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神都將要起什麽樣的風雨,千裏之外的徽州城裏,雪還是照舊下著。
“這雪越來越大了,山路應該被封上了,”靈岩寺裏,晉陽公主透過禪房的窗戶往外看,有些幸災樂禍地看著朱鸞道,“你今天估計是迴不去了,”她調皮地笑,“除非在你身上割幾個口子,把你整個人燒起來。”
“你這丫頭,”朱鸞用銀刀削著一枚雪白的梨,將削下的梨皮置於熏籠上,禪房內頓時彌漫著清甜的梨香。
“真好聞,”晉陽公主笑得眉眼彎彎,“我最近聞檀香都要聞吐了。”
“你不迴去神都嗎?”朱鸞手上不停,纖白的指尖微動,一邊將手下的梨切成小塊一邊問道。
晉陽公主嘴角的笑意淡了。
“所謂祈福,當然是祈福的時間越長越誠心啊,”她不無諷刺地說道,“我不在寺廟裏住上個一年半載,怎麽能算得上為國祈福呢。”
“唔,這個理由選的好,”朱鸞點頭,“要麽嫁人,要麽祈福,總得給公主找點事做。”
晉陽公主白了她一眼。
“不當公主是不是很開心?”她問道。
“誰知道呢,”朱鸞笑起來,將梨肉遞到晉陽公主唇邊,“不過不當公主可以參加國試這一點的確挺不錯的。”
“是啊,”晉陽公主一口叼下朱鸞手上的梨,感受著冰涼甘甜的汁水在嘴裏蔓延開來,“之前就聽母後說過,如果不是因為皇族不能參加國試,你早能成為狀元。”
“狀元啊,”朱鸞看著自己依舊纏著藥布的腳腕,“娘娘原來這麽說過。”
晉陽公主意識到她說了不該說的話,一時不知該說些什麽,也看向她的腳腕。
“你的腳還好嗎?”她問道。
“嗯,”朱鸞點了點頭,“其實之前在暮雲樓就治療過了,隻不過為了萬無一失才一直包著。”
“治療過?慕家的醫師嗎?”晉陽公主問道。
“不是,”朱鸞搖了搖頭,隨後猶豫了一會兒說道,“是宋懷竹。”
“他?”晉陽公主驚訝地眨了眨眼睛,隨後她皺起眉頭,“他到底是誰?”
“我也不知道,”朱鸞靜靜答道。
晉陽公主唿出一口氣。
“我有幾個猜測,不過這個人一直連麵具都沒有摘下來過,也沒有使用過什麽本門武功,再怎麽猜測也做不了準,我懷疑他的這個名字都不算是真的,起碼不是常用的,不然他那樣境界的人不可能沒人聽過他的名字。”
朱鸞點點頭。
雖然不知道他真正的年紀,但宋懷竹看上去和魚斯年等人相仿。這般年輕的未明境,實在不可能是大器晚成的人。
但在前前世,即便掌管著整個皇族的情報網,她也不曾聽說有叫這個名字的少年天才。
未明境的宗師雖然稀少,但真想隱藏身份,又很難被猜出。
“不過我還是第一次見到你願意接受別人的幫助,”晉陽公主睨了朱鸞一眼,“明明你未婚夫幫你穿鞋都不願意。”
“他是未明境的宗師,每次的動作都太快了,”朱鸞笑了笑。
晉陽公主看著她不說話,整個臉上都寫著不相信。
“我能感覺到,他有想要我幫他做的事,他的幫助可不會是無償的,”朱鸞繼續說道,“所以接受也無妨。”
晉陽公主的臉色變得嚴肅起來。
“他算是救了你的命,所以他到底想要你幹什麽?”聽到朱鸞的話,迴想起當時在英國公府地下時的情形,晉陽公主心底浮現出一抹不安。
這個自稱是宋懷竹的男子的舉動實在是太不尋常。
俗話說禍兮福之所倚,福兮禍之所伏。
既然能救命,也就能要命。
“誰知道呢,”朱鸞不以為意地笑起來,“最嚴重的也不過是拿我去做什麽祭品吧,”她笑著道,“也不是沒做過。”
晉陽公主瞪圓了眼睛,看著眼前笑得沒心沒肺的女人。
朱鸞倚在窗邊,頭發沒有挽起,黑亮的烏發披了一身,愈發襯得肌膚似雪,皓腕如霜。
看上去就像是普通纖弱的世家小姐。
但她的眼神堅定,說起話來還是那麽嚇人,鐵血氣息撲麵而來。
反正自己是管不了了,晉陽公主泄氣地想。
看到晉陽公主不說話了,朱鸞笑了笑突然道,“縣試的事還要謝謝你,”她說道,“報名的事幸虧有你在。”
“你一提我倒是想起來了,“晉陽公主聞言皺起眉頭,”我派去的人迴來說,整個過程沒遇上什麽阻礙,”她說道,“後來我讓疾風館查了下,說是宋家甚至暗地裏吩咐縣衙的人不準阻礙女子報名國試。”
“是嗎,”朱鸞聞言笑了笑,“宋巡撫還真是大度。”
晉陽公主無語地看著她。
“宋明軒在神都拉幫結派,排除異己,犯了事上麵的人包庇不住才被趕到徽州來,這樣的人大度才有鬼。”她眯著眼睛說道。
朱鸞笑而不語。
“你當著那麽多人的麵折了他大公子的麵子,要不是之後魚斯年也沒有贏你,他在徽州的世家圈子估計就永遠抬不起頭來了。”晉陽公主道,“就這一點,宋家會放過你?”
“人的麵子是自己給的,”朱鸞笑了笑,“斯年師兄沒有贏我,但依舊沒人會輕視他。”
“師兄呢,”晉陽公主看著朱鸞哈哈笑起來,“上次聽你叫師兄是多少年前?沒想到這麽多年過去了,你居然有師兄了。”
“在天策書院我有很多師兄啊,”不理會晉陽公主的調笑,朱鸞哼了一聲,“不過都不算我真正的師兄就是了。”
“是啊,”晉陽公主眯起眼睛,“我還是在你死後才從母後那聽說的,你的師父居然另有其人。”
朱鸞有些意外,隨後她的聲音低下來,“既然你知道了,那你是否知道,我師父他怎麽樣了?”
晉陽公主歎了口氣,“母後生前曾經讓疾風館的人去找,但在你死後他就失去了蹤影,那裏都找不到,”晉陽公主深深地看了朱鸞一眼,“包括那個不可說的地方,他的師兄一直在等他迴去,但他一直沒有迴去。”
“這雪越來越大了,山路應該被封上了,”靈岩寺裏,晉陽公主透過禪房的窗戶往外看,有些幸災樂禍地看著朱鸞道,“你今天估計是迴不去了,”她調皮地笑,“除非在你身上割幾個口子,把你整個人燒起來。”
“你這丫頭,”朱鸞用銀刀削著一枚雪白的梨,將削下的梨皮置於熏籠上,禪房內頓時彌漫著清甜的梨香。
“真好聞,”晉陽公主笑得眉眼彎彎,“我最近聞檀香都要聞吐了。”
“你不迴去神都嗎?”朱鸞手上不停,纖白的指尖微動,一邊將手下的梨切成小塊一邊問道。
晉陽公主嘴角的笑意淡了。
“所謂祈福,當然是祈福的時間越長越誠心啊,”她不無諷刺地說道,“我不在寺廟裏住上個一年半載,怎麽能算得上為國祈福呢。”
“唔,這個理由選的好,”朱鸞點頭,“要麽嫁人,要麽祈福,總得給公主找點事做。”
晉陽公主白了她一眼。
“不當公主是不是很開心?”她問道。
“誰知道呢,”朱鸞笑起來,將梨肉遞到晉陽公主唇邊,“不過不當公主可以參加國試這一點的確挺不錯的。”
“是啊,”晉陽公主一口叼下朱鸞手上的梨,感受著冰涼甘甜的汁水在嘴裏蔓延開來,“之前就聽母後說過,如果不是因為皇族不能參加國試,你早能成為狀元。”
“狀元啊,”朱鸞看著自己依舊纏著藥布的腳腕,“娘娘原來這麽說過。”
晉陽公主意識到她說了不該說的話,一時不知該說些什麽,也看向她的腳腕。
“你的腳還好嗎?”她問道。
“嗯,”朱鸞點了點頭,“其實之前在暮雲樓就治療過了,隻不過為了萬無一失才一直包著。”
“治療過?慕家的醫師嗎?”晉陽公主問道。
“不是,”朱鸞搖了搖頭,隨後猶豫了一會兒說道,“是宋懷竹。”
“他?”晉陽公主驚訝地眨了眨眼睛,隨後她皺起眉頭,“他到底是誰?”
“我也不知道,”朱鸞靜靜答道。
晉陽公主唿出一口氣。
“我有幾個猜測,不過這個人一直連麵具都沒有摘下來過,也沒有使用過什麽本門武功,再怎麽猜測也做不了準,我懷疑他的這個名字都不算是真的,起碼不是常用的,不然他那樣境界的人不可能沒人聽過他的名字。”
朱鸞點點頭。
雖然不知道他真正的年紀,但宋懷竹看上去和魚斯年等人相仿。這般年輕的未明境,實在不可能是大器晚成的人。
但在前前世,即便掌管著整個皇族的情報網,她也不曾聽說有叫這個名字的少年天才。
未明境的宗師雖然稀少,但真想隱藏身份,又很難被猜出。
“不過我還是第一次見到你願意接受別人的幫助,”晉陽公主睨了朱鸞一眼,“明明你未婚夫幫你穿鞋都不願意。”
“他是未明境的宗師,每次的動作都太快了,”朱鸞笑了笑。
晉陽公主看著她不說話,整個臉上都寫著不相信。
“我能感覺到,他有想要我幫他做的事,他的幫助可不會是無償的,”朱鸞繼續說道,“所以接受也無妨。”
晉陽公主的臉色變得嚴肅起來。
“他算是救了你的命,所以他到底想要你幹什麽?”聽到朱鸞的話,迴想起當時在英國公府地下時的情形,晉陽公主心底浮現出一抹不安。
這個自稱是宋懷竹的男子的舉動實在是太不尋常。
俗話說禍兮福之所倚,福兮禍之所伏。
既然能救命,也就能要命。
“誰知道呢,”朱鸞不以為意地笑起來,“最嚴重的也不過是拿我去做什麽祭品吧,”她笑著道,“也不是沒做過。”
晉陽公主瞪圓了眼睛,看著眼前笑得沒心沒肺的女人。
朱鸞倚在窗邊,頭發沒有挽起,黑亮的烏發披了一身,愈發襯得肌膚似雪,皓腕如霜。
看上去就像是普通纖弱的世家小姐。
但她的眼神堅定,說起話來還是那麽嚇人,鐵血氣息撲麵而來。
反正自己是管不了了,晉陽公主泄氣地想。
看到晉陽公主不說話了,朱鸞笑了笑突然道,“縣試的事還要謝謝你,”她說道,“報名的事幸虧有你在。”
“你一提我倒是想起來了,“晉陽公主聞言皺起眉頭,”我派去的人迴來說,整個過程沒遇上什麽阻礙,”她說道,“後來我讓疾風館查了下,說是宋家甚至暗地裏吩咐縣衙的人不準阻礙女子報名國試。”
“是嗎,”朱鸞聞言笑了笑,“宋巡撫還真是大度。”
晉陽公主無語地看著她。
“宋明軒在神都拉幫結派,排除異己,犯了事上麵的人包庇不住才被趕到徽州來,這樣的人大度才有鬼。”她眯著眼睛說道。
朱鸞笑而不語。
“你當著那麽多人的麵折了他大公子的麵子,要不是之後魚斯年也沒有贏你,他在徽州的世家圈子估計就永遠抬不起頭來了。”晉陽公主道,“就這一點,宋家會放過你?”
“人的麵子是自己給的,”朱鸞笑了笑,“斯年師兄沒有贏我,但依舊沒人會輕視他。”
“師兄呢,”晉陽公主看著朱鸞哈哈笑起來,“上次聽你叫師兄是多少年前?沒想到這麽多年過去了,你居然有師兄了。”
“在天策書院我有很多師兄啊,”不理會晉陽公主的調笑,朱鸞哼了一聲,“不過都不算我真正的師兄就是了。”
“是啊,”晉陽公主眯起眼睛,“我還是在你死後才從母後那聽說的,你的師父居然另有其人。”
朱鸞有些意外,隨後她的聲音低下來,“既然你知道了,那你是否知道,我師父他怎麽樣了?”
晉陽公主歎了口氣,“母後生前曾經讓疾風館的人去找,但在你死後他就失去了蹤影,那裏都找不到,”晉陽公主深深地看了朱鸞一眼,“包括那個不可說的地方,他的師兄一直在等他迴去,但他一直沒有迴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