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此同時,皇宮後花園。
雖然李世民是一個認真負責的皇帝,但他並非不懂得放權。畢竟手下有一群懂得處理具體事務的人,如果他還學秦皇或者明皇那麽肝,肯定活不長久。
所以有時候,他也會在後花園逛逛,放鬆下疲勞的神經——唯一麻煩的不過是在自己想要放空大腦的時候,總會有一些後宮女人想要在這裏創造偶遇,讓自己寵幸,然後一步登天。
然而麵對這些女人,李世民卻提不起勁。
“我缺女人嗎?”李世民搖搖頭。且不說他那賢惠的皇後,妃子裏麵也有著向自己弟妹和前朝公主這種屬性特殊的存在。
李世民雖然不像始皇帝一樣有著收集癖,哪怕自己並不怎麽享受,也會去收藏許多美女來充實後宮。
但是他的後宮也並不缺少女人。
看著那些眼前鶯歌燕舞的妃子,李世民很無奈地搖搖頭。
這時候,一個穿著昭儀等級製服的女孩從人群中匆匆走來。在她出現的瞬間,原本充滿脂粉味道的輕鬆氣氛瞬間安靜下來。
所有人看著這個匆匆行走的女孩,在一雙雙美眸中,充滿了妒忌,敬佩,羨慕,憧憬,不甘等種種情緒。
不過這個女孩並沒有在意,她在來到李世民麵前後,隻是遵照宮廷禮儀,給李世民行禮,然後說道:“陛下,消息已經傳過去了。”
李世民點點頭,卻並沒有在意。他低聲問道:“怎麽樣?麵對後宮三千佳麗的眼神,你感覺如何?”
聽到這話,少女搖搖頭,微笑著對李世民說道:“陛下,這幾年媚娘不都是這麽過來的嗎?這些眼神,對媚娘來說隻是過眼雲煙。”
聽到這話,李世民滿意地點點頭。
他說道:“我就喜歡你這樣聰明的女孩。”
武媚娘頓了頓,她自然明白李世民說的喜歡,到底是什麽意思。
尋常妃子,哪怕聰明,在這深宮大院中,也隻會去用心揣摩聖意,哪怕麵對一個心如鐵堅的多疑皇帝,這些妃子也能夠讓自己化為繞指柔,慢慢讓皇帝信任自己。
在華夏曆史上,不被大臣繞著團團轉的皇帝數不勝數。但麵對後宮的紛爭,卻很少有皇帝不被玩弄。
但武媚娘卻很清楚,這些女人和她父親家裏的妻妾其實一樣。
她們猜度夫君之心,教唆孩童欺壓兄弟,善行讒言,勾心鬥角乃至於瓜分家產,為了掌家裏鑰匙鬧得雞飛狗跳。施展那些小伎倆,騷操作,的確是一把好手。
但讓她們把這份聰明用在治理國家,合縱連橫,在大國之間爾虞我詐的政治戰場上進行博弈,處理官僚係統的種種問題,卻是兩眼一抹黑。
這些婦人,在李世民眼裏不過是工具人。她們和關在鳥籠裏歌唱的喜鵲一樣,都不過是玩物而已。
即便是長孫皇後,在李世民心中也不過是半個人。
而真正能讓李世民當人看,能夠交心的存在,卻是那些能把才華用在治理國家,讓國家變得更美好的人。
可惜,俗話說的好,“人數過萬,智商減半”。或許那些女孩在入宮之前,隻要加以調教,的確能擁有不遜色於男人的政治才華——事實上,曆史上武則天提拔的上官婉兒,就證明了這一點。
但在後宮中,她們的才華,卻已經埋沒。她們在這後宮的修羅場中,泯然於眾人。
隻有武媚娘,她知道自己是特殊的。
因為她哪怕在這後宮的修羅場中,也不曾受影響。
她的政治才華,在後宮三千佳麗,庸脂俗粉中,仿佛鑽石般閃亮。因此,哪怕她經常犯一些錯誤,李世民也會選擇一笑置之。
看著在自己麵前笑語盈盈的武媚娘,李世民滿意地點點頭。
他說道:“在這後宮中,並不缺少比你美貌的妃子,也不缺少在詩詞歌賦,彈琴作畫上比你強的才女。但我隻把她們當做裝飾門庭的玩物。”
皇帝看了看自己身後,那些鶯歌燕舞的花季少女。雖然少女的美姿的確很美貌,很吸引人,但李世民的臉上,卻沒有任何興奮的表情,就仿佛在觀賞禦花園中,那一朵朵鮮豔的花;在宮室之中,裝點宮廷的藝術品。
人,會對花,對藝術品產生欲望嗎?
當然不會。
那些,都隻是裝飾品而已。
李世民將目光轉迴武媚娘。他淡然地說道:“我隻希望後宮中,有多點像媚娘這樣的女人。這樣,後宮也能多點生氣。”
武媚娘盈盈一笑,沒有說話。
雖然她的確受到李世民寵幸,甚至很多後宮女人針對她的陰謀,都在李世民的庇護下,沒有真正落在她身上。
但她知道,有些話,李世民能說,她不能說。
看著武媚娘沒有說話,李世民的眼神有些黯然,有些失望。他歎了口氣,說道:“既然蕭文已經知道了他的仇人在哪裏,那他應該就不會鬧事了。我大唐的士林可是一直頂著勳貴和世家的壓力,隻要他一鬧,恐怕那些讀書人就沒有活路了。”
“所以,這件事必須有犧牲者。”
“媚娘,你這次做得很對。這個國家,畢竟是我們李家的。我們有必要守好它。我不在乎那些人到底要追逐什麽利益,也不在乎他們到底要互相鬥爭到什麽時候。我唯獨關心,他們到底會不會傷害到這個國家。”
“陛下聖明。”武媚娘朝著李世民,屈膝躬身,恭敬地說道。
她很清楚,如果這一次不是她在第一時間主動認錯,或許她也會成為發泄蕭文怒火的道具了。
雖然她在李世民眼裏,多少是個人。但皇帝,始終是孤家寡人。為了皇權的穩定,為了國家的平穩,就算是自己的父親兄弟,這個皇帝也照殺不誤。就更不用說,她隻是皇帝比較欣賞的昭儀而已。
……
洛陽和嵩陽書院之間,有一段距離。當蕭文迴到洛陽後,時間已經到了傍晚。
不得不說,武風盛行的大唐,民眾的心也很大。
雖然昨天在洛陽城南門那發生了令人驚駭的戰鬥。但第二天,整個街道上除了多了一些巡邏,維持治安的士兵外,就沒有別的變化。
下了馬車,蕭文看著孫尚香,問道:“現在,可以說是什麽事情了吧?”
“當然,先生。”孫尚香微微笑起,彎彎的眉毛和晶瑩的雙眸透著優雅與自然。隻聽見她說道:“我們剛才已經從一個嵩陽書院的學生那裏知道,那個策劃刺殺先生的宋國大儒程頤的學生的住所。”
雖然李世民是一個認真負責的皇帝,但他並非不懂得放權。畢竟手下有一群懂得處理具體事務的人,如果他還學秦皇或者明皇那麽肝,肯定活不長久。
所以有時候,他也會在後花園逛逛,放鬆下疲勞的神經——唯一麻煩的不過是在自己想要放空大腦的時候,總會有一些後宮女人想要在這裏創造偶遇,讓自己寵幸,然後一步登天。
然而麵對這些女人,李世民卻提不起勁。
“我缺女人嗎?”李世民搖搖頭。且不說他那賢惠的皇後,妃子裏麵也有著向自己弟妹和前朝公主這種屬性特殊的存在。
李世民雖然不像始皇帝一樣有著收集癖,哪怕自己並不怎麽享受,也會去收藏許多美女來充實後宮。
但是他的後宮也並不缺少女人。
看著那些眼前鶯歌燕舞的妃子,李世民很無奈地搖搖頭。
這時候,一個穿著昭儀等級製服的女孩從人群中匆匆走來。在她出現的瞬間,原本充滿脂粉味道的輕鬆氣氛瞬間安靜下來。
所有人看著這個匆匆行走的女孩,在一雙雙美眸中,充滿了妒忌,敬佩,羨慕,憧憬,不甘等種種情緒。
不過這個女孩並沒有在意,她在來到李世民麵前後,隻是遵照宮廷禮儀,給李世民行禮,然後說道:“陛下,消息已經傳過去了。”
李世民點點頭,卻並沒有在意。他低聲問道:“怎麽樣?麵對後宮三千佳麗的眼神,你感覺如何?”
聽到這話,少女搖搖頭,微笑著對李世民說道:“陛下,這幾年媚娘不都是這麽過來的嗎?這些眼神,對媚娘來說隻是過眼雲煙。”
聽到這話,李世民滿意地點點頭。
他說道:“我就喜歡你這樣聰明的女孩。”
武媚娘頓了頓,她自然明白李世民說的喜歡,到底是什麽意思。
尋常妃子,哪怕聰明,在這深宮大院中,也隻會去用心揣摩聖意,哪怕麵對一個心如鐵堅的多疑皇帝,這些妃子也能夠讓自己化為繞指柔,慢慢讓皇帝信任自己。
在華夏曆史上,不被大臣繞著團團轉的皇帝數不勝數。但麵對後宮的紛爭,卻很少有皇帝不被玩弄。
但武媚娘卻很清楚,這些女人和她父親家裏的妻妾其實一樣。
她們猜度夫君之心,教唆孩童欺壓兄弟,善行讒言,勾心鬥角乃至於瓜分家產,為了掌家裏鑰匙鬧得雞飛狗跳。施展那些小伎倆,騷操作,的確是一把好手。
但讓她們把這份聰明用在治理國家,合縱連橫,在大國之間爾虞我詐的政治戰場上進行博弈,處理官僚係統的種種問題,卻是兩眼一抹黑。
這些婦人,在李世民眼裏不過是工具人。她們和關在鳥籠裏歌唱的喜鵲一樣,都不過是玩物而已。
即便是長孫皇後,在李世民心中也不過是半個人。
而真正能讓李世民當人看,能夠交心的存在,卻是那些能把才華用在治理國家,讓國家變得更美好的人。
可惜,俗話說的好,“人數過萬,智商減半”。或許那些女孩在入宮之前,隻要加以調教,的確能擁有不遜色於男人的政治才華——事實上,曆史上武則天提拔的上官婉兒,就證明了這一點。
但在後宮中,她們的才華,卻已經埋沒。她們在這後宮的修羅場中,泯然於眾人。
隻有武媚娘,她知道自己是特殊的。
因為她哪怕在這後宮的修羅場中,也不曾受影響。
她的政治才華,在後宮三千佳麗,庸脂俗粉中,仿佛鑽石般閃亮。因此,哪怕她經常犯一些錯誤,李世民也會選擇一笑置之。
看著在自己麵前笑語盈盈的武媚娘,李世民滿意地點點頭。
他說道:“在這後宮中,並不缺少比你美貌的妃子,也不缺少在詩詞歌賦,彈琴作畫上比你強的才女。但我隻把她們當做裝飾門庭的玩物。”
皇帝看了看自己身後,那些鶯歌燕舞的花季少女。雖然少女的美姿的確很美貌,很吸引人,但李世民的臉上,卻沒有任何興奮的表情,就仿佛在觀賞禦花園中,那一朵朵鮮豔的花;在宮室之中,裝點宮廷的藝術品。
人,會對花,對藝術品產生欲望嗎?
當然不會。
那些,都隻是裝飾品而已。
李世民將目光轉迴武媚娘。他淡然地說道:“我隻希望後宮中,有多點像媚娘這樣的女人。這樣,後宮也能多點生氣。”
武媚娘盈盈一笑,沒有說話。
雖然她的確受到李世民寵幸,甚至很多後宮女人針對她的陰謀,都在李世民的庇護下,沒有真正落在她身上。
但她知道,有些話,李世民能說,她不能說。
看著武媚娘沒有說話,李世民的眼神有些黯然,有些失望。他歎了口氣,說道:“既然蕭文已經知道了他的仇人在哪裏,那他應該就不會鬧事了。我大唐的士林可是一直頂著勳貴和世家的壓力,隻要他一鬧,恐怕那些讀書人就沒有活路了。”
“所以,這件事必須有犧牲者。”
“媚娘,你這次做得很對。這個國家,畢竟是我們李家的。我們有必要守好它。我不在乎那些人到底要追逐什麽利益,也不在乎他們到底要互相鬥爭到什麽時候。我唯獨關心,他們到底會不會傷害到這個國家。”
“陛下聖明。”武媚娘朝著李世民,屈膝躬身,恭敬地說道。
她很清楚,如果這一次不是她在第一時間主動認錯,或許她也會成為發泄蕭文怒火的道具了。
雖然她在李世民眼裏,多少是個人。但皇帝,始終是孤家寡人。為了皇權的穩定,為了國家的平穩,就算是自己的父親兄弟,這個皇帝也照殺不誤。就更不用說,她隻是皇帝比較欣賞的昭儀而已。
……
洛陽和嵩陽書院之間,有一段距離。當蕭文迴到洛陽後,時間已經到了傍晚。
不得不說,武風盛行的大唐,民眾的心也很大。
雖然昨天在洛陽城南門那發生了令人驚駭的戰鬥。但第二天,整個街道上除了多了一些巡邏,維持治安的士兵外,就沒有別的變化。
下了馬車,蕭文看著孫尚香,問道:“現在,可以說是什麽事情了吧?”
“當然,先生。”孫尚香微微笑起,彎彎的眉毛和晶瑩的雙眸透著優雅與自然。隻聽見她說道:“我們剛才已經從一個嵩陽書院的學生那裏知道,那個策劃刺殺先生的宋國大儒程頤的學生的住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