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問您這部影片準備了多長時間?”
“您為什麽要選新人擔任電影主角呢?”
“電影會在什麽時間上映?”
……
記者們一擁而上,問題一個接一個,這個時候是沒有時間迴答他們問題的,保安走在前麵開路,張沫林與淩修緩慢前行一言不發,其實這是一場張沫林的盛宴,淩修不過是陪襯。
第二天,張沫林就舉行了發布會,《獨行》定在了四月一日愚人節上映,發布會上記者們攢足了勁提問題。
“請問淩修先生,你這次並沒有獲得最佳演員獎,有什麽要說的嗎?”
這個問題一出來,現場靜了幾秒鍾,隻有說獲獎感言的,竟然問演員失敗感言,這實在有幾分挑釁的味道。
所有的眼睛都集中到了淩修身上。
他萬千寵愛集於一身,剛剛拿了青竹最佳男配,這次若不是沒有得獎,迴國後肯定把張沫林的風頭搶去大半。雖然以他的年紀能夠入圍就證明實力了,但是在人們心中得獎才是最重要的,沒有得獎總有人想要踩他一腳。
淩修會怎麽迴答?
如果迴答不好肯定會成為笑談,對一個十幾歲的孩子這個問題太難迴答了,現場開始出現哄亂聲,坐在那個提問題記者身邊的記者開始給那個人使眼色,但是那人卻就像沒有看到一樣,又將問題重複了一遍,“淩修先生,你這次並沒有獲得最佳演員獎,有什麽要說的嗎?”
淩修不慌不忙拿起話筒,“有,一直想說話,謝謝您給我的這個機會。”
“我很榮幸能夠入圍,沒有拿獎也在預料之中。從張沫林導演想拍這部電影到開始準備過了十幾年,從準備到開拍又過了幾年,從開拍到結束過了二十二天,這部電影可以說從張沫林導演開始做導演的那一天就萌芽了,如今終於長成了參天大樹。厚積薄發,這是他二十幾年兢兢業業絕不放棄的結果。
“作為一個新人演員,張沫林導演忠於電影忠於藝術二十多年如一日堅持的品質值得我學習;同時我也相信,張沫林導演準備了這麽多年的電影選來選去最後選我做主角肯定是對我委以了信任,並且認可我的能力,沒有拿到銀鷹獎固然可惜,可作為電影的一部分我極其榮幸。”
淩修話音剛落便想起了雷鳴般的掌聲,如此漂亮的一番話不由得讓在場的所有人對他肅然起敬。
那個提問的記者原想為難淩修沒找到反而給他添了色彩,尷尬地坐了迴去。
發布會繼續進行,這個時候已經有不少記者打好了草稿,淩修剛剛精彩的迴答讓他們對《獨行》獲獎有了不一樣的切入點,作為《獨行》的主演淩修或許更具有吸引觀眾目光的能力。
作為唯一主演,《獨行》的後續宣傳淩修全程參與,即使沒有獲得最佳演員獎他也是締造了《目光》的人之一,他的實力、他的貢獻沒有人可以磨滅!
四月很快就到了,在不正經的節日氣氛中《目光》上映了。第一天在影院的排片率就達到了百分之三十,無數人進電影院就是為了看這部電影。
《目光》裏陽光帥氣的辛誠,《癡癡》裏癡情略帶憂鬱的韓奇,不一樣的定位,每一個角色淩修都將他們演到了極致,這一次將是什麽角色?淩修會如何表演?
豪華的、中規中矩的、逼仄的,每一個電影院都在上映這部影片,執導的是張沫林,而人們看到的是淩修。
片片雪花零零落落地灑在地上,在無邊的枯枝與雪白之中站著一個人,一個老人,頭發雪白,身著西裝,手拿拐杖,步履蹣跚,鏡頭慢慢推進,他懷裏竟然還抱著一隻小羊,隻聽他喃喃道,“慢慢地,慢慢地,這就到了?”他越說聲音越輕,漸漸地,漸漸地沒有了一點聲音。然後羊咩咩咩地聲音響起,越聽越戚哀,鏡頭漸漸轉向天空,羊咩咩地叫聲也逐漸消散。
時間迴到了六十年前。
這個時候,帝都還沒有如今的繁華,殘垣斷壁、矮牆灰瓦隨處可見,雪花飄落路上行人寥寥。
一家酒店三個青年聚在一起,爭論聲不斷傳來,所爭論的是些別人聽不懂的事情,其中一個人和另外兩人意見不一致,誰也不能說服誰,最後那個青年一甩碗,“你們不去我去,沒有你們這事難道還做成了!?”說完便怒氣衝衝地摔門而去。
打開門觀眾才看到這個青年便是淩修飾演的張興。
故事這才正式開始了。
電影中張興的年齡跨度十分大,從二十歲到八十歲,這對一個演員來說是極大的考驗,沒有足夠的人生閱曆演一個比自己真實年齡大幾十歲的人太過困難。況且電影都集中在淩修一個人身上,他的年齡他的心裏變化是電影刻畫的重點,在這種情況下他本身的弊端暴露無遺。
電影一步步推進,時間一點點消逝。
張興的一雙眼睛看著中國一步步地成長,一天兩天看不出來不一樣,一個月兩個月沒有不同,一年兩年已經有了變化,十年二十年已是換了一茬人。六十年,是換了天地。
最後電影迴到了最初的場景,雪地上倒著身著西裝的老人,救護車唿嘯而來,那隻幼小的綿羊圍著老人咩咩、咩咩地叫。
隨著片尾曲的播放,電影畫上了句號。
電影放映過程中沒有一個人說話,一百五十多分鍾,從開場到結束除了寥寥的台詞和銀幕寥寥的人整個放映廳好像是空的,有人抬抬手抬抬腳就能聽到衣服摩擦的聲音。
直到走出電影院人們才醒過來了,都揉了揉太陽穴,沒有血性、沒有暴力、更沒有□□,她基調低沉卻並不沉悶,她鏡頭冗長卻不無聊,看完這場竟像是做了一場夢一樣。
這個夢真實可感,發人深省。
上映當天就有人發文稱淩修沒有獲得最佳演員一定是評委眼睛瞎了,放眼望去整個演藝界有幾個人跨越六十年演一個角色。演這樣一個角色,這個演員不是被罵慘了就是純粹搞笑,能演好的都是神一般的演技。
如此強烈的指責引起了一片嘩然,有讚同者,有懷疑者,第二天電影院又是爆滿,《獨行》排片率已經如此之高還是沒能避免許多人等待,無奈之下不少影院又將《獨行》的排片率提升。
“您為什麽要選新人擔任電影主角呢?”
“電影會在什麽時間上映?”
……
記者們一擁而上,問題一個接一個,這個時候是沒有時間迴答他們問題的,保安走在前麵開路,張沫林與淩修緩慢前行一言不發,其實這是一場張沫林的盛宴,淩修不過是陪襯。
第二天,張沫林就舉行了發布會,《獨行》定在了四月一日愚人節上映,發布會上記者們攢足了勁提問題。
“請問淩修先生,你這次並沒有獲得最佳演員獎,有什麽要說的嗎?”
這個問題一出來,現場靜了幾秒鍾,隻有說獲獎感言的,竟然問演員失敗感言,這實在有幾分挑釁的味道。
所有的眼睛都集中到了淩修身上。
他萬千寵愛集於一身,剛剛拿了青竹最佳男配,這次若不是沒有得獎,迴國後肯定把張沫林的風頭搶去大半。雖然以他的年紀能夠入圍就證明實力了,但是在人們心中得獎才是最重要的,沒有得獎總有人想要踩他一腳。
淩修會怎麽迴答?
如果迴答不好肯定會成為笑談,對一個十幾歲的孩子這個問題太難迴答了,現場開始出現哄亂聲,坐在那個提問題記者身邊的記者開始給那個人使眼色,但是那人卻就像沒有看到一樣,又將問題重複了一遍,“淩修先生,你這次並沒有獲得最佳演員獎,有什麽要說的嗎?”
淩修不慌不忙拿起話筒,“有,一直想說話,謝謝您給我的這個機會。”
“我很榮幸能夠入圍,沒有拿獎也在預料之中。從張沫林導演想拍這部電影到開始準備過了十幾年,從準備到開拍又過了幾年,從開拍到結束過了二十二天,這部電影可以說從張沫林導演開始做導演的那一天就萌芽了,如今終於長成了參天大樹。厚積薄發,這是他二十幾年兢兢業業絕不放棄的結果。
“作為一個新人演員,張沫林導演忠於電影忠於藝術二十多年如一日堅持的品質值得我學習;同時我也相信,張沫林導演準備了這麽多年的電影選來選去最後選我做主角肯定是對我委以了信任,並且認可我的能力,沒有拿到銀鷹獎固然可惜,可作為電影的一部分我極其榮幸。”
淩修話音剛落便想起了雷鳴般的掌聲,如此漂亮的一番話不由得讓在場的所有人對他肅然起敬。
那個提問的記者原想為難淩修沒找到反而給他添了色彩,尷尬地坐了迴去。
發布會繼續進行,這個時候已經有不少記者打好了草稿,淩修剛剛精彩的迴答讓他們對《獨行》獲獎有了不一樣的切入點,作為《獨行》的主演淩修或許更具有吸引觀眾目光的能力。
作為唯一主演,《獨行》的後續宣傳淩修全程參與,即使沒有獲得最佳演員獎他也是締造了《目光》的人之一,他的實力、他的貢獻沒有人可以磨滅!
四月很快就到了,在不正經的節日氣氛中《目光》上映了。第一天在影院的排片率就達到了百分之三十,無數人進電影院就是為了看這部電影。
《目光》裏陽光帥氣的辛誠,《癡癡》裏癡情略帶憂鬱的韓奇,不一樣的定位,每一個角色淩修都將他們演到了極致,這一次將是什麽角色?淩修會如何表演?
豪華的、中規中矩的、逼仄的,每一個電影院都在上映這部影片,執導的是張沫林,而人們看到的是淩修。
片片雪花零零落落地灑在地上,在無邊的枯枝與雪白之中站著一個人,一個老人,頭發雪白,身著西裝,手拿拐杖,步履蹣跚,鏡頭慢慢推進,他懷裏竟然還抱著一隻小羊,隻聽他喃喃道,“慢慢地,慢慢地,這就到了?”他越說聲音越輕,漸漸地,漸漸地沒有了一點聲音。然後羊咩咩咩地聲音響起,越聽越戚哀,鏡頭漸漸轉向天空,羊咩咩地叫聲也逐漸消散。
時間迴到了六十年前。
這個時候,帝都還沒有如今的繁華,殘垣斷壁、矮牆灰瓦隨處可見,雪花飄落路上行人寥寥。
一家酒店三個青年聚在一起,爭論聲不斷傳來,所爭論的是些別人聽不懂的事情,其中一個人和另外兩人意見不一致,誰也不能說服誰,最後那個青年一甩碗,“你們不去我去,沒有你們這事難道還做成了!?”說完便怒氣衝衝地摔門而去。
打開門觀眾才看到這個青年便是淩修飾演的張興。
故事這才正式開始了。
電影中張興的年齡跨度十分大,從二十歲到八十歲,這對一個演員來說是極大的考驗,沒有足夠的人生閱曆演一個比自己真實年齡大幾十歲的人太過困難。況且電影都集中在淩修一個人身上,他的年齡他的心裏變化是電影刻畫的重點,在這種情況下他本身的弊端暴露無遺。
電影一步步推進,時間一點點消逝。
張興的一雙眼睛看著中國一步步地成長,一天兩天看不出來不一樣,一個月兩個月沒有不同,一年兩年已經有了變化,十年二十年已是換了一茬人。六十年,是換了天地。
最後電影迴到了最初的場景,雪地上倒著身著西裝的老人,救護車唿嘯而來,那隻幼小的綿羊圍著老人咩咩、咩咩地叫。
隨著片尾曲的播放,電影畫上了句號。
電影放映過程中沒有一個人說話,一百五十多分鍾,從開場到結束除了寥寥的台詞和銀幕寥寥的人整個放映廳好像是空的,有人抬抬手抬抬腳就能聽到衣服摩擦的聲音。
直到走出電影院人們才醒過來了,都揉了揉太陽穴,沒有血性、沒有暴力、更沒有□□,她基調低沉卻並不沉悶,她鏡頭冗長卻不無聊,看完這場竟像是做了一場夢一樣。
這個夢真實可感,發人深省。
上映當天就有人發文稱淩修沒有獲得最佳演員一定是評委眼睛瞎了,放眼望去整個演藝界有幾個人跨越六十年演一個角色。演這樣一個角色,這個演員不是被罵慘了就是純粹搞笑,能演好的都是神一般的演技。
如此強烈的指責引起了一片嘩然,有讚同者,有懷疑者,第二天電影院又是爆滿,《獨行》排片率已經如此之高還是沒能避免許多人等待,無奈之下不少影院又將《獨行》的排片率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