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啥其他組的人心情這麽急迫呢?除了福利上的差距,最主要的就是政策的變化。


    去年全省開始推進統購統銷,農民種地賣糧的自主性正在喪失,自己種的糧不再歸自己支配。看著趨勢,以後形式隻會越來越緊,不會放鬆。單純的種地,以後也就隻是勉強糊口。


    再加上去年霜災,以及三個月的水災,實在是讓人難以承受。第三組的逆勢狂飆,讓徐家村的人,認識到敗家子陸仁炳也許有能力帶著大家過上好日子。


    村裏識字的沒幾個,祖祖輩輩也沒幾能耐人。村長王福田能當上村長,也是趕鴨子上架,他本人其實也不識幾個字,沒啥見識。


    當初連他自己心裏都打鼓,以前他在村裏還算有點威望。但是自從年底開始統購統銷後,他就站在了所有村民的對立麵上,畢竟他要幫著上級,完成統購統銷的任務。


    說句不好聽的,其實就是幫著別人將村民自己的糧食收走。雖說事給錢的,可是這年頭哪有人家嫌自家糧食多的。


    王福田家不知道被丟了多少磚頭,他家孩子都不敢單獨出去玩了!撒被別人家的孩子欺負。


    王福田自己還冤枉麽,畢竟他自己也沒落到好處,他是黨員要起帶頭作用的好吧。為著這事,他老婆都已經好長時間沒讓他親熱了。


    所以不僅村民看著三組的人家眼熱,王福田更眼熱。等到陸仁炳終於鬆口帶大家玩以後,王福田比陸仁炳還著急,領著他上鎮裏,找到鎮長,書記匯報工作這件事。


    領導們當然沒啥意見,還當場辦好了陸仁炳預備黨員的資格。


    並且叮囑陸仁炳迴村,抓緊安排好春季的生產。


    驄鎮裏迴來,陸仁炳算是鬆了一口氣。他這根算是正式紮下了,以後這徐家村就是他的立足之本了。


    本來以為還要過幾年,才能使點手段拿到村長之位的。


    誰知道這麽快,就搞定了,還沒有什麽後遺症。


    不過為了以防萬一,陸仁炳還是要求王福田迴去之後召開個全體村民大會,正式選舉他做這個村長,現在上級對這個要求抓的認真。


    再說了,隻有所有村民正式選他,他才能名正言順,才能樹立權威。


    王福田,迴去之後就召開了全體村民大會,徐家村男女老幼八百號人,聚在村口的大場院開大會。


    會議有三項內容,一是成立生產大隊,徐家村以後就是徐家村大隊了,之前的互助組升格為生產隊。二是選舉各生產隊隊長,幹部,三是選大隊長。


    雖然鎮公社還沒有正式成立,但是國家政策已經要求有條件的地區成立高級社了。


    陸仁炳想著反正過個一兩年還是要成立高級社,自己這邊先動手就好了。


    徐家村大隊,第一次社員大會是成功的大會,是勝利的大會。會議上徐福貴全票當選可徐家村大隊第一屆大隊長,負責徐家村大隊的全麵工作。王福田為大隊支書,徐海州為大隊會計,王山容為婦女主任,徐家林為民兵隊長。各生產隊的隊長幹部,分別由原來的小組長轉職而成,第三生產隊的隊長有陳家珍擔任。


    村裏決定以第三生產隊為榜樣,各家以自己的土地入股大隊,為了公平起見,大隊不再計算各隊的工具牲口的價值。而是用公家錢,按市價估值後,購買各家各戶的工具和牲口。


    因為按照牲口個工具入股的話,第三生產隊估計能占到整個大隊八成的股份,畢竟別得隊,連牲口都沒有好吧。


    有的村民說給三隊的是不是太多了,這個問題由陸仁炳迴答了。


    這些牲口的錢,都是要還信用社的,畢竟這些牲口,都是借貸買來的。


    大家突然都想起來,三隊表麵上看起來風光,其實都是借錢換來的。一下子心裏平衡起來。


    會議上陸仁炳還宣布,三隊之前建立的養殖場,磚瓦場,飼料場都劃歸大隊得集體財產。以後利潤都歸大隊集體分配,當然負債也歸大隊。


    雖然陸仁炳說了負債得巨大數目,但是社員門都被這些場子裏收益迷了眼,根本不在意負債啥的。


    反正這些事都是歸當官不管的,他們隻知道,這些場子歸了大隊他們年底就會有肉分,這就足夠了。


    至於場子是賺是虧,他們才不管那個。本來還有人不願意把地給公家,但是陸仁炳說不入股,年底沒肉分,一切搞定。


    接下來的日子,就是整合土地,規劃生產。


    徐家村大隊總共有水田四千餘畝,還有不適合耕種的坡地一千來畝,河灘五百來畝。水塘兩個,大的水麵有三十多畝,小的二十開畝。桑樹


    人口八百零四口,十六歲以下的青少年有二百二十多,十六歲到六十的壯勞力有四百七十口,還有一百餘口老弱。


    牲口有壯水牛八頭,牛犢四頭,驢八頭,健騾六頭,大車八輛。


    千頭豬場一座,存欄豬共計八百頭,


    羊六百隻,雞,鴨,鵝各千隻,兔子存欄突破四百。


    雖然看著六畜興旺的樣子,但實際上壓力很大。因為統購統銷,家家戶戶基本上隻保留一點口糧和種子糧。


    這些家畜的飼料糧,純靠購買。


    以前還可以通過私商購買一些,但是隨著國家對於私營糧商的打擊,這條路基本上就斷了。


    剩下兩條路,一是想辦法提高自己大隊的糧食產量,第二就是跟各級糧食管理部門打好關係,使自己有資格買到計劃內的飼料糧。


    還好有去年打下的基礎,鎮裏,縣裏,區裏領導都給批了條子,自己今年能夠拿到不少飼料糧,主要是豆粕。


    其他的棉籽粕,菜籽粕不在計劃內。自己需要派得力的人,去各地的油坊收購。


    另一條就是自給自足,一方麵增加糧食產量,另一方麵就是跟上頭談判,減少上繳的糧食數量。


    這種談判的可能是存在的,這年代,糧食是戰略物資,肉類同樣是,並且永遠是比糧食還要緊俏的物資。


    隻要陸仁炳這邊養殖的規模足夠大,就有同上級各部門談判的資格,說不定能把整個徐家村大隊搞成副食品生產基地,就徹底不用上繳糧食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阿炳的諸天生活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白癡口香糖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白癡口香糖並收藏阿炳的諸天生活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