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錦衣衛夾緊刊印,一份份大明周報被印製出來。


    然後通過大明的驛站,運送到各個州府縣裏。


    所以在不多的時間裏麵,天下百姓都知道了承天門外發生的一切!


    而最近的一份周報,則記載了大明朝廷要出兵倭奴國的消息!


    此時在一個小縣城中,報童所售賣的報紙很快就被搶購一空。


    沒有搶購到報紙的,隻好恬著臉往其他人身邊湊,想要看看上麵的內容。


    “兄弟,這上麵說的什麽呀?都賣光了,我沒買到……”


    周圍也有幾個百姓,都側耳注目想要知道。


    手拿報紙到那人也不藏著,大方的說道:“朝廷已經決定出兵了!就在九月十八,出兵十萬!”


    “真的?!”眾人驚喜道。


    “那可太好了!朝廷早就該出兵了!”


    “哎呀這下好了!總算能把那些倭寇全都打死了!看他們還敢不敢侵擾大明!”


    “說起來,沿海的百姓確實受苦了,怪不得那麽痛恨方孝孺他們呢,沒打死他們就是善心了!”


    “可不是嘛!所以說讀書人有時候就是缺根弦兒、明明是利國利民的好事,他們張口就反對!真不知道是怎麽想的!”


    “書生要能治國,那肯定治得一塌湖塗!”


    “就是,宋朝就是對書生的太好了、所以才受外敵的欺負……”


    接著又有人問道大明出兵的細節,那人便告訴他們道:“這次出兵是讓開國公擔任主帥,曹國公負責糧草輜重,有這兩位國公,可見朝廷對於這次出兵的重視……”


    “這十萬兵馬,有神機營的,還有五萬防倭兵,從各地衛所選了三萬……”


    “好!趕快出兵吧!以前還有那些百姓可都盼著呢!”


    “誰說不是!隻要是殺倭寇的,老子就支持!”


    在之前的幾份周報裏麵,詳細記載了徐輝祖所陳明出兵倭奴國的利弊,


    還有受到倭寇殘害之百姓,前來打罵方孝孺解縉等人的事……


    方孝孺、解縉名聲掃地……


    所以百姓們當中的風向,一下子就扭轉了過來!


    現在都支持大明出兵!


    這是屬於華夏百姓的驕傲!絕不受外敵之辱。


    大善殿後麵所開辟的地裏,大明的兩位親王,晉王朱棡和燕王朱棣正在揮舞著鋤頭刨地。


    兩個人為了幹活方便,都穿著便服短打,若是離得遠,還以為是兩個漢子正在勞作呢。


    朱元章經過一場病,這段時間需要注意修養,不能過於操勞。


    所以這菜園子勞作的活兒,就落到了兩兄弟身上。


    刨了一會兒地,身上發熱,微微出了些汗,晉王朱棡便停下鋤頭,見燕王悶著頭不說話,隻顧往前刨地,


    朱棡便道,“活不能這麽幹,要張弛有度,否則一身的力氣都使完了,後麵的想幹也幹不動了。”


    聞言,燕王朱棣也停下了手中的鋤頭。


    “元王宮裏住著舒服嗎?”朱棡問道。


    元王宮,指的就是在北平府的元大都皇宮,現在是燕王朱棣的燕王府!


    朱棣不明白他為什麽突然有此一問,便道:“無所謂舒服不舒服,隻不過就是一座宮殿罷了,除了冬天有些冷,別的還尚可……”


    “還是你舒服啊,住的是元朝皇宮,尊貴的不得了,這麽貴氣的地方難怪你覺得冷,這叫高處不勝寒懂不懂?”


    朱棣眉頭微皺,“三哥,把那裏改成燕王府,是當年咱爹的主意,也是想著不用另行建造王府,勞民傷財了。”


    朱棡道:“對啊,我清楚啊,所以說你才是個貴人嗎!”


    “三哥有話直說,不用這麽藏著掖著的,弟弟心思可沒有那麽多彎彎繞,三哥您彎子繞的多了,弟弟他聽不懂!”


    “嗬嗬嗬,看看,貴人就是貴人,還沒說兩句你倒先急了!”


    晉王朱棡道:“陛下跟我說了,等打完了倭奴國,就該出兵對付瓦剌韃靼了,他們縱容部族屢屢寇邊,這筆賬陛下肯定要和他們算一算的,”


    “到時候陛下肯定會親自巡視北方,北平府是北方防線的一大重點,陛下肯定是要落腳的,你準備讓陛下歇在哪裏?”


    聽到這裏,燕王朱棣點了點頭,“聽明白了,三哥的意思是讓我把王府騰出來,給陛下作行宮用?”


    “不是王府,而是元皇宮!”


    晉王朱棡糾正道:“你一個藩王,住在元朝皇宮裏本來就不合適,原來各方各麵還不安穩,朝廷用錢用糧的地方多,現在給你造一座燕王府又有什麽打緊,你說呢?”


    【講真,最近一直用換源app看書追更,換源切換,朗讀音色多,.huanyuanapp 安卓蘋果均可。】


    “這是三哥你的意思,還是陛下的意思?”朱棣眉頭緊皺問道。


    “誰的意思……有什麽區別嗎?”


    盯著他,晉王朱棡話裏麵帶著逼問。


    朱棣道:“左右不過是住處罷了,既然三哥這麽說了,那我迴頭就寫一份奏章,搬出來就是了!”


    見他聽話,晉王朱棡的臉色也柔和了一些。


    看著自己的弟弟臉上帶著些許的不悅,心裏又動了惻隱之情。


    勸解說道:“老四,元朝皇宮那種地方不是一般人能住的,住的時間長了容易被影響心智,畢竟那裏麵原來住的可是元朝的皇帝……”


    “咱們是大明的親王,這輩子也隻能是親王,住在那種地方到頭來隻會害人,不會對人有益處,你懂嗎?”


    朱棣拍了拍手上的灰,道:“弟弟懂得很,陛下到了北平府自然要住在最好的地方,弟弟作為臣子,怎麽敢怠慢呢!”


    滾蛋眉頭頓時一皺!


    這話中帶刺啊!


    朱棡本身也不是一個善於開解人心的,既沒那個耐心,也沒那個心情,況且他和朱棣也沒那麽好的私交!


    於是冷哼一聲,嘲諷道:“非要癡心妄想,那隻能自己受煎熬!不聽勸,活該!”


    朱棣忍住氣迴頭看了他一眼,便揮舞起鋤頭刨地,用的力氣很大,似乎是把心中的不滿發泄在土地上。


    不管怎麽說對方都是自己兄長,自己總不能拎著鋤頭打上去吧!


    “喲嗬,生氣了?”


    一看到朱棣生氣,朱棡頓時樂開了花,笑道:“還真是小氣,自己心裏藏著齷齪事兒,還不讓別人說了!”


    眼睛一轉,一邊跟在他後麵刨地,一邊火上澆油道:“你不是說出兵倭奴國,要看民意嗎?當時你是反對出兵的吧?”


    “怎麽沒去高台上捧著方孝孺的臭腳啊?那你才能讓更多的人知道,贏得更多的人心呢……”


    “可惜了,當日你要站在台上,我肯定第一個衝上高台……活動筋骨,可惜可惜,實在可惜……”


    在前麵的朱棣聽到他的話,氣的簡直要吐血!


    這是憋著想要打我呀!


    這就是你一個兄長該做的?


    好吧,打弟弟好像也是可以的……


    朱棣說不過他,又礙於自己弟弟的身份處處被他壓製,心裏當真是苦不堪言……


    ……


    “微臣馬和,拜見陛下,陛下聖安!”


    謹身殿裏,馬和前來拜見。


    “起來說話!”


    “多謝陛下!”


    朱允熥問道:“馬和,這次出兵倭奴國要運送十萬兵馬,還有糧草輜重,你們市舶司可能完成?”


    馬和迴答道:“迴稟陛下,微臣已經讓市舶司裏麵的所有船隻,這段時間都做好準備,還從一些商人那裏借用了一切船隻,


    再加上大明水師的戰船,應該不成問題,請陛下放心!”


    “嗯,有你這話朕就放心了!”朱允熥道,“對了,你之前稟報說這段時間海上倭寇的數目大為增加,可有此事?”


    馬和行禮道:“迴稟陛下,確有此事。興許是北朝的人知道南朝向大明求助,正在商討出兵一事,所以北朝的人便有些狗急跳牆,縱容許多倭寇四處侵擾……”


    “不過這也說明北朝對於大明出兵的忌憚和害怕,相信大明天兵一到,追求必然束手就擒!”


    “王義呢?”


    朱允熥看了一眼身旁的王忠,“可有日子沒見找到你弟弟了,想的緊了吧?”


    王忠陪笑道:“他能為陛下盡上二兩力,那是他的造化,奴婢巴不得他好好做事呢。”


    “你呀……”朱允熥笑了笑。


    馬和陪著一笑,又解釋道:“本來這次麵見陛下,王義也要來的,可是因為最近海上倭寇多了起來,為了防止倭寇進入大明疆域,所以在海上的時候就要把他們攔截剿滅,


    這樣的難度更大,需要巡視的海域也更加遼闊,需要有人調度指揮,所以王義便主動留了下來……”


    朱允熥點點頭,然後吩咐道:“市舶司馬和、王義,公忠體國,勤勉任事,特加馬和為市舶司提舉,王義副提舉!”


    “微臣多謝陛下隆恩!”馬和趕緊跪地叩頭謝恩道。


    站立在一旁的王忠,雙手也不由得顫抖了起來。


    市舶司副提舉,從六品的官職!


    這對於一個白身來說,能夠做到這樣的官職簡直就是祖墳冒青煙了!


    光宗耀祖,光宗耀祖啊!


    雖然激動,可王忠還牢記著自己奴婢的身份,


    並沒有替自己的弟弟謝恩,而是越發恭敬的站在一旁,低著頭,眼神裏麵浸滿了淚水……


    ……


    這日清晨,朱允熥在宮中極為鄭重的沐浴一番,然後穿上皇帝冕服,帶著宮中儀仗再次前往玄武湖北岸。


    天子出行,需要淨街,需要做許多準備,隨行的衛隊也有很多。


    可即便是這樣麻煩,朱允熥仍然沒有如往常一般悄悄前往。


    在那個園子祠堂前麵,有一個巨大的廣場上,此時已經占滿了士卒。


    這些士卒們有的是京營裏的,有的是京城附近衛所首選派出來的,


    此時朱允熥鑽出馬車,站在車駕之前,左手按著腰中的天子配劍,整個人顯得極為威風。


    “拜見陛下!陛下威武!陛下萬歲萬歲萬萬歲!”


    “拜見陛下!陛下威武!背一下萬歲萬歲萬萬歲!”


    凡朱允熥車駕所到之處,將士們立即跪地行禮,口中山唿萬歲!


    “眾將士平身!”


    車駕徑直來到了祠堂之前,朱允熥走下馬車,一步一步的走上台階。


    此時五軍都督府的武將們早已等候在這裏,見皇帝來到,也立即趕緊下拜。


    “臣等拜見陛下!陛下萬歲萬歲萬萬歲!”


    “眾卿平身!”


    “多謝陛下!”


    緊接著禮樂齊鳴,鑼鼓喧天,


    整個禮樂既肅穆又威嚴,讓人聽著頓覺恢弘大氣,


    在場的都是軍中精銳,雖然沒有幾個精通音律的,但也能夠從這禮樂當中聽到戰場殺伐之氣!


    既有戰場上的血腥,也有袍澤之情……


    “豈曰無衣?與子同袍。王於興師,修我戈矛。與子同仇!”


    教坊司的一班樂者開始吟唱了起來……


    這樣的吟唱,頓時唱到將士們的心中去了,不一會兒就有許多將士你們跟著低聲誦唱,


    朱允熥開口跟著唱道:“豈曰無衣?與子同袍。王於興師,修我戈矛。與子同仇!”


    “豈曰無衣?與子同澤。王於興師,修我矛戟。與子偕作!”


    “豈曰無衣?與子同裳。王於興師,修我甲兵。與子偕行!”


    皇帝既然開了口,大將軍藍玉、宋國公馮勝、穎國公傅友德、開國公常升、魏國公徐輝祖、曹國公李景隆等人也立即跟上,高聲唱和,


    底下的將士們便也沒了拘束,全都唱了起來!


    “豈曰無衣?與子同袍。王於興師,修我戈矛。與子同仇!”


    “……”


    “豈曰無衣?與子同裳。王於興師,修我甲兵。與子偕行!”


    一切都照著內心,將心中的戰場,心中的袍澤兄弟之情,唱的越發淋漓盡致!


    唱著唱著,不少人就流出了眼淚……


    他們唱的不是曲調,而是自己真實的經曆!


    唱的是那在戰場上能夠為自己拚殺,能夠以性命相托的人……


    一起唱罷,廣場之上的數萬兵馬都默默的,鴉雀無聲,


    他們還沒有從那種感覺裏麵出來……


    “冬冬冬……冬冬冬……”


    “冬冬冬……冬冬冬……”


    一陣康慨激昂的鼓聲響起。


    站在祠堂前的台階上,朱允熥望著下麵將士們一個個熱切的眼神,朱允熥高聲道:“諸位將士,想必你們已經迫不及待的,迫切的想要知道這是什麽地方!”


    祠堂上匾額遮著的布被扯去,“忠烈祠”三個大字赫然顯露了出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我要做太孫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我要做皇帝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我要做皇帝並收藏我要做太孫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