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2章 肉丸成
當廚師離開了馬車後,蕭文也在著手準備起調味料。
首先,加點鹽甜味是必須的。畢竟馬肉比起牛肉,腥味更加濃鬱。如果不通過調味掩蓋,哪怕肉的味道有多好,都會讓人感覺難以下咽。
其次是薑粉和蒜粉。
事實上,雖然生薑在大漢有人種植,可蒜這種東西原產自西亞的高原,到了漢代才傳入中國。
雖然傳入中國的時候是漢代,但漢朝漫長的黃金時代,如今不過剛剛開始。因此,在劉邦時期,蒜還未曾引入華夏。
而對應的,在這個世界的秦漢兩國,也沒有出現大規模種植的蒜。
想要吃這種在漢國比較小眾的佐料,就隻能依賴進口了。
但前世的時候,蕭文已經習慣了做菜放蒜頭。因此,盡管蒜的價格有點小貴,但蕭文還是買了下來。
在來草原之前,蕭文考慮過薑蒜的保鮮問題。
這兩樣東西雖然保質期相比於其他蔬菜,還算比較長。但是比起五穀,卻還是很短。
在草原這種缺乏衛生的條件下,蕭文想要吃上幾個月的薑和蒜,是不可能的。
恐怕不到一個星期的時間,這玩意就會發生腐敗吧!
所以,蕭文就將這兩種東西通過文火烘幹水分,再把它們用藥店的研磨器給研磨成細膩的粉末。
等到需要的時候,就撒一些上去。味道上,在蒜薑的基礎上,還多了一點點燒焦的香味。
“孜然,要不要放呢?”蕭文有些猶豫。
孜然這種原產自埃及和埃塞俄比亞高原地區的東西雖然也很罕見,但這個世界時空交錯。很多東西,隻要在中國明清時期已經出現,那大概率還是能找到的。頂多因為漢朝位於華夏曆史的上遊,因此新鮮事物比外國少。蕭文想要找到這些東西,需要依賴外國心口罷了。
而孜然作為內蒙新疆菜裏麵比較重要的一種調味料,蕭文在商隊把這東西帶到雲中後,也沒有任何猶豫,就買了下來。
雖然整整一兩的孜然,就花了蕭文五兩的白銀,讓蕭文也不禁肉痛就是了。
如果自己眼前的肉是牛肉,那他絕對不會放孜然的。畢竟孜然這種東西,纖維很粗。
哪怕是研磨成粉,讓普通人難以察覺。但是蕭文畢竟是老饕,他還是能很明顯地察覺出食物裏麵的孜然纖維。
因此,將孜然粉加上但肉丸當中,必然會讓肉丸的口感降低。
如果他是在做獅子頭也就算了。
在蕭文看來,獅子頭所講究的,其實還是色香味。
雖然美食多多少少還是要講究下口感,但是比起手打肉丸,獅子頭加孜然倒沒有太大問題。
可如今蕭文做的,是手打肉丸。他不允許手打肉丸出現任何口感上的問題。
隻是,這玩意畢竟是馬肉。
馬肉的腥味重,需要香料掩蓋。如果加入孜然,蕭文相信,一定能夠將味道掩蓋起來。
一邊是味道,一邊是口感,蕭文的心中不禁猶豫起來。
“少上造,水已經準備好了,就在另一個馬車上。就是那個少上造專門要求安裝鐵板隔絕火焰,並且安裝煙囪的馬車。”廚子的聲音在馬車外響起。
畢竟馱馬不是戰馬,雖然一天能走好幾個小時,可卻無法進行衝鋒。
因此,蕭文聽出那個廚子因為忙裏忙外,已經氣喘籲籲。可是對方並沒有出現跟不上馬車的問題。
“靠!”聽到廚子的催促,蕭文終於下定了決心。
手打肉丸嘛!本身就是吃口感的。
味道什麽的,隨便應付下就好了。
在蕭文的記憶裏,當他當初吃著舍友郵寄過來的牛肉丸時,滿腦子不過是在感慨肉丸的口感。
對於這玩意到底是什麽味道,蕭文反而沒有印象。
既然這種東西口感已經強到能讓人忘記味道的程度,蕭文覺得肉丸也不需要太好吃的味道。
味道什麽的,過得去就行。
於是,他一股腦地將細膩的鹽巴,還有蒜粉薑粉倒入馬肉泥當中,攪拌均勻,便將其裝入一個漆器裏麵,帶了出來。
“你們這是在做什麽?”當蕭文走出了馬車,卻看到不僅是廚子,就連關羽,諸葛亮,上官婉兒,孫尚香和楊修也來到了馬車邊緣。
他們一個個眼睛閃亮,帶著滿滿的期待感。
看到蕭文出來,諸葛亮首先拱手道:“聽到先生親自下廚,我等作為學生,袖手旁觀總不是個道理。因此我們決定過來幫先生忙。”
然而另一邊的孫尚香,卻顧不得那麽多的委婉。
隻見她眼睛閃亮,目光流轉地看著蕭文,笑嘻嘻道:“我聽說先生雖然很少做飯,可每一次都能做出好吃又新奇的東西。所以,嘻嘻…”
她眨巴著眼睛,眼神裏充滿了暗示,意思卻再明顯不過。
也隻有一旁的楊修,依舊倔強。
他說道:“子曰:君子遠庖廚。我也不想來廚房這種地方。隻不過他們硬拉著我,我沒有辦法才過來的。”
說著,還別過了臉,露出了一臉不屑的表情。
然而蕭文看出,他雖然沒有再看蕭文這邊,眼睛的餘光卻依舊不時劃過來。
看到這個小細節,蕭文不難察覺,這個小家夥隻是在傲嬌而已。
蕭文看著這幾個貪吃的小家夥,對他們說道:“既然如此,那我們就去煮肉丸吧!”
煮肉丸的過程沒有什麽稀奇的。
雖然在捏肉丸下水的時候,蕭文特別囑咐,必須用力捏肉丸,不能讓肉丸有哪怕一點的氣縫。
不過這些焦急的小家夥到底有沒有聽蕭文的話,蕭文還是有點懷疑。
不過至少,作為老饕的蕭文,還是捏得十分認真,生怕捏出來的肉丸子口感不好。
隨著時間的推移,眾人很快就將肉丸捏好,放入鍋裏煮。
看著滿滿一鍋的肉丸,楊修卻皺眉道:“好像沒有什麽味道?”
“那是當然的。”蕭文沒有在意。他用加長柄的勺子在鍋裏撈出了一顆煮至漂浮的丸子,拿到楊修的麵前。
“你試試看。”仿佛挑釁,此時的蕭文,眼睛裏帶著好勝的光芒。
當廚師離開了馬車後,蕭文也在著手準備起調味料。
首先,加點鹽甜味是必須的。畢竟馬肉比起牛肉,腥味更加濃鬱。如果不通過調味掩蓋,哪怕肉的味道有多好,都會讓人感覺難以下咽。
其次是薑粉和蒜粉。
事實上,雖然生薑在大漢有人種植,可蒜這種東西原產自西亞的高原,到了漢代才傳入中國。
雖然傳入中國的時候是漢代,但漢朝漫長的黃金時代,如今不過剛剛開始。因此,在劉邦時期,蒜還未曾引入華夏。
而對應的,在這個世界的秦漢兩國,也沒有出現大規模種植的蒜。
想要吃這種在漢國比較小眾的佐料,就隻能依賴進口了。
但前世的時候,蕭文已經習慣了做菜放蒜頭。因此,盡管蒜的價格有點小貴,但蕭文還是買了下來。
在來草原之前,蕭文考慮過薑蒜的保鮮問題。
這兩樣東西雖然保質期相比於其他蔬菜,還算比較長。但是比起五穀,卻還是很短。
在草原這種缺乏衛生的條件下,蕭文想要吃上幾個月的薑和蒜,是不可能的。
恐怕不到一個星期的時間,這玩意就會發生腐敗吧!
所以,蕭文就將這兩種東西通過文火烘幹水分,再把它們用藥店的研磨器給研磨成細膩的粉末。
等到需要的時候,就撒一些上去。味道上,在蒜薑的基礎上,還多了一點點燒焦的香味。
“孜然,要不要放呢?”蕭文有些猶豫。
孜然這種原產自埃及和埃塞俄比亞高原地區的東西雖然也很罕見,但這個世界時空交錯。很多東西,隻要在中國明清時期已經出現,那大概率還是能找到的。頂多因為漢朝位於華夏曆史的上遊,因此新鮮事物比外國少。蕭文想要找到這些東西,需要依賴外國心口罷了。
而孜然作為內蒙新疆菜裏麵比較重要的一種調味料,蕭文在商隊把這東西帶到雲中後,也沒有任何猶豫,就買了下來。
雖然整整一兩的孜然,就花了蕭文五兩的白銀,讓蕭文也不禁肉痛就是了。
如果自己眼前的肉是牛肉,那他絕對不會放孜然的。畢竟孜然這種東西,纖維很粗。
哪怕是研磨成粉,讓普通人難以察覺。但是蕭文畢竟是老饕,他還是能很明顯地察覺出食物裏麵的孜然纖維。
因此,將孜然粉加上但肉丸當中,必然會讓肉丸的口感降低。
如果他是在做獅子頭也就算了。
在蕭文看來,獅子頭所講究的,其實還是色香味。
雖然美食多多少少還是要講究下口感,但是比起手打肉丸,獅子頭加孜然倒沒有太大問題。
可如今蕭文做的,是手打肉丸。他不允許手打肉丸出現任何口感上的問題。
隻是,這玩意畢竟是馬肉。
馬肉的腥味重,需要香料掩蓋。如果加入孜然,蕭文相信,一定能夠將味道掩蓋起來。
一邊是味道,一邊是口感,蕭文的心中不禁猶豫起來。
“少上造,水已經準備好了,就在另一個馬車上。就是那個少上造專門要求安裝鐵板隔絕火焰,並且安裝煙囪的馬車。”廚子的聲音在馬車外響起。
畢竟馱馬不是戰馬,雖然一天能走好幾個小時,可卻無法進行衝鋒。
因此,蕭文聽出那個廚子因為忙裏忙外,已經氣喘籲籲。可是對方並沒有出現跟不上馬車的問題。
“靠!”聽到廚子的催促,蕭文終於下定了決心。
手打肉丸嘛!本身就是吃口感的。
味道什麽的,隨便應付下就好了。
在蕭文的記憶裏,當他當初吃著舍友郵寄過來的牛肉丸時,滿腦子不過是在感慨肉丸的口感。
對於這玩意到底是什麽味道,蕭文反而沒有印象。
既然這種東西口感已經強到能讓人忘記味道的程度,蕭文覺得肉丸也不需要太好吃的味道。
味道什麽的,過得去就行。
於是,他一股腦地將細膩的鹽巴,還有蒜粉薑粉倒入馬肉泥當中,攪拌均勻,便將其裝入一個漆器裏麵,帶了出來。
“你們這是在做什麽?”當蕭文走出了馬車,卻看到不僅是廚子,就連關羽,諸葛亮,上官婉兒,孫尚香和楊修也來到了馬車邊緣。
他們一個個眼睛閃亮,帶著滿滿的期待感。
看到蕭文出來,諸葛亮首先拱手道:“聽到先生親自下廚,我等作為學生,袖手旁觀總不是個道理。因此我們決定過來幫先生忙。”
然而另一邊的孫尚香,卻顧不得那麽多的委婉。
隻見她眼睛閃亮,目光流轉地看著蕭文,笑嘻嘻道:“我聽說先生雖然很少做飯,可每一次都能做出好吃又新奇的東西。所以,嘻嘻…”
她眨巴著眼睛,眼神裏充滿了暗示,意思卻再明顯不過。
也隻有一旁的楊修,依舊倔強。
他說道:“子曰:君子遠庖廚。我也不想來廚房這種地方。隻不過他們硬拉著我,我沒有辦法才過來的。”
說著,還別過了臉,露出了一臉不屑的表情。
然而蕭文看出,他雖然沒有再看蕭文這邊,眼睛的餘光卻依舊不時劃過來。
看到這個小細節,蕭文不難察覺,這個小家夥隻是在傲嬌而已。
蕭文看著這幾個貪吃的小家夥,對他們說道:“既然如此,那我們就去煮肉丸吧!”
煮肉丸的過程沒有什麽稀奇的。
雖然在捏肉丸下水的時候,蕭文特別囑咐,必須用力捏肉丸,不能讓肉丸有哪怕一點的氣縫。
不過這些焦急的小家夥到底有沒有聽蕭文的話,蕭文還是有點懷疑。
不過至少,作為老饕的蕭文,還是捏得十分認真,生怕捏出來的肉丸子口感不好。
隨著時間的推移,眾人很快就將肉丸捏好,放入鍋裏煮。
看著滿滿一鍋的肉丸,楊修卻皺眉道:“好像沒有什麽味道?”
“那是當然的。”蕭文沒有在意。他用加長柄的勺子在鍋裏撈出了一顆煮至漂浮的丸子,拿到楊修的麵前。
“你試試看。”仿佛挑釁,此時的蕭文,眼睛裏帶著好勝的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