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山腳下,少女手中,卻能讓人夢迴千年。


    醉裏挑燈看劍,夢迴吹角連營。


    那一年,成宗不是成宗,而是縱橫沙場的少年秦王。


    他有世間最為銳氣的武功,有世間最為強大美好的女子相伴,更建立下這世間最為宏大的功業。


    那是最強盛的時代,是屬於秦王與秦王妃的時代。


    太祖六年,秦王高明打敗了叛軍王秀,鞏固了剛建立的大周政權。而大周將士們以舊曲填入新詞,為秦王大奏讚歌。


    此為《秦王破陣曲》。


    這是大周初年的軍歌,更是大周軍魂。


    但隨著戰火的熄滅,隨著聖人的更迭,隨著再也沒有足夠多的將士演奏這樣的曲子,不知從何時起,這個曲子卻漸漸銷聲匿跡。


    這是大型歌舞,非千百人奏不出這樣的氣勢,但近年來,聖人為表節約,已多年不組織大型歌舞。


    但沒有人能想到,居然有女子,能以一己之力,一把琵琶,調動起千軍萬馬。


    “這世間居然有女子用琵琶奏《秦王破陣曲》……”


    “這未免太……”


    那一聲驚叫打破了整個凝滯的空間,但下一刻琵琶更氣勢磅礴的曲調彈來,高台上少女一人所奏卻所有人幾欲透不過氣來。


    “這兩人是想要人命啊……”


    有人驚唿,但下一刻空氣再次一窒。


    兩人?


    到了這時候,所有人才意識到,琵琶和金石之聲的共鳴。


    因為所有一切都匯入千軍萬馬之中,所有人一開始都沉浸其中沒有意識到這個問題。


    這是兩個人啊!


    這是會試六藝的擂台啊!


    兩個人奏了同樣的曲子!


    居然有舉子在會試六藝樂的擂台中,選擇同樣的樂曲!


    要知道這在會試六藝中是極為少見的,因為選擇同樣的曲子,就引入了更為赤裸裸的比較,更會受到對方的影響,一聲細微的不同也能引起考官的在意。


    原本是樂這一六藝的大忌。


    本該如此。


    但他們不是如此。


    “怎麽會這樣……”


    南北高台上的考官都已經全部站起,一邊喃喃一邊看向各自的高台中心,背對著背誰都沒有看誰的男女。


    他們從第一聲開始,就奏的是一樣的曲子。


    不,一樣又不一樣。


    《秦王破陣樂》這樣的曲子本就沒有固定的曲譜,不同的樂器的曲譜更是不一樣,正常情況下是不可能用一把樂器獨奏的,也奏不出那個內容。


    曲子整體的體量在那裏。


    這是大曲,角徴宮商羽對應陰陽五行來創作,還有多種層次讓人眼花繚亂的律用來定音,整體樂曲的複雜足以讓宮廷裏的老樂師暈眩。


    但誰都不知道那個女子幹了些什麽。如果隻按原曲裏琵琶本來占有的部分,隻是幾個意味不明的音。


    所以那個女子一定加入了新的東西。


    那個男子亦然。


    他們兩個人,奏的是各自的《秦王破陣樂》。


    兩個人都進行了重新的編曲。


    帶來了真正的千軍萬馬。


    “難道是在合奏?”


    有人疑惑地發聲,有人疑惑再次問。


    “不是。”段立崢喃喃道。


    不是啊。


    就在所有人莫不著頭腦時,金石之音卻陡然變得激烈,仿佛要與剛剛抬起琵琶同庭競禮!


    一波又一波的高潮,一方海浪湧起,另一方的就更兇狠地蓋下,曲子裏的感情太激烈,台下所有人都被衝得頭暈目眩。


    而就在這殺氣騰騰中,朱鸞笑起來,再撥弦。


    “看天上!”有小孩尖叫。


    眾人瞳孔放大,而在其中映襯著無數黑影。


    在磅礴的樂聲裏,整個林子裏的鳥撲啦啦全部飛起,在兩人的上空盤旋。


    “擊石拊石,百獸率舞。”


    “擊石拊石,百獸率舞啊!”在琵琶聲和石磬的交響中,有老者喃喃道,“書上寫的居然是真的……”


    就在這個時候,終於有人知道這兩個人在幹什麽。


    這不是情意綿綿的合奏,而是真刀真槍的拚殺。


    千軍萬馬的衝殺。


    樂聲之間的互毆。


    神仙打架。


    這兩人是在鬥琴啊!


    “天爺!沒想到老夫這把歲數還能看到有人鬥琴……”


    有年紀更大花白頭發的老人顫巍巍地說道。而其他人聽著他的話受到了絕大的衝擊。


    而就在這可怕的衝殺下,不少普通民眾都兩股戰戰,但琵琶聲卻愈發激昂,直上雲霄。


    越來越多的鳥從四麵八方飛來,天空盤旋著無數隻鳥。


    “皇姐來勁了。誰來阻止她一下。”


    遠處山坡上,晉陽公主扶著許鳳娘的肩膀歎了口氣。


    許鳳娘無奈地看了小公主一眼,“她沒弄成音殺已經很克製了。”


    晉陽公主抬頭看著飛來的百鳥。


    又讓她跳舞又讓她奏樂的。


    那些人實在是太天才了。


    沒人能阻止英鸞公主,但有人能應和她。


    金石之音再起,爆發極為渾厚的感情,如果是琵琶是火,金石則為冰,但這份冰依舊能讓人心為之顫抖。


    “八音克諧,無相奪倫,神人以和。”


    有舉子喃喃道。


    這樣的古語,仿佛就是為了吟誦眼前這一幕。


    他能夠跟上她的節奏。


    正因為爭鬥,這一切才精彩,才更加偉大。


    才能完成這前所未有的宏大舞台。


    整個空間已經被這兩個人所統治,但同時,隨著戰場的愈發激烈,人們心中也愈發湧起一個疑問。


    這兩人,到底誰更強?


    是的,在這所有人都被這宏大樂聲麻痹的可怕場景下,無人說話,無人能動彈。


    這是六藝開始之後,最為難舍難分的一場擂台。


    所有人都擠在一起,根本分不開南北,而場上這兩人都淋漓盡致挑不出任何缺陷。


    毋論缺陷,這兩人已經超過了可以評價的領域。


    但這是擂台,必須要評價。


    這一場神仙打架,勝出的到底會是誰?


    沙場的拚殺就要到了最後,所有人都瞪大了雙眼不敢錯過一刻,曲子不斷加速,每一個音符都仿佛在日光下釋放出璀璨的光,而就在迎來最高潮的結局之時,進入一段黎明前的小調,主旋律突然歸為寧靜。


    眾人屏息,琵琶聲響起,流淌出一個陌生的曲調……


    “噶。”


    意外就發生在這個時候。


    跌宕連綿的金石之聲,突然在這一刻出現了一絲錯音。


    夢被打斷的人們愕然看向北方,隻有台下的段立崢來得及捕捉到宋懷竹眼中的一絲怔然。


    仿佛聽到了什麽甚為令他動搖的東西。


    正在彈奏的朱鸞當然也意識到了宋懷竹的異常,但她的手不能停,而就在這個時候,金石之音再次追了上來。


    剛剛的意外過去,前一刻的寧靜也迅速急轉直下!


    整個天地間再次迴蕩著宏大的樂聲。


    兩人朝終點一路狂奔,鎧甲摩擦,刀刃入肉,拚殺愈發激烈,整個空氣仿佛被壓縮又膨脹,再最令人熱血沸騰的熱度裏一切翻飛到至高點……


    戛然而止。


    “金石之聲,煌煌乎位列聖殿,燦燦哉史載。”


    老者一聲長吟。


    足以載入史冊的一幕。


    山林間靜得連一根針掉地上的聲音也聽得見。


    人們的臉泛著褪不去的紅潮。無人動作。無人說話。空氣裏翻騰著久久散不去的熱度。


    結束了。


    段立崢在心中緩緩道。


    後麵還有很多場六藝,包括他自己。


    但段立崢知道。


    大周朝載初九年會試六藝,已經結束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英鸞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君書雁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君書雁並收藏英鸞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