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什麽?”“你倒是快說啊!”“這家夥,這時候還有心思逗人!”


    周圍圍觀的賭徒被鬧得都快沒了脾氣,一臉好笑地催促著。


    大起大落太久,賭徒們都有些麻木了。


    原本樓內因為這首詩帶起的氣氛也漸漸淡去。


    “就算魚公子和朱九小姐平手,”司儀攤開手說道,“這場按平局處理,賭注會原封不動退給大家,另外我們暮雲樓還會挨個補下注的客人一吊錢。”


    圍觀的賭徒瞪大眼睛。


    “還有這麽好的事?”“暮雲樓這不是做的賠本買賣?”“慕家少爺這是瘋了,放著這麽大的賭局不分勝負不抽成,還撒錢啊這是?”


    人們議論紛紛,原本縈繞在人群中的不滿徹底消失了,樓內的氣氛再次熱烈起來,這次是那種其樂融融的熱鬧。


    “我家主人說了,這次這場賭局久未分出勝負,如果真沒法分出勝負,把大家吊在這裏這麽久實在不好意思,這點錢是暮雲樓的小小心意。”司儀聽著周圍人七嘴八舌的議論也不生氣,好脾氣的解釋著。


    “當然,我們暮雲樓還是希望兩位能決出勝負,”司儀轉向高台中心的魚斯年和朱鸞含笑道,“這樣我們暮雲樓光提成可是能大賺一筆。”


    周圍的賭徒們哄笑起來。


    “當然是想要取得勝負。”魚斯年一改往日的沉默,朗聲說道。


    朱鸞在一旁微笑點頭。


    雖然周圍的旁觀者都認為這兩人已經很難分出勝負,但朱鸞和魚斯年不這樣認為,也不這樣期望。


    兩人注視著對方的眼睛,眼中都有火焰燃燒。


    隨著樂工清脆的擊缶聲,這場無比漫長的賭局在渡過這首詩的插曲後,再次開始。


    因為之前暮雲樓主人的發話,圍觀賭徒們也不再拘泥於輸贏,懂詩的陶醉於兩人韻律感極強的誦讀,不懂詩的賣力地拍手較好,樓上包廂裏的公子們則是靜靜聽著那些萬千詞章,動人詩行,看著高台上兩人炫目的交鋒,眼神複雜。


    “這場文鬥,無論結果如何,都沒有輸家。”地字閣上,白衣男子在窗邊負手而立,淡淡說道。


    “我不懂你的意思,你是說這兩人注定會打成平手嗎?”煮茶男子依舊在煮茶,聞言開口問道。


    慕憶之坐在一邊,正將剛剛點好茶的拿到手裏慢慢啜飲著。


    聽到煮茶男子的話,慕憶之放下茶盞。


    “今日這天泉書院首席與英國公府小姐之間的比試,勝負其實已經不再重要”,慕憶之嘴角掛著淡淡的笑,開口道,”或者換個說法——這場比試不會有失敗者。“


    慕憶之看向窗外,看著高台上相對而立的少年少女感歎道,“這光景讓我想起二十年前,當年古石與你師父在神都城紅袖招的那一場鬥詩,大概也不過如此吧。”


    聽著這話,坐在他的對麵的煮茶男子神情頓變。


    “他們怎麽能和國士還有我師父相比!”他放下手中的茶筅,蹙眉盯著慕憶之。


    站在窗邊的白衣男子聞言也轉過身來。


    古石是何許人也?他是大周朝的第一位也是唯一一位國士,是毋庸置疑近乎完美的最強者。


    而他的師父,雖然作為弟子這樣說有些不妥,雖說現在是一代宗師,年輕的時候據說是青樓賭坊的常客,風月界裏數一數二的人物。


    “他們的確沒法和國士大人還有你師父相比,”慕憶之感慨道,“當年我十歲,被家父帶著第一次去神都,躲在父親身後看到的那場比試,實在是太過精彩,令人終身難忘。”


    “兩個人比了一天一夜,花樣百出,歎為觀止,光鬥詩就鬥了上千首,”慕憶之眼神悠遠,“但當時古石大人已經成為了國士,你們師父也正是盛年,這位小姑娘和魚斯年現在的水平自然遠不及活成傳說的這兩人。”


    “但,”慕憶之話鋒一轉,“魚公子還有這小姑娘,給我的感覺和展現出的氣勢卻讓我情不自禁想起當年的那場文鬥。”


    慕憶之看著高台上寸步不讓的兩人,含笑道,“真是少年意氣,看著都讓人熱血沸騰。”


    樓內沸騰的歡唿和叫好聲一陣陣泛上來,印證著他的話。


    “他們才多大年紀,就能煽動他人至此。”慕憶之重新端起茶盞,看著窗外感歎。


    煮茶男子沉默不語,這點他無法反駁。魚斯年將將及冠,而台上的那個小姑娘看年紀也絕不會超過十五歲。


    “不知道將來會變成什麽樣子呢,真是令人期待……”慕憶之一聲輕笑,聲音消泯在空氣裏。


    同樣在感慨此事的還有天字閣的首席們。


    “還剩四首,不知道到時候誰會贏啊!”洪山站在窗邊朗聲說道。


    原本坐在桌邊的人已經全部來到了窗邊。


    好在天字閣有兩扇窗戶,洪山司徒高義還有年華藏都站在慕恪之他們原本所在的那扇窗邊,段家兄弟則是和晉陽公主站在另一扇窗旁。


    “無論結果如何,這兩人的名聲都已經打下了,”司徒高義扶著洪山的肩膀感歎道,“能比到這裏,無論勝負,都值得尊敬。”


    年華藏沉默無言,隻是盯著窗外,他眼角的餘光掃過段氏兄弟那邊,看見段浩初若有所思,像是在迴憶什麽。


    那位大人的心,始終讓人無法看透。年華藏心道,注意力重新迴到場上。


    眼前的場景真的非常容易讓人沉迷。抽出的詩簽上的詩越來越長,兩人不停的吟誦,眾人入神地聆聽。


    不知道過了多長時間。


    似乎很長,似乎很短。


    高台邊圍觀的數百人與包廂裏的公子小姐們,都已經忘記了時間的流逝。


    朱鸞和魚斯年背詩的速度沒有變慢,但聲音已經漸漸沙啞。


    二人麵對著麵,都在輕輕喘息著,雙眼發亮,熠熠生輝。


    最後的幾首詩持續了很長時間,他們遍尋古今,傾瀉而出。


    而在最後的那一刻,最後一句詩從兩人口中吐出,在某個時刻,在最恰如其分的時候,朱鸞和魚斯年同時收聲。


    兩人同時上前一步,抬手擊缶。


    “叮!”清脆一聲響。


    餘音繞梁。


    暮雲樓內安靜無聲。


    寂靜持續了很長時間。


    然後忽然有掌聲潮水般響起。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英鸞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君書雁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君書雁並收藏英鸞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