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穿越以來,康敏還是第一次見到容貌不輸原身的女子,不由得多看了兩眼。


    那女子也看到康敏。無它,人的眼睛都喜歡美好,眾多事物中,第一眼看見的往往是其中最賞心悅目的。


    那女子烏溜溜的眼珠往康敏身上一溜,抿嘴輕笑道:“我自來以為自己算個美人了少有人能比的,今天才知道什麽叫人外有人了。”她見了康敏,不但不嫉妒,反而如此讚美不惜貶低自己,神情一派坦然真誠,叫人心生好感。


    登門就是顧客,顧客就是上帝,怎麽能怠慢呢!康敏笑道:“這位娘子可羞死我了,我觀娘子秀麗脫俗,正如三月枝頭的嫩柳,清新婀娜,我哪裏比得上呢。”


    女子被康敏肉麻的吹捧取悅了,咯咯的笑,上前挽住康敏的手。“正是白發如新,傾蓋如故,我與娘子初識,卻覺得十分投緣,不知道娘子姓名,年庚?我姓阮,閨名星竹,虛歲二十六,看你的模樣,肯定比我小,我便托大叫你一聲妹妹如何?”


    幸好康敏不是剛穿來的那個康敏,而是被經過平安巷七姑八婆熱情洗禮過的康敏,否則她真吃不消阮星竹的熱情。


    “我叫康敏,今年二十一。”康敏笑盈盈的答道。“這家福氣小鋪就是我開的,阮姐姐喜歡什麽告訴我,我給你打折。”


    阮星竹一愣,目光微凝,上上下下的打量康敏,見她柳眉彎彎,粉腮朱唇,神態中自有一股柔美嬌怯,與眾不同。加上那個名字,心裏起了猜疑。


    康敏隻當對方驚訝自己是老板,不以為意,挽著對方的手臂溫柔的介紹店中的貨品。


    兩個美人,一個俏麗清靈,一個嫵媚嬌柔,各有千秋,卻都是美麗動人。兩個美人的站在一塊兒的效果絕對是1+1>2,店中的客人雖然都是女人,心中又妒又羨,目光卻也忍不住時時往她們身上飄去。


    阮星竹對從沒有用過的羽絨被羽絨大衣非常感興趣。“這麽輕薄的被子衣服能比棉花保暖嗎?”


    康敏道:“眼下天氣暖和了,我倒不好說,不過阮姐姐你隻要再周圍打聽打聽就知道我們店裏的羽絨被到底好不好。”


    阮星竹點點頭。“你們想的被套也方便,雖然有些浪費布料,但的確省了拆洗的工夫,好靈巧的心思。對了,這是羊毛紡的線?一點兒羊毛的異味都沒有?怎麽做的?”


    商業機密,告訴你了我還怎麽做生意。康敏心道。嘴上說:“這是工匠的秘技我也不知,阮姐姐來看這件毛衣,穿在中衣和外衣之間,根本不用穿臃腫的棉襖,天下的女子可不是人人都如阮姐姐這般美麗窈窕,再被臃腫的棉襖一遮,那還能看嗎?就像姐姐,穿上貼身的毛衣,方才顯出姐姐玲瓏的身姿,叫人賞心悅目。”


    阮星竹生在大家,從來不曾為銀錢之事煩擾過,雖然冰雪聰明,卻不知道康敏在轉移話題,被康敏的吹捧逗得直笑,道:“哪有妹妹這麽說的,女子無才便是德,怎能以容貌美醜來論高低。豈不聞孟光之賢,嫫母之德?”


    康敏見阮星竹的表情分明是被馬屁拍得舒適,可見她的話不由心,於是正色道:“姐姐錯了,世間之美,無論是美人還是美景都是值得欣賞讚美的,孟光嫫母的德行當然值得讚賞,但並不代表喜歡美麗的事物就該羞恥。否則,何以男人都喜歡漂亮的女人,文人都愛秀麗壯美的景色?俗語雲,女為悅己者容,女人打扮自己都是為了取悅喜歡的男子,如果說女人愛美是壞的,那喜愛美色的男人豈不是壞上加壞?再者路邊的花兒長得好看,引得路人攀折,難道不去怪管不住自己手的人,而去怪無知無覺毫無反抗之力的花兒嗎?”


    阮星竹聽了康敏一番大論,眼中異彩漣漣,拍掌讚歎道:“妹妹的話簡直講到我心裏了,其實我一點兒也不覺得女子穿衣打扮爭奇鬥豔有什麽不對,偏偏世上的俗人就要講究婦德,卻忘了還有婦貌,非要人穿得灰撲撲的,不施脂粉不戴首飾,還有什麽意思!”


    阮星竹仿若遇上了知音,拉著康敏說個不停。


    康敏心道,那些都是現代的口水話了,你若是主張心靈美我也能給你說一通似是而非的大道理,隻要你肯掏錢,就不枉費了我的口水和笑臉。快掏錢啊!看看咱們的涼拖鞋,買個十七八雙慢慢穿,我絕對感謝你。


    阮星竹沒有辜負康敏的期望,拖鞋、手巾、荷包、絲滌絡子買了一大包。她還想買毛衣和羽絨被,可惜今日沒帶丫鬟,自己一個人拿不下那許多東西。聽康敏說端午節做什麽反季節迴饋顧客的活動,劃算的很,她應下端午節時一定來看看。


    民間俗稱五月為惡月,因天氣乍暖乍寒,人易生病,兼之草木茂盛隨之蛇蟲鼠蟻活動頻繁,其中端午之日又被稱為九毒日之首。故最初端午習俗多為飲雄黃酒、插艾草來驅邪氣,或者佩戴五毒、長命縷等祈福辟邪。後來為了紀念屈原,又多了看龍舟、吃粽子的活動。


    現代過節日就是商家的狂歡,端午節早就變成了粽子節、中秋節已經被戲稱為月餅節。但在古代,一個節日豐富多彩得多。


    以打聽信陽習俗與老家的差別為名搜集到過節的相關信息,康敏為自己的端午感恩迴饋活動做了詳細的計劃。


    首先,鋪子裏要進一批應節的商品。比如帶五毒圖案的荷包、團扇、折扇什麽的,還有各種顏色材質的長命縷。


    其次,印製一批傳單,以商品圖案為主,配少量文字,讓店員到街上發,因為如今識字的人少,所以發傳單的時候一定要簡單的告訴人們傳單內容。


    康敏走訪了幾家古代印刷廠,發現現在已經有活字印刷術,價格也還能接受。至於傳單上的圖案,要求不高,隨便找個會畫畫的人就行。


    有傳單,海報也做兩張,到時候貼在門口多引人注意啊。


    第三,設置了一個積分製度。就是後世常見的買一塊錢的東西積一分,積到多少多少分就換相應的禮品。在康敏的店裏,則是每一文錢記做一分,活動和打折商品不算在內。而且沒有積分卡,所有的顧客都在店裏麵登記個資料,純粹靠店員的記憶裏刷臉卡。


    康敏在現代畢竟不是從商的,苦思冥想後從現代搬來這些商業手段寫成一份簡單粗暴的計劃書。


    她覺得簡單粗暴,但在古代沒人見過啊,效果如何暫且不說,秀姑蓋虎豹等新鮮得不行。


    蓋虎豹是誰?


    哦,就是小胖,他在“虎”和“豹”兩個字之間難以割舍,幹脆兩個都用上,並沾沾自喜於威風加倍。


    等過了一個月再來福氣小鋪,阮星竹驚訝的看見店門兩側貼上了兩幅一人多高的工筆畫。左側那副畫的是一副仕女觀舟圖,侍女左手持艾草,右手持團扇,團扇的圖案可以看出是五毒,腰上係著的荷包同樣是五毒圖案,隻不過風格不同,雪白的手腕上五彩長命縷斜斜垂下,和侍女的衣袖,裙裾朝著一個方向傾斜,竟畫出了微風吹拂的感覺。侍女右前方的水波和龍舟不如侍女裝扮細致,也小了很多,可見距離不近。整幅畫的右邊一列楷體,寫著“端午節物新到一文一分”。


    再看門的右邊,同樣大小的宣紙,畫的是一副家居圖,窗外鵝毛大雪,窗內仕女斜臥在榻上,仕女梳著倭墮髻,身上穿的是……羊毛線衣?!膝上蓋的是羽絨被,榻前還擺著一雙拖鞋,仕女露在被子上的右手分明套著一隻毛線織的分指手套!畫的左邊寫著“佳節感恩迴饋反季讓利折上折”。


    阮星竹有點明白這兩幅畫的意思了。


    和上次來不同,這次店裏人來人往。阮星竹聽見人們不停的問“一文一分什麽意思,是不是一文錢買一份東西”“積分是什麽?”“為什麽扇子可以積分羽絨被不可以?”“八折是什麽?”“三件是不是打六折?”


    諸如“團扇多少錢?”“毛線多少錢一斤?”之類的問題更多。


    阮星竹帶著丫鬟青葉好奇的聽顧客和店員的對話,心裏對康敏真是又好奇又忌憚。從某人的口中知道康敏隻是個普通農家女,怎麽會這些稀奇古怪的主意?莫非她不是那個康敏?上次打聽說她是個帶著孩子的寡婦。阮星竹以己推人,自付自己絕舍不得詛咒那人死去,想來別的女人亦然,因而不敢肯定康敏是她想的那個人。可康敏的容貌、姓名、年齡,加上外地搬來的經曆又讓阮星竹不能不懷疑她的身份,便想著慢慢接近康敏。至於接近之後怎麽做,她其實半點打算也沒有。


    唯一可以確定的是,阮星竹對這個漂亮又能幹的康敏既有女人既欣賞又嫉妒。


    正想著,她看見櫃台後的康敏正在和一位中年婦人說著什麽,於是領著青葉上前。


    最近營業額直線上升,康敏get到了眼觀六路的新技能,老遠就看到了阮星竹——上次她貢獻了足足二十兩銀子,有錢+漂亮,令她印象深刻。


    vip預備役來了,康敏綻放出親切溫柔的笑容。


    與此同時,遙遠的南方,一麵容俊美風度卓然的富貴男子搖著折扇,遠望北方,心中思付:許久未見阿星,未知佳人是否安好?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綜]穿越成康敏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歲月如刀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歲月如刀並收藏[綜]穿越成康敏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