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巴斯奮力向前爬,其他的夥伴跟著爬在地上。
這個辦法果然有效,準噶爾人第二排的火槍沒打到他們,可是後麵的人潮洶湧,更多哈薩克人舉著各種武器衝上來,又被打倒了一大片。
砰砰砰!三排火槍手,輪番射擊,每隔三四十秒就是一輪齊射。
準噶爾人有個全體執行的命令,那就是每十戶人家,每年必須攢錢購買一條火繩槍。每個百戶,每年必須攢錢購置一門駱駝炮和一匹駱駝。他們一年年的省吃儉用,辛苦攢錢。
到了噶爾丹時代,準噶爾人幾乎每戶人家都有一條火繩槍。這是他們能夠重新崛起的原因。
準噶爾人的槍炮數量非常多,遠超哈薩克人。
哈薩克人隻有三千多條從伊朗買來的火繩槍,全部堆在了一線,靠著前麵三排圓盾和長矛手的掩護,和依托著駝城的準噶爾對射。
他們的火槍遠不及奧斯曼的火槍好用,不論是射程還是穿透力。
在駱駝炮開火後,五十米的距離上,碎石霰彈劈頭蓋臉的打過來。每一炮都會給人潮打出一個半圓形的缺口。哈薩克人的隊伍立刻出現了騷動。他們的戰鬥意誌也遠不及準噶爾人。
這個時代的火槍不能臥倒射擊,因為裝彈是從槍口往下懟的,必須站著或者半跪著裝填。因為鉛彈和槍膛不完全貼合,槍口低了,鉛彈會向前滾動掉出槍口。俯射也很難。
所以火槍受到地形的限製。
這時候,就看出駝城的重要性了。
駱駝身上堆疊著幾層潑水的厚氈子,可以擋住大部分遠距離射來的鉛彈和弓箭。一米多高的駱駝相當於胸牆了。準噶爾人躲在後麵,完全可以保護全身,隻有頭部露出來。
他們把火繩槍架設在駝峰之間進行射擊。兩側的駝峰可以像城牆的垛口一樣提供對頭部的掩護。
一邊是有工事對外射擊,一邊是完全暴露射擊。很快準噶爾人就占了上風。
哈薩克人的火槍手,全身暴露在外,在對射中,一個接著一個的栽倒。本來他們火槍手就少。準噶爾人一萬人打三千多哈薩克人,而且還有駝城作掩護。
一邊是亂射,一邊是三排輪射。
土耳其來的教官訓練出來的準噶爾人,組織性也比毫無組織自由射擊的哈薩克人強了太多。
和碩特人當初找了奧斯曼帝國的軍官來培訓。消息傳開後,一直和他們較勁的準噶爾人自然不會落後。也找了奧斯曼的退役軍官來。
揚吉爾汗臉色發黑,他年輕的臉龐上出現了一些慌亂。
眼看著前麵幾輪對射,自己的火槍手就倒下了一半。在對方的三排輪射和駱駝炮的霰彈攻擊下,前排的盾手和長槍手死了一地。
火槍手失去了盾牌手的掩護,隻打了三輪就崩了。
傷亡一半,在這個時代不崩潰的士兵其實不多。一個跟著一個的的往迴跑。軍官們憤怒的用鞭子抽打,也不起作用。逃跑的人越來越多。
整個駝城的四麵,三萬多哈薩克人圍攻一萬多準噶爾人,結果潰敗。準噶爾人放在駝城邊上的人馬隻有一萬五千左右。
還有五千人是中間的預備隊。是巴圖爾琿台吉準備那裏出現漏洞就堵截那裏用的。
揚吉爾汗氣的臉色鐵青,他沒想到,自己繼承汗位之後,第一仗就打的這麽拉胯。
三萬人圍攻一萬五千準噶爾人,居然被打崩了。
眼看著三萬人圍著兩萬人打,弓箭和火槍對射了一個時辰,傷亡的基本都是自己這邊的。這麽磨下去就成了添油戰術,這是戰場大忌。
他轉頭讓宰桑收攏潰退下來的還剩下兩萬五千人左右的殘兵。先撤下去修整和重新整隊。全體上馬,等待攻破大陣後,用這些騎兵衝殺。
自己帶著剩下的四萬主力,親自衝擊準噶爾人的大陣。
揚吉爾汗下令,集中剩下的四萬人,從正麵硬衝。
隨著戰鼓的敲響,四萬哈薩克人從正麵蜂擁而上。半路上分出兩萬人,分別攻向兩個邊角。剩下兩萬人向著中間的駝城衝去。攻擊麵對著大陣的西側。
前麵的進攻的哈薩克人已經被打的潰敗了,正潮水一般般的往後跑。一點五倍到兩倍的兵力不足以擊潰依托駝城的守軍。反而在幾輪對射中潰散。
揚吉爾汗一邊用鞭子抽打往迴跑的潰兵,邊怒罵這些蠢貨、廢物。
巴圖爾琿台吉看到哈薩克人改變了策略,改為集中兵力攻擊西側。立刻下令,調集三麵的兵馬向西側集中,堵截哈薩克人。
五千身穿全套紮甲的哈薩克王軍,洶湧而來。他們是大汗的直屬部隊。是唯一一支全披甲的部隊。他們手持短矛,穿著全套紮甲和鎖子甲,舉著盾牌向著駝城衝來。
中間的兩萬人是步兵衝來,而分別攻向兩個邊角的則是騎兵。這個地形下騎兵仰攻本來不利。
但是,哈薩克人采取了新的戰術,他們的騎馬快速靠近兩側的盾牌陣。然後扔出帶著繩索的鐵鉤。
朝魯還沒有反應過來,就感覺眼前一亮,然後木盾牌就被哈薩克人的戰馬拉走了。鐵鉤卡住木板盾牌的後麵,然後騎士把繩索係在馬鞍上,快速驅馬往迴跑,直接就把用木棍支撐,斜著的盾牌拉走了。
這些騎兵冒著箭雨衝上來,紛紛拋出鐵鉤子,一時間人喊馬嘶,叫罵聲、喊殺聲、盾牌撲倒的聲音響成一片。準噶爾人本來躲在盾牌後,一邊射箭,一邊防守。可是幾輪騎兵衝過,就把他們的盾牌紛紛掀翻了。
大批的騎兵持長槍跟著衝進了邊角的盾陣。後麵還有手持大斧子和長刀的重步兵,持短槍和弓箭的輕步兵跟著。
朝魯趕緊抓起長槍對著一個衝上來的哈薩克騎兵捅了上去。四米五的長槍直接刺中了,這個拿著彎刀大唿小叫的的騎兵。
這個騎兵彎腰哀嚎著,抱著肚子摔下了馬背。
但是,緊接著又有一匹馬撞到了朝魯,把朝魯直接撞飛了。
朝魯向後飛了十幾米,摔到後麵的盾牌上,然後滾落下來。他顧不得疼痛,有沒有斷了骨頭,趕緊爬著鑽進了後麵的盾牌之中。這個時候稍有猶豫就會被馬踩死。
準噶爾人一陣混亂,朝魯還沒有爬起來,一柄大斧猛的砍下來,直接把盾牌劈開了。透出天光的破爛盾牌後,他看到一個高大的鐵塔般的全盔甲武士猙獰的鐵麵具。
薄鐵皮沒能擋住大斧子劈砍。後麵的木質材料哢嚓一聲斷裂。
(本章完)
這個辦法果然有效,準噶爾人第二排的火槍沒打到他們,可是後麵的人潮洶湧,更多哈薩克人舉著各種武器衝上來,又被打倒了一大片。
砰砰砰!三排火槍手,輪番射擊,每隔三四十秒就是一輪齊射。
準噶爾人有個全體執行的命令,那就是每十戶人家,每年必須攢錢購買一條火繩槍。每個百戶,每年必須攢錢購置一門駱駝炮和一匹駱駝。他們一年年的省吃儉用,辛苦攢錢。
到了噶爾丹時代,準噶爾人幾乎每戶人家都有一條火繩槍。這是他們能夠重新崛起的原因。
準噶爾人的槍炮數量非常多,遠超哈薩克人。
哈薩克人隻有三千多條從伊朗買來的火繩槍,全部堆在了一線,靠著前麵三排圓盾和長矛手的掩護,和依托著駝城的準噶爾對射。
他們的火槍遠不及奧斯曼的火槍好用,不論是射程還是穿透力。
在駱駝炮開火後,五十米的距離上,碎石霰彈劈頭蓋臉的打過來。每一炮都會給人潮打出一個半圓形的缺口。哈薩克人的隊伍立刻出現了騷動。他們的戰鬥意誌也遠不及準噶爾人。
這個時代的火槍不能臥倒射擊,因為裝彈是從槍口往下懟的,必須站著或者半跪著裝填。因為鉛彈和槍膛不完全貼合,槍口低了,鉛彈會向前滾動掉出槍口。俯射也很難。
所以火槍受到地形的限製。
這時候,就看出駝城的重要性了。
駱駝身上堆疊著幾層潑水的厚氈子,可以擋住大部分遠距離射來的鉛彈和弓箭。一米多高的駱駝相當於胸牆了。準噶爾人躲在後麵,完全可以保護全身,隻有頭部露出來。
他們把火繩槍架設在駝峰之間進行射擊。兩側的駝峰可以像城牆的垛口一樣提供對頭部的掩護。
一邊是有工事對外射擊,一邊是完全暴露射擊。很快準噶爾人就占了上風。
哈薩克人的火槍手,全身暴露在外,在對射中,一個接著一個的栽倒。本來他們火槍手就少。準噶爾人一萬人打三千多哈薩克人,而且還有駝城作掩護。
一邊是亂射,一邊是三排輪射。
土耳其來的教官訓練出來的準噶爾人,組織性也比毫無組織自由射擊的哈薩克人強了太多。
和碩特人當初找了奧斯曼帝國的軍官來培訓。消息傳開後,一直和他們較勁的準噶爾人自然不會落後。也找了奧斯曼的退役軍官來。
揚吉爾汗臉色發黑,他年輕的臉龐上出現了一些慌亂。
眼看著前麵幾輪對射,自己的火槍手就倒下了一半。在對方的三排輪射和駱駝炮的霰彈攻擊下,前排的盾手和長槍手死了一地。
火槍手失去了盾牌手的掩護,隻打了三輪就崩了。
傷亡一半,在這個時代不崩潰的士兵其實不多。一個跟著一個的的往迴跑。軍官們憤怒的用鞭子抽打,也不起作用。逃跑的人越來越多。
整個駝城的四麵,三萬多哈薩克人圍攻一萬多準噶爾人,結果潰敗。準噶爾人放在駝城邊上的人馬隻有一萬五千左右。
還有五千人是中間的預備隊。是巴圖爾琿台吉準備那裏出現漏洞就堵截那裏用的。
揚吉爾汗氣的臉色鐵青,他沒想到,自己繼承汗位之後,第一仗就打的這麽拉胯。
三萬人圍攻一萬五千準噶爾人,居然被打崩了。
眼看著三萬人圍著兩萬人打,弓箭和火槍對射了一個時辰,傷亡的基本都是自己這邊的。這麽磨下去就成了添油戰術,這是戰場大忌。
他轉頭讓宰桑收攏潰退下來的還剩下兩萬五千人左右的殘兵。先撤下去修整和重新整隊。全體上馬,等待攻破大陣後,用這些騎兵衝殺。
自己帶著剩下的四萬主力,親自衝擊準噶爾人的大陣。
揚吉爾汗下令,集中剩下的四萬人,從正麵硬衝。
隨著戰鼓的敲響,四萬哈薩克人從正麵蜂擁而上。半路上分出兩萬人,分別攻向兩個邊角。剩下兩萬人向著中間的駝城衝去。攻擊麵對著大陣的西側。
前麵的進攻的哈薩克人已經被打的潰敗了,正潮水一般般的往後跑。一點五倍到兩倍的兵力不足以擊潰依托駝城的守軍。反而在幾輪對射中潰散。
揚吉爾汗一邊用鞭子抽打往迴跑的潰兵,邊怒罵這些蠢貨、廢物。
巴圖爾琿台吉看到哈薩克人改變了策略,改為集中兵力攻擊西側。立刻下令,調集三麵的兵馬向西側集中,堵截哈薩克人。
五千身穿全套紮甲的哈薩克王軍,洶湧而來。他們是大汗的直屬部隊。是唯一一支全披甲的部隊。他們手持短矛,穿著全套紮甲和鎖子甲,舉著盾牌向著駝城衝來。
中間的兩萬人是步兵衝來,而分別攻向兩個邊角的則是騎兵。這個地形下騎兵仰攻本來不利。
但是,哈薩克人采取了新的戰術,他們的騎馬快速靠近兩側的盾牌陣。然後扔出帶著繩索的鐵鉤。
朝魯還沒有反應過來,就感覺眼前一亮,然後木盾牌就被哈薩克人的戰馬拉走了。鐵鉤卡住木板盾牌的後麵,然後騎士把繩索係在馬鞍上,快速驅馬往迴跑,直接就把用木棍支撐,斜著的盾牌拉走了。
這些騎兵冒著箭雨衝上來,紛紛拋出鐵鉤子,一時間人喊馬嘶,叫罵聲、喊殺聲、盾牌撲倒的聲音響成一片。準噶爾人本來躲在盾牌後,一邊射箭,一邊防守。可是幾輪騎兵衝過,就把他們的盾牌紛紛掀翻了。
大批的騎兵持長槍跟著衝進了邊角的盾陣。後麵還有手持大斧子和長刀的重步兵,持短槍和弓箭的輕步兵跟著。
朝魯趕緊抓起長槍對著一個衝上來的哈薩克騎兵捅了上去。四米五的長槍直接刺中了,這個拿著彎刀大唿小叫的的騎兵。
這個騎兵彎腰哀嚎著,抱著肚子摔下了馬背。
但是,緊接著又有一匹馬撞到了朝魯,把朝魯直接撞飛了。
朝魯向後飛了十幾米,摔到後麵的盾牌上,然後滾落下來。他顧不得疼痛,有沒有斷了骨頭,趕緊爬著鑽進了後麵的盾牌之中。這個時候稍有猶豫就會被馬踩死。
準噶爾人一陣混亂,朝魯還沒有爬起來,一柄大斧猛的砍下來,直接把盾牌劈開了。透出天光的破爛盾牌後,他看到一個高大的鐵塔般的全盔甲武士猙獰的鐵麵具。
薄鐵皮沒能擋住大斧子劈砍。後麵的木質材料哢嚓一聲斷裂。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