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零四章 日本坦克2
發動機的動力通過一根很長的傳動軸傳到車體前部的變速箱,主動輪在前,誘導輪在後。這種總體布置方式,在二戰中的坦克上相當普遍。其主要優點是坦克的縱向布置較合理,縱向重心容易平衡,但最大的缺點是使整車的高度增加。
四式中型坦克上的主要武器為四式75毫米高射炮(新75高)。原來是準備用於五式中型坦克的,並準備采用自動裝彈機。由於研製時間緊急,被迫去掉了自動裝彈機裝到四式坦克上。但它至少說明,在二戰期間日本已經開始研製了用於坦克上的自動裝彈機。
采用的彈種有:一式穿甲彈和試製四式榴彈。發射一式穿甲彈時,在1000米的射擊距離上,可擊穿75毫米厚的鋼裝甲。為提高穿甲威力,在強化彈體材料的同時,還在彈頭內加裝65克高猛炸藥。彈藥基數為77發。
輔助武器為2挺7.7毫米機槍,1挺為並列機槍,1挺為前機槍,彈藥基數5400發。1945年10月25日,在東京被美軍接管的四式中型坦克四式中型坦克的四向視圖。動力裝置為v型12缸風冷柴油機,最大功率412馬力。采用風冷柴油機為動力裝置,為二戰中日本坦克的一大特點。除了安全性方麵的考慮外,還具有啟動性好、保養容易等優點。
行動裝置采用混合平衡式懸掛裝置,即第1、2,第3、4和第6、7負重輪兩個為一組,第5負重輪為獨立的。每側有7個負重輪和3個托帶輪。其實,區分三式、四式和五式坦克,單看負重輪數量即可,分別為6個、7個和8個。由於車重增加,履帶板的寬度由三式的330毫米增加到450毫米。最大速度為43千米/小時,最大行程為300千米。
車體為焊接結構,炮塔為鑄造、焊接和螺接混合式結構,分三部分鑄造,然後焊接起來,防盾部分又采用了螺接方式。這種混合式的炮塔加工方式,比起日本坦克原來的鉚接方式是一大進步,但比起整體鑄造炮塔或全焊接炮塔,在技術上要相對容易些。車體的裝甲厚度為15~35毫米,炮塔的裝甲厚度為50毫米。
四式中型坦克僅製成6輛,還沒等拿到戰場上一試身手,小日本便投降了。戰後,美軍曾將1輛繳獲的四式中型坦克運迴美國,拿迴去“研究研究”。五式坦克胎死腹中,五式中型坦克,是作為“本土決戰兵器”而研製的。研製大綱中要求,首先要增強火炮威力,其次要強化裝甲,隨之而來的必然要增大發動機的功率。研製的代號為“奇利”(日文假名チリ)。五式中型坦克的樣車,炮塔轉向後方。
試製過程中的關鍵技術還是長身管的75毫米坦克炮,由大阪陸軍造兵廠研製。試製的樣炮於1944年8月完成,8~10月間進行彈道性能試驗,10~11月間在陸軍戰車學校先裝到四式坦克上進行實用性試驗,12月至1945年1月在華夏東北北部。
進行寒區適應性試驗。原計劃裝自動裝彈機,由於“戰局迅速惡化”,不得不取消自動裝彈機,以求盡快裝車。射擊試驗表明,這種火炮的射彈散布很小,穿甲威力提高,是一種性能不錯的火炮。然而,由於日軍節節敗退,美軍很快要打到日本本土,這樣,五式中型坦克僅製成1輛樣車,停留在樣車研製階段,最終未能定型。
五式中型坦克是四式中型坦克的改進型,外形上很相似,但車體加大、加長,每側有8個負重輪,炮塔也改為全焊接結構。這些成為識別五式坦克的外部特征。其戰鬥全重達到了約35噸,比四式坦克重了約4噸,乘員仍為5人。
車長7.307米,車寬3.07米,車高3.049米。各部位的裝甲厚度與四式中型坦克大同小異,但車體前部側麵的裝甲厚度增加到50毫米。從外觀上看,已經具有戰後第一代坦克的一些特征,但整車的高度較高。日本關東軍裝備的95式輕型坦克,空中可見97式戰鬥機其主要武器為五式75毫米坦克炮,穿甲威力較四式坦克的火炮有一定提高,彈藥基數78發。車體上還裝有1門37毫米火炮,彈藥基數為124發。輔助武器為2挺7.7毫米重機槍,1挺為並列機槍,1挺為前機槍,彈藥基數3000發以上。另有2支衝鋒槍,攜彈藥300發。武器及彈藥的布置如圖所示。
動力裝置為500馬力風冷柴油機,並準備在2型上加增壓器。還有一個方案是安裝研製中的98式800馬力的液冷汽油機,由德國的bmw航空發動機改裝,但裝車的還是風冷柴油機。每側有8個負重輪、3個托帶輪,每兩個負重輪為一組,為平衡式懸掛裝置。五式坦克的履帶較長,即長寬比較大,轉向性能不太好。坦克的最大速度為40千米/小時,最大行程200千米,最大爬坡度為30度,最大越壕寬2.8米。總之,四式和五式中型坦克,一改二戰時日本小坦克的形象,給人以耳目一新的感覺。但是,其綜合性能仍然不如t-34和m4中型坦克,即使能造出幾百輛、上千輛,仍然挽救不了日本軍國主義滅亡的下場。
其實說到底,武器什麽的都是外力,從人類曆史來說,一個名族無法用武力征服另外一個名族,一個民族的衰弱,往往是他們自己造成的。
就比如華夏!
呂直胡思亂想的,重溫了一下小鬼子的坦克曆!
此時已經是淩晨的時候,紅素此時已經靠在呂直身邊睡著了,她貌似昨天晚上跟李雲龍研究了一個晚上的戰術。
今天又忙活了一天趕路,現在不累才怪呢!....
發動機的動力通過一根很長的傳動軸傳到車體前部的變速箱,主動輪在前,誘導輪在後。這種總體布置方式,在二戰中的坦克上相當普遍。其主要優點是坦克的縱向布置較合理,縱向重心容易平衡,但最大的缺點是使整車的高度增加。
四式中型坦克上的主要武器為四式75毫米高射炮(新75高)。原來是準備用於五式中型坦克的,並準備采用自動裝彈機。由於研製時間緊急,被迫去掉了自動裝彈機裝到四式坦克上。但它至少說明,在二戰期間日本已經開始研製了用於坦克上的自動裝彈機。
采用的彈種有:一式穿甲彈和試製四式榴彈。發射一式穿甲彈時,在1000米的射擊距離上,可擊穿75毫米厚的鋼裝甲。為提高穿甲威力,在強化彈體材料的同時,還在彈頭內加裝65克高猛炸藥。彈藥基數為77發。
輔助武器為2挺7.7毫米機槍,1挺為並列機槍,1挺為前機槍,彈藥基數5400發。1945年10月25日,在東京被美軍接管的四式中型坦克四式中型坦克的四向視圖。動力裝置為v型12缸風冷柴油機,最大功率412馬力。采用風冷柴油機為動力裝置,為二戰中日本坦克的一大特點。除了安全性方麵的考慮外,還具有啟動性好、保養容易等優點。
行動裝置采用混合平衡式懸掛裝置,即第1、2,第3、4和第6、7負重輪兩個為一組,第5負重輪為獨立的。每側有7個負重輪和3個托帶輪。其實,區分三式、四式和五式坦克,單看負重輪數量即可,分別為6個、7個和8個。由於車重增加,履帶板的寬度由三式的330毫米增加到450毫米。最大速度為43千米/小時,最大行程為300千米。
車體為焊接結構,炮塔為鑄造、焊接和螺接混合式結構,分三部分鑄造,然後焊接起來,防盾部分又采用了螺接方式。這種混合式的炮塔加工方式,比起日本坦克原來的鉚接方式是一大進步,但比起整體鑄造炮塔或全焊接炮塔,在技術上要相對容易些。車體的裝甲厚度為15~35毫米,炮塔的裝甲厚度為50毫米。
四式中型坦克僅製成6輛,還沒等拿到戰場上一試身手,小日本便投降了。戰後,美軍曾將1輛繳獲的四式中型坦克運迴美國,拿迴去“研究研究”。五式坦克胎死腹中,五式中型坦克,是作為“本土決戰兵器”而研製的。研製大綱中要求,首先要增強火炮威力,其次要強化裝甲,隨之而來的必然要增大發動機的功率。研製的代號為“奇利”(日文假名チリ)。五式中型坦克的樣車,炮塔轉向後方。
試製過程中的關鍵技術還是長身管的75毫米坦克炮,由大阪陸軍造兵廠研製。試製的樣炮於1944年8月完成,8~10月間進行彈道性能試驗,10~11月間在陸軍戰車學校先裝到四式坦克上進行實用性試驗,12月至1945年1月在華夏東北北部。
進行寒區適應性試驗。原計劃裝自動裝彈機,由於“戰局迅速惡化”,不得不取消自動裝彈機,以求盡快裝車。射擊試驗表明,這種火炮的射彈散布很小,穿甲威力提高,是一種性能不錯的火炮。然而,由於日軍節節敗退,美軍很快要打到日本本土,這樣,五式中型坦克僅製成1輛樣車,停留在樣車研製階段,最終未能定型。
五式中型坦克是四式中型坦克的改進型,外形上很相似,但車體加大、加長,每側有8個負重輪,炮塔也改為全焊接結構。這些成為識別五式坦克的外部特征。其戰鬥全重達到了約35噸,比四式坦克重了約4噸,乘員仍為5人。
車長7.307米,車寬3.07米,車高3.049米。各部位的裝甲厚度與四式中型坦克大同小異,但車體前部側麵的裝甲厚度增加到50毫米。從外觀上看,已經具有戰後第一代坦克的一些特征,但整車的高度較高。日本關東軍裝備的95式輕型坦克,空中可見97式戰鬥機其主要武器為五式75毫米坦克炮,穿甲威力較四式坦克的火炮有一定提高,彈藥基數78發。車體上還裝有1門37毫米火炮,彈藥基數為124發。輔助武器為2挺7.7毫米重機槍,1挺為並列機槍,1挺為前機槍,彈藥基數3000發以上。另有2支衝鋒槍,攜彈藥300發。武器及彈藥的布置如圖所示。
動力裝置為500馬力風冷柴油機,並準備在2型上加增壓器。還有一個方案是安裝研製中的98式800馬力的液冷汽油機,由德國的bmw航空發動機改裝,但裝車的還是風冷柴油機。每側有8個負重輪、3個托帶輪,每兩個負重輪為一組,為平衡式懸掛裝置。五式坦克的履帶較長,即長寬比較大,轉向性能不太好。坦克的最大速度為40千米/小時,最大行程200千米,最大爬坡度為30度,最大越壕寬2.8米。總之,四式和五式中型坦克,一改二戰時日本小坦克的形象,給人以耳目一新的感覺。但是,其綜合性能仍然不如t-34和m4中型坦克,即使能造出幾百輛、上千輛,仍然挽救不了日本軍國主義滅亡的下場。
其實說到底,武器什麽的都是外力,從人類曆史來說,一個名族無法用武力征服另外一個名族,一個民族的衰弱,往往是他們自己造成的。
就比如華夏!
呂直胡思亂想的,重溫了一下小鬼子的坦克曆!
此時已經是淩晨的時候,紅素此時已經靠在呂直身邊睡著了,她貌似昨天晚上跟李雲龍研究了一個晚上的戰術。
今天又忙活了一天趕路,現在不累才怪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