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再把目光轉到歐洲足壇。2017年1月底,關羽、張飛、趙雲、馬超、周瑜、張遼、甘寧和黃忠來到了歐洲各自的新俱樂部,他們都通過了體檢,順利完成了轉會——
關羽和張飛轉會到阿森納,馬超轉會到皇馬,趙雲轉會到巴薩,周瑜轉會到多特蒙德,張遼轉會到沃爾夫斯堡,甘寧轉會到埃弗頓,黃忠轉會到南安普頓。
轉會過程很順利,但這並不意味著他們今後的前途也很順利。事實上,大大小小的困難將會在未來的道路上等待著他們,對此他們也有一定的心理準備。
這些中國年輕球員們遇到的第一個困難,就是語言交流障礙。
相對來說,關羽、張飛、甘寧和黃忠這四名前往英超的球員,他們在語言問題上的困難要小一些,因為他們或多或少都有一些英語基礎。中國的學生從幼兒園到大學博士,幾乎一直都要學習英語,至於效果,那就不好說了。
更重要的是,在風華青訓營裏麵,所有青訓球員在日常訓練之餘,都要進入配套的私立學校學習文化知識。學校的課程設置和課時安排都很科學,很有特色和針對性,青訓球員們都能得到很好的文化素質教育,整體上能達到高中畢業的文化水平,一些課程甚至達到了大學本科水平。這其中,英語是非常重要的必修課,德語、西班牙語、意大利語和法語也被設置為選修課。
考慮到留洋踢球的可能性,諸葛亮非常重視對青訓球員們的外語能力培訓,特別是英語這門最重要的國際語言。當然,鑒於時間有限,大家的外語學習重點,主要放在英語日常交流口語的聽說能力上,另外也要著重學習與足球比賽和訓練相關的專業詞匯。至於其他外語,隻能走馬觀花,粗略接觸一下。
因此,關羽等四名轉會英超的風華球員來到英國後,並未遇到很嚴重的語言交流障礙。得益於此前打下的基礎,他們在英國僅僅生活了一個月的時間之後,口語水平就快速提高了一大截,基本上能和別人交流了。
就算他們的發音還不太標準,經常犯語法錯誤,但他們勉強能讓隊友、教練和俱樂部工作人員聽懂。外出活動時,他們的日常口語交流也馬馬虎虎過得去。
至於轉會到西甲的馬超和趙雲,以及轉會到德甲的張遼和周瑜,他們在語言問題上就比較慘了。前麵三人幾乎是從零開始,一點一滴地學習西班牙語或德語。
對於他們來說,前半年時間的日常交流無疑是非常難熬的。因為他們不像來中超踢球的大牌外援那樣,能享受俱樂部專門提供的翻譯服務。
周瑜稍微好點,他在香港大學音樂係學習期間,因為對德國古典音樂很感興趣,曾心血來潮選修過一年的德語課,算是有了一點德語基礎。不過,自從他畢業從事足球職業後,已經好久沒練習過德語,都忘得差不多了。
第二個困難,就是難以適應當地的飲食習慣。
日常生活離不開衣食住行,前往陌生國度工作生活的人們,在穿衣、住宿和出行方麵,基本上不會遇到較大的困難和不習慣。唯獨在飲食這方麵,人們一時很難做到入鄉隨俗,很難快速適應當地的飲食特色。
對於關羽等8名留洋球員們來說,新俱樂部的工作餐,營養搭配很科學,看起來也很豐盛,可一旦吃起來,口味上還真不習慣。然而沒辦法,就算不習慣也得強迫自己吃下去,還得吃飽,要不然就沒力氣訓練和比賽。
好在歐洲的大城市基本上都會有中餐館,所以他們一有時間,就會下館子解解饞,一邊吃著中餐,一邊思念著遠在中國的親人和朋友。
話說迴來,日常口語交流和飲食習慣,這兩個方麵的困難雖然很現實,很具體,但並不是最重要的。對於關羽等8名中國留洋球員們而言,擺在他們麵前的技戰術門檻,才是最核心的障礙。
他們目前最重要的目標和任務,就是盡快跨越身前的技戰術門檻,盡快融入到新球隊的技戰術體係當中,盡全力去爭取正式比賽出場機會和時間——
先是爭取能偶爾替補出場,接下來是爭取能經常替補出場,然後是偶爾首發出場,然後是經常首發出場,然後是成為能獨當一麵的主力球員,最高目標是成為球隊的支柱、核心和領袖球員……
說句實話,關羽等8名中國留洋球員,他們目前的技戰術實力水平,與他們新俱樂部的整體水平還有著不小的差距。
雖然一個多月前,他們在世俱杯上一路過關斬將,最終幸運戰勝皇馬,奇跡般奪冠,並因此一戰成名,名揚天下,但是他們目前的真實實力,還遠遠沒有達到歐洲五大聯賽中上遊俱樂部主力球員的實力水平,特別是像皇馬、巴薩、阿森納這樣的頂級豪門。
顯而易見,他們現在的角色,就是自己新俱樂部的替補球員。隻不過有人的替補出場序位比較靠前,比如南安普頓的黃忠和埃弗頓的甘寧等人;有人的替補出場序位則非常靠後,比如皇馬的馬超和巴薩的趙雲等人。
也許有人會問:既然他們目前的實力還不夠,那皇馬、巴薩這些豪門俱樂部為何還要買他們呢?
實際上,這些歐洲豪門主要是看中了他們的發展潛力。他們一個月前奪得世俱杯冠軍,就算有很多幸運的成分,就算是靈光一現,但至少證明他們擁有不可限量的潛力。
更重要的是,他們現在都很年輕,年齡最大的黃忠才剛滿23歲,最小的趙雲還未滿19歲。這個年齡段的職業球員,身體發育基本成熟,鬥誌旺盛,進取心十足,正是他們提升技戰術實力的黃金期。就算他們目前的實力不足,可他們今後能飛多高,誰能妄下結論呢?
不可否認,誌向遠大的年輕人總是值得期待的。
也許有人還會問:可是,世界各國極具潛力的年輕球員有很多啊,為何歐洲豪門決定將寶貴的成長機會賜給這些中國小夥子,為何幸運女神偏偏要眷顧他們?
其實,這不是單方的恩賜,而是雙贏的合作。職業球員轉會屬於商業行為,遵循市場經濟原理。歐洲豪門不僅僅是看中了這些中國年輕球員身上的競技潛力,也看中了他們身上的商業價值。
因為中國有著數量龐大的球迷,他們的人均消費能力也在快速增長。這些歐洲豪門已經從中嚐到了不少甜頭,麵對巨大的中國市場,他們誰都想從中多分得一杯羹。
想想看,西班牙國家德比,馬超大戰趙雲……歐冠聯賽阿森納對陣多特蒙德,關羽張飛聯手挑戰周瑜……這些富含中國元素的重頭戲,到底能吸引多少中國球迷不惜熬夜看球?
為此,每年的電視直播版權收入,正品球衣收入,明星球員廣告收入,來中國舉行友誼賽的收入……歐洲豪門不會預料不到,買入中國球員能帶來多麽誘人的商業價值,能大大增加從中國市場獲得的各項收入。
正因為如此,韓國日本一些體育媒體和球迷,在濃濃醋意的驅使下,難免會發出酸味十足的議論:你們中國球迷別太嘚瑟了,你們的明星球員之所以能轉會到皇馬巴薩這樣的歐洲頂級豪門,商業價值遠大於競技價值,沒什麽了不起!他們其實就是擺出來吸引中國球迷眼球的花瓶,中看不中用!哪能跟我們國家留洋明星球員的職業成就相比?
酸歸酸,但就目前而言,這話大體上沒錯。
除了韓國日本,就連西班牙和英國等歐洲國家,甚至包括中國國內,都有一些媒體和球迷給馬超趙雲倆人貼上花瓶的標簽。原因嘛,一是因為不少人嚴重質疑馬超趙雲的實力,是否配得上皇馬巴薩這樣的頂級豪門;二是因為他倆的相貌非常帥氣,確實很容易讓人聯想到花瓶。
馬超和趙雲倆人從網上得知這些評論後,心裏非常不服氣。要知道,就連那些稍有誌氣的漂亮女演員,她們都不樂意被貼上“演技差勁的花瓶”之類的標簽,更何況是馬超和趙雲這樣的堂堂男子漢?
他倆血氣方剛,爭強好勝,一心想著早日打出上佳的表現,早日甩掉如影隨形的花瓶標簽,讓那些質疑者徹底閉嘴。
然而事與願違,馬超和趙雲沒有想到,爭取正式比賽上場機會的過程,會是這般艱難——
皇馬和巴薩的主力球員,個個都是世界頂尖的高手,就連替補球員也都是實力非凡。此外,兩家俱樂部優秀的青訓球員,也在一茬接一茬地冒出來。因此,上場機會的競爭異常激烈。
趙雲和馬超當時是分別被當做梅西和c羅的替補引進的,因為他們和自己偶像的球風與技術特點很類似。有些樂觀的中國球迷熱切期盼著,他倆能茁壯成長,突飛猛進,早日媲美這兩大天王巨星。
此時,c羅已經年滿32歲,梅西也即將迎來30歲的生日,雖然他倆的爆發力稍有下滑,但總體競技狀態依然保持得很好,依然處在職業巔峰期。
能和自己的偶像做隊友,一起訓練,同場競技,這無疑是非常幸福美妙的感覺。但除此之外,趙雲和馬超感受到的,更多是壓力,因為實力差距太大了。以前還沒切身體會,如今走近一看——高山仰止啊!
在國內,趙雲和馬超算是實力非常出色的天才球員,但放到皇馬巴薩一比,目前頂多算是邊緣替補球員的水平。這是事實,他們自己也不得不承認。
他們要想打動主教練讓自己上場,首先就得從日常訓練和隊內對抗賽起步。馬超和趙雲深知這一點,所以訓練時特別努力特別積極,每次都是最早來到訓練場,最晚迴去。
可是,光靠自己埋頭努力訓練,還遠遠不夠。足球比賽是一項非常講求團隊配合和隊友默契的運動,馬超和趙雲必須盡快融入到隊友們當中去。問題是,他倆此前幾乎沒有任何西班牙語基礎,現學起來很費勁,所以和隊友教練的交流很不暢通。
除了語言交流障礙,馬超和趙雲還各有各的缺點。趙雲性格內向,不善交際,無法很快和新隊友們打成一片,因此雖然他在球場上一向喜歡各種配合,但由於和陌生隊友之間缺乏足夠的默契,配合效果很不理想。
馬超的性格倒是開朗外向,但他的球風卻依然有些偏獨,視野也不夠開闊,不太擅長和隊友做出精妙配合。在自己球技和速度還沒達到逆天程度之前,他要想打動主教練,恐怕很難。
就這樣,馬超和趙雲一直枯坐板凳。直到兩個月後,他們才先後首次在正式比賽中登場亮相,當然情況差不多都是這樣子——比賽勝局已定,剩下的時間無關痛癢,教練這才想起來,讓新來的中國球員感受一下西甲的氣氛,同時也滿足一下遠在地球另一端無數中國球迷的期盼。
他們熬夜看球,就等著這一刻,不容易啊!
舉世矚目的西班牙國家德比,這半個賽季一共上演了三場:3月下旬西甲第30輪,皇馬主場迎戰巴薩;4月份的國王杯半決賽,皇馬巴薩連戰兩場。這三場比賽,馬超和趙雲均未得到出場機會,甚至其中的兩場比賽,他倆連18人大名單都沒進。看來,中國球迷們期盼的西班牙國家德比之中國德比,至少要等到下個賽季了。
整個下半賽季,馬超和趙雲分別獲得5次和4次出場機會,全部是替補出場。而他倆也並未把握好這少得可憐的機會和時間,沒有收獲一個進球,連助攻也沒有。
如此看來,馬超和趙雲似乎要將花瓶的名號給坐實了。
相比於馬超和趙雲,此次闖蕩歐洲的其他中國球員,他們的狀況多少要好一些。
情況最好的是黃忠。他隻用了一個月的時間,就坐穩了南安普頓的主力門將位置。除了自身實力出色的因素之外,他的運氣也很好,因為他剛轉會南安普頓半個月,當時的主力門將不幸受傷。於是他被主教練委以首發重任,結果狀態奇好,一發不可收拾,將主力門將位置牢牢抓在手裏。
情況次好的是在埃弗頓的甘寧和在阿森納的張飛。他倆隻用了差不多兩個月的時間,就在各自位置上爭取到了準主力的地位。整個下半賽季,甘寧獲得16次出場機會,其中8次首發。與此同時,他也用防守積極穩健外加1個助攻的上佳表現,迴報了主教練的信任。
至於張飛,他把在中超賽場上勇猛彪悍的防守拚搶作風帶到了英超賽場,鐵腰威風絲毫不減,很快成為阿森納中場的一道鐵閘,贏得了溫格教授的信任和器重。阿森納的球迷也很快喜歡上了張飛,他們從這個身體強壯膚色黝黑的中國小夥子身上,依稀看到了當年鐵血隊長維埃拉的風采。
與張飛相比,關羽從溫格那裏得到的出場機會要少不少,畢竟一隻豪門球隊對前鋒的要求要苛刻很多。半個賽季,關羽一共獲得9次出場機會,其中3次首發,交出的成績單是2個進球1個助攻。這樣的表現,雖然數據算不上很出彩,但效率還不錯,至少值得溫格去期待關羽的下個賽季。
在多特蒙德的周瑜,以及在沃爾夫斯堡的張遼,他倆的情況很類似,得到的上場機會並不算多,但表現相當搶眼:整個下半賽季,周瑜出場12次,其中首發6次,擔任前腰的他,一共奉獻了3次助攻,外加一腳直接任意球得分!張遼出場11次,其中首發5次,他作為後腰,不僅防守積極穩固,而且還獻出了2次助攻!
可以看出,麵對留洋生涯的重重困難,有人很快適應,並抓住了寶貴的機會來展現自己的實力和潛力,比如黃忠、甘寧、周瑜、張遼、張飛和關羽。他們用自己的表現,在各自主教練的心中占據了相當的分量,為自己下一個賽季的發展打下了堅實基礎。
有人則開局不利,遇上了職業發展的瓶頸期,狀況比較糟糕,前景比較灰暗,比如馬超和趙雲。他倆何時能熬過這段艱難時期,守得雲開見月明呢?
關羽和張飛轉會到阿森納,馬超轉會到皇馬,趙雲轉會到巴薩,周瑜轉會到多特蒙德,張遼轉會到沃爾夫斯堡,甘寧轉會到埃弗頓,黃忠轉會到南安普頓。
轉會過程很順利,但這並不意味著他們今後的前途也很順利。事實上,大大小小的困難將會在未來的道路上等待著他們,對此他們也有一定的心理準備。
這些中國年輕球員們遇到的第一個困難,就是語言交流障礙。
相對來說,關羽、張飛、甘寧和黃忠這四名前往英超的球員,他們在語言問題上的困難要小一些,因為他們或多或少都有一些英語基礎。中國的學生從幼兒園到大學博士,幾乎一直都要學習英語,至於效果,那就不好說了。
更重要的是,在風華青訓營裏麵,所有青訓球員在日常訓練之餘,都要進入配套的私立學校學習文化知識。學校的課程設置和課時安排都很科學,很有特色和針對性,青訓球員們都能得到很好的文化素質教育,整體上能達到高中畢業的文化水平,一些課程甚至達到了大學本科水平。這其中,英語是非常重要的必修課,德語、西班牙語、意大利語和法語也被設置為選修課。
考慮到留洋踢球的可能性,諸葛亮非常重視對青訓球員們的外語能力培訓,特別是英語這門最重要的國際語言。當然,鑒於時間有限,大家的外語學習重點,主要放在英語日常交流口語的聽說能力上,另外也要著重學習與足球比賽和訓練相關的專業詞匯。至於其他外語,隻能走馬觀花,粗略接觸一下。
因此,關羽等四名轉會英超的風華球員來到英國後,並未遇到很嚴重的語言交流障礙。得益於此前打下的基礎,他們在英國僅僅生活了一個月的時間之後,口語水平就快速提高了一大截,基本上能和別人交流了。
就算他們的發音還不太標準,經常犯語法錯誤,但他們勉強能讓隊友、教練和俱樂部工作人員聽懂。外出活動時,他們的日常口語交流也馬馬虎虎過得去。
至於轉會到西甲的馬超和趙雲,以及轉會到德甲的張遼和周瑜,他們在語言問題上就比較慘了。前麵三人幾乎是從零開始,一點一滴地學習西班牙語或德語。
對於他們來說,前半年時間的日常交流無疑是非常難熬的。因為他們不像來中超踢球的大牌外援那樣,能享受俱樂部專門提供的翻譯服務。
周瑜稍微好點,他在香港大學音樂係學習期間,因為對德國古典音樂很感興趣,曾心血來潮選修過一年的德語課,算是有了一點德語基礎。不過,自從他畢業從事足球職業後,已經好久沒練習過德語,都忘得差不多了。
第二個困難,就是難以適應當地的飲食習慣。
日常生活離不開衣食住行,前往陌生國度工作生活的人們,在穿衣、住宿和出行方麵,基本上不會遇到較大的困難和不習慣。唯獨在飲食這方麵,人們一時很難做到入鄉隨俗,很難快速適應當地的飲食特色。
對於關羽等8名留洋球員們來說,新俱樂部的工作餐,營養搭配很科學,看起來也很豐盛,可一旦吃起來,口味上還真不習慣。然而沒辦法,就算不習慣也得強迫自己吃下去,還得吃飽,要不然就沒力氣訓練和比賽。
好在歐洲的大城市基本上都會有中餐館,所以他們一有時間,就會下館子解解饞,一邊吃著中餐,一邊思念著遠在中國的親人和朋友。
話說迴來,日常口語交流和飲食習慣,這兩個方麵的困難雖然很現實,很具體,但並不是最重要的。對於關羽等8名中國留洋球員們而言,擺在他們麵前的技戰術門檻,才是最核心的障礙。
他們目前最重要的目標和任務,就是盡快跨越身前的技戰術門檻,盡快融入到新球隊的技戰術體係當中,盡全力去爭取正式比賽出場機會和時間——
先是爭取能偶爾替補出場,接下來是爭取能經常替補出場,然後是偶爾首發出場,然後是經常首發出場,然後是成為能獨當一麵的主力球員,最高目標是成為球隊的支柱、核心和領袖球員……
說句實話,關羽等8名中國留洋球員,他們目前的技戰術實力水平,與他們新俱樂部的整體水平還有著不小的差距。
雖然一個多月前,他們在世俱杯上一路過關斬將,最終幸運戰勝皇馬,奇跡般奪冠,並因此一戰成名,名揚天下,但是他們目前的真實實力,還遠遠沒有達到歐洲五大聯賽中上遊俱樂部主力球員的實力水平,特別是像皇馬、巴薩、阿森納這樣的頂級豪門。
顯而易見,他們現在的角色,就是自己新俱樂部的替補球員。隻不過有人的替補出場序位比較靠前,比如南安普頓的黃忠和埃弗頓的甘寧等人;有人的替補出場序位則非常靠後,比如皇馬的馬超和巴薩的趙雲等人。
也許有人會問:既然他們目前的實力還不夠,那皇馬、巴薩這些豪門俱樂部為何還要買他們呢?
實際上,這些歐洲豪門主要是看中了他們的發展潛力。他們一個月前奪得世俱杯冠軍,就算有很多幸運的成分,就算是靈光一現,但至少證明他們擁有不可限量的潛力。
更重要的是,他們現在都很年輕,年齡最大的黃忠才剛滿23歲,最小的趙雲還未滿19歲。這個年齡段的職業球員,身體發育基本成熟,鬥誌旺盛,進取心十足,正是他們提升技戰術實力的黃金期。就算他們目前的實力不足,可他們今後能飛多高,誰能妄下結論呢?
不可否認,誌向遠大的年輕人總是值得期待的。
也許有人還會問:可是,世界各國極具潛力的年輕球員有很多啊,為何歐洲豪門決定將寶貴的成長機會賜給這些中國小夥子,為何幸運女神偏偏要眷顧他們?
其實,這不是單方的恩賜,而是雙贏的合作。職業球員轉會屬於商業行為,遵循市場經濟原理。歐洲豪門不僅僅是看中了這些中國年輕球員身上的競技潛力,也看中了他們身上的商業價值。
因為中國有著數量龐大的球迷,他們的人均消費能力也在快速增長。這些歐洲豪門已經從中嚐到了不少甜頭,麵對巨大的中國市場,他們誰都想從中多分得一杯羹。
想想看,西班牙國家德比,馬超大戰趙雲……歐冠聯賽阿森納對陣多特蒙德,關羽張飛聯手挑戰周瑜……這些富含中國元素的重頭戲,到底能吸引多少中國球迷不惜熬夜看球?
為此,每年的電視直播版權收入,正品球衣收入,明星球員廣告收入,來中國舉行友誼賽的收入……歐洲豪門不會預料不到,買入中國球員能帶來多麽誘人的商業價值,能大大增加從中國市場獲得的各項收入。
正因為如此,韓國日本一些體育媒體和球迷,在濃濃醋意的驅使下,難免會發出酸味十足的議論:你們中國球迷別太嘚瑟了,你們的明星球員之所以能轉會到皇馬巴薩這樣的歐洲頂級豪門,商業價值遠大於競技價值,沒什麽了不起!他們其實就是擺出來吸引中國球迷眼球的花瓶,中看不中用!哪能跟我們國家留洋明星球員的職業成就相比?
酸歸酸,但就目前而言,這話大體上沒錯。
除了韓國日本,就連西班牙和英國等歐洲國家,甚至包括中國國內,都有一些媒體和球迷給馬超趙雲倆人貼上花瓶的標簽。原因嘛,一是因為不少人嚴重質疑馬超趙雲的實力,是否配得上皇馬巴薩這樣的頂級豪門;二是因為他倆的相貌非常帥氣,確實很容易讓人聯想到花瓶。
馬超和趙雲倆人從網上得知這些評論後,心裏非常不服氣。要知道,就連那些稍有誌氣的漂亮女演員,她們都不樂意被貼上“演技差勁的花瓶”之類的標簽,更何況是馬超和趙雲這樣的堂堂男子漢?
他倆血氣方剛,爭強好勝,一心想著早日打出上佳的表現,早日甩掉如影隨形的花瓶標簽,讓那些質疑者徹底閉嘴。
然而事與願違,馬超和趙雲沒有想到,爭取正式比賽上場機會的過程,會是這般艱難——
皇馬和巴薩的主力球員,個個都是世界頂尖的高手,就連替補球員也都是實力非凡。此外,兩家俱樂部優秀的青訓球員,也在一茬接一茬地冒出來。因此,上場機會的競爭異常激烈。
趙雲和馬超當時是分別被當做梅西和c羅的替補引進的,因為他們和自己偶像的球風與技術特點很類似。有些樂觀的中國球迷熱切期盼著,他倆能茁壯成長,突飛猛進,早日媲美這兩大天王巨星。
此時,c羅已經年滿32歲,梅西也即將迎來30歲的生日,雖然他倆的爆發力稍有下滑,但總體競技狀態依然保持得很好,依然處在職業巔峰期。
能和自己的偶像做隊友,一起訓練,同場競技,這無疑是非常幸福美妙的感覺。但除此之外,趙雲和馬超感受到的,更多是壓力,因為實力差距太大了。以前還沒切身體會,如今走近一看——高山仰止啊!
在國內,趙雲和馬超算是實力非常出色的天才球員,但放到皇馬巴薩一比,目前頂多算是邊緣替補球員的水平。這是事實,他們自己也不得不承認。
他們要想打動主教練讓自己上場,首先就得從日常訓練和隊內對抗賽起步。馬超和趙雲深知這一點,所以訓練時特別努力特別積極,每次都是最早來到訓練場,最晚迴去。
可是,光靠自己埋頭努力訓練,還遠遠不夠。足球比賽是一項非常講求團隊配合和隊友默契的運動,馬超和趙雲必須盡快融入到隊友們當中去。問題是,他倆此前幾乎沒有任何西班牙語基礎,現學起來很費勁,所以和隊友教練的交流很不暢通。
除了語言交流障礙,馬超和趙雲還各有各的缺點。趙雲性格內向,不善交際,無法很快和新隊友們打成一片,因此雖然他在球場上一向喜歡各種配合,但由於和陌生隊友之間缺乏足夠的默契,配合效果很不理想。
馬超的性格倒是開朗外向,但他的球風卻依然有些偏獨,視野也不夠開闊,不太擅長和隊友做出精妙配合。在自己球技和速度還沒達到逆天程度之前,他要想打動主教練,恐怕很難。
就這樣,馬超和趙雲一直枯坐板凳。直到兩個月後,他們才先後首次在正式比賽中登場亮相,當然情況差不多都是這樣子——比賽勝局已定,剩下的時間無關痛癢,教練這才想起來,讓新來的中國球員感受一下西甲的氣氛,同時也滿足一下遠在地球另一端無數中國球迷的期盼。
他們熬夜看球,就等著這一刻,不容易啊!
舉世矚目的西班牙國家德比,這半個賽季一共上演了三場:3月下旬西甲第30輪,皇馬主場迎戰巴薩;4月份的國王杯半決賽,皇馬巴薩連戰兩場。這三場比賽,馬超和趙雲均未得到出場機會,甚至其中的兩場比賽,他倆連18人大名單都沒進。看來,中國球迷們期盼的西班牙國家德比之中國德比,至少要等到下個賽季了。
整個下半賽季,馬超和趙雲分別獲得5次和4次出場機會,全部是替補出場。而他倆也並未把握好這少得可憐的機會和時間,沒有收獲一個進球,連助攻也沒有。
如此看來,馬超和趙雲似乎要將花瓶的名號給坐實了。
相比於馬超和趙雲,此次闖蕩歐洲的其他中國球員,他們的狀況多少要好一些。
情況最好的是黃忠。他隻用了一個月的時間,就坐穩了南安普頓的主力門將位置。除了自身實力出色的因素之外,他的運氣也很好,因為他剛轉會南安普頓半個月,當時的主力門將不幸受傷。於是他被主教練委以首發重任,結果狀態奇好,一發不可收拾,將主力門將位置牢牢抓在手裏。
情況次好的是在埃弗頓的甘寧和在阿森納的張飛。他倆隻用了差不多兩個月的時間,就在各自位置上爭取到了準主力的地位。整個下半賽季,甘寧獲得16次出場機會,其中8次首發。與此同時,他也用防守積極穩健外加1個助攻的上佳表現,迴報了主教練的信任。
至於張飛,他把在中超賽場上勇猛彪悍的防守拚搶作風帶到了英超賽場,鐵腰威風絲毫不減,很快成為阿森納中場的一道鐵閘,贏得了溫格教授的信任和器重。阿森納的球迷也很快喜歡上了張飛,他們從這個身體強壯膚色黝黑的中國小夥子身上,依稀看到了當年鐵血隊長維埃拉的風采。
與張飛相比,關羽從溫格那裏得到的出場機會要少不少,畢竟一隻豪門球隊對前鋒的要求要苛刻很多。半個賽季,關羽一共獲得9次出場機會,其中3次首發,交出的成績單是2個進球1個助攻。這樣的表現,雖然數據算不上很出彩,但效率還不錯,至少值得溫格去期待關羽的下個賽季。
在多特蒙德的周瑜,以及在沃爾夫斯堡的張遼,他倆的情況很類似,得到的上場機會並不算多,但表現相當搶眼:整個下半賽季,周瑜出場12次,其中首發6次,擔任前腰的他,一共奉獻了3次助攻,外加一腳直接任意球得分!張遼出場11次,其中首發5次,他作為後腰,不僅防守積極穩固,而且還獻出了2次助攻!
可以看出,麵對留洋生涯的重重困難,有人很快適應,並抓住了寶貴的機會來展現自己的實力和潛力,比如黃忠、甘寧、周瑜、張遼、張飛和關羽。他們用自己的表現,在各自主教練的心中占據了相當的分量,為自己下一個賽季的發展打下了堅實基礎。
有人則開局不利,遇上了職業發展的瓶頸期,狀況比較糟糕,前景比較灰暗,比如馬超和趙雲。他倆何時能熬過這段艱難時期,守得雲開見月明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