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的時間是嘉靖二十五年四月,距離嘉靖二十六年的丁未科春闈還有一年的時間。


    陸仁炳有充足的時間準備。彭城可以通過運河直抵京城,但是時間充足,陸仁炳決定由陸路,不走水路。


    主要是為了路上獵奇,趕考的書生,碰到個狐啊,鬼的在聊齋世界不都是正常操作嗎?


    坐船有什麽意思,最多也就碰到個水鬼什麽的,沒啥意思。


    說走咱就走,陸仁炳去縣衙開具了戶貼,具保文書等一幹證明文件,迴家吩咐家仆照料好家宅,便背著書篋上路了。


    陸仁炳給自己腦補了一個張國榮版寧采臣的造型,幻想著一路上能遇到一個風流女鬼啥的。


    可惜他拿的是路人劇本,根本沒有任何浪漫可言。這不自以為行蹤隱秘的他,還沒出家門口,就被得到消息的親戚朋友堵住了。


    一個舉人進京趕考,無論對家族,對鄉鄰,對好友來說都是一件大事情。想悄悄上路是不可能的。


    無奈,挨了族長一通罵的陸仁炳,隻得迴家放下書篋。先鄭重開了祠堂祭告了祖先,又去給老爹老娘上墳。


    然後迴家開了宴席,招待鄉鄰友朋。這當然不是慶祝,而是斂財!


    親戚朋友也不是為了來吃他一頓飯,是來給他添盤纏的。


    縣裏的鄉紳,衙門裏的差人,街麵上有頭有臉的人家都過來添了禮,連縣裏的知縣老爺,縣丞,主簿也有程儀奉上,更不要說那些投獻在陸仁炳家的豪商佃戶了。


    要不怎麽說陸仁炳把事情想的太簡單了呢,這是聊齋世界,也是個人情世界。他的前身郎玉柱受過他父親人脈的恩澤,他也受到過族人鄉鄰的照顧,孑然一身,四處瀟灑,那是想也不要想的好吧。


    這個年代,地方上出一個讀書人,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那可是舉族供養的結果,等你做了官,就要反哺鄉鄰。


    郎玉柱的老爹家境貧寒,就是靠著鄉鄰,族人以及親友的幫襯,才能有錢一路考下來。要不然他一個窮書生,怎麽可能中舉,怕不是早就餓死了。


    所以每個進士舉人身後,都是一幫人在支撐,不要妄想擺脫這些人情事故。


    好在大家都知道郎玉柱是個書呆子,不通人情事故。對於他想偷偷溜走的想法,也都當作是趣聞軼事,並不在意。


    來添禮的王佑寧,也少不得調侃幾句。陸仁炳敢保證,他的糗事,這個王佑寧,肯定會四處宣揚。指不定他還沒出發,他那個身在莒城的族弟王子服家,可能就知道了。


    一直忙碌了四五天,才算忙完這些人情往來。這幾天陸仁炳唄老族長帶著,不知道做過多少揖,點了多少頭。


    不過一切都還是挺劃算的,老族長從賬房那裏拿過厚厚的禮賬,交給陸仁炳。


    “喏,所有的賬目都在這裏了,以後無論到哪裏都要帶著這本賬,這都是要還的。”


    陸仁炳隻能點頭稱是,翻看著厚厚的賬本,一陣頭大。送禮的人實在是太多了。


    禮金多的有百十兩的,少的幾塊臘肉,一筐菜的也有。


    車馬收了兩副,還有鬆家丁仆人的,唄陸仁炳合格拒絕了。也有要鬆自家子弟做伴當,書童的被陸仁炳婉拒了。


    他是打定主意,要徒步趕考了,不想別人跟著受苦,別人也就作罷了。想哥哥自家子弟尋個前途,風陸仁炳中了進士做了還也不晚。


    陸仁炳算了半天,大概現錢收了有兩千兩左右,其餘的零碎銅錢什麽的也得有個百八十貫。


    陸仁炳正籌劃著怎麽外,不暴露自己空間的前提下,攜帶這些錢的時候,就有人上門了。


    要說什麽時代,都有那些專門替人解憂的好人。


    王佑寧領著一個商人,前來拜訪。這個人就是專門替舉人們解決銀錢匯兌的。


    陸仁炳看過了他拿來的具保文書,上麵地印鑒表明,人家背景非凡。又有王佑寧的關係,陸仁炳就爽快的將這一點笨重的錢財,留了五十兩零錢,其餘的就交給人家處理。


    大明朝的寶鈔,早就爛了大街了,根本沒有信用。現在大明朝也沒有匯通天下的錢莊。


    但是富裕的地方,都有當地的錢莊票號。他們自己發的錢票,在當地還是好使的。


    而眼前這個掮客,手頭就有各地的錢票,可以根據顧客的需要匯兌,最重要的錢票,當然就是在京師的錢票了。


    這是徽人在京的錢莊,持票據的人到京可以兌付銀兩。隻是抽水比較高。


    陸仁炳沒有具體行程,所以兩大部分地銀兩銅錢,都兌換了京城的錢票。


    那人給陸仁炳錢票之後,還給了他一份文書,和一個鐵質的印章類似的東西,說是密押,等倒京城兌付的時候要用。


    因為史料上對於明代的金融業記錄的很少,所以後世的人,基本上不知道明代的錢狀行業是怎麽執行匯兌業務的,把玩著手裏的印鑒,陸仁炳有種見證曆史的感覺。


    送走了王佑寧他們,陸仁炳手裏多了一疊錢票,這些錢票時總桑皮紙做的,手感不錯,印刷也很精致。麵額最大是百兩,最小時十文。十文的,當然是陸仁炳出於好奇,向哪掮客索要的。


    他在上個世界,養成了收藏錢幣的習慣,看見稀罕的錢幣,總有收藏的欲望。


    總算是忙完了家裏的一攤事,陸仁炳再次叮囑家裏的仆婦管家,守好家宅,尤其是守好他的那些書。


    第二天一早,他就背著書篋,拜別前來送行的族人,就上路了。


    總算是可以做一把瀟灑的寧采臣了,小倩,我來了。


    陸仁炳迎著初升的太陽,發足狂奔,搞得書篋裏的筆墨紙硯,一陣叮呤哐啷。藏身在書篋裏的顏如玉,暗罵這個書呆子又發神經。


    “不過,小倩是誰,等有時間了一定要問問清楚。”顏如玉納悶的想著。


    顏如玉倒不是不能見光,隻是她似乎在躲避什麽人,隻有藏身在書裏才不會被人發現。如果想自由行走,就隻能是在像郎玉柱家的書房那種全是書的地方才行。


    陸仁炳問過她原因,她認為陸仁炳還沒有中舉,麵對那些人沒有自保之力,告知了徒增煩惱而已。


    陸仁炳也就不再追問,反正遲早會知道的事情,何必糾結。他老人家經的事多了,事事都計較,遲早累死。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阿炳的諸天生活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白癡口香糖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白癡口香糖並收藏阿炳的諸天生活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