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雍天德八年,三月二十一日,春分。黃曆上說宜修造開光,出行祈福。
這一天除了正好是一年二十四節氣中的「春分」外,似乎並無特別。但對於這座江湖來說,這一天卻是一個注定不尋常的日子。因為用不了多久,江湖上就會傳出一個令人驚詫又振奮的消息。而這個消息是關於某幾個人再度現身江湖的事。
春分之際,風暖花開,陽光明媚。
在朝陽剛剛冒出半個日頭的時候,巫峽出雲山下,一葉扁舟正順著江流緩緩朝山外而去。舟上隻有三人,除了一名行舟的劍宗弟子外,另外兩人中,一人身形欣長素袍蕩風,相貌清逸不凡。另一人身著黑衣,頭戴鬥笠,年約二十四五,麵容冷峻,猿臂蜂腰,兩邊肩頭分別露出兩條用油布包裹著的長形物事。年輕人雙手環抱,腳踏船板,目光沉凝深邃,身形不動如山。
而出雲山一處懸崖邊上,正有一道青袍身影,正默然注視著山下漸漸遠離的那一葉扁舟,目光同樣深邃凝重。而這處山崖,正是出雲山五崖中的「望江」崖。
青袍身影似乎已經立在望江崖許久了,他的目光一直跟隨著那葉小舟,直到小舟徹底消失在錯落林立的群山間不見,他才緩緩抬頭,望向東方破開雲層的金燦朝陽,然後輕輕吐出一口氣。
青袍身形負手而立,山風凜冽,吹得他衣發烈烈鼓蕩。而他的手上,正捏著一顆黑色的棋子。
一子在手,但此刻,棋盤何在?
那葉小舟從一處狹澗中輾轉駛出,終於來到大江之上,開始順流而下。時辰雖早,但江邊卻早有附近漁農出沒。有一年邁老者立足漁船之上,遠遠望著那一葉小舟順流而至。老者微微皺起了花白的眉頭,待那小舟從他麵前快速而過看清了小舟上的人後,他錯愕片刻,忽然神色一變。
而那葉小舟,已經漸行漸遠。
老者恍神許久,忽然激動無比眉飛色舞地朝著附近幾條漁船大聲叫喊道:「你們看到了沒?你們看到了沒?出雲山的大宗主終於出山了,終於出山了……」
拂曉之時,長安城外,百花山城。
有一輛馬車緩緩駛出了春秋閣。馬車非但巨大,而且裝飾得極其精致華麗,拉車的駿馬更是多達四匹。
駕車的是一個三十出頭的漢子,相貌堂堂,目露精光,兩太陽穴高高隆起。除他之外,另外還有四名身著青綠黃白四色衣服麵罩紗巾的妙齡女子,四名女子皆背負長劍,雖都蒙著麵紗,但僅從身段上看,便知是四位絕色佳人。
百花山城地處長安,雖離這座天下名城還尚有一段距離,此刻也還是清晨時分,但路上行人卻依舊不少,所以這輛馬車一駛出百花山城,立即就引起了不小的轟動。
「看到了嗎?那輛車好像是春秋閣的馬車。」有人低聲說。
有人立即點頭附和道:「的確是春秋閣的馬車,而且車裏的人也一定是花自飄。」
「哦?你怎麽知道?」
「春秋閣內,除了花自飄,還有誰有資格讓名動江湖的寒浸手白封雪親自駕車?」說話之人是一位江湖客,他看著那輛馬車遠去,喃喃道:「據說春秋閣除花自飄一花獨秀外,另有春夏秋冬、風花雪月和談何容易十二高手。除了駕車的白封雪外,那四名女子想必就是花自飄身邊春夏秋冬四位劍侍了。」
「兄台眼光真利。」有人歎道:「若非花自飄,春秋閣還有誰能有如此陣仗?隻是聽說花自飄這幾年一向深居簡出,不知這一次離開百花山城是為何事?」
江湖客皺起眉頭。這時有另外一名年輕的遊俠兒湊近,笑道:「你們還不知道嗎?最近江湖上都在傳言,說劍宗宗主卓釋然與花自飄的十年論劍之期將至,倘若傳言為真,那這輛馬車內的就一定是花
自飄無疑了。」
「論劍?」周圍不少人聞言,紛紛靠攏過來,七嘴八舌地問道:「他們論劍的時間是幾時,地點又在何處?」
「據說是在下月初八。」年輕遊俠兒見頃刻間自己成了眾人關注的對象,心中不由有些得意,他眉飛色舞,大聲道:「至於地點,好像是在洞庭。至於真假,在下已經決定親自趕去洞庭一觀。」說完哈哈大笑,急急追著那輛馬車而去。
「劍宗卓釋然,春秋閣花自飄,這兩位可是名震黑白兩道多年的絕頂高手,他們若要論劍,可就真是一件可遇不可求的大事……」有人興奮的說道:「如此難得一見的場麵,如果不去親眼見證,可是我等江湖武人的遺憾啊!」
此言一出,頓時有人轟然附和。
花自飄現身江湖,前往洞庭赴約論劍的消息一經傳開,不過短短一天時間,就有無數江湖豪客,武林高手紛紛離開長安,蜂湧向洞庭而去。
而那輛馬車之中,忽然有人輕輕撩開了馬車窗簾,露出一張俊逸不凡卻又邪氣濃鬱的男子臉龐。他兩根手指輕輕撫劃著一縷灰黑相間的長發,深深吸了一口氣,神情頗為陶醉,悠然道:「這江湖的味道,還是一點都沒變啊。」
湘楚境內某地,一處破廟內。
幹瘦的少年伸了個懶腰,揉了揉眼睛後,看向破爛窗口外的天氣,長歎一聲道:「這該死的鬼天氣,總算是雨過天晴了。淋了好幾天的雨,我身上都快發黴了。」
少年正是明川。他抱怨了一陣,忽然低頭看了一眼蓋在身上的破舊青袍,眼裏閃過一抹溫暖。然後他轉頭看向正在門口給那匹瘦得沒有四兩肉的老馬喂草的落魄老者,大聲喊了一聲:「師父。」
落魄老者——曾經名列天下三教頂峰之一,號稱「書劍風流」的儒門商意行,抬頭瞟了他一眼,含笑道:「醒了?昨晚睡得如何呀?」
明川活動了一下筋骨,站起身來,歎氣道:「睡是睡得不錯,就是肚子餓。師父,昨夜我夢見吃好東西了呢。」
「我知道。」商意行瞥了他一眼,神色古怪地道:「你夢見吃燒雞了。」
明川下意識調了舔嘴唇,道:「是啊,那燒雞又大又肥,味道可真不錯……咦,師父你怎麽知道?」言罷一臉詫異的望著落魄老者。
商意行喂完了馬,拍了拍手走進破廟,冷哼道:「我怎麽知道?哼哼,如果不是聽見了你的夢話,我還不知道你居然要我吃雞屁股,明川呐,你可真有孝心。」說完後他就是一頓長籲短歎,一副悲苦又遇人不淑的模樣。
明川揉了揉腦袋,尷尬一笑,喃喃道:「師父啊,你年紀大了,油膩的東西吃多了對身體不好,我這不是替你著想嗎?」
商意行長歎道:「你不但對我不好,而且還是厚臉皮。」
明川趕緊拿了那件青袍給商意行披上,一臉訕訕之色,笑道:「師父放心,等你以後還了我的銀子,我一定請你吃山珍海味。」
商意行斜著眼睛,伸手給了幹瘦少年一個爆栗,喃喃道:「我教了你這幾年的聖賢書,難道就抵不了一頓飯?」
明川苦著一張滿是菜色的臉,擠眉弄眼的道:「讀書再多,也得要填飽肚子啊。」
商意行無奈搖頭,他盯著明川看了許久,忽然歎道:「你說得對,如果人都餓死了,那讀的書就算再多也沒甚用處。」
明川下意識一愣,沒想到今兒個這老窮酸居然會順著他的話。
這個時候,明川的肚子忽然咕嚕咕嚕叫了起來。
商意行假裝沒聽到,他開始收拾東西,隨口道:「你也收拾一下,趁早好趕路。」
「就兩件破衣服有啥好收拾的。」明川摸著幹癟的肚皮嘀咕道:「師父,我肚子
餓了,沒力氣走路。」
商意行無奈道:「這裏前不著村後不挨店的,忍耐一下,等進了城,再找地方吃飯。」
「找地方吃飯?太好了,我要吃燒雞,還要吃肥魚,還要吃……」明川大喜,幾乎忍不住要流口水。但僅僅過了片刻,他臉色立馬就陰了,唉聲歎氣道:「師父,你說得倒容易,我們身上哪裏還有銀子去吃飯?」
商意行嗬嗬一笑,道:「就算去不了大飯館,憑我的這點本事,給你打幾隻野味,捉幾條魚倒也不成問題。」
明川又是一愣,隨即馬上迴想起那一日商意行托馬飛越鷹愁澗的情形,神色頓時古怪複雜了起來。
少年像看一個完全不認識的陌生人一樣看著商意行,緊皺著眉頭問道:「師父,你到底是誰?」
老窮酸被問得一怔,皺眉答道:「我就是我呀,還能是誰?我就是你師父,也是你眼中這個半死不活的老窮酸而已。」
「我收迴剛才說你身體不好的話。」明川神色古怪地道:「如果你真的隻是一個上了年紀又身體不好的老窮酸,是不可能做到那種事的。」
商意行當然明白他說的那種事是什麽。他無奈苦笑道:「可我就真的隻是一個老窮酸而已。」
明川神色疑惑,他當然不會相信這樣的答案。他皺著眉頭道:「師父,你既然有那一身匪夷所思的本事,為什麽還會這麽窮呢?」
商意行微微一愣,忽然歎道:「如果不窮,那還能叫老窮酸麽?」
明川又盯著他看了一會,忽然擺手道:「算了算了,既然你現在不想告訴我,我也不強迫你。想必師父你也有非同尋常的過去吧。」
「喲,」商意行聞言嗬嗬笑道:「今兒個太陽從西邊出來了?連你也學會通情達理了嗎?」
明川聳拉著眉毛,沒好氣地道:「我是餓得沒力氣和你這老窮酸計較而已。」
在少年心中,無論眼前這個既落魄又老又窮的酸儒到底是誰,有著怎樣的過去,他不過隻是一個會點墨水道理的老窮酸而已,也是他叫了數年的師父。
可少年同時也已經明白,自己這位老窮酸師父,或許曾經真的是一個很厲害的人物吧。
至於厲害到何種程度,少年沒有見過太多的人,不知道世上厲害之人到底有多少。但能托著一匹馬淩空飛過那麽長一座吊橋,應該不是一個正常人能做得到的吧?或許就跟說書人口中的神仙差不多?
但明川看著眼前這位渾身上下並無半點神仙氣度的老者,又有些懷疑自己的想法。他忽然幽幽歎了口氣,目光炯炯地看著商意行的臉,久久不曾移動,好像要從他臉上看出一朵花來。
商意行被他盯得渾身不自在,頓時抽了抽臉皮,「你緊看著***啥?我臉上有銀子麽?」
明川歎息道:「師父,現在你雖然又老又瘦,渾身髒兮兮的,但看你的模樣,想必年輕的時候也長得不算醜吧?你會讀書講道理,又有一身厲害的本事,怎麽就沒有給我找一個師娘呢?如果有一個師娘在,那這些年我們的日子肯定比現在好,至少不用吃糠咽菜了。」
商意行聽得直直地呆在當場,他嘴角不停抽動,神色非常古怪難看。
「你這小子,看來真是餓暈了,說些什麽胡話?」商意行哭笑不得,又給了少年一記爆栗,瞪眼道:「小小年紀,就已經學會油嘴滑舌了?」
明川捂著腦袋,煞有介事地看著他問道:「師父,你活了這麽久,難道就真的沒有喜歡中意的女人?」
商意行瞪大眼睛道:「你知道什麽是女人嗎?」
明川下意識向後跳開,預防腦袋再被敲一記爆栗,他不服氣地說道:「世上之人,除了男人就是女人,有什麽懂不懂的?
」
「你……」商意行竟被他說得一時無語,隻得吹胡子瞪眼道:「別胡說八道了,趕緊動身吧!」
可他的眼神,在俯身背起那口匣子時,竟有一抹難以察覺的異色閃過。
明川唉聲歎氣,不情不願的背起破舊的包袱,又撿起了蓑衣鬥笠,忽然試探著詢問道:「師父,你這次真是要去見老朋友?」
商意行隨口道:「是啊。」
「這樣啊,」明川嘿嘿笑道:「你會不會其實就是去見你的老相好啊?」
商意行飛起一腳踢在他屁股上,沒好氣道:「我看你是皮子癢了吧?」
明川落荒而逃奔出破廟。
商意行呆呆站在破廟內,忽然自言自語歎道:「誰人年少不輕狂,隻恨江湖催人老。十裏長亭紅顏去,迴首青絲已成雪。」
那一刻,老窮酸的眼睛裏有很複雜的神色,那是溫柔、愧疚,還有深深的落寞。
破廟外,一老一少另加一匹瘦骨嶙峋的老馬,行走在崎嶇的山路上。
明川有氣無力的走著,忽然又問道:「師父,你說我們還會不會遇到那個小和尚?」
商意行嗯了一聲,忽然看向遠方,此時初陽高升,碧空如洗,倒是一個難得的好天氣。
「誰知道呢?」商意行喃喃自語道:「風平浪靜的背後,往往會隱藏著更大的風雨。世事難料,走一步看一步吧。」
明川聽不懂他在嘀咕什麽,又隨口問道:「師父,這次我們到底要去哪裏?」
商意行輕吸一口氣,緩緩道:「洞庭。」
清晨,青城山。
衝靈今年十三歲,他孩童時就已經被父母送到了青城山,並拜入現今崇真掌教齊華陽門下,是崇真劍派第四代弟子。如今崇真劍派有入門弟子千餘人,至於江湖上如常州鐵劍李遠鬆等其他記名俗家弟子,更是多不勝數,崇真劍派實力強盛可見一斑。
衝靈雖然年紀不大,但因為他是呂懷塵門下大弟子齊華陽的弟子,所以在青城山的輩分卻是不低的。自從齊華陽接任了崇真新任掌教後,衝靈的地位又高了一截,如今許多崇真弟子見了他,都得恭謹的叫他一聲衝靈師兄,這讓年紀輕輕的少年心裏暗暗有些得意。
衝靈盡管輩分頗高,但崇真劍派每日的輪值卻是無法避免的,今日剛好就輪到他負責打掃崇真山門大道。
衝靈長得眉清目秀,身上頗具靈氣,同時根骨也極好,不然也不會被齊華陽收為弟子。今日與他一同打掃山門的,還有另一位小道士,名為清遠,是齊華陽門下弟子的門徒,屬於崇真第五代弟子。
崇真劍派源於道門支流,創派祖師為玄陽真人,呂懷塵就是玄陽真人的門徒之一。玄陽真人一生做了三件引以為傲的事。一是創建了崇真劍派,二是創出了開陽劍訣,三是收了呂懷塵這個徒弟。玄陽真人雖門徒不少,但與呂懷塵相比,無異於雲泥之別,玄陽對他期望極高。呂懷塵也不負所望,不但另外創出了玄真劍訣這門高深至極的劍法,還讓崇真劍派在短短數十年內一躍成為天下道門之首,而他的修為也與日俱精,不但成為了道門頂峰,如今更是公認的中原武道第一人。
呂懷塵座下有弟子四人,大弟子齊華陽,二弟子習星河,三弟子穀溪橋,四弟子葉素真,其中葉素真為呂懷塵的關門弟子。四名弟子中,大弟子齊華陽悟性非凡,醉心劍法,劍道修為高絕,三十年前便已名動江湖,當年聲勢有直追呂懷塵之勢,如今已經是崇真第三代掌教。二弟子習星河生性溫和,在崇真「道劍」雙修中一心向道,平生以追求得道為目標,甚少過問門派事務。三弟子穀溪橋修劍道,雖劍法精深,但生性好強,個性偏激,曾在與魔教一戰中身負重傷,功體受損嚴重,因而境界
大跌至今尚未恢複。四弟子葉素真年紀最小,但天賦根骨都可堪稱百年難遇的奇才之人,是呂懷塵最為寵愛的弟子。同時也是崇真劍派年輕弟子心目中的偶像。
崇真劍派坐擁整座青城山,麵積寬廣得天獨厚,崇真大殿靈氣繚繞氣象巍峨,山門有石階千級,平日裏來往香客絡繹不絕,除武林名聲外,崇真劍派在普通百姓心中的聲望也是非常高的。
但山門千級石階委實太多,要將這條山道打掃幹淨,也是一件極費體力的事。
衝靈和清遠已經打掃了一個時辰,也才不過剛好打掃到山門一半路程,但兩人額頭都已經冒出汗水,不得不停下來稍作休息。
清遠年長衝靈三歲,長得濃眉大眼魁梧高大,但他卻是齊華陽門下弟子衝熙道長的徒弟,論輩分他該叫衝靈小師叔。但兩人都是自小在青城一同長大的發小,關係甚好,經常嬉笑打鬧,所以私下裏兩人都會直唿其名,而衝靈生性隨和,也從不會主動擺起小師叔的架子。
此時,清遠一邊揉著發酸的腰,一邊看著眉清目秀的衝靈,打趣道:「我說小師叔,你如今可是咱們掌教身邊的紅人了,卻還要和我們一起幹這些粗活,難道你就不覺得委屈嗎?」
衝靈白了他一眼,「師公經常教導我們,道之所在,無所不存,就算是掃地,也是一種修行,又何來委屈之說?」
「小師叔難怪會被掌教收為弟子,看你這出口就是道的,我們這些凡夫俗子可就望塵莫及了。」清遠故作長歎,搖頭晃腦道:「小師叔有天生的道心,有時間還是別忘了我們這些小輩,應該要時常指點才是呢。」
「你可拉倒吧,」衝靈沒好氣道:「小師叔這三個字從你嘴裏蹦出來,我就覺得渾身直起雞皮疙瘩。」
清遠眉毛一挑,「喲,叫你一聲小師叔,你還不樂意了?」
「唉……,」衝靈又白了他一眼,搖頭歎道:「我現在總算是能理解小師叔的心情了,他在山上的時候,總是說不喜歡別人叫他小師叔,那感覺可不自在了。」
「小師叔?」清遠愣了一下,隨即又恍然道:「你說的是葉小師公啊?」
清遠口中的「葉小師公」,便是人未離山,但名字已經傳遍江湖的葉素真了。葉素真是呂懷塵的關門弟子,與現任掌教齊華陽同輩。而清遠是齊華陽門下弟子衝熙道長的徒弟,論輩份他自然是該稱唿葉素真為「小師公」的。
衝靈點了點頭,忽然望向山下,喃喃說道:「小師叔從沒有離開過青城山,現在不知身在何處,也不知道下了山還習不習慣。」言語中無不充滿關切之情。
清遠撇了撇嘴,說道:「小師公那麽厲害,不管去了哪裏,一定都是順風順水,你就放心好了。」
葉素真自小在青城山長大,為人謙和隨性,平易近人,深受崇真年輕弟子的喜歡。而他從小受呂懷塵親傳道劍之法,修為超凡,是崇真劍派除呂懷塵外,能同時兼修「開陽」和「玄真」兩大劍訣的不世奇才,無數年輕弟子無不以能達到葉素真那種境界為目標,若要論及在那些年輕弟子心目中的地位,葉素真隻怕要更高於齊華陽。在他們心目中,對齊掌教和呂真人是發自內心的尊崇和敬畏,但葉素真卻是能真正和他們打成一片的人,也是最真實的一個人。
清遠也順著衝靈的目光望向山下,正色道:「以小師公的本事,這次下山一定會聲名大噪名震江湖,成為受萬人景仰的一代大俠。等以後下了山,別人也會很客氣的叫我一聲清遠道長,嘿嘿。」他說得神采飛揚,目光中閃爍著興奮的光彩。
「以小師叔的劍道境界,成名當然是易如反掌的事,」衝靈看著清遠,忽然皺眉道:「但若你也想讓別人尊稱你一聲道長,卻還遠得十萬八千裏,早得很哩。」
「你敢小瞧我?」清遠聞言,頓時臉皮一熱,不由冷哼道:「看我開陽劍法,初陽橫空!」說罷忽然拉出一個架勢,以手中掃帚為劍,一劍就朝衝靈當胸刺去。
「好你個清遠,竟敢對你師叔出手,真是大逆不道……」衝靈佯怒,向旁邊一閃,也掄起手中掃帚,忽然也刺出一劍,口中叫道:「吃我玄真劍訣,點星破月!」
兩人身形晃動,快若脫兔,兩把掃帚擊在一處,發出一聲悶響,二人肩頭同時微震,立即身形互換,各自重新擺開架勢,凝神以對。
「喲,衝靈,沒看出你這瘦不拉幾的,還真有一把氣力,看來最近真在潛心修煉了?」清遠擠眉弄眼,忽然又叫道:「看我三陽燎原。」
聲出勢起,清遠縱步躍出,手中掃帚一式直破衝靈中宮,中途忽然連化三道殘影,將衝靈上中下三路盡數籠罩。
「來得好!」衝靈一橫掃帚,揚眉叫道:「看我橫山觀月!」雙足不退反進踏出一步,掃帚橫胸如封似閉,迎著清遠虛實三劍平架而出,待兩把掃帚再次相接,衝靈氣沉丹田,手腕猝翻,掃帚忽然舞出一團密不透風的急風,猶如一座屏障般將清遠的掃帚裹在其中。
清遠掃帚陷入沉重的疾風中,頓時被帶得向前一個踉蹌。他大為詫異,仗著體魄和力量優勢向旁邊一閃,將手中掃帚硬生生拽了出來。
「好家夥,長進不少……」清遠猛吸一口氣,又叫道:「六陽焚夜!」身形撲出,掃帚連化六道縱橫交錯的殘影,氣勢洶洶地攻向衝靈。
衝靈身材纖瘦,論本身氣力自然敵不過人高馬大的清遠,被他拽得向旁邊一個趔趄,險些站立不穩。衝靈還未迴過神,就見眼前疾風撲麵而至。
衝靈一驚,他立足未穩,不能及時抵擋,隻得奮力向後急退轉身就跑,但他剛一跑出七八步遠,忽然扭身一轉,手中掃帚從下往上斜撩而起,口中同時喝道:「玄真絕虛!」
這一招後發先至,直有劍走偏鋒之勢。清遠收勢不住,胸腹間空門大露,正是破綻所在。清遠始料不及,隻得中途跨步一閃,避開衝靈這偏鋒一擊。
清遠退開幾步,唿吸沉重,他不可思議地盯著衝靈,皺眉問道:「你什麽時候學會了這一招?」
衝靈一擊扭轉局勢,心中歡喜,臉上得意洋洋,道:「這一招可是小師叔下山時才教給我的,你當然不曾見過了。怎麽樣,這一招厲害吧?」
清遠有些不甘地抖了抖掃帚,瞥著衝靈道:「小師公也太偏心了,就隻教你一個。不過你也別得意太久,等我向師父請教幾招,一定把你打趴下。」
衝靈白眼道:「你拉倒吧,你連我們崇真劍派的基礎劍法都還沒練好,衝熙師兄怎麽會教你開陽劍訣?」
清遠聞言,臉色頓時垮了下來,他漫不經心地掃著石階,喃喃道:「基礎劍法我們都練了五六年了,實在無聊得緊,這樣算起來,我何時才能學會真正的開陽劍訣?」
衝靈笑嘻嘻地走了過來,拍了拍清遠的肩膀,道:「現在你知道小師叔多好了吧?如果不是他偷偷教了我們幾招,隻怕現在你連開陽劍訣是什麽都不知道呢。」
清遠長歎一聲,幽幽道:「真想念小師公在山上的日子啊。」
「誰不是呢。」衝靈也輕歎了一聲。
方才兩人臨時興起切磋,所使的「初陽橫空」、「三陽燎原」、「六陽焚夜」以及「點星破月」、「橫山觀月」還有「玄真絕虛」等招式,皆為崇真劍派嫡傳「開陽劍訣」和「玄真劍訣」之中的精妙劍招。這些劍招深奧無比,威力巨大,隻是兩個少年內家修為尚淺,使將起來雖看似有模有樣,實則略有其形而未得其神,隻是一個空架子,所以威力自然也可忽略不計。葉素真曾在常州夜遇一名身份不明的劍道
高手,引起了一場莫名之鬥,由葉素真使出的「開陽劍訣」和「玄真劍訣」,方才體現出這兩大絕世劍訣中劍招的真正威力。
而葉素真一向喜歡與自己的這些同門弟子打交道,平日裏曾悄悄給他們演練過兩大劍訣中的一些招式,崇真年輕一輩中有不乏悟性頗高的人,就如衝靈和清遠兩人,他們在見過幾次葉素真的演練後,便能將劍招牢牢記住,並時常加以練習。崇真劍派的那些師長輩雖早有所知,但都是當作不知道,睜一隻眼閉一隻眼。
開陽劍訣與玄真劍訣分別為玄陽與呂懷塵兩代掌教所創,劍招深奧,威力無倫。但兩部劍訣無論心法還是招式奧義卻是兩個極端,屬於一陽一陰。但道家所追求的正是陰陽相融之道,所謂孤陰不長,獨陽不生,陰陽相融,方成自然。
呂懷塵盛年之時創出了「玄真劍訣」這種陰性劍訣,正是因為悟透了道之真義,所以才能突破桎梏,一躍成為天下道門魁首。但這兩種劍訣屬性極端,修煉之人雖能學會劍招,但如果想要將兩種劍法融會貫通隨意轉換,卻是一件無比困難的事。換言之,就是相當於修煉者需要同時能夠駕馭陰陽兩種屬性的內功心法,方能同時使用出開陽玄真兩種截然不同的劍法。尋常人或許窮極一生隻能精修一門內功心法,若要同時修煉兩種並且還是屬性完全不同的心法,其難度可想而知,強如如今掌教齊華陽,也隻是精通兩種劍法,卻不能融會貫通。崇真劍派近百年來,除了呂懷塵外,就隻有年僅二十出頭的葉素真能同時修煉陰陽兩種內功劍訣,並且據說已經隱隱有了呂懷塵如今的六成境界,如此天賦根骨,當真可稱百年難遇。所以盡管葉素真從不曾離開過青城山,但聲名卻早已傳遍江湖,其中原因絕非偶然。
衝靈清遠兩人一邊閑聊一邊繼續打掃山道,中間還時不時會以掃帚比試劍法,互相交流心得。這種情形已經持續了很多年,兩人正是在這種相處中結下了深厚的同門之誼。
兩人正嬉笑打鬧,清遠偶然瞥了一眼山下,忽然停下動作,他拉了一把衝靈,皺眉道:「你看,山下有一個人。」
衝靈隨之向山下望去,果然隱約看到一條猩紅的人影,正朝山上而來。
山道兩旁古木參天翠綠濃鬱,那一條猩紅身影摻夾其中,便顯得無比的突兀刺眼。
衝靈微微皺眉,隨口道:「可能是來請香祈福的香客吧。」
「請香祈福,這也太早了點吧?」清遠又皺起眉頭,忽然道:「我怎麽覺得那人好奇怪?」
「奇怪?」衝靈訝然道:「不就是一個人,有什麽奇怪的……」
但他話未說完,臉色就陡然一變,因為他也看出了奇怪之事。
那條猩紅人影原本還在山腳,但僅僅就在兩人說話之間,那條人影便已經倏然越過了四五百級石階,與兩人相隔不過二十幾丈。
衝靈清遠兩人都不由大吃一驚,他們都是自幼習武之人,一眼便能看出來者是一個身懷武功之人,並且武功絕對很高。
如果不是身懷高強的武功和輕功,又如何能在頃刻之間就越過數百級石階?
來人身法詭異匪夷所思,但兩個少年終究是名門大派的弟子,平時所學所見皆為不凡,內心雖是驚詫,臉色卻依然還能保持鎮定,隻是四隻眼睛瞪得老大,緊緊盯著那條猩紅身影。
來人倏忽間來到山腰,見山道上站著兩個手拿掃帚的小道士,就不由停下身形,微微抬頭,朝兩人看了一眼。
衝靈兩人居高臨下,與那人目光一接,頓時渾身如遭針刺,背脊一陣寒意冒起,頓時駭然色變。
來者是一個身著一襲猩紅長袍的高瘦男子,披散著滿頭白發,臉色冰冷陰鷙看不出年紀,目光陰森如冰如針,渾身散發著令人難以形容的詭異之感
。
白發紅衣人雙手負背,眼神狂傲冰冷,看了一眼兩人後,陰鷙的臉上不見任何表情,忽然間肩不動腳未移,整個人卻如一團紅雲般就向山上飄去。
衝靈清遠兩人見他形跡可疑,雖心頭震驚,卻還是急忙橫身攔在石階中,清遠沉聲問道:「施主停步,敢問尊姓大名,來青城山做甚?」他年長衝靈幾歲,又長得魁梧精壯,但他心神已被來人影響,所以語氣雖沉,卻是毫無半點聲勢。
瞬息之間,白發紅衣人已經飄到了兩人身前,絲毫沒有停下的意思。兩個小道士暗道不妙,各自踏出一步,兩把掃帚齊出架在了路中間,意圖強行阻攔。
卻見白發人輕哼一聲,身形未停,口中淡淡道:「區區小輩,安敢擋我?」語氣雖淡,卻隱含著一股令人無法抗拒的凜冽氣勢。
說話之間,兩個小道士猛然覺得一股大力自白發人身前突兀湧出,如同一堵無形牆壁將兩人硬生生撞開,兩人驚唿一聲踉蹌著從兩旁退開,手中掃帚橫飛而出。
而那白發人卻頭也不迴地從兩人中間飄縱而起,紅雲般直向山頂掠去,飄忽之間,形如鬼魅。
來者不善!衝靈兩人頓時醒悟,同時搶出朝山上奔去。清遠一邊跑一邊急聲高唿:「不好了,有人闖山了,有人闖山了……」
wap.
/82/82714/31616625.html
這一天除了正好是一年二十四節氣中的「春分」外,似乎並無特別。但對於這座江湖來說,這一天卻是一個注定不尋常的日子。因為用不了多久,江湖上就會傳出一個令人驚詫又振奮的消息。而這個消息是關於某幾個人再度現身江湖的事。
春分之際,風暖花開,陽光明媚。
在朝陽剛剛冒出半個日頭的時候,巫峽出雲山下,一葉扁舟正順著江流緩緩朝山外而去。舟上隻有三人,除了一名行舟的劍宗弟子外,另外兩人中,一人身形欣長素袍蕩風,相貌清逸不凡。另一人身著黑衣,頭戴鬥笠,年約二十四五,麵容冷峻,猿臂蜂腰,兩邊肩頭分別露出兩條用油布包裹著的長形物事。年輕人雙手環抱,腳踏船板,目光沉凝深邃,身形不動如山。
而出雲山一處懸崖邊上,正有一道青袍身影,正默然注視著山下漸漸遠離的那一葉扁舟,目光同樣深邃凝重。而這處山崖,正是出雲山五崖中的「望江」崖。
青袍身影似乎已經立在望江崖許久了,他的目光一直跟隨著那葉小舟,直到小舟徹底消失在錯落林立的群山間不見,他才緩緩抬頭,望向東方破開雲層的金燦朝陽,然後輕輕吐出一口氣。
青袍身形負手而立,山風凜冽,吹得他衣發烈烈鼓蕩。而他的手上,正捏著一顆黑色的棋子。
一子在手,但此刻,棋盤何在?
那葉小舟從一處狹澗中輾轉駛出,終於來到大江之上,開始順流而下。時辰雖早,但江邊卻早有附近漁農出沒。有一年邁老者立足漁船之上,遠遠望著那一葉小舟順流而至。老者微微皺起了花白的眉頭,待那小舟從他麵前快速而過看清了小舟上的人後,他錯愕片刻,忽然神色一變。
而那葉小舟,已經漸行漸遠。
老者恍神許久,忽然激動無比眉飛色舞地朝著附近幾條漁船大聲叫喊道:「你們看到了沒?你們看到了沒?出雲山的大宗主終於出山了,終於出山了……」
拂曉之時,長安城外,百花山城。
有一輛馬車緩緩駛出了春秋閣。馬車非但巨大,而且裝飾得極其精致華麗,拉車的駿馬更是多達四匹。
駕車的是一個三十出頭的漢子,相貌堂堂,目露精光,兩太陽穴高高隆起。除他之外,另外還有四名身著青綠黃白四色衣服麵罩紗巾的妙齡女子,四名女子皆背負長劍,雖都蒙著麵紗,但僅從身段上看,便知是四位絕色佳人。
百花山城地處長安,雖離這座天下名城還尚有一段距離,此刻也還是清晨時分,但路上行人卻依舊不少,所以這輛馬車一駛出百花山城,立即就引起了不小的轟動。
「看到了嗎?那輛車好像是春秋閣的馬車。」有人低聲說。
有人立即點頭附和道:「的確是春秋閣的馬車,而且車裏的人也一定是花自飄。」
「哦?你怎麽知道?」
「春秋閣內,除了花自飄,還有誰有資格讓名動江湖的寒浸手白封雪親自駕車?」說話之人是一位江湖客,他看著那輛馬車遠去,喃喃道:「據說春秋閣除花自飄一花獨秀外,另有春夏秋冬、風花雪月和談何容易十二高手。除了駕車的白封雪外,那四名女子想必就是花自飄身邊春夏秋冬四位劍侍了。」
「兄台眼光真利。」有人歎道:「若非花自飄,春秋閣還有誰能有如此陣仗?隻是聽說花自飄這幾年一向深居簡出,不知這一次離開百花山城是為何事?」
江湖客皺起眉頭。這時有另外一名年輕的遊俠兒湊近,笑道:「你們還不知道嗎?最近江湖上都在傳言,說劍宗宗主卓釋然與花自飄的十年論劍之期將至,倘若傳言為真,那這輛馬車內的就一定是花
自飄無疑了。」
「論劍?」周圍不少人聞言,紛紛靠攏過來,七嘴八舌地問道:「他們論劍的時間是幾時,地點又在何處?」
「據說是在下月初八。」年輕遊俠兒見頃刻間自己成了眾人關注的對象,心中不由有些得意,他眉飛色舞,大聲道:「至於地點,好像是在洞庭。至於真假,在下已經決定親自趕去洞庭一觀。」說完哈哈大笑,急急追著那輛馬車而去。
「劍宗卓釋然,春秋閣花自飄,這兩位可是名震黑白兩道多年的絕頂高手,他們若要論劍,可就真是一件可遇不可求的大事……」有人興奮的說道:「如此難得一見的場麵,如果不去親眼見證,可是我等江湖武人的遺憾啊!」
此言一出,頓時有人轟然附和。
花自飄現身江湖,前往洞庭赴約論劍的消息一經傳開,不過短短一天時間,就有無數江湖豪客,武林高手紛紛離開長安,蜂湧向洞庭而去。
而那輛馬車之中,忽然有人輕輕撩開了馬車窗簾,露出一張俊逸不凡卻又邪氣濃鬱的男子臉龐。他兩根手指輕輕撫劃著一縷灰黑相間的長發,深深吸了一口氣,神情頗為陶醉,悠然道:「這江湖的味道,還是一點都沒變啊。」
湘楚境內某地,一處破廟內。
幹瘦的少年伸了個懶腰,揉了揉眼睛後,看向破爛窗口外的天氣,長歎一聲道:「這該死的鬼天氣,總算是雨過天晴了。淋了好幾天的雨,我身上都快發黴了。」
少年正是明川。他抱怨了一陣,忽然低頭看了一眼蓋在身上的破舊青袍,眼裏閃過一抹溫暖。然後他轉頭看向正在門口給那匹瘦得沒有四兩肉的老馬喂草的落魄老者,大聲喊了一聲:「師父。」
落魄老者——曾經名列天下三教頂峰之一,號稱「書劍風流」的儒門商意行,抬頭瞟了他一眼,含笑道:「醒了?昨晚睡得如何呀?」
明川活動了一下筋骨,站起身來,歎氣道:「睡是睡得不錯,就是肚子餓。師父,昨夜我夢見吃好東西了呢。」
「我知道。」商意行瞥了他一眼,神色古怪地道:「你夢見吃燒雞了。」
明川下意識調了舔嘴唇,道:「是啊,那燒雞又大又肥,味道可真不錯……咦,師父你怎麽知道?」言罷一臉詫異的望著落魄老者。
商意行喂完了馬,拍了拍手走進破廟,冷哼道:「我怎麽知道?哼哼,如果不是聽見了你的夢話,我還不知道你居然要我吃雞屁股,明川呐,你可真有孝心。」說完後他就是一頓長籲短歎,一副悲苦又遇人不淑的模樣。
明川揉了揉腦袋,尷尬一笑,喃喃道:「師父啊,你年紀大了,油膩的東西吃多了對身體不好,我這不是替你著想嗎?」
商意行長歎道:「你不但對我不好,而且還是厚臉皮。」
明川趕緊拿了那件青袍給商意行披上,一臉訕訕之色,笑道:「師父放心,等你以後還了我的銀子,我一定請你吃山珍海味。」
商意行斜著眼睛,伸手給了幹瘦少年一個爆栗,喃喃道:「我教了你這幾年的聖賢書,難道就抵不了一頓飯?」
明川苦著一張滿是菜色的臉,擠眉弄眼的道:「讀書再多,也得要填飽肚子啊。」
商意行無奈搖頭,他盯著明川看了許久,忽然歎道:「你說得對,如果人都餓死了,那讀的書就算再多也沒甚用處。」
明川下意識一愣,沒想到今兒個這老窮酸居然會順著他的話。
這個時候,明川的肚子忽然咕嚕咕嚕叫了起來。
商意行假裝沒聽到,他開始收拾東西,隨口道:「你也收拾一下,趁早好趕路。」
「就兩件破衣服有啥好收拾的。」明川摸著幹癟的肚皮嘀咕道:「師父,我肚子
餓了,沒力氣走路。」
商意行無奈道:「這裏前不著村後不挨店的,忍耐一下,等進了城,再找地方吃飯。」
「找地方吃飯?太好了,我要吃燒雞,還要吃肥魚,還要吃……」明川大喜,幾乎忍不住要流口水。但僅僅過了片刻,他臉色立馬就陰了,唉聲歎氣道:「師父,你說得倒容易,我們身上哪裏還有銀子去吃飯?」
商意行嗬嗬一笑,道:「就算去不了大飯館,憑我的這點本事,給你打幾隻野味,捉幾條魚倒也不成問題。」
明川又是一愣,隨即馬上迴想起那一日商意行托馬飛越鷹愁澗的情形,神色頓時古怪複雜了起來。
少年像看一個完全不認識的陌生人一樣看著商意行,緊皺著眉頭問道:「師父,你到底是誰?」
老窮酸被問得一怔,皺眉答道:「我就是我呀,還能是誰?我就是你師父,也是你眼中這個半死不活的老窮酸而已。」
「我收迴剛才說你身體不好的話。」明川神色古怪地道:「如果你真的隻是一個上了年紀又身體不好的老窮酸,是不可能做到那種事的。」
商意行當然明白他說的那種事是什麽。他無奈苦笑道:「可我就真的隻是一個老窮酸而已。」
明川神色疑惑,他當然不會相信這樣的答案。他皺著眉頭道:「師父,你既然有那一身匪夷所思的本事,為什麽還會這麽窮呢?」
商意行微微一愣,忽然歎道:「如果不窮,那還能叫老窮酸麽?」
明川又盯著他看了一會,忽然擺手道:「算了算了,既然你現在不想告訴我,我也不強迫你。想必師父你也有非同尋常的過去吧。」
「喲,」商意行聞言嗬嗬笑道:「今兒個太陽從西邊出來了?連你也學會通情達理了嗎?」
明川聳拉著眉毛,沒好氣地道:「我是餓得沒力氣和你這老窮酸計較而已。」
在少年心中,無論眼前這個既落魄又老又窮的酸儒到底是誰,有著怎樣的過去,他不過隻是一個會點墨水道理的老窮酸而已,也是他叫了數年的師父。
可少年同時也已經明白,自己這位老窮酸師父,或許曾經真的是一個很厲害的人物吧。
至於厲害到何種程度,少年沒有見過太多的人,不知道世上厲害之人到底有多少。但能托著一匹馬淩空飛過那麽長一座吊橋,應該不是一個正常人能做得到的吧?或許就跟說書人口中的神仙差不多?
但明川看著眼前這位渾身上下並無半點神仙氣度的老者,又有些懷疑自己的想法。他忽然幽幽歎了口氣,目光炯炯地看著商意行的臉,久久不曾移動,好像要從他臉上看出一朵花來。
商意行被他盯得渾身不自在,頓時抽了抽臉皮,「你緊看著***啥?我臉上有銀子麽?」
明川歎息道:「師父,現在你雖然又老又瘦,渾身髒兮兮的,但看你的模樣,想必年輕的時候也長得不算醜吧?你會讀書講道理,又有一身厲害的本事,怎麽就沒有給我找一個師娘呢?如果有一個師娘在,那這些年我們的日子肯定比現在好,至少不用吃糠咽菜了。」
商意行聽得直直地呆在當場,他嘴角不停抽動,神色非常古怪難看。
「你這小子,看來真是餓暈了,說些什麽胡話?」商意行哭笑不得,又給了少年一記爆栗,瞪眼道:「小小年紀,就已經學會油嘴滑舌了?」
明川捂著腦袋,煞有介事地看著他問道:「師父,你活了這麽久,難道就真的沒有喜歡中意的女人?」
商意行瞪大眼睛道:「你知道什麽是女人嗎?」
明川下意識向後跳開,預防腦袋再被敲一記爆栗,他不服氣地說道:「世上之人,除了男人就是女人,有什麽懂不懂的?
」
「你……」商意行竟被他說得一時無語,隻得吹胡子瞪眼道:「別胡說八道了,趕緊動身吧!」
可他的眼神,在俯身背起那口匣子時,竟有一抹難以察覺的異色閃過。
明川唉聲歎氣,不情不願的背起破舊的包袱,又撿起了蓑衣鬥笠,忽然試探著詢問道:「師父,你這次真是要去見老朋友?」
商意行隨口道:「是啊。」
「這樣啊,」明川嘿嘿笑道:「你會不會其實就是去見你的老相好啊?」
商意行飛起一腳踢在他屁股上,沒好氣道:「我看你是皮子癢了吧?」
明川落荒而逃奔出破廟。
商意行呆呆站在破廟內,忽然自言自語歎道:「誰人年少不輕狂,隻恨江湖催人老。十裏長亭紅顏去,迴首青絲已成雪。」
那一刻,老窮酸的眼睛裏有很複雜的神色,那是溫柔、愧疚,還有深深的落寞。
破廟外,一老一少另加一匹瘦骨嶙峋的老馬,行走在崎嶇的山路上。
明川有氣無力的走著,忽然又問道:「師父,你說我們還會不會遇到那個小和尚?」
商意行嗯了一聲,忽然看向遠方,此時初陽高升,碧空如洗,倒是一個難得的好天氣。
「誰知道呢?」商意行喃喃自語道:「風平浪靜的背後,往往會隱藏著更大的風雨。世事難料,走一步看一步吧。」
明川聽不懂他在嘀咕什麽,又隨口問道:「師父,這次我們到底要去哪裏?」
商意行輕吸一口氣,緩緩道:「洞庭。」
清晨,青城山。
衝靈今年十三歲,他孩童時就已經被父母送到了青城山,並拜入現今崇真掌教齊華陽門下,是崇真劍派第四代弟子。如今崇真劍派有入門弟子千餘人,至於江湖上如常州鐵劍李遠鬆等其他記名俗家弟子,更是多不勝數,崇真劍派實力強盛可見一斑。
衝靈雖然年紀不大,但因為他是呂懷塵門下大弟子齊華陽的弟子,所以在青城山的輩分卻是不低的。自從齊華陽接任了崇真新任掌教後,衝靈的地位又高了一截,如今許多崇真弟子見了他,都得恭謹的叫他一聲衝靈師兄,這讓年紀輕輕的少年心裏暗暗有些得意。
衝靈盡管輩分頗高,但崇真劍派每日的輪值卻是無法避免的,今日剛好就輪到他負責打掃崇真山門大道。
衝靈長得眉清目秀,身上頗具靈氣,同時根骨也極好,不然也不會被齊華陽收為弟子。今日與他一同打掃山門的,還有另一位小道士,名為清遠,是齊華陽門下弟子的門徒,屬於崇真第五代弟子。
崇真劍派源於道門支流,創派祖師為玄陽真人,呂懷塵就是玄陽真人的門徒之一。玄陽真人一生做了三件引以為傲的事。一是創建了崇真劍派,二是創出了開陽劍訣,三是收了呂懷塵這個徒弟。玄陽真人雖門徒不少,但與呂懷塵相比,無異於雲泥之別,玄陽對他期望極高。呂懷塵也不負所望,不但另外創出了玄真劍訣這門高深至極的劍法,還讓崇真劍派在短短數十年內一躍成為天下道門之首,而他的修為也與日俱精,不但成為了道門頂峰,如今更是公認的中原武道第一人。
呂懷塵座下有弟子四人,大弟子齊華陽,二弟子習星河,三弟子穀溪橋,四弟子葉素真,其中葉素真為呂懷塵的關門弟子。四名弟子中,大弟子齊華陽悟性非凡,醉心劍法,劍道修為高絕,三十年前便已名動江湖,當年聲勢有直追呂懷塵之勢,如今已經是崇真第三代掌教。二弟子習星河生性溫和,在崇真「道劍」雙修中一心向道,平生以追求得道為目標,甚少過問門派事務。三弟子穀溪橋修劍道,雖劍法精深,但生性好強,個性偏激,曾在與魔教一戰中身負重傷,功體受損嚴重,因而境界
大跌至今尚未恢複。四弟子葉素真年紀最小,但天賦根骨都可堪稱百年難遇的奇才之人,是呂懷塵最為寵愛的弟子。同時也是崇真劍派年輕弟子心目中的偶像。
崇真劍派坐擁整座青城山,麵積寬廣得天獨厚,崇真大殿靈氣繚繞氣象巍峨,山門有石階千級,平日裏來往香客絡繹不絕,除武林名聲外,崇真劍派在普通百姓心中的聲望也是非常高的。
但山門千級石階委實太多,要將這條山道打掃幹淨,也是一件極費體力的事。
衝靈和清遠已經打掃了一個時辰,也才不過剛好打掃到山門一半路程,但兩人額頭都已經冒出汗水,不得不停下來稍作休息。
清遠年長衝靈三歲,長得濃眉大眼魁梧高大,但他卻是齊華陽門下弟子衝熙道長的徒弟,論輩分他該叫衝靈小師叔。但兩人都是自小在青城一同長大的發小,關係甚好,經常嬉笑打鬧,所以私下裏兩人都會直唿其名,而衝靈生性隨和,也從不會主動擺起小師叔的架子。
此時,清遠一邊揉著發酸的腰,一邊看著眉清目秀的衝靈,打趣道:「我說小師叔,你如今可是咱們掌教身邊的紅人了,卻還要和我們一起幹這些粗活,難道你就不覺得委屈嗎?」
衝靈白了他一眼,「師公經常教導我們,道之所在,無所不存,就算是掃地,也是一種修行,又何來委屈之說?」
「小師叔難怪會被掌教收為弟子,看你這出口就是道的,我們這些凡夫俗子可就望塵莫及了。」清遠故作長歎,搖頭晃腦道:「小師叔有天生的道心,有時間還是別忘了我們這些小輩,應該要時常指點才是呢。」
「你可拉倒吧,」衝靈沒好氣道:「小師叔這三個字從你嘴裏蹦出來,我就覺得渾身直起雞皮疙瘩。」
清遠眉毛一挑,「喲,叫你一聲小師叔,你還不樂意了?」
「唉……,」衝靈又白了他一眼,搖頭歎道:「我現在總算是能理解小師叔的心情了,他在山上的時候,總是說不喜歡別人叫他小師叔,那感覺可不自在了。」
「小師叔?」清遠愣了一下,隨即又恍然道:「你說的是葉小師公啊?」
清遠口中的「葉小師公」,便是人未離山,但名字已經傳遍江湖的葉素真了。葉素真是呂懷塵的關門弟子,與現任掌教齊華陽同輩。而清遠是齊華陽門下弟子衝熙道長的徒弟,論輩份他自然是該稱唿葉素真為「小師公」的。
衝靈點了點頭,忽然望向山下,喃喃說道:「小師叔從沒有離開過青城山,現在不知身在何處,也不知道下了山還習不習慣。」言語中無不充滿關切之情。
清遠撇了撇嘴,說道:「小師公那麽厲害,不管去了哪裏,一定都是順風順水,你就放心好了。」
葉素真自小在青城山長大,為人謙和隨性,平易近人,深受崇真年輕弟子的喜歡。而他從小受呂懷塵親傳道劍之法,修為超凡,是崇真劍派除呂懷塵外,能同時兼修「開陽」和「玄真」兩大劍訣的不世奇才,無數年輕弟子無不以能達到葉素真那種境界為目標,若要論及在那些年輕弟子心目中的地位,葉素真隻怕要更高於齊華陽。在他們心目中,對齊掌教和呂真人是發自內心的尊崇和敬畏,但葉素真卻是能真正和他們打成一片的人,也是最真實的一個人。
清遠也順著衝靈的目光望向山下,正色道:「以小師公的本事,這次下山一定會聲名大噪名震江湖,成為受萬人景仰的一代大俠。等以後下了山,別人也會很客氣的叫我一聲清遠道長,嘿嘿。」他說得神采飛揚,目光中閃爍著興奮的光彩。
「以小師叔的劍道境界,成名當然是易如反掌的事,」衝靈看著清遠,忽然皺眉道:「但若你也想讓別人尊稱你一聲道長,卻還遠得十萬八千裏,早得很哩。」
「你敢小瞧我?」清遠聞言,頓時臉皮一熱,不由冷哼道:「看我開陽劍法,初陽橫空!」說罷忽然拉出一個架勢,以手中掃帚為劍,一劍就朝衝靈當胸刺去。
「好你個清遠,竟敢對你師叔出手,真是大逆不道……」衝靈佯怒,向旁邊一閃,也掄起手中掃帚,忽然也刺出一劍,口中叫道:「吃我玄真劍訣,點星破月!」
兩人身形晃動,快若脫兔,兩把掃帚擊在一處,發出一聲悶響,二人肩頭同時微震,立即身形互換,各自重新擺開架勢,凝神以對。
「喲,衝靈,沒看出你這瘦不拉幾的,還真有一把氣力,看來最近真在潛心修煉了?」清遠擠眉弄眼,忽然又叫道:「看我三陽燎原。」
聲出勢起,清遠縱步躍出,手中掃帚一式直破衝靈中宮,中途忽然連化三道殘影,將衝靈上中下三路盡數籠罩。
「來得好!」衝靈一橫掃帚,揚眉叫道:「看我橫山觀月!」雙足不退反進踏出一步,掃帚橫胸如封似閉,迎著清遠虛實三劍平架而出,待兩把掃帚再次相接,衝靈氣沉丹田,手腕猝翻,掃帚忽然舞出一團密不透風的急風,猶如一座屏障般將清遠的掃帚裹在其中。
清遠掃帚陷入沉重的疾風中,頓時被帶得向前一個踉蹌。他大為詫異,仗著體魄和力量優勢向旁邊一閃,將手中掃帚硬生生拽了出來。
「好家夥,長進不少……」清遠猛吸一口氣,又叫道:「六陽焚夜!」身形撲出,掃帚連化六道縱橫交錯的殘影,氣勢洶洶地攻向衝靈。
衝靈身材纖瘦,論本身氣力自然敵不過人高馬大的清遠,被他拽得向旁邊一個趔趄,險些站立不穩。衝靈還未迴過神,就見眼前疾風撲麵而至。
衝靈一驚,他立足未穩,不能及時抵擋,隻得奮力向後急退轉身就跑,但他剛一跑出七八步遠,忽然扭身一轉,手中掃帚從下往上斜撩而起,口中同時喝道:「玄真絕虛!」
這一招後發先至,直有劍走偏鋒之勢。清遠收勢不住,胸腹間空門大露,正是破綻所在。清遠始料不及,隻得中途跨步一閃,避開衝靈這偏鋒一擊。
清遠退開幾步,唿吸沉重,他不可思議地盯著衝靈,皺眉問道:「你什麽時候學會了這一招?」
衝靈一擊扭轉局勢,心中歡喜,臉上得意洋洋,道:「這一招可是小師叔下山時才教給我的,你當然不曾見過了。怎麽樣,這一招厲害吧?」
清遠有些不甘地抖了抖掃帚,瞥著衝靈道:「小師公也太偏心了,就隻教你一個。不過你也別得意太久,等我向師父請教幾招,一定把你打趴下。」
衝靈白眼道:「你拉倒吧,你連我們崇真劍派的基礎劍法都還沒練好,衝熙師兄怎麽會教你開陽劍訣?」
清遠聞言,臉色頓時垮了下來,他漫不經心地掃著石階,喃喃道:「基礎劍法我們都練了五六年了,實在無聊得緊,這樣算起來,我何時才能學會真正的開陽劍訣?」
衝靈笑嘻嘻地走了過來,拍了拍清遠的肩膀,道:「現在你知道小師叔多好了吧?如果不是他偷偷教了我們幾招,隻怕現在你連開陽劍訣是什麽都不知道呢。」
清遠長歎一聲,幽幽道:「真想念小師公在山上的日子啊。」
「誰不是呢。」衝靈也輕歎了一聲。
方才兩人臨時興起切磋,所使的「初陽橫空」、「三陽燎原」、「六陽焚夜」以及「點星破月」、「橫山觀月」還有「玄真絕虛」等招式,皆為崇真劍派嫡傳「開陽劍訣」和「玄真劍訣」之中的精妙劍招。這些劍招深奧無比,威力巨大,隻是兩個少年內家修為尚淺,使將起來雖看似有模有樣,實則略有其形而未得其神,隻是一個空架子,所以威力自然也可忽略不計。葉素真曾在常州夜遇一名身份不明的劍道
高手,引起了一場莫名之鬥,由葉素真使出的「開陽劍訣」和「玄真劍訣」,方才體現出這兩大絕世劍訣中劍招的真正威力。
而葉素真一向喜歡與自己的這些同門弟子打交道,平日裏曾悄悄給他們演練過兩大劍訣中的一些招式,崇真年輕一輩中有不乏悟性頗高的人,就如衝靈和清遠兩人,他們在見過幾次葉素真的演練後,便能將劍招牢牢記住,並時常加以練習。崇真劍派的那些師長輩雖早有所知,但都是當作不知道,睜一隻眼閉一隻眼。
開陽劍訣與玄真劍訣分別為玄陽與呂懷塵兩代掌教所創,劍招深奧,威力無倫。但兩部劍訣無論心法還是招式奧義卻是兩個極端,屬於一陽一陰。但道家所追求的正是陰陽相融之道,所謂孤陰不長,獨陽不生,陰陽相融,方成自然。
呂懷塵盛年之時創出了「玄真劍訣」這種陰性劍訣,正是因為悟透了道之真義,所以才能突破桎梏,一躍成為天下道門魁首。但這兩種劍訣屬性極端,修煉之人雖能學會劍招,但如果想要將兩種劍法融會貫通隨意轉換,卻是一件無比困難的事。換言之,就是相當於修煉者需要同時能夠駕馭陰陽兩種屬性的內功心法,方能同時使用出開陽玄真兩種截然不同的劍法。尋常人或許窮極一生隻能精修一門內功心法,若要同時修煉兩種並且還是屬性完全不同的心法,其難度可想而知,強如如今掌教齊華陽,也隻是精通兩種劍法,卻不能融會貫通。崇真劍派近百年來,除了呂懷塵外,就隻有年僅二十出頭的葉素真能同時修煉陰陽兩種內功劍訣,並且據說已經隱隱有了呂懷塵如今的六成境界,如此天賦根骨,當真可稱百年難遇。所以盡管葉素真從不曾離開過青城山,但聲名卻早已傳遍江湖,其中原因絕非偶然。
衝靈清遠兩人一邊閑聊一邊繼續打掃山道,中間還時不時會以掃帚比試劍法,互相交流心得。這種情形已經持續了很多年,兩人正是在這種相處中結下了深厚的同門之誼。
兩人正嬉笑打鬧,清遠偶然瞥了一眼山下,忽然停下動作,他拉了一把衝靈,皺眉道:「你看,山下有一個人。」
衝靈隨之向山下望去,果然隱約看到一條猩紅的人影,正朝山上而來。
山道兩旁古木參天翠綠濃鬱,那一條猩紅身影摻夾其中,便顯得無比的突兀刺眼。
衝靈微微皺眉,隨口道:「可能是來請香祈福的香客吧。」
「請香祈福,這也太早了點吧?」清遠又皺起眉頭,忽然道:「我怎麽覺得那人好奇怪?」
「奇怪?」衝靈訝然道:「不就是一個人,有什麽奇怪的……」
但他話未說完,臉色就陡然一變,因為他也看出了奇怪之事。
那條猩紅人影原本還在山腳,但僅僅就在兩人說話之間,那條人影便已經倏然越過了四五百級石階,與兩人相隔不過二十幾丈。
衝靈清遠兩人都不由大吃一驚,他們都是自幼習武之人,一眼便能看出來者是一個身懷武功之人,並且武功絕對很高。
如果不是身懷高強的武功和輕功,又如何能在頃刻之間就越過數百級石階?
來人身法詭異匪夷所思,但兩個少年終究是名門大派的弟子,平時所學所見皆為不凡,內心雖是驚詫,臉色卻依然還能保持鎮定,隻是四隻眼睛瞪得老大,緊緊盯著那條猩紅身影。
來人倏忽間來到山腰,見山道上站著兩個手拿掃帚的小道士,就不由停下身形,微微抬頭,朝兩人看了一眼。
衝靈兩人居高臨下,與那人目光一接,頓時渾身如遭針刺,背脊一陣寒意冒起,頓時駭然色變。
來者是一個身著一襲猩紅長袍的高瘦男子,披散著滿頭白發,臉色冰冷陰鷙看不出年紀,目光陰森如冰如針,渾身散發著令人難以形容的詭異之感
。
白發紅衣人雙手負背,眼神狂傲冰冷,看了一眼兩人後,陰鷙的臉上不見任何表情,忽然間肩不動腳未移,整個人卻如一團紅雲般就向山上飄去。
衝靈清遠兩人見他形跡可疑,雖心頭震驚,卻還是急忙橫身攔在石階中,清遠沉聲問道:「施主停步,敢問尊姓大名,來青城山做甚?」他年長衝靈幾歲,又長得魁梧精壯,但他心神已被來人影響,所以語氣雖沉,卻是毫無半點聲勢。
瞬息之間,白發紅衣人已經飄到了兩人身前,絲毫沒有停下的意思。兩個小道士暗道不妙,各自踏出一步,兩把掃帚齊出架在了路中間,意圖強行阻攔。
卻見白發人輕哼一聲,身形未停,口中淡淡道:「區區小輩,安敢擋我?」語氣雖淡,卻隱含著一股令人無法抗拒的凜冽氣勢。
說話之間,兩個小道士猛然覺得一股大力自白發人身前突兀湧出,如同一堵無形牆壁將兩人硬生生撞開,兩人驚唿一聲踉蹌著從兩旁退開,手中掃帚橫飛而出。
而那白發人卻頭也不迴地從兩人中間飄縱而起,紅雲般直向山頂掠去,飄忽之間,形如鬼魅。
來者不善!衝靈兩人頓時醒悟,同時搶出朝山上奔去。清遠一邊跑一邊急聲高唿:「不好了,有人闖山了,有人闖山了……」
wap.
/82/82714/316166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