蕭峰不過是被玄慈和葉二娘先後赴死的場麵震住了,一時沒想透罷了,康敏嘰裏呱啦一通他聽進去了,歎聲氣,將玄慈二人丟到腦後,對著蕭遠山懇切道:“阿爹,玄慈好也罷壞也罷,總歸咱們已經報了仇,再爭論也沒意義。這些年來我們父子不得相見,往後的日子孩兒必定孝順阿爹,讓阿爹安享晚年。”
蕭峰相當於服軟了。蕭遠山也沒再吵吵嚷嚷的要殺喬三槐夫婦,雖然臭著張臉。
康敏看父子倆重歸於好,心也放下來,開始思考別的事。
“峰哥,我們南下去大理接寶寶好麽?”
當初康毅年紀下,吃不了奔波的苦頭。而且那是蕭峰可謂仇人滿天下,康敏更不敢將康毅帶在身邊,隻能托付給段家。
如今,已是三年有餘。
既然當年傳信的人已經死了,他是誰似乎也不重要了,退一步說,即便那人沒死,找起來也不是一件容易的餓事,恐怕又要花上好些年。畢竟北宋不是二十一世紀,有強大的網絡。
所以,康敏認為現在他們可以去大理接孩子。她想,接到孩子後,他們就可以找一處合適的地方定居,大理估計蕭峰不會喜歡,但是塞外的草原、或者中原某個小鎮她都不介意。
蕭峰內疚道:“正該如此。”看向蕭遠山:“阿爹,毅兒是個好孩子,你見到一定會喜歡他的。”
蕭遠山哼了哼:“老夫說過跟你們一起走麽?”
蕭峰一愣:“阿爹……咱們父子分離多年好不容易相聚,孩兒自當奉養您,孝順您……怎麽……”
“我去看看你母親。”蕭遠山一句話打消了蕭峰的疑惑。
蕭遠山臉上顯出懷念、悲傷的神色。此時,他看著才真的像個正常老頭兒而不是隨時會暴起殺人的神經病。
蕭峰無法反駁,有心與父親一塊兒去拜祭母親,但又不忍心讓康敏失望,猶豫不決。
蕭遠山喝罵道:“做什麽女兒情態!少婆婆媽媽的。你們去大理,老子一個人去關外!”
康敏不好意思道:“阿爹,這怎麽行。”實則心裏樂開了花。
蕭遠山道:“廢話少說,老子一個人過慣了。你們自去接孩子,接到孩子就北上。”他完全沒有征求兒子媳婦意見的意思。撕下衣裳下擺一塊,抓了塊土坷垃劃了幾下扔給蕭峰。“這是咱們的老家,出關後過去。”
蕭峰應是,收好布條。
於是第二天在岔路口三人分開,蕭遠山往北,蕭峰夫婦往南。
分別時,蕭峰猶豫道:“阿爹,你不會瞞著孩兒重返少室山吧?”
蕭遠山怒目:“不孝子!”轉身往來時路走。
蕭峰急忙拉住他,不住道歉,深刻懺悔,才說得蕭遠山氣消,飄然北去。蕭峰望著生父的背影消失在遠處,有些鬱鬱,他與父親剛相認就要分別,未能侍奉在父親身邊恪盡孝道,他心中慚愧。
與他的心情完全相反,康敏渾身輕鬆,幾乎要唱起小調以示心情愉快。無論怎麽說服自己,瀕死的陰影也無法全部消除,加上蕭遠山火爆偏執的性格,短暫的相處中,康敏時時刻刻都打起十二萬分精神,生怕哪裏得罪了老公公半夜被掐死。
蕭遠山一走,天也藍了,草也綠了,花也紅了,陽光明媚,空氣清新,鈴鐺伴著馬蹄,清脆悅耳。
這一路的心情與兩天前截然不同。
兩天前,心中壓抑著仇恨和對未來的茫然,偶爾的歡樂也蒙著一層灰蒙蒙的陰影。如今大仇得報,未來也有了打算,蕭峰的低沉維持不到一天便煙消雲散。
少林寺發生的一切和尚們不會主動傳播,康敏倒是想印上幾萬份小傳單散播散播《少林方丈秘史》,考慮到蕭峰正直到不行的三觀,絕對秉持“非禮勿言”之道,想想也就罷了。
不過到底心有不甘。
這兩年夫婦二人必須喬裝打扮,以防被江湖中人認出。
還記得剛離開洛陽那段時間,兩人有一次鬆懈,沒有改裝,被人認出來,隨即遭到圍攻。那些人口口聲聲喊著為武林除害,蕭峰不欲傷人性命,隻將他們打傷。但刀劍無言,蕭峰盡管留了手,總有些受了重傷的,比如武功大減,比如傷到筋脈要害從此不能習武的。那些人豈不是對蕭峰恨之入骨。
但凡蕭峰被認出,總免不了一場爭鬥。
蕭峰不可能次次留手。
失了武功的,受了重傷的,丟了性命的……
仇恨如同滾雪球越滾越大,已經不單單是胡漢之仇或者單純的江湖道義。他們敵視的因由也不再純粹是出於江湖公義,漸漸的私仇占了上風。
而其中最大的兩支勢力——少林與丐幫,丐幫總算念著幾分香火情,沒有趕盡殺絕。少林雖然因為玄慈可能會對蕭家氣短,但玄苦大師的死於蕭遠山之手,蕭峰為此歉疚不說,少林會否因為顧忌玄慈的尷尬事而將玄苦大師的仇按捺下去也未可知。
種種憂慮,並沒有因玄慈的死而消失。
康敏與蕭峰都對未來在草原放馬牧羊的生活充滿期盼和美好的想象,那些沉重的叫人喘不過氣來的恩怨暫且拋下。
在蕭峰與康敏踏上南下的道路時,康毅也終於如願以償的獲得了合法北上的資格。
真不容易啊,經曆了綁票、墜崖,九死一生的折騰,好不容易獲救,段正淳害怕這孩子再把自己小命折騰掉,終於在段譽的勸告下,同意康毅去中原。
段正淳決定親自陪康毅去。
很難說這個決定是否與鎮南王府不平靜的後院有關。
直接從無量山出發,連都城王府都不肯迴去,隻派朱子柳迴去報信的行為可以看出……還是有關的。
段譽堅決表示身為長兄,保護幼弟是他不可推卸的責任,將迴府報信的任務推給了朱子柳。
木婉清嗤笑。
段譽臉上有些發燒,心中慚愧,但王府的烏七八糟和中原的秀麗河山一對比,他兵敗如山倒的投向了中原的大好風光。
說到木婉清……鎮南王府把城裏翻了個遍都沒找著她,壓根沒想到她一直躲在王府偏僻的後院裏。
木婉清為著嚇唬父母才留書出走,她與秦紅棉江湖漂泊,知道外麵的日子有多難過,加上擔心母親吃虧,所以壓根沒打算真的走。鎮南王府宅院廣闊,奴仆眾多良莠不齊,有些位置偏僻的小院主人家一年到頭都不會涉足,清掃的奴仆偷懶,刀白鳳疏於管治,木婉清隨便挑了間空屋,餓了就偷偷去廚房尋摸,竟然在王府藏了這麽多天都沒人發覺。
最後還是她聽見康毅出事,主動現身,大家才知道。
因著她留書,人人都以為搜索的重點在城內外,竟然都無人想起搜搜府邸內,尤其是四大護衛,頗為汗顏。
段正淳為女兒擔憂了好一陣子,又飽受秦紅棉的抱怨,對著木婉清想訓斥幾句,又想到她們母女孤苦飄零,小小年紀就在江湖中打滾,紅棉又是個倔強冷清的性子,這個女兒不知吃了多少苦頭。訓斥的話也就軟了下來。
段譽倒是氣著了,想起自己每天為下落不明的妹妹擔憂其實人家一直好吃好喝悠哉悠哉,看向木婉清的表情簡直像被紈絝子弟欺騙了感情的無辜少女。
段正淳看向兒女的目光是慈愛而溫和的。
“至於這位小姑娘,就讓朱兄弟將她帶迴王府吧。”王府收容一介孤女,對孤女來說豈不是天大的好事。
可是白飛飛未必如此想。
她以什麽身份住在王府?舉凡被大戶人家收留的小孩,境遇多不堪。即便鎮南王府一如男主人表現出的和善,也不可能把個無親無故的孤女當成小姐供起來。
做個小丫頭……
白飛飛在段正淳的目光掃來時怯弱的拉著康毅的袖子,往他身後躲。
康毅不舍道:“父王,讓飛飛跟我們一起走吧,我答應過她,讓她見我媽媽,做我妹妹的。”
白飛飛配合的用怯生生的聲音道:“毅哥哥,我怕……”帶著哭腔的細嫩嗓音讓在場的成年人都忍不住放緩表情。
段正淳哭笑不得:“毅兒,妹妹不能亂認。”白飛飛瘦弱嬌怯的模樣讓慣於對女性生物寬容忍讓的段正淳無法長篇大論。
他們一行人人數也不少,加個小姑娘也不算麻煩事。
段正淳思考片刻,道:“罷了罷了,那小姑娘就與我們一塊上路吧。”
蕭峰相當於服軟了。蕭遠山也沒再吵吵嚷嚷的要殺喬三槐夫婦,雖然臭著張臉。
康敏看父子倆重歸於好,心也放下來,開始思考別的事。
“峰哥,我們南下去大理接寶寶好麽?”
當初康毅年紀下,吃不了奔波的苦頭。而且那是蕭峰可謂仇人滿天下,康敏更不敢將康毅帶在身邊,隻能托付給段家。
如今,已是三年有餘。
既然當年傳信的人已經死了,他是誰似乎也不重要了,退一步說,即便那人沒死,找起來也不是一件容易的餓事,恐怕又要花上好些年。畢竟北宋不是二十一世紀,有強大的網絡。
所以,康敏認為現在他們可以去大理接孩子。她想,接到孩子後,他們就可以找一處合適的地方定居,大理估計蕭峰不會喜歡,但是塞外的草原、或者中原某個小鎮她都不介意。
蕭峰內疚道:“正該如此。”看向蕭遠山:“阿爹,毅兒是個好孩子,你見到一定會喜歡他的。”
蕭遠山哼了哼:“老夫說過跟你們一起走麽?”
蕭峰一愣:“阿爹……咱們父子分離多年好不容易相聚,孩兒自當奉養您,孝順您……怎麽……”
“我去看看你母親。”蕭遠山一句話打消了蕭峰的疑惑。
蕭遠山臉上顯出懷念、悲傷的神色。此時,他看著才真的像個正常老頭兒而不是隨時會暴起殺人的神經病。
蕭峰無法反駁,有心與父親一塊兒去拜祭母親,但又不忍心讓康敏失望,猶豫不決。
蕭遠山喝罵道:“做什麽女兒情態!少婆婆媽媽的。你們去大理,老子一個人去關外!”
康敏不好意思道:“阿爹,這怎麽行。”實則心裏樂開了花。
蕭遠山道:“廢話少說,老子一個人過慣了。你們自去接孩子,接到孩子就北上。”他完全沒有征求兒子媳婦意見的意思。撕下衣裳下擺一塊,抓了塊土坷垃劃了幾下扔給蕭峰。“這是咱們的老家,出關後過去。”
蕭峰應是,收好布條。
於是第二天在岔路口三人分開,蕭遠山往北,蕭峰夫婦往南。
分別時,蕭峰猶豫道:“阿爹,你不會瞞著孩兒重返少室山吧?”
蕭遠山怒目:“不孝子!”轉身往來時路走。
蕭峰急忙拉住他,不住道歉,深刻懺悔,才說得蕭遠山氣消,飄然北去。蕭峰望著生父的背影消失在遠處,有些鬱鬱,他與父親剛相認就要分別,未能侍奉在父親身邊恪盡孝道,他心中慚愧。
與他的心情完全相反,康敏渾身輕鬆,幾乎要唱起小調以示心情愉快。無論怎麽說服自己,瀕死的陰影也無法全部消除,加上蕭遠山火爆偏執的性格,短暫的相處中,康敏時時刻刻都打起十二萬分精神,生怕哪裏得罪了老公公半夜被掐死。
蕭遠山一走,天也藍了,草也綠了,花也紅了,陽光明媚,空氣清新,鈴鐺伴著馬蹄,清脆悅耳。
這一路的心情與兩天前截然不同。
兩天前,心中壓抑著仇恨和對未來的茫然,偶爾的歡樂也蒙著一層灰蒙蒙的陰影。如今大仇得報,未來也有了打算,蕭峰的低沉維持不到一天便煙消雲散。
少林寺發生的一切和尚們不會主動傳播,康敏倒是想印上幾萬份小傳單散播散播《少林方丈秘史》,考慮到蕭峰正直到不行的三觀,絕對秉持“非禮勿言”之道,想想也就罷了。
不過到底心有不甘。
這兩年夫婦二人必須喬裝打扮,以防被江湖中人認出。
還記得剛離開洛陽那段時間,兩人有一次鬆懈,沒有改裝,被人認出來,隨即遭到圍攻。那些人口口聲聲喊著為武林除害,蕭峰不欲傷人性命,隻將他們打傷。但刀劍無言,蕭峰盡管留了手,總有些受了重傷的,比如武功大減,比如傷到筋脈要害從此不能習武的。那些人豈不是對蕭峰恨之入骨。
但凡蕭峰被認出,總免不了一場爭鬥。
蕭峰不可能次次留手。
失了武功的,受了重傷的,丟了性命的……
仇恨如同滾雪球越滾越大,已經不單單是胡漢之仇或者單純的江湖道義。他們敵視的因由也不再純粹是出於江湖公義,漸漸的私仇占了上風。
而其中最大的兩支勢力——少林與丐幫,丐幫總算念著幾分香火情,沒有趕盡殺絕。少林雖然因為玄慈可能會對蕭家氣短,但玄苦大師的死於蕭遠山之手,蕭峰為此歉疚不說,少林會否因為顧忌玄慈的尷尬事而將玄苦大師的仇按捺下去也未可知。
種種憂慮,並沒有因玄慈的死而消失。
康敏與蕭峰都對未來在草原放馬牧羊的生活充滿期盼和美好的想象,那些沉重的叫人喘不過氣來的恩怨暫且拋下。
在蕭峰與康敏踏上南下的道路時,康毅也終於如願以償的獲得了合法北上的資格。
真不容易啊,經曆了綁票、墜崖,九死一生的折騰,好不容易獲救,段正淳害怕這孩子再把自己小命折騰掉,終於在段譽的勸告下,同意康毅去中原。
段正淳決定親自陪康毅去。
很難說這個決定是否與鎮南王府不平靜的後院有關。
直接從無量山出發,連都城王府都不肯迴去,隻派朱子柳迴去報信的行為可以看出……還是有關的。
段譽堅決表示身為長兄,保護幼弟是他不可推卸的責任,將迴府報信的任務推給了朱子柳。
木婉清嗤笑。
段譽臉上有些發燒,心中慚愧,但王府的烏七八糟和中原的秀麗河山一對比,他兵敗如山倒的投向了中原的大好風光。
說到木婉清……鎮南王府把城裏翻了個遍都沒找著她,壓根沒想到她一直躲在王府偏僻的後院裏。
木婉清為著嚇唬父母才留書出走,她與秦紅棉江湖漂泊,知道外麵的日子有多難過,加上擔心母親吃虧,所以壓根沒打算真的走。鎮南王府宅院廣闊,奴仆眾多良莠不齊,有些位置偏僻的小院主人家一年到頭都不會涉足,清掃的奴仆偷懶,刀白鳳疏於管治,木婉清隨便挑了間空屋,餓了就偷偷去廚房尋摸,竟然在王府藏了這麽多天都沒人發覺。
最後還是她聽見康毅出事,主動現身,大家才知道。
因著她留書,人人都以為搜索的重點在城內外,竟然都無人想起搜搜府邸內,尤其是四大護衛,頗為汗顏。
段正淳為女兒擔憂了好一陣子,又飽受秦紅棉的抱怨,對著木婉清想訓斥幾句,又想到她們母女孤苦飄零,小小年紀就在江湖中打滾,紅棉又是個倔強冷清的性子,這個女兒不知吃了多少苦頭。訓斥的話也就軟了下來。
段譽倒是氣著了,想起自己每天為下落不明的妹妹擔憂其實人家一直好吃好喝悠哉悠哉,看向木婉清的表情簡直像被紈絝子弟欺騙了感情的無辜少女。
段正淳看向兒女的目光是慈愛而溫和的。
“至於這位小姑娘,就讓朱兄弟將她帶迴王府吧。”王府收容一介孤女,對孤女來說豈不是天大的好事。
可是白飛飛未必如此想。
她以什麽身份住在王府?舉凡被大戶人家收留的小孩,境遇多不堪。即便鎮南王府一如男主人表現出的和善,也不可能把個無親無故的孤女當成小姐供起來。
做個小丫頭……
白飛飛在段正淳的目光掃來時怯弱的拉著康毅的袖子,往他身後躲。
康毅不舍道:“父王,讓飛飛跟我們一起走吧,我答應過她,讓她見我媽媽,做我妹妹的。”
白飛飛配合的用怯生生的聲音道:“毅哥哥,我怕……”帶著哭腔的細嫩嗓音讓在場的成年人都忍不住放緩表情。
段正淳哭笑不得:“毅兒,妹妹不能亂認。”白飛飛瘦弱嬌怯的模樣讓慣於對女性生物寬容忍讓的段正淳無法長篇大論。
他們一行人人數也不少,加個小姑娘也不算麻煩事。
段正淳思考片刻,道:“罷了罷了,那小姑娘就與我們一塊上路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