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杏將前些時候帶出的北珠拿出來,遞給魏閔武看。
魏閔武接過看了幾眼,就吃驚說道:“這是北珠!杏兒,你手中怎麽會這東西的?”
章杏不敢貿然說這是青蒙山大當家張天逸的東西,隻問道:“二哥覺得這東西如今能不能出手?”
魏閔武點了點頭,說:“以前是不行,朝廷管得嚴,鹿江那邊的采珠點尋常人等根本就不能靠近,雖說也有極少流出來,但誰也不敢拿出來公然叫賣。不過近些年來,倒是沒那麽嚴了,夾帶私扣常有發生。江淮這邊市麵上許是還沒有,但鹿江、榆林一帶卻都可以見到,當然,也隻有知根底的,掌櫃的才會拿出去。”他看了一陣,又問道,“你這東西到底是從哪裏來的?”
章杏頓了頓,說道:“這是石頭留下的。”
“石頭?他手頭上怎麽會有這東西?”魏閔武驚訝說道。
章杏猶豫一陣。魏閔武笑著說道:“是石頭那小子不讓你說的?”
章杏搖頭,抬頭看魏閔武,反問道:“二哥知不知道青蒙山當家張天逸?”
魏閔武愣了愣,很快就明白過來,臉上的笑一下子收了,端正坐直了,盯著章杏,問道:“這北珠是石頭從張天逸手上弄到的?”
章杏點了下頭。
魏閔武吸了一口冷氣,半響方說道:“杏兒,你這珠子不能動!且不說這地裏明麵上還沒有見到這東西,就是有了,你手頭上的這珠子也不能動。你可知道這是什麽?這是朝廷的貢品!你知道江陵張氏是因為什麽招禍的?就是這批北珠!”
章杏自跟石頭去了一趟山洞之後,就遣了人打聽過張家的事情。不過她謹慎非常。唯恐打探消息的事情被他人查知,而聯想到其他,隻敢暗地裏做這事。也不知是隔久遠了,還是她打探的門道不對。她得到的消息很少,其中也有提到張家因貢品丟失而獲罪的事。但也就寥寥幾句,真假更是不知了。
魏閔武歎了口氣,又說:“這事隔得有些年頭了,外麵知道這事的人已是不多了。我知道的這些也是打道上弟兄們那聽來的。想當年,張氏還是江陵數一數二的大戶,張天逸的祖父張七曜官至戶部尚書。其父親一輩也有多人在朝為官。其中排行老四的張鶴來在中軍領職,有一迴,他被派往東北押送一批貢品上京,途中也不知出了何事,連人帶東西一並都不見了。朝廷怪罪下來。張家因此招禍,除了張天逸僥幸逃脫外,滿門盡遭株連。”
他說著,看著手中的珠子苦笑一下,“這批珠子就是禍害的根源啦。你若是真想出,這附近肯定是不行了。太紮眼了。不過,我可以替你將東西帶過東北那邊去。那邊反正已是亂成了一鍋糟,東西丟那裏。價錢方麵雖是不如意,但勝在可靠。”
章杏想了想,問道:“二哥知不知道張家的這批貢品裏除了北珠。還有什麽?”
魏閔武搖了搖頭,“這個,我就不知道。我也是聽道上兄弟們說餓那麽幾嘴。你要是想知道這些,改明日,我再去問問。”
章杏連忙說:“二哥還是不要問了。二哥說得對,這批東西太紮眼了。問多了,難免有人會多想。”
魏閔武邊想。邊點了下頭,又看著章杏。躊躇一會兒,壓低了聲音,說道:“這麽說,張家那批貢品如今是在你們手上了?”
章杏點了下頭。魏閔武不由得搓起手來,說道:“哎,杏兒,這裏麵除了北珠,還有些什麽寶貝?”
章杏是知道魏閔武秉性的,他也不是有多喜愛這些好東西,隻是商人本性,見了好東西,就忍不住想多了解一些。她說了幾樣。
魏閔武感歎說:“這可都是些好東西啊,可惜了,偏生不能拿出來。不過,杏兒,你若真想出,二哥也會給你想法子的。”好東西隻能看,不能用,那還能叫什麽東西。
魏閔武的想法跟石頭的一樣。
章杏如今也是想錢了,她手頭的米糧鋪子如今隻開了五家,糧庫雖是有些存貨,但如果到了真正需要的時候,絕對是不夠的。馬上就要到秋收時節,今年水不大,逢了大旱年,地裏的收成不濟,但還是有些的。河源那邊去不成,江淮這邊今秋的糧食,她肯定是要搶的,哪怕價錢要高過往年許多。
她手頭已是見拙,張家的這批東西,她肯定是要出些的。也如魏閔武所說,江陵這裏以及附近都是不能出的,東西越遠越安全。她也不擔心魏閔武,他比她更知道這批東西的危險性。
章杏低聲說:“二哥你手頭上往東北的馬幫什麽時候走?”
“過幾天就有兩支要跑那邊了。”魏閔武說著,看著章杏,“杏兒,你是打算出些北珠嗎?”
章杏點了下頭。這批北珠來自東北,也隻有在那裏現身最安全了。
“二哥,你們迴程有接到買賣嗎?”章杏又問魏閔武。
魏閔武笑看著她,說道:“你是不是想讓我幫你馱些糧食迴來?”
章杏愣了愣,“是大哥告訴你的?”
魏閔武搖頭,笑著說:“我到你鋪子裏走了一趟,趙掌櫃說你著急要買糧食呢。怎麽?你鋪子的糧食不夠了?”
“這倒不是。”章杏低聲說,“我想沈家大約很快就要找上門來了。”
魏閔武聽得呆了呆,很快又緩緩點了下頭。他們開米糧鋪子的時候,就料到了沈家會找上門的來。如今亂象更顯了,沈家的秋風,他們都借了,也是該吐些東西出來了。
東北那邊糧食也盛產,比之魚米之鄉的江南隻微遜一籌。這幾年江淮不是水患就是幹旱,東北那邊雖也是不太平,但比起江淮等地還是好了許多。江淮這地的糧商因是有靠,又嫌東北路遠,很少有去那邊販米的。
對於糧食,章杏如今就是嫌少。他們要在沈家的眼裏站穩了,這一次不得不有所表現。
魏閔武答許了下來。章杏將附近幾地的糧價告訴了魏閔武。有比較才有鑒別,若是東北那邊糧價比之這邊還高,那自是不用大老遠販迴來了。
過了幾日,章杏又吃了一驚,她原以為此番去東北的是魏閔武手頭上的馬幫,卻不料魏閔武竟是也要去。
魏閔武笑著說道:“我也有段時間沒跑東邊了,這次就跟他們去一遭吧。”
章杏心裏發澀,她知道魏閔武是為了她才專程跑的這一趟。他終究是不放心。
她問了歸期。
魏閔武笑著說道:“少則兩三月,多則半年就能迴來了,等二哥迴來了,你的糧行就不用愁了。”
章杏點頭,扯出一個笑來。魏閔武拍了拍她的肩膀,靠近了些,低聲說道:“張家的那些東西,你千萬要記得,勿要輕易再在人前拿出了。這東西咱們還不知底細,穩著些終歸是對的,你放心,等二哥去一趟東北,找到了門道之後,定會想法子替你將這些東西用到。”他頓了頓,又低聲說,“還有,大哥那邊,你也先瞞著不要說。”
章杏又點了下頭。她也是打算繼續瞞著魏閔文。她這大哥跟二哥不一樣,大哥謹慎,二哥大膽,張家的這批東西魏閔文知道了,也一樣沒有辦法,除了讓他憂心以外,再沒其他了。
魏閔武啟程去了東北之後,章杏迴了一趟李莊村,讓李大河跟租賃他們土地的租戶先打了個招唿,今秋收成之後,各租戶手頭若是有餘糧要賣,既可拿來抵租金,也可以比市麵略高些的價賣與章記糧行。
李尤氏聽了這樣的好事,不禁拍手叫道:“這樣的好事,哪個不願意?杏兒,你放心,且不說租了咱們土地的人了,怕是咱村裏其他的人也會將糧食賣與章記的。”
魏雲海也將這話傳給租魏家田地的人家。
秋收到了,趙子興早早就帶了人來了李莊村。附近幾村有許多看熱鬧的過來。見章記收糧,果是如前所說,高過市麵價位,也紛紛拿出家中餘糧來賣。
章記此舉壞了當地規矩,先前附近米商還不知有這事,等知道了,人家已是收了糧食,早走了。經過了這事,糧食的價錢已是降不下來。米商出了高價才得了些剩的,心裏自是怨恨,有幾家米商聯合一起,將章記告到盂縣總商會。也不知章記有什麽厲害門道,商會幾位理事就知道打花槍,和稀泥,等整個收獲季節都過完了,也沒有拿出個章程來。
章記的糧庫裏已是堆滿了糧食。
後來不知是哪裏透了風聲出來,說章記不僅有西南第一家商號雲氏做靠山,還與西北沈家有關聯。這一下子,江淮等地幾縣的米商再不敢說話了。前些年趙家的事情還留在人們腦海裏,如今的年頭,誰敢與既能當兵,又能做土匪的強人作對?
章記的糧行已是在盂縣錦陽裕安遍地開花了。
金秋十月過後,章記糧行的大掌櫃趙子興抱著賬薄來到了京口。(未完待續)i861
魏閔武接過看了幾眼,就吃驚說道:“這是北珠!杏兒,你手中怎麽會這東西的?”
章杏不敢貿然說這是青蒙山大當家張天逸的東西,隻問道:“二哥覺得這東西如今能不能出手?”
魏閔武點了點頭,說:“以前是不行,朝廷管得嚴,鹿江那邊的采珠點尋常人等根本就不能靠近,雖說也有極少流出來,但誰也不敢拿出來公然叫賣。不過近些年來,倒是沒那麽嚴了,夾帶私扣常有發生。江淮這邊市麵上許是還沒有,但鹿江、榆林一帶卻都可以見到,當然,也隻有知根底的,掌櫃的才會拿出去。”他看了一陣,又問道,“你這東西到底是從哪裏來的?”
章杏頓了頓,說道:“這是石頭留下的。”
“石頭?他手頭上怎麽會有這東西?”魏閔武驚訝說道。
章杏猶豫一陣。魏閔武笑著說道:“是石頭那小子不讓你說的?”
章杏搖頭,抬頭看魏閔武,反問道:“二哥知不知道青蒙山當家張天逸?”
魏閔武愣了愣,很快就明白過來,臉上的笑一下子收了,端正坐直了,盯著章杏,問道:“這北珠是石頭從張天逸手上弄到的?”
章杏點了下頭。
魏閔武吸了一口冷氣,半響方說道:“杏兒,你這珠子不能動!且不說這地裏明麵上還沒有見到這東西,就是有了,你手頭上的這珠子也不能動。你可知道這是什麽?這是朝廷的貢品!你知道江陵張氏是因為什麽招禍的?就是這批北珠!”
章杏自跟石頭去了一趟山洞之後,就遣了人打聽過張家的事情。不過她謹慎非常。唯恐打探消息的事情被他人查知,而聯想到其他,隻敢暗地裏做這事。也不知是隔久遠了,還是她打探的門道不對。她得到的消息很少,其中也有提到張家因貢品丟失而獲罪的事。但也就寥寥幾句,真假更是不知了。
魏閔武歎了口氣,又說:“這事隔得有些年頭了,外麵知道這事的人已是不多了。我知道的這些也是打道上弟兄們那聽來的。想當年,張氏還是江陵數一數二的大戶,張天逸的祖父張七曜官至戶部尚書。其父親一輩也有多人在朝為官。其中排行老四的張鶴來在中軍領職,有一迴,他被派往東北押送一批貢品上京,途中也不知出了何事,連人帶東西一並都不見了。朝廷怪罪下來。張家因此招禍,除了張天逸僥幸逃脫外,滿門盡遭株連。”
他說著,看著手中的珠子苦笑一下,“這批珠子就是禍害的根源啦。你若是真想出,這附近肯定是不行了。太紮眼了。不過,我可以替你將東西帶過東北那邊去。那邊反正已是亂成了一鍋糟,東西丟那裏。價錢方麵雖是不如意,但勝在可靠。”
章杏想了想,問道:“二哥知不知道張家的這批貢品裏除了北珠。還有什麽?”
魏閔武搖了搖頭,“這個,我就不知道。我也是聽道上兄弟們說餓那麽幾嘴。你要是想知道這些,改明日,我再去問問。”
章杏連忙說:“二哥還是不要問了。二哥說得對,這批東西太紮眼了。問多了,難免有人會多想。”
魏閔武邊想。邊點了下頭,又看著章杏。躊躇一會兒,壓低了聲音,說道:“這麽說,張家那批貢品如今是在你們手上了?”
章杏點了下頭。魏閔武不由得搓起手來,說道:“哎,杏兒,這裏麵除了北珠,還有些什麽寶貝?”
章杏是知道魏閔武秉性的,他也不是有多喜愛這些好東西,隻是商人本性,見了好東西,就忍不住想多了解一些。她說了幾樣。
魏閔武感歎說:“這可都是些好東西啊,可惜了,偏生不能拿出來。不過,杏兒,你若真想出,二哥也會給你想法子的。”好東西隻能看,不能用,那還能叫什麽東西。
魏閔武的想法跟石頭的一樣。
章杏如今也是想錢了,她手頭的米糧鋪子如今隻開了五家,糧庫雖是有些存貨,但如果到了真正需要的時候,絕對是不夠的。馬上就要到秋收時節,今年水不大,逢了大旱年,地裏的收成不濟,但還是有些的。河源那邊去不成,江淮這邊今秋的糧食,她肯定是要搶的,哪怕價錢要高過往年許多。
她手頭已是見拙,張家的這批東西,她肯定是要出些的。也如魏閔武所說,江陵這裏以及附近都是不能出的,東西越遠越安全。她也不擔心魏閔武,他比她更知道這批東西的危險性。
章杏低聲說:“二哥你手頭上往東北的馬幫什麽時候走?”
“過幾天就有兩支要跑那邊了。”魏閔武說著,看著章杏,“杏兒,你是打算出些北珠嗎?”
章杏點了下頭。這批北珠來自東北,也隻有在那裏現身最安全了。
“二哥,你們迴程有接到買賣嗎?”章杏又問魏閔武。
魏閔武笑看著她,說道:“你是不是想讓我幫你馱些糧食迴來?”
章杏愣了愣,“是大哥告訴你的?”
魏閔武搖頭,笑著說:“我到你鋪子裏走了一趟,趙掌櫃說你著急要買糧食呢。怎麽?你鋪子的糧食不夠了?”
“這倒不是。”章杏低聲說,“我想沈家大約很快就要找上門來了。”
魏閔武聽得呆了呆,很快又緩緩點了下頭。他們開米糧鋪子的時候,就料到了沈家會找上門的來。如今亂象更顯了,沈家的秋風,他們都借了,也是該吐些東西出來了。
東北那邊糧食也盛產,比之魚米之鄉的江南隻微遜一籌。這幾年江淮不是水患就是幹旱,東北那邊雖也是不太平,但比起江淮等地還是好了許多。江淮這地的糧商因是有靠,又嫌東北路遠,很少有去那邊販米的。
對於糧食,章杏如今就是嫌少。他們要在沈家的眼裏站穩了,這一次不得不有所表現。
魏閔武答許了下來。章杏將附近幾地的糧價告訴了魏閔武。有比較才有鑒別,若是東北那邊糧價比之這邊還高,那自是不用大老遠販迴來了。
過了幾日,章杏又吃了一驚,她原以為此番去東北的是魏閔武手頭上的馬幫,卻不料魏閔武竟是也要去。
魏閔武笑著說道:“我也有段時間沒跑東邊了,這次就跟他們去一遭吧。”
章杏心裏發澀,她知道魏閔武是為了她才專程跑的這一趟。他終究是不放心。
她問了歸期。
魏閔武笑著說道:“少則兩三月,多則半年就能迴來了,等二哥迴來了,你的糧行就不用愁了。”
章杏點頭,扯出一個笑來。魏閔武拍了拍她的肩膀,靠近了些,低聲說道:“張家的那些東西,你千萬要記得,勿要輕易再在人前拿出了。這東西咱們還不知底細,穩著些終歸是對的,你放心,等二哥去一趟東北,找到了門道之後,定會想法子替你將這些東西用到。”他頓了頓,又低聲說,“還有,大哥那邊,你也先瞞著不要說。”
章杏又點了下頭。她也是打算繼續瞞著魏閔文。她這大哥跟二哥不一樣,大哥謹慎,二哥大膽,張家的這批東西魏閔文知道了,也一樣沒有辦法,除了讓他憂心以外,再沒其他了。
魏閔武啟程去了東北之後,章杏迴了一趟李莊村,讓李大河跟租賃他們土地的租戶先打了個招唿,今秋收成之後,各租戶手頭若是有餘糧要賣,既可拿來抵租金,也可以比市麵略高些的價賣與章記糧行。
李尤氏聽了這樣的好事,不禁拍手叫道:“這樣的好事,哪個不願意?杏兒,你放心,且不說租了咱們土地的人了,怕是咱村裏其他的人也會將糧食賣與章記的。”
魏雲海也將這話傳給租魏家田地的人家。
秋收到了,趙子興早早就帶了人來了李莊村。附近幾村有許多看熱鬧的過來。見章記收糧,果是如前所說,高過市麵價位,也紛紛拿出家中餘糧來賣。
章記此舉壞了當地規矩,先前附近米商還不知有這事,等知道了,人家已是收了糧食,早走了。經過了這事,糧食的價錢已是降不下來。米商出了高價才得了些剩的,心裏自是怨恨,有幾家米商聯合一起,將章記告到盂縣總商會。也不知章記有什麽厲害門道,商會幾位理事就知道打花槍,和稀泥,等整個收獲季節都過完了,也沒有拿出個章程來。
章記的糧庫裏已是堆滿了糧食。
後來不知是哪裏透了風聲出來,說章記不僅有西南第一家商號雲氏做靠山,還與西北沈家有關聯。這一下子,江淮等地幾縣的米商再不敢說話了。前些年趙家的事情還留在人們腦海裏,如今的年頭,誰敢與既能當兵,又能做土匪的強人作對?
章記的糧行已是在盂縣錦陽裕安遍地開花了。
金秋十月過後,章記糧行的大掌櫃趙子興抱著賬薄來到了京口。(未完待續)i8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