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0章 唐國重臣(上)
很快,當年天策府的一群謀臣,就來到了皇帝的太極宮中。
“陛下,臣聽說您昨晚一夜未眠,不知所謂何事?可以的話,臣願意為陛下分憂。”一眾臣子在太極宮門前短暫聚集後,便一起進入了太極宮中。而首先開口的,不是別人,正是杜如晦。
杜如晦在曆史上出生於公元585年,字克明,漢族,京兆杜陵(今陝西西安長安)人。
他是唐朝初年名相。
杜如晦早年曾在隋朝任滏陽尉。
隋朝末年,成為秦王李世民帳下重要參謀。
當年,李世民在與薛仁杲、劉武周、王世充、竇建德等人的作戰中,杜如晦為其籌謀劃策,運籌帷幄,深為時人所敬服,給李世民提供了很大的幫助。
李世民建立文學館時,用杜如晦為從事中郎,為十八學士之首。玄武門之變時,杜如晦與房玄齡參與策劃,事成之後,二人功居首位。
李世民即位後,杜如晦獲封蔡國公,累遷尚書仆射,與房玄齡同心輔政,為唐選拔人才、製定法度等。房玄齡善謀,而杜如晦處事果斷,二人因此被稱為“房謀杜斷”。
後世將杜如晦與房玄齡作為良相的典範,合稱“房、杜”。
此時的他,看著李世民,眼睛裏閃爍著好奇的光芒。
雖然李世民如今登基不到兩年,但是在這兩年裏,他可從來沒有因為一件事煩惱到徹夜未眠。
也隻有在當上皇帝之前,才會出現讓他煩惱的事。
“是什麽事,能讓如今的陛下如此煩惱呢?”不僅杜如晦,其他臣子也是十分好奇。
李世民看了杜如晦一眼,微微笑著,擺出了一副處事不驚的態度。
這是皇帝的基本修養。哪怕外麵傳聞皇帝為了一件事徹夜未眠,但是皇帝的風度,他還是要有所保留的。
他拍了拍手,讓侍從將昨晚從蕭文的禮物中找到的那把杠杆弩拿出來,交給眾人查看。
看到是武器,第一個上來查看的是長孫無忌。
長孫無忌和在場的漢族臣子,多多少少長得不一樣,因為他是鮮卑人——事實上,在經曆五胡亂華以後,華夏的很多複姓,其實就是少數民族的姓氏。
所以說,後世的很多人覺得複姓有逼格,其實不然。那些人祖上,或許就是一群比漢族要落後的蠻族罷了。
當然,曆史上的長孫無忌還是挺有水平的。
曆史上的長孫無忌,生於公元594年,字輔機,河南洛陽人。
他與李世民的關係,並非宰相與皇帝這麽簡單。
事實上,他還是一個外戚。
皇帝如今的皇後,昨晚陪著皇帝一起燃燒腦細胞那位,正是長孫無忌的妹妹。
長孫無忌是隋朝右驍衛將軍長孫晟之子,母親為北齊樂安王高勱之女,文德皇後同母兄。
不過長孫無忌自幼被舅父高士廉撫養成人,與唐太宗是布衣之交,後又結為姻親。
唐高祖李淵起兵後,長孫無忌前往投奔,並隨李世民征戰,成為其心腹謀臣,後參與策劃玄武門事變。
貞觀年間,長孫無忌曆任左武侯大將軍、吏部尚書、尚書右仆射、司空、司徒、侍中、中書令,封趙國公,在淩煙閣功臣中位列第一。他在立儲之爭時支持高宗,後被任為顧命大臣,授太尉、同中書門下三品。
永徽年間,長孫無忌在《貞觀律》基礎上主持修訂《唐律疏議》。
不過他的下場不太好,李世民死後,長孫無忌因為反對高宗立武則天為皇後。在顯慶四年(659年),被許敬宗誣陷,削爵流放黔州,最終自縊而死。
直到上元年間,他和其他被武則天弄死的人,才得以平反。
不過此時,他還是皇帝最信任的外戚大臣。
他拿過了盒子裏麵的杠杆弩,發現這弩身上用於保養的油竟然還沒有擦幹淨,顯然是製作出來後,就沒有怎麽使用過。可能唯一一次使用,就是皇帝昨天試射那次,
擺弄了許久,長孫無忌覺得自己實在沒有機械方麵的天賦,隻能歎了口氣,重新看向李世民。
這時候,他才發現自己失禮了。
原來,就在他剛才觀察杠杆弩的時候,李世民已經遞給了他一根弩箭。
而在埋頭專研的他,卻沒有任何察覺。
他連忙拜道:“臣失禮了。”
“無妨。”李世民十分大度,畢竟他連噴子魏征都忍受得了,就更不用說長孫無忌剛剛忘我的失態行為了。
於是,他拿過弩箭,裝填上去,再次告罪後,也像李世民昨晚一樣,朝著太極宮門口射了過去。
眾人都是在戰場上血拚出來的情誼,很多次,李世民都有把自己背後交給這些臣子的經曆。
因此,這個皇帝十分自信,並不擔心長孫無忌會突然作死,把弓弩對著自己。
隻聽見弩箭入木的沉悶聲音再次響起,混世魔王程咬金第一個衝了上去查看。
他是唐朝開國大將,淩煙閣二十四功臣之一。
隋朝末年,程咬金先後入瓦崗軍、投王世充,後降唐。隨李世民破宋金剛、擒竇建德、降王世充,以功封宿國公。
參與玄武門之變,曆瀘州都督、左領軍大將軍,改封盧國公,世襲普州刺史。
值得一提的是,在半個月前接待過蕭文的邊境軍官程懷默,就是這個混世魔王的兒子。
此時,老程跑到太極宮門前,看著那入木三分的弩箭,大叫道:“誒呀呀!我俺之前就俺我兒子懷默說,這蕭文身上有很厲害的弓弩。今日一見,果然不同尋常。”
“程將軍,可是有什麽想法?”李世民看著程咬金的舉動,忍不住問道。
然而程咬金卻茫然地搖搖頭,說道:“陛下,俺隻是好奇,懷默之前說這蕭文的弓弩厲害得很,所以好奇之下,忍不住過去看看。”
聽到這話,李世民眼睛裏透過了一閃而過的失望。
不過他並沒有太過在意。
畢竟程咬金的舉動其實還在他的意料之中。
程咬金是濟州東阿縣人,他驍勇善戰,善於騎馬用槊擊刺。
當年隋煬帝大業六年(公元610年)起,隋國地界上盜賊蜂起,程咬金組織了一支數百人的武裝,護衛鄉裏。
後來歸附李密,得到重用,為內軍驃騎之一。李密在軍中挑選出勇烈之士八千人,隸屬四驃騎,分為左右,號稱內軍。李密常對人說:“這八千人抵得上百萬大軍。”
程咬金管領四驃騎之一,所受恩遇特別隆厚。
王世充與李密決戰時,程咬金率領內騎紮營於北邙山上,單雄信率領外騎紮營於偃師。
王世充襲擊單雄信營壘,李密派程咬金與裴行儼前去救援,裴行儼被流箭射中,墜落馬下。程咬金馳馬救援,連殺數人,趁王世充軍後退之機,抱起裴行儼,二人同騎一馬迴奔。
追兵用槊刺擊,程咬金身體被刺穿,程咬金迴身折斷其槊,斬殺追兵,二人方免於此難。
後來李密失敗,為王世充所俘虜,王世充任命其為將軍,待之甚厚。
然而程咬金終歸隻是一個武將,一個隻會帶兵打仗的將軍。
如果讓他說出這弓弩列裝部隊後,能夠對戰爭產生什麽樣的影響。或許程咬金還能通過自己的經驗和天生的戰爭才華,推演出一二三來。
可是讓他說出蕭文送這杠杆弩背後的政治意義,卻是難為老程了。
很快,當年天策府的一群謀臣,就來到了皇帝的太極宮中。
“陛下,臣聽說您昨晚一夜未眠,不知所謂何事?可以的話,臣願意為陛下分憂。”一眾臣子在太極宮門前短暫聚集後,便一起進入了太極宮中。而首先開口的,不是別人,正是杜如晦。
杜如晦在曆史上出生於公元585年,字克明,漢族,京兆杜陵(今陝西西安長安)人。
他是唐朝初年名相。
杜如晦早年曾在隋朝任滏陽尉。
隋朝末年,成為秦王李世民帳下重要參謀。
當年,李世民在與薛仁杲、劉武周、王世充、竇建德等人的作戰中,杜如晦為其籌謀劃策,運籌帷幄,深為時人所敬服,給李世民提供了很大的幫助。
李世民建立文學館時,用杜如晦為從事中郎,為十八學士之首。玄武門之變時,杜如晦與房玄齡參與策劃,事成之後,二人功居首位。
李世民即位後,杜如晦獲封蔡國公,累遷尚書仆射,與房玄齡同心輔政,為唐選拔人才、製定法度等。房玄齡善謀,而杜如晦處事果斷,二人因此被稱為“房謀杜斷”。
後世將杜如晦與房玄齡作為良相的典範,合稱“房、杜”。
此時的他,看著李世民,眼睛裏閃爍著好奇的光芒。
雖然李世民如今登基不到兩年,但是在這兩年裏,他可從來沒有因為一件事煩惱到徹夜未眠。
也隻有在當上皇帝之前,才會出現讓他煩惱的事。
“是什麽事,能讓如今的陛下如此煩惱呢?”不僅杜如晦,其他臣子也是十分好奇。
李世民看了杜如晦一眼,微微笑著,擺出了一副處事不驚的態度。
這是皇帝的基本修養。哪怕外麵傳聞皇帝為了一件事徹夜未眠,但是皇帝的風度,他還是要有所保留的。
他拍了拍手,讓侍從將昨晚從蕭文的禮物中找到的那把杠杆弩拿出來,交給眾人查看。
看到是武器,第一個上來查看的是長孫無忌。
長孫無忌和在場的漢族臣子,多多少少長得不一樣,因為他是鮮卑人——事實上,在經曆五胡亂華以後,華夏的很多複姓,其實就是少數民族的姓氏。
所以說,後世的很多人覺得複姓有逼格,其實不然。那些人祖上,或許就是一群比漢族要落後的蠻族罷了。
當然,曆史上的長孫無忌還是挺有水平的。
曆史上的長孫無忌,生於公元594年,字輔機,河南洛陽人。
他與李世民的關係,並非宰相與皇帝這麽簡單。
事實上,他還是一個外戚。
皇帝如今的皇後,昨晚陪著皇帝一起燃燒腦細胞那位,正是長孫無忌的妹妹。
長孫無忌是隋朝右驍衛將軍長孫晟之子,母親為北齊樂安王高勱之女,文德皇後同母兄。
不過長孫無忌自幼被舅父高士廉撫養成人,與唐太宗是布衣之交,後又結為姻親。
唐高祖李淵起兵後,長孫無忌前往投奔,並隨李世民征戰,成為其心腹謀臣,後參與策劃玄武門事變。
貞觀年間,長孫無忌曆任左武侯大將軍、吏部尚書、尚書右仆射、司空、司徒、侍中、中書令,封趙國公,在淩煙閣功臣中位列第一。他在立儲之爭時支持高宗,後被任為顧命大臣,授太尉、同中書門下三品。
永徽年間,長孫無忌在《貞觀律》基礎上主持修訂《唐律疏議》。
不過他的下場不太好,李世民死後,長孫無忌因為反對高宗立武則天為皇後。在顯慶四年(659年),被許敬宗誣陷,削爵流放黔州,最終自縊而死。
直到上元年間,他和其他被武則天弄死的人,才得以平反。
不過此時,他還是皇帝最信任的外戚大臣。
他拿過了盒子裏麵的杠杆弩,發現這弩身上用於保養的油竟然還沒有擦幹淨,顯然是製作出來後,就沒有怎麽使用過。可能唯一一次使用,就是皇帝昨天試射那次,
擺弄了許久,長孫無忌覺得自己實在沒有機械方麵的天賦,隻能歎了口氣,重新看向李世民。
這時候,他才發現自己失禮了。
原來,就在他剛才觀察杠杆弩的時候,李世民已經遞給了他一根弩箭。
而在埋頭專研的他,卻沒有任何察覺。
他連忙拜道:“臣失禮了。”
“無妨。”李世民十分大度,畢竟他連噴子魏征都忍受得了,就更不用說長孫無忌剛剛忘我的失態行為了。
於是,他拿過弩箭,裝填上去,再次告罪後,也像李世民昨晚一樣,朝著太極宮門口射了過去。
眾人都是在戰場上血拚出來的情誼,很多次,李世民都有把自己背後交給這些臣子的經曆。
因此,這個皇帝十分自信,並不擔心長孫無忌會突然作死,把弓弩對著自己。
隻聽見弩箭入木的沉悶聲音再次響起,混世魔王程咬金第一個衝了上去查看。
他是唐朝開國大將,淩煙閣二十四功臣之一。
隋朝末年,程咬金先後入瓦崗軍、投王世充,後降唐。隨李世民破宋金剛、擒竇建德、降王世充,以功封宿國公。
參與玄武門之變,曆瀘州都督、左領軍大將軍,改封盧國公,世襲普州刺史。
值得一提的是,在半個月前接待過蕭文的邊境軍官程懷默,就是這個混世魔王的兒子。
此時,老程跑到太極宮門前,看著那入木三分的弩箭,大叫道:“誒呀呀!我俺之前就俺我兒子懷默說,這蕭文身上有很厲害的弓弩。今日一見,果然不同尋常。”
“程將軍,可是有什麽想法?”李世民看著程咬金的舉動,忍不住問道。
然而程咬金卻茫然地搖搖頭,說道:“陛下,俺隻是好奇,懷默之前說這蕭文的弓弩厲害得很,所以好奇之下,忍不住過去看看。”
聽到這話,李世民眼睛裏透過了一閃而過的失望。
不過他並沒有太過在意。
畢竟程咬金的舉動其實還在他的意料之中。
程咬金是濟州東阿縣人,他驍勇善戰,善於騎馬用槊擊刺。
當年隋煬帝大業六年(公元610年)起,隋國地界上盜賊蜂起,程咬金組織了一支數百人的武裝,護衛鄉裏。
後來歸附李密,得到重用,為內軍驃騎之一。李密在軍中挑選出勇烈之士八千人,隸屬四驃騎,分為左右,號稱內軍。李密常對人說:“這八千人抵得上百萬大軍。”
程咬金管領四驃騎之一,所受恩遇特別隆厚。
王世充與李密決戰時,程咬金率領內騎紮營於北邙山上,單雄信率領外騎紮營於偃師。
王世充襲擊單雄信營壘,李密派程咬金與裴行儼前去救援,裴行儼被流箭射中,墜落馬下。程咬金馳馬救援,連殺數人,趁王世充軍後退之機,抱起裴行儼,二人同騎一馬迴奔。
追兵用槊刺擊,程咬金身體被刺穿,程咬金迴身折斷其槊,斬殺追兵,二人方免於此難。
後來李密失敗,為王世充所俘虜,王世充任命其為將軍,待之甚厚。
然而程咬金終歸隻是一個武將,一個隻會帶兵打仗的將軍。
如果讓他說出這弓弩列裝部隊後,能夠對戰爭產生什麽樣的影響。或許程咬金還能通過自己的經驗和天生的戰爭才華,推演出一二三來。
可是讓他說出蕭文送這杠杆弩背後的政治意義,卻是難為老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