寵弟狂魔。
“若是能將二人拉攏……”
“不若,我們這樣做……”
夜色一更時,李府送走到訪的客人。太師椅上的李林甫隔著窗欞,眺望窗外月色,夜色中,神色不明。
“沒想到太子竟能翻身,哼,我倒是小瞧了他,這惠妃也是個隻知爭寵的愚婦!”
“主公,現下壽王雖然勢弱,但若加入新的一子,則困棋可破也,虞氏的力量不容小覷,屬下以為,可與之謀。”
“我自然知道,但那虞家九郎雖是個好懂的,他的兄長虞大將軍卻是個心思深沉的,你瞧那虞氏商行,所有人都盯著的肥肉,即使是明麵上已經不由虞家三郎主事,但如今卻仍牢牢把握在他手中,就連陛下都沒有說什麽。”
“確實,所以,我們可從虞家九郎此處著手。”
“嗯。”
坊內李府,燈火通明。
書房內,門吱呀一聲打開,麵前帶路的小廝行禮後退下,錦衣夜行的楊洄入內。
“楊某深夜造訪,還請李公見諒!”
“無妨,無事不登三寶殿,駙馬爺何事如此如此緊急,夜訪老夫?”
“事出有因,宮中來人傳信,惠妃娘娘再次被陛下禁足,此次長達一年!另陛下聽信旁人,疑其恐患癔症,還請了宮中的道士,做法事以驅邪。”
原本枕手斜躺在榻上的李林甫一驚,“竟有此事?速速與我說來!”
原來,自那日武惠妃陷害太子和二王不成,被關閉門思過後,雖是被罰三年俸祿,但到底沒降位分。畢竟是寵冠後宮多年,一麵是當今聖上的寵妃,一麵是不受寵的太子,即使是念著夫妻多年的情分,陛下也會網開一麵。
一開始,武惠妃是這麽想的,雖然惱怒太子為何沒有按照她謀劃的一般落入陷阱,好治他個逆反之罪,反被人贓並獲,計謀當場敗露,但是禁足後,在一開始的驚恐過後,她又很快安定下來,左右不過三月禁足,等之後使些手段,說幾句軟話,這事也就揭過去了,自己還是那個深受陛下寵愛的後宮之主,到那時,一定要好好治治麗妃(太子瑛的母妃)這個賤.人!聽說三郎竟然命她取代自己,協理後宮!就憑她?也想取代自己的地位?武惠妃恨不得每日在自己宮裏紮麗妃那個小蹄子的小人!
無怪乎她這麽有自信,單單從對宮妃欲謀害儲君卻雷聲大雨點小的懲罰便可看出,當今聖上對於這個與自己相伴多年的愛妃有多偏袒,區區的禁足和削減俸祿,完全就隻是在麵上給太子和群臣一個交代罷了。至於偏心?何人敢說?唯一敢直顏諫言的張九齡張相被虞韶九等人,因為上次極力勸阻廢太子,為陛下所不喜,經過此事已是越發心冷。
但是這件事還沒完,對於惠妃來說,卻是禍不單行,聖上關了愛妃的禁閉,對其失望透頂,但是貴為天子,不代表著他這三個月也要獨守空房啊!這後宮佳麗不止三千,沒有找到哪一瓢想取的,沒關係啊,美人在民間啊!
於是在身邊人有心的攛掇下,因為愛妃犯錯而無美人在懷,深夜倍感寂寞難耐的聖上開始采選,在民間和大臣家裏選了一百多位年輕貌美如花似玉的小娘子進宮。其中便有一位容貌豔麗,身姿豐腴,才情絕佳的美人,在宴上以一曲婀娜多姿的胡旋舞驚豔四座。聖上一看,了不得啊,完完全全被擊中了騷點!世間怎會有才貌如此合朕心意的女子,五十多歲的人猶如春心萌動的少男,在年邁之際和人小姑娘談起了戀愛。有些少女肥的小娘子成為了後宮的新寵,可謂芙蓉帳暖,夜夜笙歌,連連晉升。就連在禁足的武惠妃都從宮人和女兒鹹宜公主口中得知了這位現在被聖上封為九嬪之首——昭儀的竇綰娘如何得聖上的寵幸。
自此之後,原本信誓旦旦能夠挽迴三郎心思的武惠妃便漸漸處於恐慌之中,脾氣越發不定,日日咒罵竇昭儀不說,今日甚至將禦膳房來送膳食的侍者轟出去,絕食以對,大鬧著要求見陛下。
“怎可餓著惠妃娘娘呢?三郎還是快些去看看吧,雖然娘娘犯了錯,但也不能拿身子開玩笑啊!”宮人來報時,聖上正同竇昭儀用膳。彼時美人好眉輕皺,擔憂地勸道。
博山爐中,沉香火苗隱隱,煙霧嫋嫋,其中還夾著似有若無的一股幽香。頭發花白,倚於榻上的帝王因為被打擾了美人投喂的情趣,臉色有些陰沉,聞言,對惠妃越發不喜的同時,對知書達理卻又嬌俏天真的美人更加喜歡。
“自妾進宮以來,還未曾去向姐姐請安,不若陛下同妾前去,妾也好替三郎勸勸惠妃娘娘?”
聖上大笑,言其有禮,遂允之。
寢殿裏,盛裝打扮,翹首以盼的武惠妃迎來的是曾經帶給她所有榮寵的陛下,還有如今宮裏頭如日中天的竇昭儀。
比之自己,年輕貌美,正當二八年華,人比花嬌,一襲半露酥胸的宮裝,在武惠妃眼裏打扮得花枝招展的竇昭儀挽著曾經隻屬於武惠妃的胳膊,踏入了兩月餘來有些冷清的宮殿。空氣中傳來一股異於常人的香味。
這一幕,深深地刺痛了武惠妃的眼,在她看來,這不亞於是在她的麵前耀武揚威,竇昭儀明麵上嬌笑實則暗地裏挑釁的眼神,更是令惠妃原本因為長時間禁足和聽到消息後日漸敏感纖細的神經,轟的一聲,頃刻斷掉。
妃隻覺胸中一股濁氣上湧,勃然大怒,麵容扭曲,上前欲要扯開那竇綰兒之手。
“救駕!救駕!惠妃娘娘恐被汙穢之物附體,恐患癔症,快將人拉住,莫要傷了陛下!”混亂中,竇昭儀嬌小的身軀上前擋在聖人眼前,那模樣,倒襯得惠妃真的似被壞東西附身,發病了似的。
“娘娘怎可如此魯莽!”
“惠妃娘娘傳信於我,命我二人即刻想辦法,如今娘娘為陛下所惡,再不有所行動,恐你我的大事難成。”早在李林甫初在朝堂站穩腳跟時,便托宦官稟告惠妃,言“願護壽王為萬歲計”。
“駙馬爺說的輕巧,宮中如此沉不住氣,亂了全盤棋局,就算老夫有三頭六臂,恐也難成啊!”
楊洄一聽此言,以為他不肯相幫,頓時急道:“如今你我同為惠妃一派,一條船上的蚱螞,若是娘娘一倒,新君上位,朝中哪容得下我等!”
末了,注意到李林甫陰沉的眼神,似乎意識到眼前人的厲害之處和自己言語之中的魯莽,連忙補充道:“還望李公明日早朝進言,能勸諫陛下一番。”
有點遠見的人都隱約料到,惠妃一派恐難再續往日輝煌,壽王平庸,唯一的依仗,武惠妃也已經為陛下所厭棄。相反,太子由於主持開元稻一事,聖寵日漸深厚,加之背後張說、張九齡、賀知章等朝中重臣的支持,太子一黨如今在朝堂上猶如初升驕陽,已經不複之前的萎靡,勢力不可小覷。除此之外,更是有其他皇子勢力一見頭上一直壓著的武惠妃倒下,開始蠢蠢欲動,漸漸在朝堂上嶄露頭角。其中風頭最強勁的還屬忠王李亨,這位當今聖上的第三子,在原本的曆史時空裏,在太子瑛被廢後被聖上封為太子,並在安史之亂中,在靈武稱帝。
如今朝堂上各方勢力角逐,加上一個年邁昏庸的帝王,這趟渾水是越來越深了,但凡有點風吹草動,都會引起諸位大臣敏感的神經。
“此事還得從長計議。”李林甫沉著臉,從榻上而起,背手踱步,手撫胡須沉吟道。“惠妃娘娘此次行事過於草率,事跡敗露後又徒惹陛下不喜。此前勸諫為娘娘求情,陛下已經同我有嫌隙,此番陛下恐不會聽從我等了。”
這還要從年前說起,時惠妃讒言,太子瑛險些被廢為庶人,最後得老幹部張九齡冒死上奏才堪堪保住,為此陛下對這個老是違背自己意願的臣子愈發不喜。李林甫正是趁此進言,“此乃天子家事,何必與外人商議”世間的人就是這麽奇怪,越是年老了就越是不愛聽逆耳的忠言,反而喜歡旁人順著他的意願辦事。聖上自此對李林甫此人更加青睞,雖未封相,但因之善於逢迎討巧,甚得帝王之心。然而唇亡齒寒,斷尾自保啊,為了保住惠妃,他愣是自己打了自己的臉,進言幹涉了天子的家事。若是此番再進言,恐怕連禦史中丞的位子也保不住了。
李林甫何等識時務之人,自然不會做這等冒險之事。不過他不想做,並不代表他不可以讓別人去勸。而,這人選還必須是對陛下影響力極大,在朝中無站位的人。
“虞氏!”兩人眼神相對,同時說道。虞家一將一侯,在朝中曆來以陛下馬首是瞻,陛下對二人十分看重,對被稱為“天上仙人”的虞九郎更是善待,而手握兵馬的虞大將軍更是世人皆知的寵弟狂魔。
“若是能將二人拉攏……”
“不若,我們這樣做……”
夜色一更時,李府送走到訪的客人。太師椅上的李林甫隔著窗欞,眺望窗外月色,夜色中,神色不明。
“沒想到太子竟能翻身,哼,我倒是小瞧了他,這惠妃也是個隻知爭寵的愚婦!”
“主公,現下壽王雖然勢弱,但若加入新的一子,則困棋可破也,虞氏的力量不容小覷,屬下以為,可與之謀。”
“我自然知道,但那虞家九郎雖是個好懂的,他的兄長虞大將軍卻是個心思深沉的,你瞧那虞氏商行,所有人都盯著的肥肉,即使是明麵上已經不由虞家三郎主事,但如今卻仍牢牢把握在他手中,就連陛下都沒有說什麽。”
“確實,所以,我們可從虞家九郎此處著手。”
“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