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數個楔形的小陣,如同無數把尖刀,插進了喀爾喀人的密集人群裏。
以及拉成線性的刺刀陣線,排山倒海而來。
兩陣型互相配合,楔形小陣先把敵人衝的七零八落,而後,拉成一排的橫隊的刺刀陣線洶湧而來。
早已被槍炮打的臨近崩潰邊緣的喀爾喀人,此時再也支撐不住了。他們本來拚命想盡快進入肉搏的環節。
他們以為,隻要短兵相接,他們會瞬間擊潰這些漢人。
可是真到了刀刀見紅的時刻,他們崩潰的發現,這些十七八歲的小夥子,刺刀居然如此厲害,他們的刀術完全被克製。
而且這種陣列式的肉搏戰,他們沒有經曆過,根本不給你輾轉騰挪的空間,刺刀的長度優勢和訓練有素顯示的淋漓盡致。幾乎是一邊倒的壓倒了他們。
到了肉搏的時候,居然他們根本不是對手。
這直接就摧垮了他們最後的信心。這簡直讓他們絕望。
劄薩克圖汗哆嗦著被他兒子和諸台吉擁上一匹快馬,帶著最精銳的那可兒騎兵,向著西北方向逃去。
他們這個營地的背後是唐努烏拉山,前麵是被湖泊包圍的平原草場。隻要翻越了唐努烏拉山,就是圖瓦人的領地了。
他們目前隻能去投奔圖瓦人了。
此時所有人都明白,劄薩克圖汗部敗了。
今後喀爾喀草原上,不會再有這個名號了。
他們對楊凡的走狗,土默特的叛徒安三溪太了解了。
這些年,他們把征服的漠南、漠北所有部落的統治秩序徹底打爛。
因為楊老爺隻要牧民給他放牧。至於那些高貴的汗王、濟農、台吉、塔布囊、那顏、牧主、馬兵頭子……以及他們的家屬,對楊老爺來講沒有任何用處。一般會交給軍法官吏處理。
有屠殺漢人、打草穀、搶掠大明邊境的,依照《大明律》治罪。
除了應該殺掉的外,一律判處徒刑,送到海外海島上挖鳥糞。
現在又增加了呂宋島開采銅礦。砍伐南洋名貴木材等新的工作機會。
他們服完了刑期,就分配到南洋各個島嶼安家落戶,和本地土人女人重新組建家庭。以後就在南洋諸島落地生根了。
所以,他們才不想去挖臭烘烘的鳥糞呢。他們全部選擇逃走。
這個時候,他們顧不得戰馬會凍死了。因為不行逃走師不可能的,騎馬起碼能跑得遠些。
兩千多最精銳的兵馬護衛著,喀爾喀最後的貴族們,扔下了部眾和戰士,臨陣脫逃了。
他們早就發現西北方是明軍合圍的薄弱點,他們衝開了步兵的攔截,在風雪中逃了出去。
這個時候暴風雪再度大起來了,整個戰場上風雪彌漫,三十步外看不清人臉。安三溪沒有派人去追,他現在要徹底解決劄薩克圖汗部。
隨著統治層的逃走,中下級軍官們崩潰了。
他們失去了組織抵抗的信心。整個戰場上喀爾喀人陷入了大崩潰。
“布紮握格喝!”“布紮握格喝!”
招降的聲音四處響起,到處都是漠南蒙古人戰士在風雪中大聲喊著。
騎兵軍裏有四成是漠南蒙古人。剩下一半是漢人,還有不到一成的亂七八糟民族的人。楊府的家奴來源複雜。
按照草原上的規矩,漠南蒙古諸部的人,都是被楊府俘獲的,他們屬於楊府的奴隸。曆次戰爭中俘獲的女真人、朝鮮人、倭人、南洋人、臧人也很多。這裏有很多人被編入了軍隊。
他們現在都歸屬各個牧業隊,他們的家眷和子女都在牧業隊裏生活。
牧業隊是集體經濟。因為牧業必須采取集體經濟,一家一戶無法對抗天災和野獸。
以前他們作為下層牧奴,被層層盤剝壓榨,隻能吃野菜和奶渣,自己捕捉旱獺和老鼠、采集蘑菇生存。
現在他們每個家庭都是牧業隊的股東之一,不僅安排工作有工錢,還有年底牧業隊的收益分紅。
他們才知道,原來一切牲畜歸全體所有後,足夠讓所有人過上很好的生活。
尤其是引進細毛羊後,毛紡織工業的發展,讓羊毛成了最大的收入來源。這完全是新增的收入,以前羊毛隻能做氈子。
尤其是,楊家開設的貿易行遍布每個定居點後,外來物資極為便宜,極大的減小了生活成本。
工業品和糧食、布匹、藥品海量的商品,低廉的價格,衝擊了整個漠南草原。讓這些蒙古人目瞪口呆。
他們一邊咒罵著喝血的台吉們,一邊痛斥著喪盡天良的黑心商人,一邊對現在的生活充滿了感激。
草原一旦開發出來,能產生的經濟效益是非常巨大的。
楊凡不收他們的稅,隻是壟斷貿易。就足夠賺的盆滿缽滿。比收稅賺的還要多的多。
祖祖輩輩那裏過過這種物資充足的生活,還不用去南下拚命搶奪,隻用牧業隊的產出就夠了,他們每月領取紙幣工資,去定居點的貿易行購買需要的一切物資。
一旦過上了這種,夢裏都不曾夢到的生活後,這些人對楊家的忠心比鐵石還要堅硬。
誰要是敢拿走他們現在的生活,他們就和他拚命。
那些台吉們永遠別想再迴來統治他們了。他們早已覺悟了,還是楊老爺說的對,是他們養活了這些寄生蟲,而不是台吉老爺們養活他們,賞他們一口飯吃。
現在沒了這些台吉、那顏,他們怎麽沒有凍餓而死,反而越過越好了呢。
唯一他們需要對楊家盡的義務,就是當兵和打仗。戰爭中的劫掠和戰利品,也是個人交給拍賣行,進行統一拍賣的。
楊家和他們四六分成。這一點人人都滿意。
這些蒙古族戰士,一旦掌握了火槍和拚刺術,他們對付起其他蒙古人,簡直是壓倒性的優勢。
他們可以買到金屬滑輪弓,用八個力拉開十四個力的超級虎力弓。攢錢還可以買好馬,買阿拉伯馬和蒙古馬的混血後代。
此時,蒙古語的投降不殺,喊得漫山遍野。
楊凡是鼓勵俘虜獲得蒙古人的,因為他需要勞動力。
歐亞草原太大了。大到沒有足夠的人口來開發。尤其是搞了定居點牧業後,九成的草場都放棄和荒蕪了。
野生動物大爆發,到處都是野獸。
喀爾喀人的語言雖然和漠南有些不同,但是他們很多人都是親屬,彼此是緊密聯係的。他們紛紛扔掉了刀槍,抱頭投降。
戰場到處都是抓俘虜的官兵。一隊隊的四處奔跑,在暴風雪中俘獲戰敗四散而逃的喀爾喀人。
傍晚的時候,剩下的一萬兩千多喀爾喀士兵都被抓獲了。
騎兵軍的大軍,隨即北進占領了紮薩克圖汗部的營地。這裏有近二十萬部民。數百萬的越冬牛羊駝馬。
女人和孩子都躲在氈房裏瑟瑟發抖,她們擔心被殺。
安三溪開始讓文書們清點俘獲的物資和人口,登記造冊。
安三溪明白楊凡喜歡清廉的下屬。他不該拿的女人、牲畜、錢分文不取。老爺是英明的主子,不會忌憚下屬的功高震主,他不需要自汙。
楊家的軍隊是現代模式的軍隊,分權十分徹底,而且薪水都是興禾錢莊發的,也就是楊家直接發到官兵的手裏。沒有人能控製軍隊。
他知道老爺講究規矩,出了格的事兒不能辦。
這裏牛羊數百萬,劄薩克圖汗家族逃走匆忙,扔下的金山銀海堆積如山,他全部都在軍法官和監軍的共同清點下登記造冊,收繳入楊府內庫。
這些年大規模的戰爭不斷,軍費花出去的速度,如同黃河決口一般。
每年的財政赤字高達三四千萬兩,要是崇禎知道都能嚇死。
楊府去年的總收入,才一千五百萬兩,一半都不到,夫人都愁死了。
這些年全靠老爺,從海外一船船運來的銀錠填補虧空。
安三溪感念夫人對他母子的活命大恩,一直努力搜刮,盡量多的填補軍費。減少財政負擔。
“宣傳下去,隻要沒有對大明犯罪的,一律不抓,沒有犯死罪的一律不殺,今後他們都編入新的牧業隊,這裏會修建烏裏雅蘇台城,作為行政中心。漠南有的政策這裏都會有,他們的好日子來了。”
以及拉成線性的刺刀陣線,排山倒海而來。
兩陣型互相配合,楔形小陣先把敵人衝的七零八落,而後,拉成一排的橫隊的刺刀陣線洶湧而來。
早已被槍炮打的臨近崩潰邊緣的喀爾喀人,此時再也支撐不住了。他們本來拚命想盡快進入肉搏的環節。
他們以為,隻要短兵相接,他們會瞬間擊潰這些漢人。
可是真到了刀刀見紅的時刻,他們崩潰的發現,這些十七八歲的小夥子,刺刀居然如此厲害,他們的刀術完全被克製。
而且這種陣列式的肉搏戰,他們沒有經曆過,根本不給你輾轉騰挪的空間,刺刀的長度優勢和訓練有素顯示的淋漓盡致。幾乎是一邊倒的壓倒了他們。
到了肉搏的時候,居然他們根本不是對手。
這直接就摧垮了他們最後的信心。這簡直讓他們絕望。
劄薩克圖汗哆嗦著被他兒子和諸台吉擁上一匹快馬,帶著最精銳的那可兒騎兵,向著西北方向逃去。
他們這個營地的背後是唐努烏拉山,前麵是被湖泊包圍的平原草場。隻要翻越了唐努烏拉山,就是圖瓦人的領地了。
他們目前隻能去投奔圖瓦人了。
此時所有人都明白,劄薩克圖汗部敗了。
今後喀爾喀草原上,不會再有這個名號了。
他們對楊凡的走狗,土默特的叛徒安三溪太了解了。
這些年,他們把征服的漠南、漠北所有部落的統治秩序徹底打爛。
因為楊老爺隻要牧民給他放牧。至於那些高貴的汗王、濟農、台吉、塔布囊、那顏、牧主、馬兵頭子……以及他們的家屬,對楊老爺來講沒有任何用處。一般會交給軍法官吏處理。
有屠殺漢人、打草穀、搶掠大明邊境的,依照《大明律》治罪。
除了應該殺掉的外,一律判處徒刑,送到海外海島上挖鳥糞。
現在又增加了呂宋島開采銅礦。砍伐南洋名貴木材等新的工作機會。
他們服完了刑期,就分配到南洋各個島嶼安家落戶,和本地土人女人重新組建家庭。以後就在南洋諸島落地生根了。
所以,他們才不想去挖臭烘烘的鳥糞呢。他們全部選擇逃走。
這個時候,他們顧不得戰馬會凍死了。因為不行逃走師不可能的,騎馬起碼能跑得遠些。
兩千多最精銳的兵馬護衛著,喀爾喀最後的貴族們,扔下了部眾和戰士,臨陣脫逃了。
他們早就發現西北方是明軍合圍的薄弱點,他們衝開了步兵的攔截,在風雪中逃了出去。
這個時候暴風雪再度大起來了,整個戰場上風雪彌漫,三十步外看不清人臉。安三溪沒有派人去追,他現在要徹底解決劄薩克圖汗部。
隨著統治層的逃走,中下級軍官們崩潰了。
他們失去了組織抵抗的信心。整個戰場上喀爾喀人陷入了大崩潰。
“布紮握格喝!”“布紮握格喝!”
招降的聲音四處響起,到處都是漠南蒙古人戰士在風雪中大聲喊著。
騎兵軍裏有四成是漠南蒙古人。剩下一半是漢人,還有不到一成的亂七八糟民族的人。楊府的家奴來源複雜。
按照草原上的規矩,漠南蒙古諸部的人,都是被楊府俘獲的,他們屬於楊府的奴隸。曆次戰爭中俘獲的女真人、朝鮮人、倭人、南洋人、臧人也很多。這裏有很多人被編入了軍隊。
他們現在都歸屬各個牧業隊,他們的家眷和子女都在牧業隊裏生活。
牧業隊是集體經濟。因為牧業必須采取集體經濟,一家一戶無法對抗天災和野獸。
以前他們作為下層牧奴,被層層盤剝壓榨,隻能吃野菜和奶渣,自己捕捉旱獺和老鼠、采集蘑菇生存。
現在他們每個家庭都是牧業隊的股東之一,不僅安排工作有工錢,還有年底牧業隊的收益分紅。
他們才知道,原來一切牲畜歸全體所有後,足夠讓所有人過上很好的生活。
尤其是引進細毛羊後,毛紡織工業的發展,讓羊毛成了最大的收入來源。這完全是新增的收入,以前羊毛隻能做氈子。
尤其是,楊家開設的貿易行遍布每個定居點後,外來物資極為便宜,極大的減小了生活成本。
工業品和糧食、布匹、藥品海量的商品,低廉的價格,衝擊了整個漠南草原。讓這些蒙古人目瞪口呆。
他們一邊咒罵著喝血的台吉們,一邊痛斥著喪盡天良的黑心商人,一邊對現在的生活充滿了感激。
草原一旦開發出來,能產生的經濟效益是非常巨大的。
楊凡不收他們的稅,隻是壟斷貿易。就足夠賺的盆滿缽滿。比收稅賺的還要多的多。
祖祖輩輩那裏過過這種物資充足的生活,還不用去南下拚命搶奪,隻用牧業隊的產出就夠了,他們每月領取紙幣工資,去定居點的貿易行購買需要的一切物資。
一旦過上了這種,夢裏都不曾夢到的生活後,這些人對楊家的忠心比鐵石還要堅硬。
誰要是敢拿走他們現在的生活,他們就和他拚命。
那些台吉們永遠別想再迴來統治他們了。他們早已覺悟了,還是楊老爺說的對,是他們養活了這些寄生蟲,而不是台吉老爺們養活他們,賞他們一口飯吃。
現在沒了這些台吉、那顏,他們怎麽沒有凍餓而死,反而越過越好了呢。
唯一他們需要對楊家盡的義務,就是當兵和打仗。戰爭中的劫掠和戰利品,也是個人交給拍賣行,進行統一拍賣的。
楊家和他們四六分成。這一點人人都滿意。
這些蒙古族戰士,一旦掌握了火槍和拚刺術,他們對付起其他蒙古人,簡直是壓倒性的優勢。
他們可以買到金屬滑輪弓,用八個力拉開十四個力的超級虎力弓。攢錢還可以買好馬,買阿拉伯馬和蒙古馬的混血後代。
此時,蒙古語的投降不殺,喊得漫山遍野。
楊凡是鼓勵俘虜獲得蒙古人的,因為他需要勞動力。
歐亞草原太大了。大到沒有足夠的人口來開發。尤其是搞了定居點牧業後,九成的草場都放棄和荒蕪了。
野生動物大爆發,到處都是野獸。
喀爾喀人的語言雖然和漠南有些不同,但是他們很多人都是親屬,彼此是緊密聯係的。他們紛紛扔掉了刀槍,抱頭投降。
戰場到處都是抓俘虜的官兵。一隊隊的四處奔跑,在暴風雪中俘獲戰敗四散而逃的喀爾喀人。
傍晚的時候,剩下的一萬兩千多喀爾喀士兵都被抓獲了。
騎兵軍的大軍,隨即北進占領了紮薩克圖汗部的營地。這裏有近二十萬部民。數百萬的越冬牛羊駝馬。
女人和孩子都躲在氈房裏瑟瑟發抖,她們擔心被殺。
安三溪開始讓文書們清點俘獲的物資和人口,登記造冊。
安三溪明白楊凡喜歡清廉的下屬。他不該拿的女人、牲畜、錢分文不取。老爺是英明的主子,不會忌憚下屬的功高震主,他不需要自汙。
楊家的軍隊是現代模式的軍隊,分權十分徹底,而且薪水都是興禾錢莊發的,也就是楊家直接發到官兵的手裏。沒有人能控製軍隊。
他知道老爺講究規矩,出了格的事兒不能辦。
這裏牛羊數百萬,劄薩克圖汗家族逃走匆忙,扔下的金山銀海堆積如山,他全部都在軍法官和監軍的共同清點下登記造冊,收繳入楊府內庫。
這些年大規模的戰爭不斷,軍費花出去的速度,如同黃河決口一般。
每年的財政赤字高達三四千萬兩,要是崇禎知道都能嚇死。
楊府去年的總收入,才一千五百萬兩,一半都不到,夫人都愁死了。
這些年全靠老爺,從海外一船船運來的銀錠填補虧空。
安三溪感念夫人對他母子的活命大恩,一直努力搜刮,盡量多的填補軍費。減少財政負擔。
“宣傳下去,隻要沒有對大明犯罪的,一律不抓,沒有犯死罪的一律不殺,今後他們都編入新的牧業隊,這裏會修建烏裏雅蘇台城,作為行政中心。漠南有的政策這裏都會有,他們的好日子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