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魄老者皮膚幹癟瘦削的臉龐上逐漸浮現出沉重、仇恨和恐懼還有悲傷等等諸多複雜之色,記憶仿佛將他重新拉迴到了當年那一段無論如何都無法忘卻的可怕經曆當中。
方才突然之間聽到公子羽提及魔教不但死灰複燃如今更已經踏足中原的消息時,老者沉寂多年的心再一次被深深震驚,二十年前的那一幕幕可怕而血腥的往事就如同潮水般再次從心底深處奔湧而起,讓這個浪蕩江湖數十載的老者不禁陷入深深的茫然和驚懼之中。
趙柏靈是二十年前曾在與魔教大戰中中原一方僥幸得以存活且人數並不算多的人之一,當初與他一同參戰的好友同道盡皆戰死,而他雖僥幸未死,但無論武功修為還是心境卻大受折損,若非他還有心願未了,否則他絕難以熬過當初那一段淒慘悲痛歲月。所以在他看來,自己當年就差不多已經是一個死人,如今更已經活得夠本了,就算魔教真找到了他,他也不會覺得意外和可怕,因為視死如歸便是他早已下定好的決心。但話雖如此,可現在再次想起陳年舊事,他眼中依舊有無法控製掩飾的恐懼。因為有些恐懼,是就連死亡也無法相提並論的。
公子羽默然的看著神色變幻不定的趙柏靈,臉色一點一點的沉了下去,他微微搖頭歎息道:“看來當年的經曆對你造成的影響的確不小。”
趙柏靈嘴角抽搐了一下,他深深看了一眼公子羽,忽然說道:“以你的人脈和情報,想要詳細了解有關魔教之事並不難,就算是花銀子找聞風山莊買情報也更準確。”
“你說得不錯。”公子羽道:“但無論是我的情報網還是向聞風山莊買消息,都沒有直接向一個參與當年之戰的人當麵了解來得更直觀,因為我需要的是不加任何誇大或者臆測的真實情報。”
趙柏靈目光閃動,問道:“那你到底想要知道些什麽?”
公子羽沉吟道:“我早些年雖然也曾聽說過距離中土萬裏之遙的西方,有一個頗為神秘的所在,那便是西境,但我卻從未踏足過那個地方,所以對西境到底是一個什麽樣的所在可謂一無所知。而我雖同樣聽說過多年前中原曾出現過魔教之亂,但那也隻限於隻言片語的江湖傳言,而我也從未在意……”他話音一頓,臉色逐漸變得凝重,接道:“所以我很想知道,魔教到底是一個什麽樣的組織,為何當年他們會與中原發生那麽嚴重的衝突?又為何能僅憑一教之力就能差點將整個中原武林置於萬劫不複之地?”
趙柏靈神色凝重,他沉吟許久,然後緩緩道:“此事說來話長……而且其中還牽扯著一些有關佛門的隱秘,所以當年中原武林中能夠僥幸活下來的人都默契的保持著沉默,這也是二十多年來新一代江湖中人甚少知曉當年與魔教之戰的具體過程的原因。”
公子羽沒有說話,但是他的神色已經逐漸凝重。
趙柏靈長歎一聲,忽然苦笑著搖搖頭,道:“既然如今魔教已經死灰複燃,那當年之戰的始末遲早也會被重新翻出來,那些隱秘也就沒有再隱瞞的必要。”他望著公子羽,接道:“我便將我知曉的一些事說一說,至於能不能幫到你,那就是你自己的事了。”
公子羽緩緩點頭。而鐵錚似乎也來了興趣,他走到石亭旁的柱子邊,眼神複雜的望向趙柏靈。
趙柏靈平複了一下思緒,隨後緩緩道:“說起魔教,就不得不從西境說起了。其實在他們沒有踏足中原之前,中原人對西境同樣陌生,一是因為兩者距離太遠;二是因為西境地處神秘,就算是經常往來於西邊的商人也甚少知曉西境的具體位置。而後來我們能知曉西境的情況,也是從魔教中人的口中得知……”
落魄老者說道這,鐵錚就忍不住皺眉插口打斷道:“魔教之人為何會向你們透露西境的情況?這不就等於叛徒所為?”
趙柏靈看了他一眼,忽然神色古怪地說道:“對魔教中人來說,當年向我們透露西境情況的人的確就是叛徒……但這是後話了。”
鐵錚皺了皺眉,沒有再多問。但公子羽卻神色微變,隱約猜到了什麽。
趙柏靈頓了頓,目光變得深沉起來,他繼續說道:“據說西境之地一直生存著一個隻有數萬人口的族群,他們的血脈大多源自東方中土和異族混血而來,所以無論相貌還是語言大抵與中土沒有太大的區別,也同樣是因為血脈的原因,他們才隻能偏居一隅。因他們人口稀少且貧窮,所以一直飽受周圍其他部族的歧視壓迫,但這個族群的人卻並沒有因此屈服,他們異常團結,數百年來一直與壓迫侵略他們的部族進行抗爭,所以他們的族群才能夠一直延續至今而不被滅亡。而在經過漫長歲月的抗爭過程中,那個族群的人同樣學會了如何使用武力,所以他們的族民都異常好鬥,這讓其他部族十分頭疼,卻也越發憎惡他們……”
“如此過了數百年,那個族群的人在野蠻的抗爭中逐漸強大,他們有了固定的生存之地,那個地方便被他們稱為西境。後來,中土與西方開通了商貿之路,西境之人用盡了方法從中土商人手中得到了許多有用的東西,也學會了許多技藝,其中就包括了武功。據說從前有許多中原武林中人隨著商旅流浪到西境,武功就算隻是二三流的水平,但在西境卻能夠享受到極高的待遇,據說一個二流拳師,隻要肯教他們的族民武技,就能得到三個西境少女,如此誘人的條件自然讓那些流浪武者趨之若鶩,他們不但傳授西境之人中原的武技,更為此定居於西境,他們與西境女子成婚生子,從而讓西境的勢力越發強大起來。”
趙柏靈咽了一口口水潤了潤嗓子,繼續說道:“直到一百多年前,西境突然來了一個神秘男人,沒人知道他是誰,也不知道來自哪裏,但他自稱是神隻的聖徒,他信奉的神名為天守大神,具有無上的光明和創造之力,他向西境之人宣稱,這個世界一直都有光明,但卻因為人間的各種災難和世人無盡的欲望,讓本該照耀世間的光明被汙穢掩蓋,所以人世間才會有無休止的饑餓病痛和戰爭殺戮,人們無不活在痛苦之中。而天守大神便是能驅散汙穢的光明之神,信奉他的人不但能重獲幸運和光明,還能免去痛苦和災厄,這就是聖傳的教義。初時,西境之人自然不會相信那個男人的傳教,認為他是胡說八道的騙子,還曾試圖將他驅逐,但那個男人卻說尊敬他的人能得到光明,褻瀆他的人將會遭到天罰。就在許多人的嘲笑聲中,一個曾伸手推搡那個男人的西境人突然毫無征兆的當場死去,眾人大驚失色惶恐不已。就在這時,那個男人施展了神通之術,他竟能當場讓人死而複生!男人聲稱那便是天守大神賜予他的光明力量的證明。自此以後,那個男人便徹底征服了西境,他創立了一個教派,聲稱要將天守大神神聖的光明傳遍世間,所以那個教派便被稱為聖傳。而從那以後,整個西境的族民都成為了聖傳的教徒,那個男人,便是聖傳的第一任教主。”
趙柏靈一口氣說到這,隻覺得嗓子幹澀,他低頭看向台階下已經被摔碎的酒壺,頓時露出渴望而可惜的表情。
“原來這便是魔教的起源,還真是曲折離奇的一個組織。”公子羽微微頷首,忽然問道:“卻不知那個創立了聖傳教的男人,他到底是何來曆?竟能擁有讓人死而複生的本事?”
“這世上真有那種本事的人麽?”鐵錚卻皺眉道:“隻怕莫不是什麽邪門的妖術吧?”
趙柏靈卻微皺雙眉,道:“那人自稱聖蹤,這個名字到底是不是他的真名並無人得知,至於他的具體來曆,更是聖傳教一大隱秘,因為根本沒有人知道他來到西境之前到底是誰。而他那能讓人死而複生的本事,當初在西境中人看來的確是非常人所能擁有的力量,但那卻並非妖術。”
鐵錚濃眉一挑,似大為意外,不由反問道:“怎麽,你也相信這世上真有那種本事的人?”
“世間之大無奇不有,有些事並不能妄下定論。”趙柏靈卻搖頭道:“當初我們聽到此事時也同樣疑惑,可後來卻明白了,那聖蹤之所以能讓人死而複生,或許其實是因為他身懷極高的武功修為,也或許是因為他擁有某種奇異的能力,又或許是因為他有一些超脫出常理之外的東西。”他說到最後一句時,瘦削的臉龐竟不由得微微扭曲抽搐起來,似乎極為驚懼。
鐵錚依舊滿臉狐疑,他是不信人死真能複生的,如果真有,那豈非真與神鬼無異?
公子羽沉吟道:“倘若一個人的武功修為達到某種高明的境界,隻要人的生機尚未完全斷絕,的確是可以讓瀕臨死亡的人得以續命的。但如此推測,那聖蹤的武功修為可就真是非同一般的高了。”
“的確如此。”趙柏靈神色深沉,緩緩點頭道:“聖蹤成為教主之後,便開始壯大聖傳勢力,教主之下,設立王首之位,王首之下分別還有四大天王、六色聖徒以及十二天守等職位,這些都是聖傳內部組織的主要力量,而人選也是由聖蹤親自選定,並分別傳授各種奇能異術,若非他本身修為絕頂,否則又怎能親自栽培出眾多頂尖高手呢?而後,聖傳教便在聖蹤的領導下以傳教之名擴張勢力,隻用了不過十年時間便征服了周邊數十大小部族,就連曾經壓迫西境族人的那些部族也都盡皆臣服於聖傳教的威壓之下,聖傳教徒更增至數十萬之眾,勢力如日中天。而聖蹤的聲望地位與日俱增,他雖不是君王,但在西境之中卻受到了猶如神明一般的尊崇,將他的意誌視為神旨無人不尊無人不從……”
“而後數十年中,累積鞏固起了龐大勢力的聖傳教開始不安現狀,他們野心勃勃,想要聖傳教成為世間獨一無二的教派,所以他們向外派遣了很多教徒傳播教義,那些教徒遍走四方,其中就有人來到了中土……”
趙柏靈似乎已經很久不曾說過太多的話了,他嗓子幹澀,下意識的又咽了咽口水。鐵錚見狀,從腰間摘下一隻水囊扔了過去。
落魄老者一把接住水囊,咕隆咕隆的大飲了幾口,而後長長吐了一口氣。
公子羽和鐵錚兩人都有默契的沒有說話,靜待著老者的下文。
趙柏靈便繼續接著說道:“那些生於西境野蠻貧瘠之地的聖傳教徒不遠萬裏來到中土以後,被中土的廣闊和繁華深深震驚了,中原王朝的一切對他們來說是一個做夢都不會夢到的存在,簡直無異於仙境,他們一麵驚歎向往,一麵更堅定了要在中原傳教的決心。可中土之地數千年來早已被儒釋道三教根深蒂固,在三教之下,古往今來尚無任何其他教派能與之相提並論,是以聖傳教在中土的傳教並不順利,因為大部分中土人並不接受一個來自西方異族教派的教義,所以後來盡管仍有不少聖傳教徒遊走中土,但卻屢屢受挫收效甚微……”
“三十年前,聖傳教主聖蹤突然召開長老會,宣稱他在凡間的時間已經到了,天守大神將會把他的神魂召迴上天界,於是他將教主之位傳於身為第一任王首的月之華,隨後他便閉關不出,聖傳教再無人得知他是死是活。而那月之華乃聖蹤最為器重的幫手,他不但武功高絕且智慧過人,更有雷厲風行之手段,在成為新任教主之後,他勵精圖治,讓聖傳教組織更加嚴密完善,勢力越發強大,而同時他的野心也逐漸顯露,在得知聖傳在中土傳教並不順利之後,他便發誓總有一天不但要讓聖傳教徒遍布中原,更要淩駕於中土三教之上,甚至取而代之……”
公子羽聽到這,不禁搖頭輕歎一聲,說道:“古往今來,王朝帝國更迭容易,但說要將三教取而代之,卻無異於癡人說夢,那月之華也未免太過狂妄了。”
鐵錚聞言也不由暗暗點頭表示讚同。在古往今來的曆史上,中原這片無比遼闊肥沃的土地上,數千年來無論有多少帝國王朝起落更換,但儒釋道三教卻始終根深蒂固的紮根於中原大地,沒有任何朝代或個人能將之拔除超越,就算是無盡的歲月,也絲毫未能影響三教在中原的影響力。
趙柏靈神情深沉地道:“話雖如此,但那月之華確實有狂妄的非凡之能,若非三教在中原淵源太深,以當年聖傳的實力,如果真讓他們在中原站穩了腳跟,就算不能真的將三教取而代之,卻為未必不能與三教並駕齊驅成為中原的第四大教派。”
公子羽微微皺眉,問道:“莫非這種教派之爭,便是當年雙方衝突的原因?”
“非也!”
趙柏靈搖頭道:“那月之華雖是狂妄,但他卻並不是愚蠢之人,他深知聖傳教若想在中原立足,便必須獲得中原百姓的認可和接受,這是需要時間的,所以他又豈會貿然以教派之名與中原發生衝突?”
鐵錚忽然插口問道:“方才你說當年之戰涉及中原佛門的隱秘,難道中原佛門才是發生當年之戰的引子?”
老者瞧了一眼鐵錚,目光越發深沉,他緩緩道:“二十多年前,月之華再次派遣教徒前往中原傳教,但這一次與以往不同,傳教隊伍中多了一名少女,她便是月之華的獨生女兒,也是聖傳教的聖女。那少女年方十七,長得天姿國色,性格天真爛漫又刁蠻任性,她隨著傳教徒來到中原後,她的美貌引起了許多江湖浪蕩之人和邪門外道的覬覦,那些中原人又見她是異族人,於是起了輕薄無禮之舉,雙方終於爆發了衝突。那些聖傳教徒雖個個身手不凡,但強龍難壓地頭蛇,他們被中原那些邪道之人一路圍追堵截,期間更有死傷。那聖女雖也自幼習武,但也不過是為了強身健體,又乃一介女流,且從未遇到那般兇險,隻得被屬下教徒一路護送逃跑,沒過多久又被截住。就在那時,一個年輕的小和尚碰巧路過,他路見不平,勸阻無果後出手解圍,他雖年輕,但武功修為卻大是不凡,那些圍截聖女之人被他一人所退,餘人追問來曆,小和尚自稱出自中原佛門天輪寺,法名慧鏡,乃天輪寺方丈善玄大師門下弟子。那些邪道之人一聽小和尚道出來曆,便已心生怯意,隻因那名喚慧鏡的小和尚其實早已名傳中原佛門,就連江湖道武林中都有所耳聞……”
公子羽微微蹙眉,鐵錚卻搭話問道:“那小和尚很厲害麽?為何我卻從未聽聞過他的名號?”
趙柏靈感歎道:“當年那慧鏡年紀雖不過二十出頭,但卻早已名聲在外。慧鏡天資聰穎慧根深具,五歲時便已能通曉金剛經,十歲前更已將佛門十大典經倒背如流且獨具見解,十二歲時第一次代表天輪寺參加天下佛辯大會,便能力壓天下高僧名列第一,此後連續三屆佛辯大會,慧鏡皆為頭冠,自此名動佛門。除此之外,他還深通佛門武學,據說佛門失傳百年的大羅金身神功也已被他習得,且頗具火候,被譽為是佛門真正禪武雙修的不世奇才,被天輪寺寄以厚望,是接替善玄大師成為下一任住持的不二人選。此次下山,便是奉師命替蜀中南華寺送一部佛經,而後遊曆江湖增長見識。所以那些邪道之人一聽小和尚就是那傳聞中禪武雙修的慧鏡,一時隻能無奈作罷,任由小和尚帶著聖女離開了……”
趙柏靈按下話頭,拿起水囊又喝了一口水,鐵錚聽得興致正高,不由連聲追問:“後來如何?”
公子羽也心知趙柏靈接下來的敘述或許就會是當年魔教與中原之戰的關鍵原因,是以也屏息靜氣,靜待下文。
“這後麵之事,你們就權當是我講的一個故事罷。”
趙柏靈微微垂首,目光變幻無定,道:“據傳言說,當時慧鏡助那聖女脫困之後,小和尚便要與少女分道揚鑣,哪知那聖女見小和尚不但武功了得,相貌更為清俊不凡,便聲稱中原險惡,執意要與小和尚結伴同行,也好報答相救之恩。小和尚自小在寺院長大,深悉佛門戒律,於是斷然拒絕。但那聖女卻一路糾纏,她本就天真且刁蠻,途中使盡手段,甚至還故意惹是生非引人注意,讓小和尚叫苦不迭,卻又偏偏無可奈何,無論小和尚如何勸解,少女就是不管,是故兩人一路打打鬧鬧走了月旬,那少女已對小和尚芳心暗許……”
“慧鏡小和尚雖自小清心寡欲精通佛法,但卻畢竟還是一個未經世事的少年,與那聖女同行月餘,被少女的古靈精怪折磨得煩惱不已,但不知不覺中卻又被少女刁蠻天真的個性所吸引,於是生疏漸消,便默許了少女的同行,時常與她講解佛門經典。但相比晦澀難懂的佛經奧理,聖女卻更喜歡聽趣聞誌怪的故事,她也給小和尚講了很多西境的事情。兩人就那樣結伴遊曆江湖,時日越久,不但聖女情根深種,小和尚也已悄然動了凡心……”
鐵錚忍不住嗬嗬輕笑,打趣道:“佛門清規戒律甚多,首重便是不能近女色,小和尚可算是破了戒了。”
“少年男女,本就幹柴烈火,自然不能自持。”趙柏靈苦笑搖頭歎息,道:“七情六欲本為常理,不論小和尚如何精通佛法,可他終究隻是一個六根未斷血氣方剛又未經男女之情的少年,又常年清心寡欲不曾與女子接觸,如今突然遇到一個古靈精怪卻又美貌聰慧的少女與他日夜相伴,就算他知道自己有戒律在身,卻已經情難自製,這讓小和尚非常煎熬痛苦,不知如何自處……”
老者不由得再次長歎。
“就算是出家人,若真是塵緣未斷你情我願,也大可還俗。”公子羽喃喃說道,卻忽然皺眉,他看向老者,道:“但那小和尚乃中原第一大佛宗天輪寺弟子,隻怕他沒辦法輕易還俗吧?”
趙柏靈緩緩搖頭歎道:“小和尚凡心已動,自知犯了大戒,他慚愧有負天輪寺對他的期望,於是終於下定決心與聖女不辭而別,準備返迴天輪寺思過。他離開之後,聖女又急又怒,帶著教徒四下尋找,途中又被歹人所遇,歹人垂涎聖女美色,對她百般調戲輕薄,聖女本就惱怒,雙方一言不合爆發衝突,鬥殺中互有死傷。歹人之中有人乃武林中人,於是以誅滅異族妖人為由,糾集一眾武道中人再次追殺那聖女,聖女一方寡不敵眾不幸被俘,就在危急關頭,小和尚突然現身,請求他們放了聖女。哪知那些人貪戀聖女美色,不但不肯放人,還大罵他是淫僧花和尚。小和尚救人心切,便與之動起手來,相鬥之中難以掌握出手分寸,竟使得十餘人重傷兩人橫死……”
“哎……”鐵錚不由感歎一聲,搖頭道:“這下可完了,小和尚不但犯了色戒,就連殺戒也一起犯了。”
趙柏靈和公子羽兩人的目光同時落在鐵錚臉上,看得鐵錚渾身不自在。
公子羽歎道:“我現在才發現,原來你並不是一個不喜歡說話的人。”
落魄老者也附和著點了點頭。
鐵錚臉龐狠狠抽動了幾下,立刻閉上了嘴。
公子羽複又看向趙柏靈,示意他繼續說。
趙柏靈緩緩飲了一口水,接著說道:“小和尚出手殺傷了人命,那些武林中人被他武功所懾,齊作鳥獸散了。小和尚生平第一次殺生竟是殺人,不由得驚悔交加內疚不已。他原本隻想返迴天輪寺思過,豈料中途始終記掛著聖女,又忽然聽說有武林中人在追殺異族妖人,他大驚之下尋跡而迴,見聖女被俘遭受侮辱,情急之下出手相救,卻不料就此破戒犯下了大過。聖女被慧鏡所救,劫後餘生自是悲喜交加,當下抱著小和尚又哭又笑,小和尚意亂情迷,一時竟又忘了清規戒律。當晚兩人於一間破廟暫作安頓,小和尚為聖女療傷,期間免不了肌膚相接,兩人本就互相傾慕,一時幾乎難以克製……但小和尚始終口頌佛經壓製邪念,這才沒有做出越軌之舉……”
“小和尚錯手殺死了人,心知那幫人絕不會善罷甘休,必會想盡辦法進行報複,他不想聖女為此受到更多牽連,於是便決定將她護送出關返迴西境。聖女雖刁蠻任性,但也明白此次中原之行已經因她引發了不少風波,彼時的中原已無她立足之地,所以她盡管萬般不舍,卻也別無他法,也就隻能依了小和尚的建議。於是兩人便向西而行,為了低調行事,小和尚讓聖女將剩餘教徒分散而行,以免人多引人注意。豈料才行不過數日,沿途便聽到傳言,說天輪寺的和尚勾結魔教妖女殺害武林同道,中原武林中已經聚集起不少人正在四處搜捕。小和尚聞得消息,頓時又驚又怒,心知用不了多久江湖傳言必會傳至天輪寺,若為他一人之故有損天輪寺數百年聲譽,那他慧鏡就是佛門的罪人。小和尚一時焦急萬分,隻想盡快將聖女護送出關,然後再返迴天輪寺請罪……”
趙柏靈忽然頓下話頭,稀鬆的眉頭緊鎖,神色略顯黯然。公子羽瞧得他神色,不由搖頭一歎,道:“事已至此,隻怕小和尚沒那麽容易將那聖女護送出關了。”
這一次鐵錚沒有開口插話,但他似乎也已經被老者故事裏少年男女的經曆勾起了興趣,並急欲知曉兩人接下來的命運到底會如何。
“然也。”
趙柏靈續道:“盡管小和尚兩人一路謹慎低調,但還是被人發現了行蹤。可這一次來的已經不是尋常的江湖浪人,而是由一幹武林高手以及武功不俗的江湖散人聯合組成的隊伍,實力不容小覷。他們截住了兩人,逼迫小和尚交出聖女。小和尚心知若不交出聖女,後果隻會更加嚴重;但若交了人,聖女必會受到難以想象的侮辱折磨,況且他早已對聖女有了情愫,又豈會甘願讓心上人受那般苦難?但他已經錯手殺死了人,又不想再多添罪孽。那些人見他猶豫不決,威逼更甚,甚至還將天輪寺也扯了進來,說天輪寺空負中原第一佛門的聲譽,卻隻會教出勾結妖女殘害江湖同道的淫僧。小和尚本已焦躁,聞言頓時怒不可遏,聲言他之所為與天輪寺全無幹係,不容任何人有辱師門清譽,雙方交涉無果,最後隻能動武。那些人雖武功不俗,但小和尚卻更勝一籌,數十好手聯手之下依然拿不下小和尚。而小和尚心中有愧,出手隻為自保絕不傷人性命,雙方纏鬥甚久,最後被小和尚尋得破綻,帶著聖女突圍而出……”
“小和尚兩人逃脫之後,中原眾人驚怒無比,一邊窮追不舍,一邊廣發消息邀請更多江湖中人對兩人進行截擊。而小和尚帶著那聖女馬不停蹄直往西去,可謂星夜兼程。但無奈追兵越來越多,半月之內,兩人便被圍攻了十幾次,卻都被小和尚仗著有佛門的大羅金身神功護身脫困而去,可雖是如此,小和尚也漸感疲乏,逃亡的速度也大不如前,而後麵追兵的人數不但與日俱增,其中的高手也越來越多,在隨後的幾次追截中,一味隻求自保的小和尚已經難以抗衡眾多高手的圍攻,有一次他終於不得已被逼出了重手,掌下連傷帶斃了十餘人方才脫圍。可經那一戰,他也徹底觸怒了中原武林,西行之路的追兵已多達近千人,事情越鬧越大,半座中原江湖都引起了轟動,許多不明真相的名門正派也派出高手參與追截,一場腥風血雨就此拉開序幕……”
趙柏靈搖頭歎息不止,公子羽兩人也不由微微動容。
落魄老者臉上浮現出唏噓無奈之色,搖頭歎道:“那一場追殺持續了將近四個月,小和尚被逼得無計可施,隻得狠下心腸且戰且走,死傷在他手下的高手已有近百人。四個月後,兩人曆經兇險波折終於抵達邊關,卻也精疲力盡。但同時追兵也緊跟而至,他們明白了小和尚的意圖,於是便兵分數路封鎖了出關之路,絕不讓魔教聖女出關而去,更有大部分人意欲將兩人殺之而後快……”
鐵錚終於忍不住冷笑插言道:“那麽多高手聯手追殺一個女子,如此行徑,隻怕有違俠義之道吧?”
公子羽輕輕唿出一口濁氣,神情微沉。
趙柏靈又看了一眼鐵錚,表情略有複雜。他搖了搖手中的水囊,卻並沒有喝,而是繼續說道:“小和尚兩人雖已到邊關,無奈出路已封,更身陷包圍,一時之間當真已經走投無路,隻得尋了一處隱秘山洞藏身。那聖女一路被小和尚拚力相護,兩人已經有了同生共死的感情。她見小和尚為了她不惜與半個中原武林為敵,一時既感動又憐惜,對小和尚愛意更深,於是便勸小和尚孤注一擲全力殺出一條生路,然後隨他遠赴西境,再也不迴中原。可小和尚一路西行,早已滿手血腥,他無法說服自己逃避罪孽,所以斷然拒絕了聖女的提議,聖女為此傷心欲絕。但小和尚卻又說,就算拚掉他的性命,也必將聖女安全送出關去。”
“眼見離別在即,兩人俱都黯然神傷,又迴想起過去數月生死相依的情景,不由都痛哭流涕,聖女對小和尚說,如果她真的能夠出關,那兩人以後隻怕再也沒有相見的機會了。此言一出,無異生離死別,兩人一時肝腸寸斷。聖女又忽然說,倘若上天真要讓兩人永不再見,那她也絕不會讓自己留遺憾,她要小和尚一生都記得她。聖女生在西境,本就不拘世俗,當即軟言細語,與小和尚說盡了愛慕之情。小和尚被她癡情所感,一時情難自禁,兩人終於肌膚相接極盡纏綿,有了男女之實……”
老者說到此處,公子羽和鐵錚都不約而同的露出複雜神色。
趙柏靈又長長歎息一聲,續道:“事過之後,小和尚徹底破了色戒,內心惶恐悔恨不已,聖女見此,不由得更添傷懷。沒過多久,追兵已至,將兩人堵於山洞,頓時煙熏投毒手段盡出逼兩人現身。小和尚一怒之下,與聖女衝出山洞,與中原群雄展開了一場驚心動魄的激鬥。群雄雖高手眾多,但小和尚不但武功高絕,更有佛門神功護身,而聖女曆經數月生死逃亡,也已將中原人恨之入骨,她武功雖不算高,可卻頭腦靈活詭計百出,與小和尚一主一輔配合默契,中原一眾高手不但無法將兩人製服,反被他們挾怒殺傷多人徑往邊境而去。群雄越發激憤一路追擊,途中屍橫遍野戰況慘烈,而小和尚最終在力竭前將聖女送到了邊關,那裏早已有先前分散而行的聖傳教徒等待接應,隻要那女子一出邊關,便能順利踏上返迴西境之路。”
趙柏靈忽然嘴角輕輕一抽,眼神閃爍。
鐵錚見狀,不有皺眉道:“聽你語氣,那聖女想必沒有出關吧?”
趙柏靈卻恍若未覺,滿臉沉重神情。
公子羽卻歎道:“就為了一對男女的私情,竟會讓半個中原江湖都為之轟動且死傷無數,卻不知到底值不值得?”
趙柏靈似已迴過神,他看著公子羽,語氣古怪的說道:“你能說出這句話,就足以證明你也從未經曆過男女之情。”
公子羽聞言,終於忍不住嘴角輕輕抽搐了一下,他略顯尷尬的幹咳一聲,岔開話題道:“後來呢?想必還會有更重要的變故發生吧?”
趙柏靈目光移向西麵遠方,道:“中原群雄當然不會輕易讓那聖女出關,他們結成陣勢輪番圍攻,各種手段層出不窮。小和尚雖有佛門大羅金身神功護體,但他畢竟還是肉體凡胎,長時間的苦戰讓他真氣耗損嚴重已是強弩之末,而且還要護著聖女周全,自然疲於應付,沒過多久便身受重傷,但他對聖女有諾在先,所以就算命懸一線,也沒有絲毫退卻,群雄見他如此悍不畏死,無不震驚色變。就在小和尚內力耗盡之際,雙方的苦鬥被人喝止,原來竟是天輪寺善玄方丈親自率領戒律院和羅漢堂首座以及十八護寺武僧恰好趕來,小和尚才得以留得一命……小和尚本是善玄大師親傳弟子,肩負著將來光大天輪寺的重擔,所以深受善玄的喜愛。卻不料數月前天輪寺突然接到消息,說慧鏡在江湖上勾結魔教妖女殘殺武林同道,已經被中原武林聯手追殺。善玄大驚,連忙派人打探消息,而後得到證實,慧鏡已經帶著妖女往西而去。善玄又驚又怒,親自率領天輪寺高手馬不停蹄地趕去西麵邊關,一路所聞皆是慧鏡與武林群雄搏殺消息,死傷其手的武林中人不計其數……”
“唉……”趙柏靈歎道:“那善玄方丈星夜兼程終於趕到邊關,卻見昔日愛徒如今竟是渾身浴血命懸一線之境,當下又是震驚又是心疼。而天輪寺眾人見滿地盡是死傷之人,無不色變心驚。群雄見中原佛門第一宗的住持方丈善玄親臨,一時隻得暫時罷手。善玄三十歲便已成為天輪寺住持,無論佛法武功皆為中原釋門之首,在武林中乃德高望重的高僧,江湖上武林中誰都不敢輕易得罪。但慧鏡勾結魔教中人殺害武林同道已是鐵一樣的事實,於是群雄便興師問罪,指責天輪寺教徒無方,並要求善玄擒下小和尚,給中原武林一個交代。善玄雖又驚又怒,卻心知慧鏡絕非心性兇殘之人,當即讓慧鏡說明真相。慧鏡隻得將事情的來龍去脈說了一遍,而後要求讓聖女先離開中原,他便可任由師門處置。哪料群雄中卻有人說聖女乃異族魔教中人,此番前來中原定然心懷不軌,絕不能讓她離開。眼見群雄群情激憤,善玄左右為難。慧鏡見狀,隻得以死相逼,說若不放聖女離開,他便立刻自盡。慧鏡乃中原佛門百年難遇的奇才,更身負天輪寺所有人的期望,他若一死,無異於將善玄二十多年精心栽培的苦心付諸東流。善玄雖身在佛門,卻又豈能不知人心叵測江湖險惡?所以他早已料定此事絕非慧鏡一人之錯,但小和尚殺人破戒已成事實,眾怒難犯,所以如何處置小和尚便成了一個難題。就在那時,聖女卻再次出言相勸,要讓小和尚隨她離開中原。慧鏡卻大怒,提刀橫在脖頸,要聖女馬上離開,否則他便自刎當場。”
趙柏靈一口氣說到此處,又忍不住長歎一聲,似極為感慨唏噓。
鐵錚聽得心情複雜,不由也輕歎道:“看來那小和尚是真心喜歡上那女子了。”
公子羽也不由歎道:“恩怨情仇,是非對錯,誰又能真正分得清楚?所以這就是我為何不會執著與正邪之分的原因。”
鐵錚看向趙柏靈,問道:“想必那老和尚在眾怒難犯之下,定然不會答應小和尚的要求吧?”
“你錯了。”趙柏靈卻搖頭道:“善玄當時並沒有順應局勢將兩人一同擒下,而是答應了慧鏡的要求,不過他有一個條件,就是要讓那聖女有生之年絕不能再踏足中原半步。而他又當場向群雄保證,在了解完事情所有真相之後,天輪寺會對小和尚處於麵壁思過十年的懲罰。群雄自然不依,聲稱天輪寺有意偏袒門下弟子,枉為佛門正派。善玄雖為一代高僧,見此也不由動了嗔念,而天輪寺其他高手見有人侮辱本門聲譽,便與群雄發生口角,幾乎又引起一場大戰。善玄終究為一門之主,不願與群雄為敵,於是便提議先將兩人收押,而後廣發英雄帖召開武林大會,共同商議此事如何處置。群雄雖不忿,但誰也不敢輕易與天輪寺交惡,於是便與善玄達成了共識。善玄便親自動手製住了慧鏡和聖女,將他二人帶到了就近的白馬寺關押,而後以天輪寺的名義散發英雄貼,邀請天下群雄前來召開武林大會。一個月後,以儒門和劍宗為首,以及當時九大門派中的六大派還有其他武林中數百人都受邀來到了白馬寺召開了武林大會。在以和為貴,厘清了事情經過以及不貿然與西境交惡的前提下,中原一方認同了當初善玄的提議,將聖女逐出中原並永遠不得再踏足中原,那聖女被逼無奈,隻能答應。但慧鏡不但破了佛門戒律,更親手殺傷眾多人命,除了要接受麵壁思過十年的懲罰外,還要被廢去武功。天輪寺上下對此雖心有不甘更於心不忍,但廢去一身武功修為總比沒了性命要好,所以善玄方丈也隻能答應。但慧鏡重傷之下不能立刻廢功,否則性命難保,於是群雄允許天輪寺先將他帶迴養傷,等他痊愈後在有見證人的情況下再行廢功。”
落魄老者頓了頓,又緩緩喝了一口水,神情也不知是喜是悲,接著說道:“而後,天輪寺的和尚們親自押送聖女到邊關,由等在關外的聖傳教徒接走返迴西境。隨後慧鏡也被善玄帶著返迴了天輪寺麵壁思過,這場轟動武林的風波總算告一段落。”
“既然有了結果,那這件事不就應該了結了嗎?”鐵錚吐出一口氣說道。他忽然皺起眉頭,對趙柏靈道:“剛才你說對魔教之事了解不多,可現在說了這麽久,那些事仿佛就是你親眼所見一般,那你說的到底有幾分真假?”
公子羽聞言,也不由向老者投去狐疑目光。
趙柏靈無奈苦笑道:“因為我現在說的那些經過,尤其是慧鏡與聖女之間的糾葛,都是當年在武林大會上,小和尚親口說出來的。”
鐵錚忍不住歎道:“要一個人當著數百人親口說出自己的隱秘,隻怕那小和尚當時真與死無異了。”
公子羽卻道:“如果他不說清楚,那死的隻怕就不止是他一個和尚了。”
鐵錚一怔,隨即輕輕冷哼了一聲。
公子羽又問道:“按理說此事已經有了結果,為何後來又會發生魔教侵犯中原武林之事?”
“因為……”趙柏靈神情微變,忽然重重歎道:“因為那個本該已經返迴西境的聖女,她忽然又迴來了,並找到了天輪寺。”
“竟有此事?”鐵錚大感意外,難以置信的皺眉道:“她腦袋是不是有問題?”
“哦?”公子羽也好奇道:“好不容易脫離了危險,她為何還要迴來?”
“因為她是一個癡情的女子,想到小和尚為了她不但要被罰麵壁思過十年,還要被廢去一身武功,她擔心小和尚的安危,所以中途返迴來到了天輪寺,要求見小和尚最後一麵。”趙柏靈瘦削的臉龐上忽然浮現出一抹怪異神色,緩緩說道:“那慧鏡本為佛門奇才,就是因為一段孽緣才導致他落到如此不堪境地,所以天輪寺上下無不將聖女視為罪魁禍首,自然不肯依她,而她離開邊關不久又重入中原,已經違反武林大會的約定,天輪寺的和尚們更加怒不可遏。可那聖女說什麽也不離開,還放言如不依她,她便要再次大鬧中原。善玄得知,雖極為惱怒,可天輪寺經過慧鏡一事聲譽已經受到極大影響,若被聖女再一鬧,天輪寺以後隻怕會淪為江湖笑柄。善玄為了小事化無,便見了聖女,聲言佛門有慈悲寬容之心,不與她計較毀約之事,隻要求她速速離開。哪知聖女執意要見到小和尚,並說還要當麵問他一句話。善玄無奈,隻得讓正在養傷的慧鏡與她相見……小和尚不料聖女竟又返迴,真是悲喜交集無以言表,聖女見小和尚重傷未愈不複昔日豐神俊朗,心下也是既憐愛又淒苦。隨後在善玄的提醒下,聖女方才問了小和尚一個問題……”
鐵錚濃眉一挑,忽然說道:“莫不是那聖女要以身相許,問那小和尚肯不肯娶她吧?”
公子羽卻雙眉微蹙,說道:“敢愛敢恨,看來那聖女的確不是一般女子。”
“是啊。”趙柏靈歎道:“當年之戰雖都是因她而起,但她能為了自己所愛之人,不顧安危重入中原,單是這份性情膽魄便以非常人能及,隻可惜,她愛上的是一個和尚。”
鐵錚卻皺眉道:“她到底問了什麽?”
“她雖沒有直言問小和尚會不會娶她,但她的問題其實意思也差不多……”趙柏靈沉吟良久,神色古怪的道:“聖女問小和尚,如果他十年思過之期已滿,那時他願不願意還俗隨她而去。”
此言一出,公子羽和鐵錚兩人都沉默了。
見兩人沒有插言,趙柏靈便繼續說道:“慧鏡聽了以後,並沒有如善玄意料中的那樣果斷拒絕,而是猶豫了。善玄為此生怒,斥責聖女不得胡言亂語。聖女察覺小和尚有心動之意,於是便對善玄說,如果小和尚將來願意為她還俗,她便自願隨小和尚一同在天輪寺思過十年,以贖當初罪過,但十年以後,天輪寺必須要放慧鏡還俗不得阻攔。”
趙柏靈說到這,神色裏竟露出幾分敬佩之色。
“倘若小和尚六根未盡塵緣未了,又對那聖女情根深種,這倒是一個不錯的選擇。”鐵錚沉吟道:“聽到此處,連我也不得不有些佩服那個聖女了,為了一個和尚竟能甘願受罰十年,如此情義,果非常人。”
公子羽卻忽然輕歎道:“隻可惜,她雖有情,但卻觸了別人的逆鱗,所以她的要求不會被認可,否則就不會發生後來的事了。”
鐵錚神色微變,趙柏靈若有所思的看著公子羽,意味深長的道:“你對人性的了解透徹,也果然非同一般。”
鐵錚若有所悟,問道:“如此說來,定然是那老和尚從中作梗了?”
趙柏靈微微頷首,語氣深沉地道:“善玄方丈見兩人之間相顧有情,又聽聖女那般言語,慧鏡非但沒有拒絕反而有欣喜之意,當即又驚又怒。善玄本以為之前慧鏡之所以會為了聖女與武林為敵完全是因為路見不平拔刀相助的俠義之舉,而他破了色戒也是因為心誌不堅受了女色誘惑,並非是真的喜歡上了聖女。若是如此,那隻要聖女不再糾纏,他經過十年麵壁定能反省,以後還能成為天輪寺的一大支柱。但如今一見,慧鏡顯然不但動了凡心,更深深愛讓了那個異族女子,而聖女的話也顯然打動了慧鏡,他已有還俗之意。善玄多年用心栽培慧鏡,更將百年來從未有人練成的佛門神功大羅金身秘籍傳給了他,就是惜他的天縱之才,希望以後能扛起光大天輪寺甚至整個中原佛門的重任。善玄方丈沒想到他多年苦心竟被一個魔教妖女一朝所破!若慧鏡真為了一個妖女還俗,那天輪寺三百年聲譽不但要一朝盡毀,中原佛門也將為此染上永遠也洗不掉的汙點,如此嚴重的後果,天輪寺誰也擔當不起!饒是善玄一代高僧,也不由得怒從心起,他絕不能讓聖女蠱惑慧鏡還俗,於是他盛怒之下非但沒有答應聖女的要求,還怒斥她以美色迷惑佛門弟子,隨即以聖女對佛門有圖謀不軌為由將她關押了起來,並嚴厲要求慧鏡發下重誓永遠忠於佛門,不得再心存魔障,更不許再談戀美色見那聖女。慧鏡本就心有愧疚,無奈之下隻得遵從師命……”
“數月之後,傷勢已有好轉的慧鏡偶然聽到同門私下議論,說掌門方丈要將那魔教妖女押送至其他地方永久幽禁,以絕慧鏡留戀紅塵之心。慧鏡聞之大驚,若那聖女真的被送至其他地方幽禁,那她的生死可就由不得她了。慧鏡無計可施,終於鋌而走險,某一夜他尋到了關押聖女的密室,將她救出後趁夜逃出了天輪寺。善玄得知怒不可遏,親自率領寺中高手追捕。慧鏡傷勢已經恢複大半,他的武功還沒被廢,天輪寺眾僧數度圍截皆被他脫困而去。善玄更怒,於是動用了佛門的降魔大陣並親自出手才將慧鏡擒下,但那聖女卻於亂戰中被潛入中原的聖傳高手趁機救走。於是,中原武林與聖傳之間的大戰正式拉開……”
落魄老者話音戛然而止,神色陡然變得蒼白,似乎多年前那無比血腥可怕的記憶再次將他淹沒!
方才突然之間聽到公子羽提及魔教不但死灰複燃如今更已經踏足中原的消息時,老者沉寂多年的心再一次被深深震驚,二十年前的那一幕幕可怕而血腥的往事就如同潮水般再次從心底深處奔湧而起,讓這個浪蕩江湖數十載的老者不禁陷入深深的茫然和驚懼之中。
趙柏靈是二十年前曾在與魔教大戰中中原一方僥幸得以存活且人數並不算多的人之一,當初與他一同參戰的好友同道盡皆戰死,而他雖僥幸未死,但無論武功修為還是心境卻大受折損,若非他還有心願未了,否則他絕難以熬過當初那一段淒慘悲痛歲月。所以在他看來,自己當年就差不多已經是一個死人,如今更已經活得夠本了,就算魔教真找到了他,他也不會覺得意外和可怕,因為視死如歸便是他早已下定好的決心。但話雖如此,可現在再次想起陳年舊事,他眼中依舊有無法控製掩飾的恐懼。因為有些恐懼,是就連死亡也無法相提並論的。
公子羽默然的看著神色變幻不定的趙柏靈,臉色一點一點的沉了下去,他微微搖頭歎息道:“看來當年的經曆對你造成的影響的確不小。”
趙柏靈嘴角抽搐了一下,他深深看了一眼公子羽,忽然說道:“以你的人脈和情報,想要詳細了解有關魔教之事並不難,就算是花銀子找聞風山莊買情報也更準確。”
“你說得不錯。”公子羽道:“但無論是我的情報網還是向聞風山莊買消息,都沒有直接向一個參與當年之戰的人當麵了解來得更直觀,因為我需要的是不加任何誇大或者臆測的真實情報。”
趙柏靈目光閃動,問道:“那你到底想要知道些什麽?”
公子羽沉吟道:“我早些年雖然也曾聽說過距離中土萬裏之遙的西方,有一個頗為神秘的所在,那便是西境,但我卻從未踏足過那個地方,所以對西境到底是一個什麽樣的所在可謂一無所知。而我雖同樣聽說過多年前中原曾出現過魔教之亂,但那也隻限於隻言片語的江湖傳言,而我也從未在意……”他話音一頓,臉色逐漸變得凝重,接道:“所以我很想知道,魔教到底是一個什麽樣的組織,為何當年他們會與中原發生那麽嚴重的衝突?又為何能僅憑一教之力就能差點將整個中原武林置於萬劫不複之地?”
趙柏靈神色凝重,他沉吟許久,然後緩緩道:“此事說來話長……而且其中還牽扯著一些有關佛門的隱秘,所以當年中原武林中能夠僥幸活下來的人都默契的保持著沉默,這也是二十多年來新一代江湖中人甚少知曉當年與魔教之戰的具體過程的原因。”
公子羽沒有說話,但是他的神色已經逐漸凝重。
趙柏靈長歎一聲,忽然苦笑著搖搖頭,道:“既然如今魔教已經死灰複燃,那當年之戰的始末遲早也會被重新翻出來,那些隱秘也就沒有再隱瞞的必要。”他望著公子羽,接道:“我便將我知曉的一些事說一說,至於能不能幫到你,那就是你自己的事了。”
公子羽緩緩點頭。而鐵錚似乎也來了興趣,他走到石亭旁的柱子邊,眼神複雜的望向趙柏靈。
趙柏靈平複了一下思緒,隨後緩緩道:“說起魔教,就不得不從西境說起了。其實在他們沒有踏足中原之前,中原人對西境同樣陌生,一是因為兩者距離太遠;二是因為西境地處神秘,就算是經常往來於西邊的商人也甚少知曉西境的具體位置。而後來我們能知曉西境的情況,也是從魔教中人的口中得知……”
落魄老者說道這,鐵錚就忍不住皺眉插口打斷道:“魔教之人為何會向你們透露西境的情況?這不就等於叛徒所為?”
趙柏靈看了他一眼,忽然神色古怪地說道:“對魔教中人來說,當年向我們透露西境情況的人的確就是叛徒……但這是後話了。”
鐵錚皺了皺眉,沒有再多問。但公子羽卻神色微變,隱約猜到了什麽。
趙柏靈頓了頓,目光變得深沉起來,他繼續說道:“據說西境之地一直生存著一個隻有數萬人口的族群,他們的血脈大多源自東方中土和異族混血而來,所以無論相貌還是語言大抵與中土沒有太大的區別,也同樣是因為血脈的原因,他們才隻能偏居一隅。因他們人口稀少且貧窮,所以一直飽受周圍其他部族的歧視壓迫,但這個族群的人卻並沒有因此屈服,他們異常團結,數百年來一直與壓迫侵略他們的部族進行抗爭,所以他們的族群才能夠一直延續至今而不被滅亡。而在經過漫長歲月的抗爭過程中,那個族群的人同樣學會了如何使用武力,所以他們的族民都異常好鬥,這讓其他部族十分頭疼,卻也越發憎惡他們……”
“如此過了數百年,那個族群的人在野蠻的抗爭中逐漸強大,他們有了固定的生存之地,那個地方便被他們稱為西境。後來,中土與西方開通了商貿之路,西境之人用盡了方法從中土商人手中得到了許多有用的東西,也學會了許多技藝,其中就包括了武功。據說從前有許多中原武林中人隨著商旅流浪到西境,武功就算隻是二三流的水平,但在西境卻能夠享受到極高的待遇,據說一個二流拳師,隻要肯教他們的族民武技,就能得到三個西境少女,如此誘人的條件自然讓那些流浪武者趨之若鶩,他們不但傳授西境之人中原的武技,更為此定居於西境,他們與西境女子成婚生子,從而讓西境的勢力越發強大起來。”
趙柏靈咽了一口口水潤了潤嗓子,繼續說道:“直到一百多年前,西境突然來了一個神秘男人,沒人知道他是誰,也不知道來自哪裏,但他自稱是神隻的聖徒,他信奉的神名為天守大神,具有無上的光明和創造之力,他向西境之人宣稱,這個世界一直都有光明,但卻因為人間的各種災難和世人無盡的欲望,讓本該照耀世間的光明被汙穢掩蓋,所以人世間才會有無休止的饑餓病痛和戰爭殺戮,人們無不活在痛苦之中。而天守大神便是能驅散汙穢的光明之神,信奉他的人不但能重獲幸運和光明,還能免去痛苦和災厄,這就是聖傳的教義。初時,西境之人自然不會相信那個男人的傳教,認為他是胡說八道的騙子,還曾試圖將他驅逐,但那個男人卻說尊敬他的人能得到光明,褻瀆他的人將會遭到天罰。就在許多人的嘲笑聲中,一個曾伸手推搡那個男人的西境人突然毫無征兆的當場死去,眾人大驚失色惶恐不已。就在這時,那個男人施展了神通之術,他竟能當場讓人死而複生!男人聲稱那便是天守大神賜予他的光明力量的證明。自此以後,那個男人便徹底征服了西境,他創立了一個教派,聲稱要將天守大神神聖的光明傳遍世間,所以那個教派便被稱為聖傳。而從那以後,整個西境的族民都成為了聖傳的教徒,那個男人,便是聖傳的第一任教主。”
趙柏靈一口氣說到這,隻覺得嗓子幹澀,他低頭看向台階下已經被摔碎的酒壺,頓時露出渴望而可惜的表情。
“原來這便是魔教的起源,還真是曲折離奇的一個組織。”公子羽微微頷首,忽然問道:“卻不知那個創立了聖傳教的男人,他到底是何來曆?竟能擁有讓人死而複生的本事?”
“這世上真有那種本事的人麽?”鐵錚卻皺眉道:“隻怕莫不是什麽邪門的妖術吧?”
趙柏靈卻微皺雙眉,道:“那人自稱聖蹤,這個名字到底是不是他的真名並無人得知,至於他的具體來曆,更是聖傳教一大隱秘,因為根本沒有人知道他來到西境之前到底是誰。而他那能讓人死而複生的本事,當初在西境中人看來的確是非常人所能擁有的力量,但那卻並非妖術。”
鐵錚濃眉一挑,似大為意外,不由反問道:“怎麽,你也相信這世上真有那種本事的人?”
“世間之大無奇不有,有些事並不能妄下定論。”趙柏靈卻搖頭道:“當初我們聽到此事時也同樣疑惑,可後來卻明白了,那聖蹤之所以能讓人死而複生,或許其實是因為他身懷極高的武功修為,也或許是因為他擁有某種奇異的能力,又或許是因為他有一些超脫出常理之外的東西。”他說到最後一句時,瘦削的臉龐竟不由得微微扭曲抽搐起來,似乎極為驚懼。
鐵錚依舊滿臉狐疑,他是不信人死真能複生的,如果真有,那豈非真與神鬼無異?
公子羽沉吟道:“倘若一個人的武功修為達到某種高明的境界,隻要人的生機尚未完全斷絕,的確是可以讓瀕臨死亡的人得以續命的。但如此推測,那聖蹤的武功修為可就真是非同一般的高了。”
“的確如此。”趙柏靈神色深沉,緩緩點頭道:“聖蹤成為教主之後,便開始壯大聖傳勢力,教主之下,設立王首之位,王首之下分別還有四大天王、六色聖徒以及十二天守等職位,這些都是聖傳內部組織的主要力量,而人選也是由聖蹤親自選定,並分別傳授各種奇能異術,若非他本身修為絕頂,否則又怎能親自栽培出眾多頂尖高手呢?而後,聖傳教便在聖蹤的領導下以傳教之名擴張勢力,隻用了不過十年時間便征服了周邊數十大小部族,就連曾經壓迫西境族人的那些部族也都盡皆臣服於聖傳教的威壓之下,聖傳教徒更增至數十萬之眾,勢力如日中天。而聖蹤的聲望地位與日俱增,他雖不是君王,但在西境之中卻受到了猶如神明一般的尊崇,將他的意誌視為神旨無人不尊無人不從……”
“而後數十年中,累積鞏固起了龐大勢力的聖傳教開始不安現狀,他們野心勃勃,想要聖傳教成為世間獨一無二的教派,所以他們向外派遣了很多教徒傳播教義,那些教徒遍走四方,其中就有人來到了中土……”
趙柏靈似乎已經很久不曾說過太多的話了,他嗓子幹澀,下意識的又咽了咽口水。鐵錚見狀,從腰間摘下一隻水囊扔了過去。
落魄老者一把接住水囊,咕隆咕隆的大飲了幾口,而後長長吐了一口氣。
公子羽和鐵錚兩人都有默契的沒有說話,靜待著老者的下文。
趙柏靈便繼續接著說道:“那些生於西境野蠻貧瘠之地的聖傳教徒不遠萬裏來到中土以後,被中土的廣闊和繁華深深震驚了,中原王朝的一切對他們來說是一個做夢都不會夢到的存在,簡直無異於仙境,他們一麵驚歎向往,一麵更堅定了要在中原傳教的決心。可中土之地數千年來早已被儒釋道三教根深蒂固,在三教之下,古往今來尚無任何其他教派能與之相提並論,是以聖傳教在中土的傳教並不順利,因為大部分中土人並不接受一個來自西方異族教派的教義,所以後來盡管仍有不少聖傳教徒遊走中土,但卻屢屢受挫收效甚微……”
“三十年前,聖傳教主聖蹤突然召開長老會,宣稱他在凡間的時間已經到了,天守大神將會把他的神魂召迴上天界,於是他將教主之位傳於身為第一任王首的月之華,隨後他便閉關不出,聖傳教再無人得知他是死是活。而那月之華乃聖蹤最為器重的幫手,他不但武功高絕且智慧過人,更有雷厲風行之手段,在成為新任教主之後,他勵精圖治,讓聖傳教組織更加嚴密完善,勢力越發強大,而同時他的野心也逐漸顯露,在得知聖傳在中土傳教並不順利之後,他便發誓總有一天不但要讓聖傳教徒遍布中原,更要淩駕於中土三教之上,甚至取而代之……”
公子羽聽到這,不禁搖頭輕歎一聲,說道:“古往今來,王朝帝國更迭容易,但說要將三教取而代之,卻無異於癡人說夢,那月之華也未免太過狂妄了。”
鐵錚聞言也不由暗暗點頭表示讚同。在古往今來的曆史上,中原這片無比遼闊肥沃的土地上,數千年來無論有多少帝國王朝起落更換,但儒釋道三教卻始終根深蒂固的紮根於中原大地,沒有任何朝代或個人能將之拔除超越,就算是無盡的歲月,也絲毫未能影響三教在中原的影響力。
趙柏靈神情深沉地道:“話雖如此,但那月之華確實有狂妄的非凡之能,若非三教在中原淵源太深,以當年聖傳的實力,如果真讓他們在中原站穩了腳跟,就算不能真的將三教取而代之,卻為未必不能與三教並駕齊驅成為中原的第四大教派。”
公子羽微微皺眉,問道:“莫非這種教派之爭,便是當年雙方衝突的原因?”
“非也!”
趙柏靈搖頭道:“那月之華雖是狂妄,但他卻並不是愚蠢之人,他深知聖傳教若想在中原立足,便必須獲得中原百姓的認可和接受,這是需要時間的,所以他又豈會貿然以教派之名與中原發生衝突?”
鐵錚忽然插口問道:“方才你說當年之戰涉及中原佛門的隱秘,難道中原佛門才是發生當年之戰的引子?”
老者瞧了一眼鐵錚,目光越發深沉,他緩緩道:“二十多年前,月之華再次派遣教徒前往中原傳教,但這一次與以往不同,傳教隊伍中多了一名少女,她便是月之華的獨生女兒,也是聖傳教的聖女。那少女年方十七,長得天姿國色,性格天真爛漫又刁蠻任性,她隨著傳教徒來到中原後,她的美貌引起了許多江湖浪蕩之人和邪門外道的覬覦,那些中原人又見她是異族人,於是起了輕薄無禮之舉,雙方終於爆發了衝突。那些聖傳教徒雖個個身手不凡,但強龍難壓地頭蛇,他們被中原那些邪道之人一路圍追堵截,期間更有死傷。那聖女雖也自幼習武,但也不過是為了強身健體,又乃一介女流,且從未遇到那般兇險,隻得被屬下教徒一路護送逃跑,沒過多久又被截住。就在那時,一個年輕的小和尚碰巧路過,他路見不平,勸阻無果後出手解圍,他雖年輕,但武功修為卻大是不凡,那些圍截聖女之人被他一人所退,餘人追問來曆,小和尚自稱出自中原佛門天輪寺,法名慧鏡,乃天輪寺方丈善玄大師門下弟子。那些邪道之人一聽小和尚道出來曆,便已心生怯意,隻因那名喚慧鏡的小和尚其實早已名傳中原佛門,就連江湖道武林中都有所耳聞……”
公子羽微微蹙眉,鐵錚卻搭話問道:“那小和尚很厲害麽?為何我卻從未聽聞過他的名號?”
趙柏靈感歎道:“當年那慧鏡年紀雖不過二十出頭,但卻早已名聲在外。慧鏡天資聰穎慧根深具,五歲時便已能通曉金剛經,十歲前更已將佛門十大典經倒背如流且獨具見解,十二歲時第一次代表天輪寺參加天下佛辯大會,便能力壓天下高僧名列第一,此後連續三屆佛辯大會,慧鏡皆為頭冠,自此名動佛門。除此之外,他還深通佛門武學,據說佛門失傳百年的大羅金身神功也已被他習得,且頗具火候,被譽為是佛門真正禪武雙修的不世奇才,被天輪寺寄以厚望,是接替善玄大師成為下一任住持的不二人選。此次下山,便是奉師命替蜀中南華寺送一部佛經,而後遊曆江湖增長見識。所以那些邪道之人一聽小和尚就是那傳聞中禪武雙修的慧鏡,一時隻能無奈作罷,任由小和尚帶著聖女離開了……”
趙柏靈按下話頭,拿起水囊又喝了一口水,鐵錚聽得興致正高,不由連聲追問:“後來如何?”
公子羽也心知趙柏靈接下來的敘述或許就會是當年魔教與中原之戰的關鍵原因,是以也屏息靜氣,靜待下文。
“這後麵之事,你們就權當是我講的一個故事罷。”
趙柏靈微微垂首,目光變幻無定,道:“據傳言說,當時慧鏡助那聖女脫困之後,小和尚便要與少女分道揚鑣,哪知那聖女見小和尚不但武功了得,相貌更為清俊不凡,便聲稱中原險惡,執意要與小和尚結伴同行,也好報答相救之恩。小和尚自小在寺院長大,深悉佛門戒律,於是斷然拒絕。但那聖女卻一路糾纏,她本就天真且刁蠻,途中使盡手段,甚至還故意惹是生非引人注意,讓小和尚叫苦不迭,卻又偏偏無可奈何,無論小和尚如何勸解,少女就是不管,是故兩人一路打打鬧鬧走了月旬,那少女已對小和尚芳心暗許……”
“慧鏡小和尚雖自小清心寡欲精通佛法,但卻畢竟還是一個未經世事的少年,與那聖女同行月餘,被少女的古靈精怪折磨得煩惱不已,但不知不覺中卻又被少女刁蠻天真的個性所吸引,於是生疏漸消,便默許了少女的同行,時常與她講解佛門經典。但相比晦澀難懂的佛經奧理,聖女卻更喜歡聽趣聞誌怪的故事,她也給小和尚講了很多西境的事情。兩人就那樣結伴遊曆江湖,時日越久,不但聖女情根深種,小和尚也已悄然動了凡心……”
鐵錚忍不住嗬嗬輕笑,打趣道:“佛門清規戒律甚多,首重便是不能近女色,小和尚可算是破了戒了。”
“少年男女,本就幹柴烈火,自然不能自持。”趙柏靈苦笑搖頭歎息,道:“七情六欲本為常理,不論小和尚如何精通佛法,可他終究隻是一個六根未斷血氣方剛又未經男女之情的少年,又常年清心寡欲不曾與女子接觸,如今突然遇到一個古靈精怪卻又美貌聰慧的少女與他日夜相伴,就算他知道自己有戒律在身,卻已經情難自製,這讓小和尚非常煎熬痛苦,不知如何自處……”
老者不由得再次長歎。
“就算是出家人,若真是塵緣未斷你情我願,也大可還俗。”公子羽喃喃說道,卻忽然皺眉,他看向老者,道:“但那小和尚乃中原第一大佛宗天輪寺弟子,隻怕他沒辦法輕易還俗吧?”
趙柏靈緩緩搖頭歎道:“小和尚凡心已動,自知犯了大戒,他慚愧有負天輪寺對他的期望,於是終於下定決心與聖女不辭而別,準備返迴天輪寺思過。他離開之後,聖女又急又怒,帶著教徒四下尋找,途中又被歹人所遇,歹人垂涎聖女美色,對她百般調戲輕薄,聖女本就惱怒,雙方一言不合爆發衝突,鬥殺中互有死傷。歹人之中有人乃武林中人,於是以誅滅異族妖人為由,糾集一眾武道中人再次追殺那聖女,聖女一方寡不敵眾不幸被俘,就在危急關頭,小和尚突然現身,請求他們放了聖女。哪知那些人貪戀聖女美色,不但不肯放人,還大罵他是淫僧花和尚。小和尚救人心切,便與之動起手來,相鬥之中難以掌握出手分寸,竟使得十餘人重傷兩人橫死……”
“哎……”鐵錚不由感歎一聲,搖頭道:“這下可完了,小和尚不但犯了色戒,就連殺戒也一起犯了。”
趙柏靈和公子羽兩人的目光同時落在鐵錚臉上,看得鐵錚渾身不自在。
公子羽歎道:“我現在才發現,原來你並不是一個不喜歡說話的人。”
落魄老者也附和著點了點頭。
鐵錚臉龐狠狠抽動了幾下,立刻閉上了嘴。
公子羽複又看向趙柏靈,示意他繼續說。
趙柏靈緩緩飲了一口水,接著說道:“小和尚出手殺傷了人命,那些武林中人被他武功所懾,齊作鳥獸散了。小和尚生平第一次殺生竟是殺人,不由得驚悔交加內疚不已。他原本隻想返迴天輪寺思過,豈料中途始終記掛著聖女,又忽然聽說有武林中人在追殺異族妖人,他大驚之下尋跡而迴,見聖女被俘遭受侮辱,情急之下出手相救,卻不料就此破戒犯下了大過。聖女被慧鏡所救,劫後餘生自是悲喜交加,當下抱著小和尚又哭又笑,小和尚意亂情迷,一時竟又忘了清規戒律。當晚兩人於一間破廟暫作安頓,小和尚為聖女療傷,期間免不了肌膚相接,兩人本就互相傾慕,一時幾乎難以克製……但小和尚始終口頌佛經壓製邪念,這才沒有做出越軌之舉……”
“小和尚錯手殺死了人,心知那幫人絕不會善罷甘休,必會想盡辦法進行報複,他不想聖女為此受到更多牽連,於是便決定將她護送出關返迴西境。聖女雖刁蠻任性,但也明白此次中原之行已經因她引發了不少風波,彼時的中原已無她立足之地,所以她盡管萬般不舍,卻也別無他法,也就隻能依了小和尚的建議。於是兩人便向西而行,為了低調行事,小和尚讓聖女將剩餘教徒分散而行,以免人多引人注意。豈料才行不過數日,沿途便聽到傳言,說天輪寺的和尚勾結魔教妖女殺害武林同道,中原武林中已經聚集起不少人正在四處搜捕。小和尚聞得消息,頓時又驚又怒,心知用不了多久江湖傳言必會傳至天輪寺,若為他一人之故有損天輪寺數百年聲譽,那他慧鏡就是佛門的罪人。小和尚一時焦急萬分,隻想盡快將聖女護送出關,然後再返迴天輪寺請罪……”
趙柏靈忽然頓下話頭,稀鬆的眉頭緊鎖,神色略顯黯然。公子羽瞧得他神色,不由搖頭一歎,道:“事已至此,隻怕小和尚沒那麽容易將那聖女護送出關了。”
這一次鐵錚沒有開口插話,但他似乎也已經被老者故事裏少年男女的經曆勾起了興趣,並急欲知曉兩人接下來的命運到底會如何。
“然也。”
趙柏靈續道:“盡管小和尚兩人一路謹慎低調,但還是被人發現了行蹤。可這一次來的已經不是尋常的江湖浪人,而是由一幹武林高手以及武功不俗的江湖散人聯合組成的隊伍,實力不容小覷。他們截住了兩人,逼迫小和尚交出聖女。小和尚心知若不交出聖女,後果隻會更加嚴重;但若交了人,聖女必會受到難以想象的侮辱折磨,況且他早已對聖女有了情愫,又豈會甘願讓心上人受那般苦難?但他已經錯手殺死了人,又不想再多添罪孽。那些人見他猶豫不決,威逼更甚,甚至還將天輪寺也扯了進來,說天輪寺空負中原第一佛門的聲譽,卻隻會教出勾結妖女殘害江湖同道的淫僧。小和尚本已焦躁,聞言頓時怒不可遏,聲言他之所為與天輪寺全無幹係,不容任何人有辱師門清譽,雙方交涉無果,最後隻能動武。那些人雖武功不俗,但小和尚卻更勝一籌,數十好手聯手之下依然拿不下小和尚。而小和尚心中有愧,出手隻為自保絕不傷人性命,雙方纏鬥甚久,最後被小和尚尋得破綻,帶著聖女突圍而出……”
“小和尚兩人逃脫之後,中原眾人驚怒無比,一邊窮追不舍,一邊廣發消息邀請更多江湖中人對兩人進行截擊。而小和尚帶著那聖女馬不停蹄直往西去,可謂星夜兼程。但無奈追兵越來越多,半月之內,兩人便被圍攻了十幾次,卻都被小和尚仗著有佛門的大羅金身神功護身脫困而去,可雖是如此,小和尚也漸感疲乏,逃亡的速度也大不如前,而後麵追兵的人數不但與日俱增,其中的高手也越來越多,在隨後的幾次追截中,一味隻求自保的小和尚已經難以抗衡眾多高手的圍攻,有一次他終於不得已被逼出了重手,掌下連傷帶斃了十餘人方才脫圍。可經那一戰,他也徹底觸怒了中原武林,西行之路的追兵已多達近千人,事情越鬧越大,半座中原江湖都引起了轟動,許多不明真相的名門正派也派出高手參與追截,一場腥風血雨就此拉開序幕……”
趙柏靈搖頭歎息不止,公子羽兩人也不由微微動容。
落魄老者臉上浮現出唏噓無奈之色,搖頭歎道:“那一場追殺持續了將近四個月,小和尚被逼得無計可施,隻得狠下心腸且戰且走,死傷在他手下的高手已有近百人。四個月後,兩人曆經兇險波折終於抵達邊關,卻也精疲力盡。但同時追兵也緊跟而至,他們明白了小和尚的意圖,於是便兵分數路封鎖了出關之路,絕不讓魔教聖女出關而去,更有大部分人意欲將兩人殺之而後快……”
鐵錚終於忍不住冷笑插言道:“那麽多高手聯手追殺一個女子,如此行徑,隻怕有違俠義之道吧?”
公子羽輕輕唿出一口濁氣,神情微沉。
趙柏靈又看了一眼鐵錚,表情略有複雜。他搖了搖手中的水囊,卻並沒有喝,而是繼續說道:“小和尚兩人雖已到邊關,無奈出路已封,更身陷包圍,一時之間當真已經走投無路,隻得尋了一處隱秘山洞藏身。那聖女一路被小和尚拚力相護,兩人已經有了同生共死的感情。她見小和尚為了她不惜與半個中原武林為敵,一時既感動又憐惜,對小和尚愛意更深,於是便勸小和尚孤注一擲全力殺出一條生路,然後隨他遠赴西境,再也不迴中原。可小和尚一路西行,早已滿手血腥,他無法說服自己逃避罪孽,所以斷然拒絕了聖女的提議,聖女為此傷心欲絕。但小和尚卻又說,就算拚掉他的性命,也必將聖女安全送出關去。”
“眼見離別在即,兩人俱都黯然神傷,又迴想起過去數月生死相依的情景,不由都痛哭流涕,聖女對小和尚說,如果她真的能夠出關,那兩人以後隻怕再也沒有相見的機會了。此言一出,無異生離死別,兩人一時肝腸寸斷。聖女又忽然說,倘若上天真要讓兩人永不再見,那她也絕不會讓自己留遺憾,她要小和尚一生都記得她。聖女生在西境,本就不拘世俗,當即軟言細語,與小和尚說盡了愛慕之情。小和尚被她癡情所感,一時情難自禁,兩人終於肌膚相接極盡纏綿,有了男女之實……”
老者說到此處,公子羽和鐵錚都不約而同的露出複雜神色。
趙柏靈又長長歎息一聲,續道:“事過之後,小和尚徹底破了色戒,內心惶恐悔恨不已,聖女見此,不由得更添傷懷。沒過多久,追兵已至,將兩人堵於山洞,頓時煙熏投毒手段盡出逼兩人現身。小和尚一怒之下,與聖女衝出山洞,與中原群雄展開了一場驚心動魄的激鬥。群雄雖高手眾多,但小和尚不但武功高絕,更有佛門神功護身,而聖女曆經數月生死逃亡,也已將中原人恨之入骨,她武功雖不算高,可卻頭腦靈活詭計百出,與小和尚一主一輔配合默契,中原一眾高手不但無法將兩人製服,反被他們挾怒殺傷多人徑往邊境而去。群雄越發激憤一路追擊,途中屍橫遍野戰況慘烈,而小和尚最終在力竭前將聖女送到了邊關,那裏早已有先前分散而行的聖傳教徒等待接應,隻要那女子一出邊關,便能順利踏上返迴西境之路。”
趙柏靈忽然嘴角輕輕一抽,眼神閃爍。
鐵錚見狀,不有皺眉道:“聽你語氣,那聖女想必沒有出關吧?”
趙柏靈卻恍若未覺,滿臉沉重神情。
公子羽卻歎道:“就為了一對男女的私情,竟會讓半個中原江湖都為之轟動且死傷無數,卻不知到底值不值得?”
趙柏靈似已迴過神,他看著公子羽,語氣古怪的說道:“你能說出這句話,就足以證明你也從未經曆過男女之情。”
公子羽聞言,終於忍不住嘴角輕輕抽搐了一下,他略顯尷尬的幹咳一聲,岔開話題道:“後來呢?想必還會有更重要的變故發生吧?”
趙柏靈目光移向西麵遠方,道:“中原群雄當然不會輕易讓那聖女出關,他們結成陣勢輪番圍攻,各種手段層出不窮。小和尚雖有佛門大羅金身神功護體,但他畢竟還是肉體凡胎,長時間的苦戰讓他真氣耗損嚴重已是強弩之末,而且還要護著聖女周全,自然疲於應付,沒過多久便身受重傷,但他對聖女有諾在先,所以就算命懸一線,也沒有絲毫退卻,群雄見他如此悍不畏死,無不震驚色變。就在小和尚內力耗盡之際,雙方的苦鬥被人喝止,原來竟是天輪寺善玄方丈親自率領戒律院和羅漢堂首座以及十八護寺武僧恰好趕來,小和尚才得以留得一命……小和尚本是善玄大師親傳弟子,肩負著將來光大天輪寺的重擔,所以深受善玄的喜愛。卻不料數月前天輪寺突然接到消息,說慧鏡在江湖上勾結魔教妖女殘殺武林同道,已經被中原武林聯手追殺。善玄大驚,連忙派人打探消息,而後得到證實,慧鏡已經帶著妖女往西而去。善玄又驚又怒,親自率領天輪寺高手馬不停蹄地趕去西麵邊關,一路所聞皆是慧鏡與武林群雄搏殺消息,死傷其手的武林中人不計其數……”
“唉……”趙柏靈歎道:“那善玄方丈星夜兼程終於趕到邊關,卻見昔日愛徒如今竟是渾身浴血命懸一線之境,當下又是震驚又是心疼。而天輪寺眾人見滿地盡是死傷之人,無不色變心驚。群雄見中原佛門第一宗的住持方丈善玄親臨,一時隻得暫時罷手。善玄三十歲便已成為天輪寺住持,無論佛法武功皆為中原釋門之首,在武林中乃德高望重的高僧,江湖上武林中誰都不敢輕易得罪。但慧鏡勾結魔教中人殺害武林同道已是鐵一樣的事實,於是群雄便興師問罪,指責天輪寺教徒無方,並要求善玄擒下小和尚,給中原武林一個交代。善玄雖又驚又怒,卻心知慧鏡絕非心性兇殘之人,當即讓慧鏡說明真相。慧鏡隻得將事情的來龍去脈說了一遍,而後要求讓聖女先離開中原,他便可任由師門處置。哪料群雄中卻有人說聖女乃異族魔教中人,此番前來中原定然心懷不軌,絕不能讓她離開。眼見群雄群情激憤,善玄左右為難。慧鏡見狀,隻得以死相逼,說若不放聖女離開,他便立刻自盡。慧鏡乃中原佛門百年難遇的奇才,更身負天輪寺所有人的期望,他若一死,無異於將善玄二十多年精心栽培的苦心付諸東流。善玄雖身在佛門,卻又豈能不知人心叵測江湖險惡?所以他早已料定此事絕非慧鏡一人之錯,但小和尚殺人破戒已成事實,眾怒難犯,所以如何處置小和尚便成了一個難題。就在那時,聖女卻再次出言相勸,要讓小和尚隨她離開中原。慧鏡卻大怒,提刀橫在脖頸,要聖女馬上離開,否則他便自刎當場。”
趙柏靈一口氣說到此處,又忍不住長歎一聲,似極為感慨唏噓。
鐵錚聽得心情複雜,不由也輕歎道:“看來那小和尚是真心喜歡上那女子了。”
公子羽也不由歎道:“恩怨情仇,是非對錯,誰又能真正分得清楚?所以這就是我為何不會執著與正邪之分的原因。”
鐵錚看向趙柏靈,問道:“想必那老和尚在眾怒難犯之下,定然不會答應小和尚的要求吧?”
“你錯了。”趙柏靈卻搖頭道:“善玄當時並沒有順應局勢將兩人一同擒下,而是答應了慧鏡的要求,不過他有一個條件,就是要讓那聖女有生之年絕不能再踏足中原半步。而他又當場向群雄保證,在了解完事情所有真相之後,天輪寺會對小和尚處於麵壁思過十年的懲罰。群雄自然不依,聲稱天輪寺有意偏袒門下弟子,枉為佛門正派。善玄雖為一代高僧,見此也不由動了嗔念,而天輪寺其他高手見有人侮辱本門聲譽,便與群雄發生口角,幾乎又引起一場大戰。善玄終究為一門之主,不願與群雄為敵,於是便提議先將兩人收押,而後廣發英雄帖召開武林大會,共同商議此事如何處置。群雄雖不忿,但誰也不敢輕易與天輪寺交惡,於是便與善玄達成了共識。善玄便親自動手製住了慧鏡和聖女,將他二人帶到了就近的白馬寺關押,而後以天輪寺的名義散發英雄貼,邀請天下群雄前來召開武林大會。一個月後,以儒門和劍宗為首,以及當時九大門派中的六大派還有其他武林中數百人都受邀來到了白馬寺召開了武林大會。在以和為貴,厘清了事情經過以及不貿然與西境交惡的前提下,中原一方認同了當初善玄的提議,將聖女逐出中原並永遠不得再踏足中原,那聖女被逼無奈,隻能答應。但慧鏡不但破了佛門戒律,更親手殺傷眾多人命,除了要接受麵壁思過十年的懲罰外,還要被廢去武功。天輪寺上下對此雖心有不甘更於心不忍,但廢去一身武功修為總比沒了性命要好,所以善玄方丈也隻能答應。但慧鏡重傷之下不能立刻廢功,否則性命難保,於是群雄允許天輪寺先將他帶迴養傷,等他痊愈後在有見證人的情況下再行廢功。”
落魄老者頓了頓,又緩緩喝了一口水,神情也不知是喜是悲,接著說道:“而後,天輪寺的和尚們親自押送聖女到邊關,由等在關外的聖傳教徒接走返迴西境。隨後慧鏡也被善玄帶著返迴了天輪寺麵壁思過,這場轟動武林的風波總算告一段落。”
“既然有了結果,那這件事不就應該了結了嗎?”鐵錚吐出一口氣說道。他忽然皺起眉頭,對趙柏靈道:“剛才你說對魔教之事了解不多,可現在說了這麽久,那些事仿佛就是你親眼所見一般,那你說的到底有幾分真假?”
公子羽聞言,也不由向老者投去狐疑目光。
趙柏靈無奈苦笑道:“因為我現在說的那些經過,尤其是慧鏡與聖女之間的糾葛,都是當年在武林大會上,小和尚親口說出來的。”
鐵錚忍不住歎道:“要一個人當著數百人親口說出自己的隱秘,隻怕那小和尚當時真與死無異了。”
公子羽卻道:“如果他不說清楚,那死的隻怕就不止是他一個和尚了。”
鐵錚一怔,隨即輕輕冷哼了一聲。
公子羽又問道:“按理說此事已經有了結果,為何後來又會發生魔教侵犯中原武林之事?”
“因為……”趙柏靈神情微變,忽然重重歎道:“因為那個本該已經返迴西境的聖女,她忽然又迴來了,並找到了天輪寺。”
“竟有此事?”鐵錚大感意外,難以置信的皺眉道:“她腦袋是不是有問題?”
“哦?”公子羽也好奇道:“好不容易脫離了危險,她為何還要迴來?”
“因為她是一個癡情的女子,想到小和尚為了她不但要被罰麵壁思過十年,還要被廢去一身武功,她擔心小和尚的安危,所以中途返迴來到了天輪寺,要求見小和尚最後一麵。”趙柏靈瘦削的臉龐上忽然浮現出一抹怪異神色,緩緩說道:“那慧鏡本為佛門奇才,就是因為一段孽緣才導致他落到如此不堪境地,所以天輪寺上下無不將聖女視為罪魁禍首,自然不肯依她,而她離開邊關不久又重入中原,已經違反武林大會的約定,天輪寺的和尚們更加怒不可遏。可那聖女說什麽也不離開,還放言如不依她,她便要再次大鬧中原。善玄得知,雖極為惱怒,可天輪寺經過慧鏡一事聲譽已經受到極大影響,若被聖女再一鬧,天輪寺以後隻怕會淪為江湖笑柄。善玄為了小事化無,便見了聖女,聲言佛門有慈悲寬容之心,不與她計較毀約之事,隻要求她速速離開。哪知聖女執意要見到小和尚,並說還要當麵問他一句話。善玄無奈,隻得讓正在養傷的慧鏡與她相見……小和尚不料聖女竟又返迴,真是悲喜交集無以言表,聖女見小和尚重傷未愈不複昔日豐神俊朗,心下也是既憐愛又淒苦。隨後在善玄的提醒下,聖女方才問了小和尚一個問題……”
鐵錚濃眉一挑,忽然說道:“莫不是那聖女要以身相許,問那小和尚肯不肯娶她吧?”
公子羽卻雙眉微蹙,說道:“敢愛敢恨,看來那聖女的確不是一般女子。”
“是啊。”趙柏靈歎道:“當年之戰雖都是因她而起,但她能為了自己所愛之人,不顧安危重入中原,單是這份性情膽魄便以非常人能及,隻可惜,她愛上的是一個和尚。”
鐵錚卻皺眉道:“她到底問了什麽?”
“她雖沒有直言問小和尚會不會娶她,但她的問題其實意思也差不多……”趙柏靈沉吟良久,神色古怪的道:“聖女問小和尚,如果他十年思過之期已滿,那時他願不願意還俗隨她而去。”
此言一出,公子羽和鐵錚兩人都沉默了。
見兩人沒有插言,趙柏靈便繼續說道:“慧鏡聽了以後,並沒有如善玄意料中的那樣果斷拒絕,而是猶豫了。善玄為此生怒,斥責聖女不得胡言亂語。聖女察覺小和尚有心動之意,於是便對善玄說,如果小和尚將來願意為她還俗,她便自願隨小和尚一同在天輪寺思過十年,以贖當初罪過,但十年以後,天輪寺必須要放慧鏡還俗不得阻攔。”
趙柏靈說到這,神色裏竟露出幾分敬佩之色。
“倘若小和尚六根未盡塵緣未了,又對那聖女情根深種,這倒是一個不錯的選擇。”鐵錚沉吟道:“聽到此處,連我也不得不有些佩服那個聖女了,為了一個和尚竟能甘願受罰十年,如此情義,果非常人。”
公子羽卻忽然輕歎道:“隻可惜,她雖有情,但卻觸了別人的逆鱗,所以她的要求不會被認可,否則就不會發生後來的事了。”
鐵錚神色微變,趙柏靈若有所思的看著公子羽,意味深長的道:“你對人性的了解透徹,也果然非同一般。”
鐵錚若有所悟,問道:“如此說來,定然是那老和尚從中作梗了?”
趙柏靈微微頷首,語氣深沉地道:“善玄方丈見兩人之間相顧有情,又聽聖女那般言語,慧鏡非但沒有拒絕反而有欣喜之意,當即又驚又怒。善玄本以為之前慧鏡之所以會為了聖女與武林為敵完全是因為路見不平拔刀相助的俠義之舉,而他破了色戒也是因為心誌不堅受了女色誘惑,並非是真的喜歡上了聖女。若是如此,那隻要聖女不再糾纏,他經過十年麵壁定能反省,以後還能成為天輪寺的一大支柱。但如今一見,慧鏡顯然不但動了凡心,更深深愛讓了那個異族女子,而聖女的話也顯然打動了慧鏡,他已有還俗之意。善玄多年用心栽培慧鏡,更將百年來從未有人練成的佛門神功大羅金身秘籍傳給了他,就是惜他的天縱之才,希望以後能扛起光大天輪寺甚至整個中原佛門的重任。善玄方丈沒想到他多年苦心竟被一個魔教妖女一朝所破!若慧鏡真為了一個妖女還俗,那天輪寺三百年聲譽不但要一朝盡毀,中原佛門也將為此染上永遠也洗不掉的汙點,如此嚴重的後果,天輪寺誰也擔當不起!饒是善玄一代高僧,也不由得怒從心起,他絕不能讓聖女蠱惑慧鏡還俗,於是他盛怒之下非但沒有答應聖女的要求,還怒斥她以美色迷惑佛門弟子,隨即以聖女對佛門有圖謀不軌為由將她關押了起來,並嚴厲要求慧鏡發下重誓永遠忠於佛門,不得再心存魔障,更不許再談戀美色見那聖女。慧鏡本就心有愧疚,無奈之下隻得遵從師命……”
“數月之後,傷勢已有好轉的慧鏡偶然聽到同門私下議論,說掌門方丈要將那魔教妖女押送至其他地方永久幽禁,以絕慧鏡留戀紅塵之心。慧鏡聞之大驚,若那聖女真的被送至其他地方幽禁,那她的生死可就由不得她了。慧鏡無計可施,終於鋌而走險,某一夜他尋到了關押聖女的密室,將她救出後趁夜逃出了天輪寺。善玄得知怒不可遏,親自率領寺中高手追捕。慧鏡傷勢已經恢複大半,他的武功還沒被廢,天輪寺眾僧數度圍截皆被他脫困而去。善玄更怒,於是動用了佛門的降魔大陣並親自出手才將慧鏡擒下,但那聖女卻於亂戰中被潛入中原的聖傳高手趁機救走。於是,中原武林與聖傳之間的大戰正式拉開……”
落魄老者話音戛然而止,神色陡然變得蒼白,似乎多年前那無比血腥可怕的記憶再次將他淹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