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後的香江一片狼藉,戰爭期間,因為物資匱乏,霓虹人強行遣返了近百萬在香江避難的人口。


    現在香江的人口隻有七八十萬,陸仁炳在戰爭前匆忙建起的棚戶區,現在也沒多少人住了,基本處於荒廢狀態。


    盟軍隊香江進行了多次轟炸和炮擊,許多房屋都損毀了,看起來真的是有些慘。


    霓虹人刮地三尺,不僅搬空了香江各大銀行的金庫,甚至連匯,豐大廈門前的大獅子痘運走了。


    香江現在市麵上啥都缺,連港幣都缺。霓虹人用三年半的時間,總擦屁股都嫌硬的軍票兌走了市麵上幾乎所有的的港幣,最後還開動機器印刷了數億港幣,這一堆非法貨幣如何處理事擺在港英政府麵前的棘手問題。


    金融管製,糧食管製,蔬菜管製以保證社會正常運行。


    一場戰爭下來,香江原來的財團勢力們都元氣大傷。這個時代正是陸仁炳強勢崛起的大好時機。


    他手頭有大量美金,糧食,物資都是響當當的硬通貨,正式瘋狂擴張的有利時機。這個副本他已經玩過很多次,根本不用動腦筋。


    先是收購瀕臨破產的印度有利銀行,拿到香江貨幣發行權。是的你沒看錯印度有利銀行,前身是匯理銀行,是香江最老牌的銀行之一。


    後來將總部前往倫’敦,又遷往印度。倫‘敦炸個稀爛,印度現在又在鬧獨’立,有利銀行損失慘重,瀕臨破產。


    再和平時期承擔貨幣發行是個美差,但是再這個年代貨幣發行權對於有利銀行卻是不可承受之重。


    因為要發行貨幣,發鈔行眼向港府繳納相應的英鎊美鈔等硬通貨。


    有利經營不善,根本無力承擔,原本曆史上十來年後就被匯,豐收購。然後被人家多次倒手,是個燙手貨。


    戰後殖民地獨”立運動風起雲湧,香江這個彈丸之地指不定什麽時候留被人家弄迴去了,所以這裏所謂的貨幣發行權真的沒有什麽吸引力。


    隻要有錢,再使點手段,這個時間段太容易入手了。收購完成後,真金白銀往窮的底掉的港府當局一送,陸仁炳新晉大佬的身份就算坐實了。


    圈地蓋樓,蓋劇院,蓋商場。把原來的棚戶區扒了,建新式住宅樓,建好了也不賣,就放在那裏等出租,反正用不了兩年,數量多達數百萬的人口就將再次填滿這個彈丸之地。


    多少房子都不夠住,陸仁炳在建樓之餘,還插手新界,九龍等地的電力公司,自來水公司,公交公司,食品公司,製衣公司。


    他注定是要做香江最大房東的男人,香江人的衣食住行,吃喝拉撒,從生到死,都離不開他陸仁炳的公司了。


    而他明麵上好身份,仍然隻是個戲劇大師,粵劇名角兒,愛國藝術家,東南亞最大的院線公司老板。


    嗯,陸仁炳花大價錢在東南亞各國收購修建了四百家戲院,全部按照商超娛樂綜合體的方式改建,統一叫做邦耀廣場,院線就叫邦耀院線。


    建這個院線不為別的,就是為了長期製霸東南亞娛樂市場。有邦耀廣場的地方,就有邦耀超市,就有有利銀行,就有邦耀院線這是一個製霸東南亞的超級財團的雛形。


    發展成什麽樣子,陸仁炳不在乎,他隻要求唱戲的時候有戲院,不需要靠別人的臉色。


    唱戲的人過了黃金年齡,外大的角兒,也會遭人嫌棄。


    名氣大到梅先生那個地步,年紀大了,每演一場也覺得是莫大的煎熬。力不從心,一旦有個失誤,就會聲名俱毀。


    有些名角兒,年輕的時候春風得意,沒留個積蓄,等到年紀大了,沒戲唱,隻能給那些他曾經欺負過的後生晚輩當牛做馬,受人作踐,別提多淒慘了。


    他靚邦大老板可不受他們那倒黴的氣,老子自己的場子,想什麽時候唱,就什麽時候唱,想怎麽長就怎麽唱。


    戲劇到後世為什麽沒落了?就是因為沒有表演的舞台了,沒人捧了。陸仁炳就是要用一己之力,在全國乃至全世界都給戲劇表演撐起一片天,他不僅要當名角兒,他更要捧名角兒。


    因為事務繁忙,陸仁炳隻選在邦耀總店演四場戲。其他的時間處理雜務,籌建香江戲劇學院,這個戲劇學院以教授粵戲,京戲為主,同時開設西洋戲劇理論課,表演課,電影表演,導演,音樂,編劇,舞台,道具,美術,管理等等。


    其中各類戲劇表演招收低齡兒童坐科,從小係統培養,其他表演課程正常招生。這所學校事麵向未來的,既培養傳統戲劇人才,也培訓話劇,歌劇,影視劇人才。


    其實陸仁炳也不是什麽都沒做,不然他這麽花不完的錢是從哪裏來的。


    這些錢都是陸仁炳在霓虹人投降前,前往霓虹島搜刮的,霓虹人掠奪了整個東亞,東南亞,光是貴金屬就不知道積累了多少。


    未來這些財富除了大部分被米國人弄走當作保護費之外,都成了霓虹人再次崛起的啟動資金。這些金屬都被霓虹人的高層和財團,秘密藏了起來。分散在除了霓虹四島之外的廣闊之地。霓虹四島上的財富,就算是霓虹人給米國人的保護費,換取米國人從寬處理戰犯,並為免除各國對日索賠做背書。


    分散儲存在東南亞各地的那些,就是霓虹人未來的啟動資金了。陸仁炳陸仁炳也是琢磨了無數個世界,才漸漸想明白這個問題,並且有了一個完整的藏寶分布圖。


    嗯,線索嘛,隻要看戰後霓虹人經濟開始起步後,最先往哪裏投資就知道了。這些財富,陸仁炳根本就不想便宜霓虹人和米國人。所以他早早的按圖索驥到霓虹四島和東南亞各地取迴了那些存儲的黃金,美鈔,珠寶,數額嚇死人。


    其實關於霓虹人藏寶的消息,早就在民間流傳。可惜後世霓虹人和米國人掌控輿論後,關於這件事的傳言就漸漸消失了。仿佛霓虹就是靠著勤奮、刻苦、高素質鬼子努力奮鬥十幾年,就積累了驚人的財富,再次屹立世界之巔了,霓虹幣還早早就成了世界貨幣。


    沒有真金白銀做底牌,精得跟鬼一樣的歐米鬼畜會承認那擦屁股都嫌硬的鬼子幣?腦子正常的人都知道,這特麽就是糊弄鬼的。


    至於真憑實據也有一些,就在陸仁炳的戲劇學校開學後不久,一架載了價值數千萬米金黃金的飛律賓飛機,不知怎麽迴事墜毀在了香江的一座山頭上。很快那裏就被米國人封鎖,弄走了那些黃金,港英當局連個屁都沒敢放。


    飛律賓是米國的地盤,霓虹人占領過那裏,這個年代那裏的人民窮的跟鬼一樣,你說這麽多黃金是從哪裏來的?


    嗯,竟然有陸仁炳沒搜刮到的漏網之魚,霓虹人真是太狡猾了。


    第593章第二十六個任務十二少想要當名角兒39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阿炳的諸天生活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白癡口香糖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白癡口香糖並收藏阿炳的諸天生活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