遏必隆拔出他那把後世珍藏在清宮的,著名的遏必隆腰刀。


    這把刀是綠色的刀鞘,乾隆曾賜刀給遏必隆的後代,勒令他自裁。以示侮辱,表示他辱沒了祖宗的威名。


    遏必隆舉刀,大聲喊道:“散開,立刻散開。”


    遏必隆,鈕祜祿氏,滿洲鑲黃旗人。清太祖努爾哈赤外孫,“開國五大臣”額亦都第十六子,母為和碩公主穆庫什。


    此時,他還是一個二十歲的青年人,但他出身顯貴,被皇太極委以重任。這一次就由他押送俘獲的人畜返迴遼東。


    他雖然年輕,但是很有見識,他清楚的知道,這些漂亮的不像話的大白艦隊,如果一旦開火,百多門比沈陽城頭的呂宋大銅炮還要大的重炮,就會給他的三千人的馬隊造成毀滅性打擊。


    唯一的辦法就是立刻散開。


    可惜,馬隊散開的速度再快,也沒有艦炮的發射的速度快。


    這些艦炮全是長炮,射程能達到兩公裏還多。得益於先進的栗色發射藥和長炮管,岸上三裏多地內全都在射程之內。


    轟轟轟!


    遏必隆眼看著,每一條大白船的側舷上,一門門的重炮依次開火。


    炮口逐一退迴炮窗內部。烈焰和濃煙噴出。


    盡管這些船離岸邊有半裏地遠,但是巨大的炮聲依然震得人雙耳發麻。


    騎兵的戰馬受到了極大的驚嚇,灰律律的鳴叫,人立起來。把很多騎士摔到馬下。


    這三千人一片混亂。他們本來就不是正規八旗,是臨時跟著來的壯丁。


    八旗出征是允許餘丁,也就是沒有服役的壯丁,自願跟隨去戰場作戰的。這些人都是為發財而自動跟來的。


    他們的紀律性遠不如八旗正規騎兵。這些人都是家裏的幼子,或者庶出的兒子,沒有資格補進八旗當正規旗丁。隻能在家種地、放牧,管理啊哈做工等。


    這些人要想出人頭地,隻有在家裏同意的情況下,參加自願跟隨大軍的輔兵。


    其實這種情況中原王朝自古就有。漢代很多名將都是以良家子的身份隨軍去戰場,建功立業的。自古以來就允許壯士自願跟隨大軍前往戰場。


    因為他們密集的隊形就在水邊,是準備隨時渡河的。所以,他們全在葡萄彈的射程內。


    葡萄彈比霰彈打的遠,但是彈幕沒有霰彈密集。霰彈一般隻能對付三百米內的敵人,遠了效果就不好了。


    而葡萄彈可以打擊五百米內的敵人。球形實心彈可以打擊一千五百米內的目標。而圓柱形的圓頭,或者尖頭炮彈,射程可以達到或超過兩千米。


    每一艘北塘級巡洋艦,舷側炮倉都有18門203mm長炮。


    而其他飛剪船,因為當初執行小步快跑原則,從一百多噸的星辰號開始,每一條都有放大,一直到最後把軍艦定型為1500噸級的巡洋艦和800噸級的巡防艦兩種艦型。


    這些飛剪船大小不一,每一條都有不同的特點。是技術積累的產物。它們的艦炮以前比較駁雜,但是海軍艦炮統一後,它們也都換上155mm的長炮。


    現在13條船累計有超過百門的舷側火炮,再加上54門巡洋艦重炮,火力十分兇悍。而且打完了一側,調過來,另一麵還有同樣多的火炮。


    隻不過現在楊凡的火炮射速快,裝彈遠比掉頭快的多。所以,就不會掉過另一麵來轟擊了。


    很短的時間內,將近5000發葡萄彈的子彈,密集的飛向這些騎兵。他們還沒有來的及散開就被覆蓋了。


    一片噗噗噗的聲音傳來,整個馬隊的集群,似乎被鐵錘砸了一般的,癟了下去一般。一片血色的迷霧彌漫在岸邊上。


    遏必隆感覺一陣風吹草叢的聲音,在耳邊響起,這是炮彈或者子彈,離人很近時才有的聲音。


    他感覺左臂一涼,慘叫一聲摔下馬來。他落地才驚覺左臂沒有了。一發葡萄彈的子彈,帶走了他的左臂。


    在一裏地外,七千步兵看押著五十萬被俘獲的大明青年男女。能活著走到這裏的,都是身體強壯的人。身體不行的,路上就死掉了。


    他們吃著很差很少的食物,在建奴的皮鞭和刀矛下,長途跋涉一千多裏地,風餐露宿,一路上生病死的,被折磨死的,掉隊被野生動物吃掉,拖走的。不知道有多少。


    他們知道到了遼河的邊上,過了遼河就是遼東的地界了。


    人群一片哭聲,愁雲慘淡。


    一旦過了遼河,他們再也不能迴到家鄉,見到親人了。


    而且,他們很多人早已沒有了親人。建奴和蒙古人的殺掠之下,除了最青壯的人,其他都被殺了,或者逃走了。


    他們被勒令蹲在地上,不許動,等候依次過河。


    可是變故突然發生了,前麵遼河裏傳來了炮聲。這些聲音是如此之大,大到他們的耳朵幾乎都嗡嗡響。


    此時,聽著隆隆的炮聲,他們更是嚇得和鵪鶉一樣發抖。


    “都不許動,否則格殺勿論!”一些為虎作倀的漢軍旗的旗丁,用長槍指著這些人威脅道。有幾個想趁著混亂逃走的,立刻遭到射殺。


    就在這時,後麵也傳來了異動。他們感覺到了大地在震動。


    他們出關後,一直在草原上行走,這裏已經被楊凡肅清,千裏無人煙。他們知道這種震動隻有大規模的騎兵才會產生。難道又有騎兵從後麵來了嗎。


    看押的七千步兵立刻緊張起來,他們知道這是大規模的騎兵正在靠近。


    趙水根騎在一匹高大的阿拉伯馬上,看著遠處黑壓壓的人群,長出了一口氣。還來得及,他們被艦隊堵住了,沒有過河。


    他身後是三萬多倫民兵,這些人有一半是蒙古人,一半是漢人。每個人都有兩匹馬,他們是接到楊凡的命令後,晝夜兼程趕來的。


    鈕祜祿·伊爾登不知道他十六弟遏必隆那邊的馬隊怎麽樣了。但聽著隆隆炮聲,感覺那邊也好不了。估計過河是別想了。


    他是滿洲鑲黃旗人。後金五大臣之一額亦都第十子。


    “立刻結陣,對抗騎兵,都快點。”他大聲喊道。


    他手裏隻有七千步兵。這些人可不是步甲,而是各個旗裏都派出的餘丁。這些俘獲都是八旗的共同財產,自然每個旗裏都要派人跟著,主要是看著,免得被別人占了便宜。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明末鋼鐵大亨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漫卷詩書萬點花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漫卷詩書萬點花並收藏明末鋼鐵大亨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