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章 蕭文的騎兵改革(下)


    和華夏一樣,在歐洲的幾千年的戰爭史中,也存在著許多耀眼的將星。


    而其中,最讓蕭文印象深刻的,無疑就是那個十九世紀初雄踞歐陸的法蘭西第一帝國皇帝,拿破侖.波拿巴。


    作為歐洲曆史上最耀眼的軍事天才,這位拿破侖皇帝曾經率領著法國軍隊,在埃及打敗過環地中海地區赫赫有名的馬穆魯克。


    並且,他還說出來讓蕭文至今也難以忘卻的,關於騎兵的名言--兩個馬穆魯克絕對能打贏三個法國騎兵,一百個馬穆魯克和一百個法國騎兵會勢均力敵,三百個法國騎兵能戰勝三百個馬穆魯克,一千法國騎兵絕對能戰勝一千五百馬穆魯克。


    這句名言,讓蕭文找出了戰勝滿洲八旗鐵騎這個東亞封建曆史上赫赫有名的騎兵軍隊的道路。


    既然玩封建騎士那套,老子不可能玩過你們。那老子總可以掀桌子,不和你們玩封建騎士,直接爆近代化騎兵和你們玩吧!


    封建騎士的培養,往往是以十多年為周期的。


    “通過從小的訓練,八旗鐵騎的騎兵,擁有者我們難以匹敵的騎術和武藝。靠著鎧甲和馬槊,他們能在戰場上自由發揮他們的馬上功夫,往往衝鋒而來,勢不可擋。”這是李伯考對八旗鐵騎的評價。


    可以看出,他雖然沒有接觸過八旗鐵騎,但理論知識卻十分紮實。對八旗鐵騎的實力,他表現出深深的忌憚。


    但蕭文卻並不擔心封建騎士的武力問題。


    任他武藝再強,在近代騎兵麵前,都不過是送菜而已。


    看著李伯考,蕭文反問道:“李將軍,相信你雖然很少指揮騎兵作戰。但是對騎兵的作戰特性,你還是很清楚的吧?”


    “當然,畢竟我手下原本就有兩千多北地騎士組成的騎兵。”李伯考點頭道。


    蕭文笑道:“既然如此,那你應該知道,絕大多數騎兵,為了發揮武藝,他們無法保持密集的陣型。在戰鬥的時候,必須散開。是否?”


    “沒錯!不然的話,豈不是會造成誤傷?”李伯考點了點頭。這對於騎兵將領來說,就是常識。


    “這和江湖武者很像。”蕭文突然悠悠地說道。


    蕭文的話,讓李伯考一愣。隨即,他就點了點頭:“的確很像。”


    一樣的武藝高強,一樣的無法結成密集陣型,一樣需要十多年的時間才能培養起來。


    可以說,江湖高手就是走下來馬,走出戰場,進入江湖的騎兵。


    “將軍曾經當過雲中郡守,不知道你們是怎麽壓製不法的江湖高手的?”蕭文問了一句。


    或許是因為不當郡守許多年了,所以當蕭文提出疑問後,李伯考思考了許久,才迴答道:“如果抽調郡兵對其圍剿。雖然他們武功高強,但是在密集的戰陣麵前毫無用武之地。”


    這個世界不存在什麽內力的東西。或許在單挑或者混戰的時候,武術真的有用武之地。但是在對抗密集戰陣的時候,任何技巧都不可能打敗成群結隊的士兵的密集攻擊。


    “難怪你要讓騎兵們站著密集的陣型衝鋒!”突然,李伯考露出了恍然大悟的表情。


    他看著蕭文,說道:“你就是用郡兵對抗江湖高手的方式,去對抗那些滿洲騎兵的對吧?”


    “當然。”蕭文笑道。


    其實騎兵近代化的作戰理論,在封建時代初期,甚至是奴隸製時代中期,就已經出現。


    用強大的紀律,維持密集的陣型,以此來戰勝比自己勇武的敵人。這種戰術在文明的重步兵對戰蠻族的散兵遊勇時,是一種百試不爽的戰術。


    熟讀兵書的李伯考,自然不會對這種套路陌生。


    隻不過,當他將漢騎和滿旗代入郡兵和江湖高手的角色後,他卻發現了一個問題。


    “先生,郡兵對抗江湖高手的作戰任務,似乎和漢騎對抗滿騎的任務有所區別啊!”


    “怎麽說?”蕭文問道。


    “郡兵對抗江湖高手,是配合郡城的樓房街道,對他們進行圍剿。又或者結成陣型,驅逐他們,保護某些重要的地點,人或物品。但騎兵戰發生在平原,而那些滿清騎兵的馬匹又比我們好上一些,他們要跑,我們根本追不上。“


    ”難道我們的馬匹,駕著不著甲的士兵,也無法趕上對方?“蕭文問道。


    ”趕得上...等等,你要幹什麽?”李伯考的眼睛瞪大,他看著蕭文,臉上第一次出現了驚恐的表情。


    “雖然我不在乎那些騎兵能不能贏,但你也不能將他們帶去送死啊!不行,這絕對不行!”李伯考厲聲嗬斥道。


    現實可不是古裝劇。


    在古裝劇裏,武林高手想要刺穿鎧甲,不過是揮揮劍氣的事情。


    但是現實的情況下,不要說鐵甲了,就算是皮甲,想要破防,也得花許多力氣。


    所以,鎧甲對於戰場上的士兵來說,是十分重要的東西。


    聽到李伯考的話,蕭文苦笑一聲。


    當初若非自己大哥被一群射雕手輪流瞄準眼睛等弱點攻擊,憑著步人甲的防禦力,他是不可能在戰鬥的第一輪就被打死的。


    所以,他自然清楚鎧甲對步兵第作用。


    隻不過,蕭文卻問道:“將軍莫非覺得,騎兵的鎧甲真的有想象中那麽大用處?”


    “難道不是嗎...”


    “果然,你隻是個步兵將領。”蕭文搖了搖食指,用一種圖樣圖森破的眼神看著李伯考,道:“在騎兵戰上,我們並不需要將敵人破防。幾道密集的斬擊,哪怕不能把敵人的鎧甲砍破,至少也能夠將敵人打翻下馬。而摔下馬的騎兵...嘿嘿!那就隻有死路一條了。”


    如果是步戰的話,一個全副武裝的武將,或許能夠依靠結實的下盤,強悍的力量和防護嚴密的鎧甲,生生打敗十多個武器簡陋,沒有著甲,卻結成陣型的嘍羅。


    但是騎兵戰卻不一樣。


    哪怕你的武藝再怎麽高超,麵對四五個敵人在同一個方向的攻擊,硬生生地抗下來,也隻有被掀翻在地這個結果。


    如果是在以往的情況下,麵對攻擊,這些騎兵還可以依靠高強的武藝來進行閃躲或者保持平衡。


    但是漢騎密集的陣型下,再高超的武藝,沒有挪騰的空間,也會變得毫無意義。


    通過密集陣型的優勢,麵對在單挑情況下能夠吊打自己的滿清鐵騎,漢國的騎兵,或許能夠無傷擊殺對方!


    隱約間,李伯考似乎有所領悟。


    ”戰鬥時,雙方的傷亡比例,與雙方投入戰場的士兵總人數無關,隻與兩軍接觸時,接觸麵的士兵密集程度有關。越是密集的陣型,就越能避免傷亡...”


    這位將軍,在呆滯之中,突然說出了在火炮,機槍等範圍攻擊武器出現前,那句戰場上的至理名言。


    “所以,依靠不著甲帶來的速度,以及密集陣型帶來的優勢。我們最好的結果,就是將那些騎兵全部殲滅。而最壞的結果,不過是讓他們集體丟棄盔甲,輕裝逃入大漢腹地罷了。”一旁的蕭文,興奮地說道。


    七千五百名騎兵,在意識到他們需要逃跑的時候,估計就隻剩下六千多人了。


    而六千多丟棄鎧甲的重騎兵,想要在攻城戰中,打敗擅長防守戰鬥漢民族?


    哪怕這個國家的精銳都已經被抽調到東線,蕭文相信,任何一座郡城,乃至於縣城,都可以依靠城中臨時招募的鄉勇,抵擋住滿清韃子的攻擊。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迴到古代當賢聖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別予安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別予安並收藏迴到古代當賢聖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