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著唐傑的建議,黃述德一舉扭轉了自己在鄱陽城內不好的形象,不過獲益的卻並不僅僅是黃述德一個人,還有唐傑也一樣在毛文風案當中收獲了很大的名聲。


    當然,唐傑收獲名聲的方式和黃述德還是有很大區別的。黃述德能夠扭轉自己的形象,靠的是他對於毛文風案的審理,靠的是審案結束之後的善後工作。特別是拿出了兩萬多兩銀子分發給那些受害者家屬的舉動為黃述德帶來了不少的正麵評價。


    相對來說,唐傑收獲名聲的原因以及方式就有很大區別了。唐傑被人稱讚主要源於他在遇上毛文風等人的打劫之後不但沒有受到一點傷害,還反而將所有劫匪一網打盡,更是在之後的破案環節巧妙設計一舉擊破了劫匪的心理防線,使得劫匪老實的供述了自己的罪行。


    和黃述德相比,唐傑的行為無疑更加吸引人的眼球,也更加具有傳奇性,當然外麵那些有關他的事跡也越來越有往傳奇故事上靠攏的傾向。特別是在鄱陽城中已經開始有教書先生將唐傑的故事寫成了小說,並且慢慢的在鄱陽城中傳播開來。唐傑也是無意之間才聽到有關自己的事情,後來打聽了之後才知道有一個教書先生迫於生計將他和毛文風等人的故事編撰成了一部很有傳奇色彩的小說。


    那位教書先生其實是以前的秀才,隻不過年過四十了卻還為在科舉之上闖出什麽名堂,再加上前些年科舉製度被取消了之後,朝廷也沒有給全天下廣大的讀書人安排什麽出路,那教書先生也徹底沒了奮進的方向,最終慢慢淪落為了教書的。


    本來嗎以前有科舉的時候,雖然那教書先生一直沒能再進一步,可至少還有一個奮鬥的方向。而周邊的人也樂於對他寄以希望,所以時不時的便會有人接濟他一下。讀書人不事生產,那教書先生以前的日子雖然過得緊巴巴的,可是靠著外人的接濟也還能夠勉強度日。


    但是科舉被取消了之後,一時之間教書先生的生活大變。不但他自己沒了目標從而飽受打擊,便是以前那些對他寄予希望時常接濟他的人也紛紛遠他而去。以前有人願意接濟資助他,無非就是看他還有幾分才學,說不定什麽時候就能夠在科舉之路上更進一步了。


    以前那些人對他的接濟其實也可以算作是一種前期的投資。不說那教書先生考中進士,便是僅僅考中舉人了,他們的投資也可以得到迴報。雖說舉人距離飛黃騰達還有很遠的距離,可是至少舉人已經擁有了做官的資格。而且舉人還具有很多的特權,比如免稅之類的。


    隻要中了舉人,其名下的田產便具有了免賦稅的資格。所以幾乎每一個舉人的名下都會有很多的田產,實際上那些田產並不一定是其本人的,有很多都是其他人寄托在他名下的,目的就是為了減免田賦。同樣打著他的旗號進行經商之類的活動也可以獲得很多的便利。可以毫不客氣的說,隻要那教書先生中了舉人,那些曾經接濟資助過他的人便可以從中獲取很多的特權以及便利,而他們也可以獲得遠超過當初投資百倍的迴報。


    隻是這一切的前提是那教書先生能夠中了舉人。雖然以前他一直科考沒中,可至少大家還都有一個念想,而且未來的事情誰也說不準不是嗎,說不定什麽時候人家就更進一步了呢。


    可是,隨著朝廷取消了科舉製度。一下子秀才變舉人的夢想便徹底斷了。沒了科舉了,還參加什麽科考?沒有科考還怎麽去中舉人?當時在朝廷取消科舉的消息傳來之後,不止是那教書先生大驚,便是其他的人也是一樣大驚失色。而那些曾經接濟資助過他的人更是反應迅速,不但迅速和他拉開了距離,更是有不少的人紛紛向其討要以前的債務。


    社會就是這麽的現實。如果那教書先生成為了舉人,恐怕沒有一個人會傻到去向他討要以前的債務。恐怕他們會更加千方百計的送給他更多的錢財,目的就是為了和他搞好關係,好更加便利的利用他的舉人身份。


    可是就因為朝廷取消了科舉,一時之間以前資助過他和接濟過他的人便沒有那麽多的善心了。沒有了科舉,他們以前投入的錢財就很難收迴成本了,所以這個時候為了避免更大的損失,隻能千方百計的向那教書先生討要債務了。


    不管是以前資助的錢財或者是接濟的錢財,一時之間全都變成了借貸的債務,也全都成為了需要償還的。當然也有一些人抹不開這個臉麵,索性直接斷了和那教書先生的來往,以前投入的那些錢財也都不要了。不過這樣的人終究是少數,大部分的人還是千方百計的上門討要債務。


    就這樣,本來那教書先生日子就過的比較緊湊,以前有人接濟和資助還能夠勉強過活,可現在不但沒了接濟與資助,更是連以前收的錢都要還迴去,這還怎麽過?


    好在那些討債的人也知道把人逼死了他們一兩銀子都要不迴來,所以經過商討之後便和那教書先生達成了慢慢還債的約定。雙方達成欠債契約,而那教書先生則在規定的時間內慢慢償還這些債務。


    就這樣,本來一個兩耳不聞窗外事,一心隻讀聖賢書,渴望著有一天功成名就的秀才不得不走上了一條賺錢養家、拚搏還債的艱苦之路。不過做了幾十年的讀書人,他除了會些書本知識之外,沒有任何的賺錢能力。髒活累活,不想幹也沒那個體力幹。給那些當官的當個幕僚,他又沒有那個能力。想了半天,他發現自己除了能夠做個教書先生之外什麽都幹不了。


    就這樣,曾經的秀才慢慢的走向了向教書先生轉變的道路。不過這一條道路也不是一帆風順的,因為時代已經不同了。就和科舉變得落伍了一樣,像他這樣的秀才也一樣落伍了,開始變得不吃香了。


    如果是以前,一個秀才要是願意放下身段去當一個教書先生,那指不定鄱陽城內多少的大家族都會去搶著請他來給族中子弟教書。放在以前,秀才、舉人之類的讀書人很少會去做沒什麽前途的教書先生。舉人就不用說了,在封建社會舉人地位已經很高了,縱然沒能做成官,可靠著舉人的光環以及特權,依舊可以自己置辦下諾達的家業,日子也一樣過得有滋有潤的,而在這種情況之下舉人自然也不會落魄到需要去當教書先生度日的地步。


    也就是秀才,沒有做官的可能再加上秀才也沒什麽特權,所以一旦科舉一直不中,而家中又生活困難的話,有時候也不得不放下麵子自謀生路。而讀書人一輩子不事生產,除了會教個書之外一般其他的也幹不了。所以如果有秀才想要找份可以糊口的工作,他們多半會選擇當教書先生。


    不過終究科舉的誘惑太大了,很多人即便是硬撐也會堅持下去,除非是迫不得已了沒人會去當教書先生。而且即便是當了教書先生,大部分的人也會去官辦或者比較有名的學堂當教書先生,而很少去那些大家族之中。在學堂當教書先生至少還可以桃李滿天下,可給有錢人當教書先生,那算什麽?奴顏婢膝,好沒麵子的好不好。


    除非是找那些沒有一點功名的讀書人,否則就算是有錢人家想找個秀才當自家的教書先生那也是千難萬難的。當然,也不是沒有特例,如果是那些當世有名的大家族找教書先生,相信還是會有些秀才熱情向往的。不過這樣的大家族全國也才有多少家?而且那些秀才去了估計也是衝著走捷徑去的,不會是老實去教書的。


    所以放在以前如果一個秀才願意放下麵子去當教書先生,肯定會十分的搶手。而如果他再願意去給人當私塾,那恐怕就更加搶手了,相信會有很多大家族、有錢人家花大價錢請他前去的。


    隻不過那畢竟是以前了,隨著科舉製度的取消,傳統讀書人的地位也一落千丈。特別是沒了科舉之後,傳統的四書五經也沒了學習的必要,在這種情況之下還有誰願意花大價錢請人去教授族中子弟學習四書五經。這些東西即便是學會了又有什麽用?不讓科考了,那花費大力氣學習四書五經也是白白浪費時間和精力。


    在科舉製度取消之後的幾年裏,那些大家族和有錢人家也是慢慢的睜眼看世界,開始逐漸讓族中的年輕子弟接觸洋學、軍校,接觸那些在社會上更有用處的知識。而有能力的人更是千方百計的送族中子弟出國留洋。


    對於編寫唐傑傳奇故事的那個秀才來說,科舉製度的取消不但讓他的地位一落千丈,更是讓他養家糊口也是千難萬難。放在以前他隻要放出消息說自己願意給人當私塾,恐怕立馬會有很多有錢人家來花大價錢請他。可是現在,等他放出消息之後,竟然沒有任何人問津。


    到了最後,實在是過不下去的老秀才也不得不自己主動去那些大家族中自薦,這樣才讓他找到了一個糊口的機會。老天終究沒有絕人之路,最後還是讓那老秀才找到了一個當私塾的機會。隻不過他教授的不是四書五經,而是簡單的啟蒙知識。簡而言之,他是給那戶人家族中的幾個幼童當啟蒙先生,教他們讀書識字的。


    當個啟蒙先生去教授幾個幼童讀書識字,這終究是教書先生裏最低等的一類了。不過老秀才也沒有其他的本事,更是對洋學一竅不通,所以勉強的接受了這份待遇不高的工作,然後在這教書先生的崗位上一幹就是兩年。


    不過終究有不少的債務需要償還,所以這幾年來老秀才也就是那教書先生的日子一直過得苦巴巴的,而他當教書先生的這兩年來讀書人的架子也早就沒了,現在心裏一心想的就是怎麽掙錢養家、還債。


    到底是讀書人,雖然思想迂腐,可是至少聰明上是沒的說的,要不然那教書先生也不會考中秀才了。這不,慢慢的還真讓他找到了賺錢的機會,寫書。當然,高深的東西他也寫不出來,所以慢慢的便瞄準了最簡單的也最利於傳播的小說題材。


    不得不說這教書先生在生活的逼迫之下,還是變得有一點生意頭腦的。他知道想要賺錢,就隻能寫普通大眾都喜聞樂見的故事,特別是那些具有傳奇色彩的故事更是能夠傳播開來。而且他也慢慢摸索出來了一些經營和借勢的方法。


    這教師先生雖然沒了前途,可至少是秀才出身,這一身的才學是沒的說,再加上他年紀較大,經曆豐富、涉獵甚廣,所以他編起故事來甚是精彩。而且故事編完之後,他便集成冊來出版賣錢。


    當然,他自己沒什麽名氣,自然是不會有人給他出版的。不過這也難不住他,沒人看重他便找來了說書先生,然後和那酒樓、茶館裏說書的先生合作。他成功的說服了不少的說書先生在酒樓、茶館裏說他的故事,然後替他宣傳還未出版的小說。


    靠著精彩的故事,很快這教書先生的辦法便取得了成功。那些說書先生在酒樓、茶館裏大獲成功,引得很多人每一天專門前去聽書。而看到自己的故事成功的吸引到了很多人之後,教書先生便拿著自己的小說找那專門印刷、出版的商人合作。


    以前那些商人自然看不上教書先生寫出來的東西,可是現在見很多人都被他的故事吸引了,那些商人也覺得有利可圖,所以便同意了教書先生提出的先印刷後付賬的提議。由他們給教書先生的故事印刷成冊,然後再由教書先生自己拿出去販賣,等賣錢了之後再還給他們印刷費。


    等有了印刷成冊的小說之後,教書先生便擴大了和說書人之間的合作。他把自己的小說交給說書人,由說書人一邊說他的故事,一邊推銷他的小說。還別說,靠著這個獨特的模式,還真有不少喜愛他故事的人花錢購買。


    雖然掙得不多,可靠著這個方法教書先生在付給印刷商人和說書人的費用之後,自己每個月還能夠攢下幾兩銀子,這樣一年下來幾十兩銀子的收入已是不錯了,而有了這筆銀子也大大的緩解了教書先生的困難。


    不過這教書先生不但會編故事,懂得經營,更是懂得借勢,這不為了大賺一筆他便將主意打到了唐傑的身上,而且事後還真讓他成功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榮耀大中華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三月裏的青春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三月裏的青春並收藏榮耀大中華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