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大唐寶寶成長日記十六
[係統]大唐寶寶成長日記 作者:行清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新綠抽芽,亂紅飛過,院中自九郎出生那年所植桃花樹已然亭亭如蓋,每逢花季,桃紅漫天。轉眼七歲的虞韶九就到了背著書包上學堂的年紀。
大唐孩童就學較前朝普遍提前一兩歲,即六七歲便可以申請入學。大唐有官學、私學兩種教育機構,官學有\”六學二館\”,六學是指國子學、太學、四門學、律學、書學、算學,這六門學科隸屬國子監。
國子學、太學、四門學主要學習儒家經典,而其他三學主要為培養專科性質的人才。律學是研習法令,為律法進行注解;書學是專門學習書法的科目,算學主要學習數學,就是培養官方會計的地方。前三學的地位最高,入學者多為五品以上官員子弟,人數也有限製。六學均可以參加科舉。
而二館指的是弘文館、崇文館。弘文館於□□武德四年設立,屬於門下省管轄,崇文館則是貞觀十三年初設,隸屬東宮,這兩館則是專為皇族勳戚子弟服務,學習經史書法,簡稱皇族小學,關係戶集中地。由於入學之人多為皇親國戚,能夠進入此兩館,是大唐士人們的無上榮耀。因此這兩館也成為大唐最高學府。
但是其實這裏的學子們所學的東西比國子監的生徒少得多,雖然同樣要參加科舉,但是因為其資蔭高,科舉也相對要放寬很多。主要是官員子弟們鍍金刷文憑的地方,日常就是拉幫結派吹牛皮。
私學則為民辦小學,除了大家、名士大儒等人創辦的學館、家塾,還有一些有錢任性的大家族聘請名師專門為家族服務。
虞韶九為大商人子弟,原先是沒有資格入學,連私學也不會有人願意收,更不可參加科舉,本來應該跟虞淵一樣聘請先生在家自學。但是由於無馬戰車的發明對現在的大唐來說是一件開天辟地的事情,極大提高了大唐軍隊對戰西域諸國的戰鬥力,聖人大喜,封虞韶九為開國縣男,爵位為從五品上。因為這樣,雖然沒有實際權力和土地人口管轄,但是進入國子監這點權利還是有的。所以現在所有人聚集在一起,召開家庭內部會議,正在商討的就是要送虞九去哪裏上學的問題。
參加家庭會議的有在家休息的虞父虞母、無所不能的大管事唐伯、純屬湊熱鬧的謝雲流、孫老大夫和一眾前來探親賴在虞家許久的的虞樊的江湖小夥伴們。他們也不把自己當外人,或躺或站,有的還吊在房簷上,躺在屋簷上,實力演繹何為放蕩不羈,何為示禮教為“辣雞”。
當事人虞九郎被阿兄抱在懷裏,拿著廚房做的小糕點吃的不亦樂乎。虞兄長一邊用帕子細細地幫阿弟擦手擦嘴,一邊聽大人們說話。
“要我說,要去就去最好的,崇文館、弘文館咱家孩子去不了,但是國子監還是可以去的。裏頭的老師想必也是此等好的。”
“你說的輕巧,那國子監是可以去,但你也不看看裏麵讀的都是些什麽人,一個個都是官家子弟,雖然最愛那錢財,可是最看不起的就是商賈之流了。小九兒這個沒權沒人的去了還不得被欺負!”
“是啊,咱家小九兒雖然早慧於他人,七歲便能日誦千餘言,但是性情卻最是乖巧天真,還不得被那群肚子裏都是黑的紈絝子弟欺辱嘛!”
“那要不就自己聘請教書先生在家算了,小三郎不就是這樣,不也學得很好?”
“依我看,這要看小九兒將來是不是要參加科舉,才能做決定。他有這運道,你們家有打算出個舉人嗎?”
虞父聽到這,遲疑了。看向平日裏最可靠的娘子,“七娘,你覺得呢?”她笑了笑,也知道夫君的脾性,最不會思考複雜事情了,遂接過他的話。
“參加不參加科舉,等小九兒長大了讓他自己做決定便是。若小九兒他想要走仕途之道,進入朝堂,那入官學便有利於他以後的仕途。若他長大後無意於此,多學點東西也無害。所以為了以後能有這個選擇的機會,便最好入官學。”本朝雖然有自學成才的大家,但是終究是極少數,且大多曆經波折,仕途坎坷。
說到這,一直安靜聽著的虞淵開口了,他正值變聲期,身體開始長成大人的高大,聲音也已經開始低沉,“既然國子監多為勳貴,那便入洛陽地方州學,裏頭平民子弟較多,阿弟身體不好,用開國縣男的身份壓一壓,送多點錢財,也可讓阿弟可以當日返讀,不必寄宿於府學中。”
“這倒是個折中的法子!”
“三郎考慮地周到,小九兒的身體不便寄宿於學府中,還是住在家裏的好。”
“那就這麽定了,明日阿耶我便去那學府申請入學。”
而當事人虞九也很滿意,不用被送到國子監上學,就意味著不用跟兄長分離了ㄟ(≧◇≦)ㄏ。
小郎君要去上學了,這可是一件大事,要準備的東西還真有點多,虞府上上下下都動了起來。坊裏坊外的老百姓也都聽說了,虞家那個神童要入學了。大多人都稱讚道:不愧為童神,小小年紀便就學。也有人酸道:才七歲就入學,別是連字還不識幾個,到時候可別跟不上府學的教書進度。
等到府學開學那一天,虞府門前停著一輛看不上去跟低調完全搭不上邊的極其精致華麗的駟輪韶車。可能是為了減震,車盤底座很高。與後車廂隔離,前端駕駛座被設計成半圓弧的圓潤造型,用戴穗帷幕圍成一個*空間。車廂外圍掛著非常符合孩童審美的各色小鈴鐺、小繡球,內部則全部用毛絨毯子鋪滿,暗格裏拉出來就是滿滿的各種鑲金帶錦的小玩具。
這是大唐土豪虞氏夫婦送的入學禮物。
更誇張的是送行的一群人。梳著兩顆用藍色發帶紮起來的包子頭,穿著藍白刺繡小廣袖,背著按照係統出版的圖紙,婢子們連日縫製、異常精巧的錦緞雙肩小書包,手裏塞著唐伯做的十二個時辰保溫小水壺,小蘿卜頭瞪著大大的杏眼,仰頭看著謝叔給的小刀。
“這是我小時候的玩具,送給你防身,有那不長眼的,記得亮刀。有事找你謝叔。”謝雲流說完低下.身,有些僵硬地摸了摸小孩的頭,嘴角小幅度上揚,努力露出一個溫和的笑,雖然好像並不成功。
“小九兒很喜歡,多謝謝叔~”附帶一枚梨渦盡現的可愛笑容。
相處久了,虞九自然發現,看上去高嶺之花神聖不可侵犯的謝叔其實很喜歡小孩子。雖然這小刀子禮物實在是讓虞九哭笑不得,寶寶是去上學,不是去打架的好嗎?而且打架也用不著刀子啊,這是要出人命的呀!
“謝小子說的對,我這有些藥,小郎君記得拿著放在身上。白色的這袋子裏的呢是給你的小零食,困了的話或者沒事吃幾粒,對你的身體有好處。紫色這袋子是給你防身的,有人欺負你,一手撒下去,大人都扛不住。可記住了?”依舊對自己的白須愛不釋手的孫老大夫笑得很嚇人。
接著又收到小匕首、小鞭子、小劍、小彈弓、一大堆防身□□。虞樊的各位好友即虞九郎新鮮出爐的各位嬸嬸伯伯表示:時間太急,沒來得及準備,這次將就,下次給更好的。
緊緊抓著書包袋子的虞九一臉懵逼:我這是要去毀滅世界嗎?
奇葩的是,包括阿耶阿娘在內的所有大人都一臉“正當如此”的表情,虞九隻好投向唯一正常的阿兄懷抱。
虞淵沒有辜負小郎君的期望,他取出一個五層食盒,裏頭裝著各種虞九郎愛吃的小甜食,遞給旁邊的崒幹,虞淵蹲下.身來,手撫阿弟的軟發,嘴角是再溫暖不過的淺笑,“在書院裏好好照顧自己,有人欺負你就讓崒幹上,迴來阿兄再給你出氣,嗯?”
小蘿卜頭點頭,抱住大腿就開始撒嬌要抱抱。從小到大,兄弟兩幾乎從未分開過,虞淵到哪都帶著虞九,這還是第一次,兩人分開超過一天時間。
“記得保護好九郎。”虞淵對崒幹叮囑道。除了崒幹、隨行的還有兩個書童。在虞家已經呆了兩年的崒幹今年已經二十有餘,在虞家待著好吃好喝,與兩年前相比,沒了那股逼人的煞氣,更多的是沉穩可靠。平時他負責的便是虞家兩兄弟院裏的守衛。
“時辰不早了,快啟程吧,第一天入學若是遲了,給先生的印象不好。小九兒要好好聽先生的話,晚上就能見到你阿兄。”七娘溫柔地打斷兩兄弟的依依不舍,趕著小兒子上學。
“乖乖的,晚上迴家讓你吃多塊糖。”怕壞牙齒,對虞九吃糖嚴格控製的虞淵笑著開口。
果然一聽這話,虞九郎就放開大腿,踏著矮凳就上車了。而他親愛的兄長則是笑出聲了,喃喃道:小淘氣。
大唐孩童就學較前朝普遍提前一兩歲,即六七歲便可以申請入學。大唐有官學、私學兩種教育機構,官學有\”六學二館\”,六學是指國子學、太學、四門學、律學、書學、算學,這六門學科隸屬國子監。
國子學、太學、四門學主要學習儒家經典,而其他三學主要為培養專科性質的人才。律學是研習法令,為律法進行注解;書學是專門學習書法的科目,算學主要學習數學,就是培養官方會計的地方。前三學的地位最高,入學者多為五品以上官員子弟,人數也有限製。六學均可以參加科舉。
而二館指的是弘文館、崇文館。弘文館於□□武德四年設立,屬於門下省管轄,崇文館則是貞觀十三年初設,隸屬東宮,這兩館則是專為皇族勳戚子弟服務,學習經史書法,簡稱皇族小學,關係戶集中地。由於入學之人多為皇親國戚,能夠進入此兩館,是大唐士人們的無上榮耀。因此這兩館也成為大唐最高學府。
但是其實這裏的學子們所學的東西比國子監的生徒少得多,雖然同樣要參加科舉,但是因為其資蔭高,科舉也相對要放寬很多。主要是官員子弟們鍍金刷文憑的地方,日常就是拉幫結派吹牛皮。
私學則為民辦小學,除了大家、名士大儒等人創辦的學館、家塾,還有一些有錢任性的大家族聘請名師專門為家族服務。
虞韶九為大商人子弟,原先是沒有資格入學,連私學也不會有人願意收,更不可參加科舉,本來應該跟虞淵一樣聘請先生在家自學。但是由於無馬戰車的發明對現在的大唐來說是一件開天辟地的事情,極大提高了大唐軍隊對戰西域諸國的戰鬥力,聖人大喜,封虞韶九為開國縣男,爵位為從五品上。因為這樣,雖然沒有實際權力和土地人口管轄,但是進入國子監這點權利還是有的。所以現在所有人聚集在一起,召開家庭內部會議,正在商討的就是要送虞九去哪裏上學的問題。
參加家庭會議的有在家休息的虞父虞母、無所不能的大管事唐伯、純屬湊熱鬧的謝雲流、孫老大夫和一眾前來探親賴在虞家許久的的虞樊的江湖小夥伴們。他們也不把自己當外人,或躺或站,有的還吊在房簷上,躺在屋簷上,實力演繹何為放蕩不羈,何為示禮教為“辣雞”。
當事人虞九郎被阿兄抱在懷裏,拿著廚房做的小糕點吃的不亦樂乎。虞兄長一邊用帕子細細地幫阿弟擦手擦嘴,一邊聽大人們說話。
“要我說,要去就去最好的,崇文館、弘文館咱家孩子去不了,但是國子監還是可以去的。裏頭的老師想必也是此等好的。”
“你說的輕巧,那國子監是可以去,但你也不看看裏麵讀的都是些什麽人,一個個都是官家子弟,雖然最愛那錢財,可是最看不起的就是商賈之流了。小九兒這個沒權沒人的去了還不得被欺負!”
“是啊,咱家小九兒雖然早慧於他人,七歲便能日誦千餘言,但是性情卻最是乖巧天真,還不得被那群肚子裏都是黑的紈絝子弟欺辱嘛!”
“那要不就自己聘請教書先生在家算了,小三郎不就是這樣,不也學得很好?”
“依我看,這要看小九兒將來是不是要參加科舉,才能做決定。他有這運道,你們家有打算出個舉人嗎?”
虞父聽到這,遲疑了。看向平日裏最可靠的娘子,“七娘,你覺得呢?”她笑了笑,也知道夫君的脾性,最不會思考複雜事情了,遂接過他的話。
“參加不參加科舉,等小九兒長大了讓他自己做決定便是。若小九兒他想要走仕途之道,進入朝堂,那入官學便有利於他以後的仕途。若他長大後無意於此,多學點東西也無害。所以為了以後能有這個選擇的機會,便最好入官學。”本朝雖然有自學成才的大家,但是終究是極少數,且大多曆經波折,仕途坎坷。
說到這,一直安靜聽著的虞淵開口了,他正值變聲期,身體開始長成大人的高大,聲音也已經開始低沉,“既然國子監多為勳貴,那便入洛陽地方州學,裏頭平民子弟較多,阿弟身體不好,用開國縣男的身份壓一壓,送多點錢財,也可讓阿弟可以當日返讀,不必寄宿於府學中。”
“這倒是個折中的法子!”
“三郎考慮地周到,小九兒的身體不便寄宿於學府中,還是住在家裏的好。”
“那就這麽定了,明日阿耶我便去那學府申請入學。”
而當事人虞九也很滿意,不用被送到國子監上學,就意味著不用跟兄長分離了ㄟ(≧◇≦)ㄏ。
小郎君要去上學了,這可是一件大事,要準備的東西還真有點多,虞府上上下下都動了起來。坊裏坊外的老百姓也都聽說了,虞家那個神童要入學了。大多人都稱讚道:不愧為童神,小小年紀便就學。也有人酸道:才七歲就入學,別是連字還不識幾個,到時候可別跟不上府學的教書進度。
等到府學開學那一天,虞府門前停著一輛看不上去跟低調完全搭不上邊的極其精致華麗的駟輪韶車。可能是為了減震,車盤底座很高。與後車廂隔離,前端駕駛座被設計成半圓弧的圓潤造型,用戴穗帷幕圍成一個*空間。車廂外圍掛著非常符合孩童審美的各色小鈴鐺、小繡球,內部則全部用毛絨毯子鋪滿,暗格裏拉出來就是滿滿的各種鑲金帶錦的小玩具。
這是大唐土豪虞氏夫婦送的入學禮物。
更誇張的是送行的一群人。梳著兩顆用藍色發帶紮起來的包子頭,穿著藍白刺繡小廣袖,背著按照係統出版的圖紙,婢子們連日縫製、異常精巧的錦緞雙肩小書包,手裏塞著唐伯做的十二個時辰保溫小水壺,小蘿卜頭瞪著大大的杏眼,仰頭看著謝叔給的小刀。
“這是我小時候的玩具,送給你防身,有那不長眼的,記得亮刀。有事找你謝叔。”謝雲流說完低下.身,有些僵硬地摸了摸小孩的頭,嘴角小幅度上揚,努力露出一個溫和的笑,雖然好像並不成功。
“小九兒很喜歡,多謝謝叔~”附帶一枚梨渦盡現的可愛笑容。
相處久了,虞九自然發現,看上去高嶺之花神聖不可侵犯的謝叔其實很喜歡小孩子。雖然這小刀子禮物實在是讓虞九哭笑不得,寶寶是去上學,不是去打架的好嗎?而且打架也用不著刀子啊,這是要出人命的呀!
“謝小子說的對,我這有些藥,小郎君記得拿著放在身上。白色的這袋子裏的呢是給你的小零食,困了的話或者沒事吃幾粒,對你的身體有好處。紫色這袋子是給你防身的,有人欺負你,一手撒下去,大人都扛不住。可記住了?”依舊對自己的白須愛不釋手的孫老大夫笑得很嚇人。
接著又收到小匕首、小鞭子、小劍、小彈弓、一大堆防身□□。虞樊的各位好友即虞九郎新鮮出爐的各位嬸嬸伯伯表示:時間太急,沒來得及準備,這次將就,下次給更好的。
緊緊抓著書包袋子的虞九一臉懵逼:我這是要去毀滅世界嗎?
奇葩的是,包括阿耶阿娘在內的所有大人都一臉“正當如此”的表情,虞九隻好投向唯一正常的阿兄懷抱。
虞淵沒有辜負小郎君的期望,他取出一個五層食盒,裏頭裝著各種虞九郎愛吃的小甜食,遞給旁邊的崒幹,虞淵蹲下.身來,手撫阿弟的軟發,嘴角是再溫暖不過的淺笑,“在書院裏好好照顧自己,有人欺負你就讓崒幹上,迴來阿兄再給你出氣,嗯?”
小蘿卜頭點頭,抱住大腿就開始撒嬌要抱抱。從小到大,兄弟兩幾乎從未分開過,虞淵到哪都帶著虞九,這還是第一次,兩人分開超過一天時間。
“記得保護好九郎。”虞淵對崒幹叮囑道。除了崒幹、隨行的還有兩個書童。在虞家已經呆了兩年的崒幹今年已經二十有餘,在虞家待著好吃好喝,與兩年前相比,沒了那股逼人的煞氣,更多的是沉穩可靠。平時他負責的便是虞家兩兄弟院裏的守衛。
“時辰不早了,快啟程吧,第一天入學若是遲了,給先生的印象不好。小九兒要好好聽先生的話,晚上就能見到你阿兄。”七娘溫柔地打斷兩兄弟的依依不舍,趕著小兒子上學。
“乖乖的,晚上迴家讓你吃多塊糖。”怕壞牙齒,對虞九吃糖嚴格控製的虞淵笑著開口。
果然一聽這話,虞九郎就放開大腿,踏著矮凳就上車了。而他親愛的兄長則是笑出聲了,喃喃道:小淘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