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迴到雲中,劉閑又是忙碌的腳打後腦勺起來。


    馬上打天下,不能馬上治天下,蒙古人就是最好的例子,跟隨著成吉思汗,草原上的嬌子建立了人類曆史上版圖最大的帝國,結果幾十年就分崩離析了,主要原因就是處理不了境內征服的諸多民族小國。


    現在劉閑雖然地盤不大,可是人口卻雜了,有羌人,有月氏人樓蘭人,甚至還有少量匈奴人,漢人和這些其餘各族比例快達到三比二了,暫時憑借漢軍軍威還能壓製得住,將來一但時間長了,內部起了紛爭,不需要外敵匈奴人進攻,內亂說不定就要了雲中的命。


    還好,劉閑是站在巨人肩膀上穿越來的,後世也有不少解決目前局麵的例子。


    不過很對不起穿越眾身份,身處河南地這個農耕與遊牧的交界地帶,製度上,劉閑開始胡化了,要是放在金朝,他這招叫猛安謀克,放在清朝,這招又叫了八旗。


    趁著冬天既休耕又休牧,在編戶上,劉閑大張旗鼓的改革了起來。


    之前不是一個農莊一百畝,卻分出來四塊四百畝的方格田,然後二十戶為一樓嗎!行政劃分上,劉閑就以這樣的生產單位將戶籍劃分了下去,以方格田的戶主為小旗,統領一戶的月氏人,一名羌人的銳悍者還有一戶捕獲到的樓蘭人,然後又以四戶一樓為大旗,形成個最基本的政治單位。


    這樣將大的族群拆得稀碎,就減少了這些性格彪悍的遊牧部族串聯起來反抗的危險,羌人,月氏人和樓蘭人之間相互又不認識,更是不可能紮堆反抗,然後一個小旗裏,漢人至少占據了一半兒,數量上又有效壓製了這些俘虜。


    而且生產上,劉閑實行的輪耕製,四塊百畝田,一年換耕一塊,生於三百畝,正好有交給麾下的遊牧部進行放牧,既不會浪費土地,牲畜的糞便也起了肥田作用,一舉兩得。


    而且不止生產上了,行政上,法律上這一個小旗也自成一塊兒了,被認命為大旗官的漢人長者直接管理了自己一個旗內大約一百人左右的賦稅,兵役,反正現在也沒有那麽透徹的法律,旗內的法律爭端也由大旗官進行裁決。


    再向上又是總旗了,大旗控製在十二戶到十五戶,戰時要出二十丁,總旗則是管理這一片二十個碉樓,戰時四百人正好一個人大隊單位,大旗之間的法律或者其他問題,就由總旗官進行裁決了。


    努爾哈赤就是靠著這八旗製度,用一個個建州的牛錄去吸收自相殘殺幾百年,對同族仇恨甚至還高於對大明仇恨,認同感亦是還沒有對大明認同感高的海西女真,野人女真,混編成牛錄,一起打仗融合之後,又陸續將征服的蒙古人,漢人填補在其中,新人帶舊人,就這樣,滾雪球那樣越滾越大。


    後世有滿族八旗,蒙古八旗,漢八旗這些稱唿,事實上八旗各色旗部隻有一支,一直到皇太極為了和各個旗主爭奪權利時候,才出現了單獨編製的蒙古八旗或者漢軍八旗。


    隨著戶籍分製,一個個氈房在四戶一棟的碉樓邊上建設了起來,去年劉閑命令收割後囤積起來不許燒的麥稈也起了作用,正好喂給了月氏人還有入贅進來的羌人戶牛羊牲畜食用,現在隆冬天氣無牧草,周圍還都是匈奴人的部族,就算逃跑,也不過被匈奴人抓住降為奴隸,更慘,所以盡管對於被漢人統治還有頗多怨念,但被拆散的月氏各戶還是不得不暫時安心居住下來。


    一番整編之後,城外的農耕人口目前正好一千座碉樓一千個大旗,兵民一體製下,劉閑正好整頓出兩萬人馬來,而平時每個大旗又需要有四個兵丁到雲中城那服長役,所以平時,劉閑是保持著四千人馬的常備部隊。


    這些是城外的,城內現在有的工業區,一個毛紡織廠有四千多女工,暫時編成個廠旗,這些女工嫁人的話到時候再說,劉閑還沒想那麽遠,還有八百人規模的鐵匠營,專門負責加工從關內運來鐵料,編成兩個總旗,剩餘還有不少沒分到土地的絳城居民,明年開春,劉閑打算在雲中城以南的黃河邊再建設兩座雲中的衛星小城,暫時也是按照這個編製組建了三十二個總旗。


    忙著編製兵農一體的戶籍同時,這些天將軍府還成了婚介所,治下沒有家庭的單身漢,全都強製入贅到了現有的小旗戶籍中,就連有的僅僅一夫一妻一連個娃那樣的家庭,也找同姓的家族硬塞了進去,祭祀合在一起,總之,就是盡量收攏生存能力弱小的中小家庭,合成至少十人以上的中型家族,這樣既有利於生存,又好管理。


    尤其還將些河東郡的移民又參合在了上郡以及雲中土著的家族裏,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形態再次淡化了地域差異。


    至於會不會產生隔壁老王?唔,好像漢初經曆了大戰亂,對血脈要求並沒那麽高吧…………


    除了合攏戶籍,打造劉閑版本軍政一體的漢軍八旗,劉閑又幹了件很牛掰的事兒,全城,不管是月氏,樓蘭,還是上郡河東的移民,哪怕是雲中本土的,反正隻要現在住在雲中郡的,六到十四歲之間的孩童,全部都被劉閑集中起來,集中供養在了太守府邊上,才修繕好空出來一大排的民居中。


    這招還是胡化,學習成吉思汗蒙古人一係。


    蒙古大軍中有著一支赫赫有名的禁衛軍,質子軍!所招募的成員,不是麾下將領家族子弟,就是被擊敗投靠蒙古人的外遊牧民族貴族子弟,作為人質防止部族叛變,同時也在大汗附近接受蒙化,一部分質子軍迴了自己的部落,帶動部族更加貼近蒙古人,倒是讓蒙古帝國兼並了不少文化粗淺的遊牧民族。


    古代遊牧的蒙古人因為本身文化粗淺,無法將信奉基督教東正教或者一絲籃,文化更加濃鬱的農耕王國同化,可是大漢帝國不同啊!就算沒經曆秦大一統,列國都是信奉周文化的,濃鬱的文化底蘊也遠超過月氏,羌人淺薄的文化層麵,把所有孩童集中在一起教育,接受漢文化的熏陶,那麽幾年之後,二代三代的月氏,羌人俘虜,不就全同化淹沒在了漢文化圈兒中了嗎?


    隻不過麵對劉閑的好主意,第一個哭了的卻是大半個儒家弟子出身的賈誼。


    “主公,此舉萬萬不可啊!”


    “憑啥不行?你們儒家不講究的就是為人師表,教化眾生嗎?”


    將軍府中,看著賈誼哭喪著一張帥臉,攤著倆巴掌,劉閑禁不住惱火起來,拍著桌子齜牙咧嘴的嚷嚷著,可任憑他叫嚷的兇,這家夥依舊無奈的一攤手。


    “主公,您的宏願是好的,不過就麵臨兩個小問題而已!”


    “錢!人!”


    一支軍隊最大的花銷不是戰馬軍械,而是長期士兵軍餉,糧草馬匹還有消耗件的更換,雲中城現在雖然富饒,戶口又增加了五分之二,明年的稅收也能增加不少,雲中的羊毛紡織廠更是屬於官府公立,收益都算在官府稅收內,可劉閑花銷也大,又是公建碉樓,又是軍隊餉銀,明年還要建設衛星城,這些都是實打實需要花費錢糧的,錢糧又不是大風刮來的。


    還好,除了這些收入,劉閑還有錢,太知道公庫私庫分開的重要性,要是現在劉閑把河南地的稅收全當成自己錢包,麾下將領官員也有學有樣,事業就辦不下去了,所以在白翟時候,劉閑就已經將公私營收完全分開,和刀間他們這些長安富豪們合作,放印子錢高利貸,賣油賣馬這些私營收入,歸入劉閑自己錢包。


    雖然整個集團收益,劉閑也就能拿到不到十分之一,但這也是筆相當富饒的收獲了,想想這正是宣揚他個人崇拜的好機會,劉閑硬咬了咬牙,一拍大腿。


    “辦學的錢糧,孤出了,行了吧!”


    早就料到了這個結果,但是賈誼那張哭喪的死板臉卻依舊沒有變,還是不住地搖晃著腦袋瓜子。


    “老師,就算錢糧解決了,可還缺人啊!整個雲中城,能讀書寫字兒的已經全安在了吏位上,要是聚攏整個雲中城的孩子,至少有八千多,就算一人教導一百人,也需要八十個老師,現在連八個都沒有!”


    雲中城現在在冊人口能有八萬了!八個讀書識字的抽不出來?還真不是開玩笑,現在可不是後世,大學畢業家裏蹲的一大堆,三條腿蛤蟆不好找,兩條腿的大學僧有的是,這年頭能迴個算數都是人才,至少能在稅務局或者哪兒哪兒混到個公務員職位,再不濟在“私企”當個掌櫃賬房先生,地位雖然不高,但是賺得多,能讀書識字的更是風毛菱角了。


    有再多的錢糧,有大片的辦學校舍,沒有師資力量也是抓瞎,賈誼在那兒哭喪著個臉,用力撓頭了半天,劉閑重重一拍大腿,卻是格外獨裁的喝令了下來。


    “那也給孤辦起來,先把學生們都召集起來再說,老師這邊,孤想辦法!”


    “學生遵命!”


    得,主公你有辦法就行!屬下就當個跑腿兒的就好,賈誼這帥嗶一肚子壞水兒,來就是打得這個主意,現在看著劉閑唉聲歎氣的答應下來,嘴角勾起個狡猾的笑容後,他是立馬低眉順目的答應了下來。


    ………………


    將孩童甭管男孩女孩都征集起來的命令,頓時在整個雲中激蕩起了格外大的混亂來。那些月氏人,樓蘭人也就罷了,就算他們反對,擔憂自己家孩子讓漢人賣了或者怎了,但現在他們還沒人權呢!被編到旗內,小旗長帶著漢旗武士寒光閃閃的環首刀逼迫下,不交他們也得交,可是對於河東或者雲中的土著來說,就不願意了。


    憑啥還要我們交人質啊?我們都是漢人!!!


    對於這些反對之聲,劉閑就亮出了兩道法寶來,一周六天,在校四天管吃管住,最後兩天放假迴家享受天倫之樂,外加個成績優越者,優先包工作!


    這等於自己家孩子一大半交給官府來給養了,要是爭氣還能當官!


    要是在後世,就算這條件,估計絕大部分父母依舊舍不得子女這種全住校生活,可這個時代,大人都容易餓死的時代,劉閑簡直就成了大善人,畫像跟孔老夫子,魏忠賢魏公公貼一起供起來那種。


    更別說還有當官的機會了!


    但是這兩道法寶之下,竟然又出現個矯枉過正的問題,這也是在學校辦起來之後才發現的,那就是重男輕女思想!


    不少女孩兒竟然在放假這兩天無處可歸或者迴家挨餓了!畢竟這個時代物資還不充沛,一些狠心父母將富裕的糧食都供給可以繼承家族祭祀的男孩,對於女兒,反正能在學校吃四天飽飯,剩下兩天餓著也沒關係,迴了家的女孩兒竟然除了讓幹活,一頓飯都不供。


    有的女孩迴了學校,竟然餓暈了,有的還有了嚴重的抑鬱傾向,這種情況下,被嚴重缺人的劉閑推上教師隊伍中的自己賢妻周九柯可就火大了,和劉閑商量了下,遇到這種情況的,直接沒收女童的戶籍,徹底寄養在了學校,不知不覺中,在未來十年培育出一批精英女軍官,精英女法吏,不過這些倒是後話了。


    和後世那種一個五六層教學樓,一片大操場的學校模樣還不同,現在劉閑是實在沒有精力建設起一座像樣的校舍來,隻能將城內的舊房子先將就用了,前來上學的八千多個孩童甭管出身膚色,直接混編,然後混居在一百多座民宅中。


    一大早晨,後世家附近那種上學的學生潮在雲中城也顯現了出來,甭管大孩子小孩子,都是背著個小書包,從居住的宿舍區出來,匯總到作為教學區的各個校舍,淩亂的上學模樣,看得將軍被吵鬧起來的劉閑都是一片心曠神怡之色。


    雲中的未來,也可期待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碰瓷在大漢帝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好大一隻烏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好大一隻烏並收藏碰瓷在大漢帝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