哦,為何會有此說法?朱允熥問道。


    鐵鉉躬身行禮道:陛下,曆來倭奴國向大明派出的使團,名義上都是由北朝那邊派來的,所以在天下百姓的心目當中,北朝是為正統,


    如今南朝使團來到大明,正好可以讓他們訴說一下,告訴天下人北朝是如何狼子野心、篡奪神器、覬覦大寶……


    嗬嗬嗬,你還想讓南朝的人來一場訴苦不是?朱允熥笑道。


    鐵鉉絲毫不放在心上,正色說道:陛下,微臣正有此想法!


    若是從南朝的人口中得知真相,那麽大明士卒百姓就會產生同情之心,進而對出兵倭奴國也不會反對……


    如此就占據了道義,大明出兵是幫助藩屬國溯本正源,是維護正義之舉!


    鐵鉉繼續說道:有道是名不正則言不順,言不順則事不明,我大明正義之師,必須要讓天下知曉!


    這話說的……當真理直氣壯!


    即便是無賴耍流氓,也會為自己找個冠冕堂皇的理由,


    自己想要出兵倭奴國,也必須有足夠的理由!


    單單是為解決倭寇問題,單單為大明受苦受害的百姓報仇是不夠的,因為作為天朝上國,即便要報複,也沒有理由滅了別人的國。


    必須要占據正義!


    那就是倭奴國王權來之不正!


    必須要落實他們屬於謀反篡亂,竊取王位!


    那麽大明出兵,就是為了維護正統!


    若是誰要反對,就是為亂臣賊子辯護!


    要知道藩屬國,也是大明皇帝的臣屬!


    隻要能夠順理成章的出兵倭奴國,等徹底滅了北朝之後,南朝……嗬嗬,不過就是一個傀儡而已!


    扶持一個傀儡,並不影響自己滅亡其國、滅其種、絕其苗裔的計劃……


    於是朱允熥說道:既然你這麽說了,那麽……就準了吧!


    多謝陛下!鐵鉉高興的躬身行禮道。


    朱允熥吩咐王忠,讓通政司蹇義等人擬一道國書來迴複南朝,王忠立刻便將這個命令傳了下去。


    因為鐵鉉和南朝的後龜山接觸頻繁,這也是他們二人之前商議過的,所以候龜山很快就得到了消息,


    並且鐵鉉還教他該如何出使大明,怎樣才能引起朝野反應,以便為自己的請求鋪路……


    夏至,是二十四節氣之一。


    據《恪遵憲度抄本》:日北至,日長之至,日影短至,故曰夏至。至者,極也。


    也就是說夏至這天,太陽直射地麵的位置到達一年的最北端。


    夏至時值麥收,自古就有在此時慶祝豐收、祭祀祖先之俗,以祈求消災年豐。


    因此,夏至作為節日,納入了古代祭祀禮典。


    所以這天早晨,朱允熥早早的就沐浴更衣,穿著隆重的帝王冕服祖廟前去祖廟祭拜祖先。


    每一步都有禮部官員在一旁引導,一篇篇的表文,一篇篇祭祀長文從他們口中吟唱頌念出來,


    朱允熥隻要跟隨禮儀官的引導去行便可,可即便是這樣,這一套繁瑣的禮儀下來,仍然讓他暗暗搖頭……


    等這一切做完,朱允熥返迴華蓋殿,立刻就退下了身上厚重的禮服和重重裝飾,然後換上一身舒爽透氣的衣裳前去大善殿。


    拜見陛下,陛下聖安!


    拜見陛下,陛下聖安!


    一進入大善殿,便迎來一陣陣問安之聲。


    這些都是朱元璋的女兒,還有比較親厚的皇親國戚,因為這是家宴,所以朱允熥一一迴禮。


    朱依微見


    自己的弟弟來到,上前納了一個萬福禮,隻不過微微欠了欠身子就起來了,


    口裏麵還埋怨道道:陛下你怎麽才來呀,可把我們一頓好晾曬,皇爺爺都等急了!


    朱允熥叫苦不迭道:我這不是到太廟去祭祀了嗎,想著早些迴來的,可誰曾想去的是早,可行的禮多呀……我的腰都快彎折了!


    大好的節氣!說什麽喪氣話!


    朱依微道:快過去拜見皇爺爺吧!


    此時朱元璋坐在椅子上,一副百無聊賴的模樣,任憑晉王朱棡和周王朱橚在他麵前怎麽極盡孝道,可他都提不起精神來。


    皇爺爺恕罪,孫兒來晚了!朱允熥走了過去,順勢坐在椅子上一把折扇嘩啦一聲攤開,


    一邊為自己扇著風,一邊道:皇爺爺怎麽了這是?怎麽有些愁眉不展啊?轉頭對晉王朱棡道:三叔,是不是你惹了這位老人家?


    嘿喲,我哪兒敢啊,哄還來不及呢!朱棡笑著應承道。


    五叔,那肯定就是你了!


    陛下明鑒,微臣可不敢……一邊說著,朱橚還偷瞄著自己的父親。


    此時朱元璋瞪了他一眼,不耐煩的道:你瞧瞧你瞧瞧,咱這裏速來都是清靜的地方,你非讓她們來,現在殿裏麵都是人,鬧哄哄的成什麽樣子!


    朱允熥迴頭望去,直接殿裏麵人確實不少,熱熱鬧鬧的非常喜慶。


    而且女眷居多。


    也不理會朱元璋,直接來問道:三叔,我給她們帶的禮物,皇後可送出去了?對了,皇後呢?


    朱棡道:迴稟陛下,方才皇後還在這裏,隻是宮女稟報說皇子文疆有些醒了,所以皇後便去了……


    此時朱元璋牢騷道:生了重孫子也不讓咱看,寶貝的跟金疙瘩似的!哼,皇帝這是存心惡心咱呢!


    噢,明白了……


    朱允熥笑道:皇爺爺,人家都說隔輩兒親,您隻要疼我就行了,重孫子那還差著一輩兒呢,不能讓小東西搶了孫兒的恩典吧!要不然您這就太偏心了!


    對!咱就是偏心!朱元璋好像一個老小孩一樣道:心心念念想抱重孫子……名字還是咱起的呢!你要不讓抱就把名字還給咱!


    此時徐妙錦抱著朱文疆從一側過來,聞言道:皇爺爺,昨夜皇兒鬧騰的很,睡得很晚,孫兒媳今日就想著讓他多睡一會兒,這不給您抱來了……


    說著一邊抱著孩子,一邊屈伸行禮。


    朱允熥從他手中接過孩子,遞給朱元璋道:給,寶貝疙瘩給您吧,我算看出來了,從今以後孫兒就失寵了……


    一看到自己的重孫,朱元璋立刻眉眼開展,臉上的褶子笑得如同一朵花一樣,眼睛擠到一塊兒,嘴角弧度上揚,


    小心翼翼把嬰兒接過來,抱在自己的懷裏一邊搖晃,一邊逗笑道:笑一個,笑一個!來,叫太爺爺,哈哈哈……


    九個月的嬰兒粉嘟嘟、胖乎乎的,嬰兒小臉嫩得吹彈可破,幾乎能掐出水來!


    一雙大眼睛,目如晨星,極其明亮,長長的睫毛隨著眼瞼的眨動,忽閃忽閃的幾乎要扇起風來。


    看著這個嬰兒,朱元璋心裏極其喜歡,輕輕的把他的兩隻小腳放在地上,然後撐住他的兩條小嫩胳膊讓他在地上走路,


    笑著鼓勵道:來,到這兒來,到咱這兒來!對對,走,走……


    於是在殿裏就出現這樣一幅畫麵,一位老人家手裏牽著蹣跚學步的嬰兒,在教他走路……


    臉上洋溢出幸福的笑容……


    值守在店門口的錦衣衛指揮使蔣瓛,立刻讓錦衣衛當中的畫


    師記下這一幕,


    一個勁兒的在他耳邊詢問:記下來記下來,記清楚了!這能畫下來嗎?能不能畫?


    蔣瓛還記得上次自己獻上那幅畫的時候,可是得了陛下嘉獎的!


    那是一份祖孫天倫圖,如果在獻上去一副……


    被他問的那位畫師一麵忍受著他的騷擾,一麵目不轉睛的盯著殿中的溫馨場麵,深恐自己錯過一點……


    朱元璋教了自己的重孫一會兒學步,然後便把他放在地上,讓他在地上爬行。


    因為已經到了夏天,所以地板上的溫度尚可,不至於傷了身體,而且打掃的也頗為幹淨。


    朱元璋指著在地上不住爬行的重孫子笑道:男孩子就應該在地上多摔打摔打,滾上一身灰,落得一身泥,這樣才長得結實!而且不容易生病!


    他都這麽說了,誰敢反駁!


    所以隻好任由一個小嬰兒支撐著兩隻胳膊,一會兒蹲在地上爬,一會兒撅起屁股如同猿猴爬行……


    朱允熥吩咐人準備了一些折扇,和胭脂水粉等物,上次給自己前來的皇親國戚,每人都得到了一份。


    之所以賞賜這些,是因為在夏至日,婦女們即互相贈送折扇、脂粉等什物。


    扇,借以生風;粉脂,以之塗抹,散體熱所生濁氣,防生痱子。


    接著又命人端上來七八盆冰,讓他們享用。


    古時在朝廷,夏至之後,皇家則拿出冬藏夏用的冰消夏避伏,而且從周代始,曆朝沿用,竟而成為製度。


    朱允熥這麽安排,也是沿襲周禮。


    眾人就把一些瓜果,還有葡萄酒放在上麵冰鎮,甚至把一些糕點都放了上去!


    過了一會兒,她們就忍不住了,紛紛品嚐,果然味道更佳,所以殿中歡聲笑語不斷。


    畢竟哪裏女人多了,哪裏就熱鬧!


    朱允熥踱步來到一個桌子旁。


    在那裏坐著還未就藩的安王朱鬆、沈王朱模、還有朱楹、小唐王朱桱,以及年齡更小的郢王朱棟和伊王朱??。


    見皇帝到來,他們立即起身行禮道:臣等拜見陛下!


    這裏是家宴,幾位王叔不必多禮。


    二三笑道:我給你們準備了寶劍和雕弓,不方便拿到殿裏,所以我讓人放在殿外了……你們要不要過去看看?


    多謝陛下!


    一聽到有禮物幾人瞬間眉開眼笑,趕緊行禮答謝。


    越是年齡小,禮儀這方麵越是沒有那麽多顧忌,所以最小的朱棟和朱??急急忙忙一躬身,便邁開腿往殿外跑去。


    對於男兒來說,沒有什麽東西比刀劍更吸引人了!


    安王朱鬆和沈王朱模落在最後麵,他們也要出去,可是被朱允熥給叫住了。


    二人不明所以,詢問道:不知陛下有何吩咐?


    看著眼前這兩位個子高挑,已然長大成人的王叔,朱允熥也沒藏著掖著,直接道:前些日子我聽三叔稟報,說你們兩個想去就藩?


    一句話說出口,二人臉上立刻漲紅了臉!


    當日雖說晉王朱棡沒有教訓他們,可是卻因為孝道讓他們無地自容,從那時候起他們就再也不敢提就藩的事了。


    如今皇帝問起來,仍然讓他們有些不知所措。


    安王朱鬆道:迴稟陛下,當日微臣無知,口不擇言,受了晉王的教訓,已經幡然悔悟了……


    朱模也低著頭,不敢去看朱允熥。


    我就是這麽一問,二位王叔不必緊張……


    朱允熥笑著說道:二位王叔暫且安心,用不了太長


    時間朕就能為你們打下封地,到時候你們就可以為大明鎮守一方了……


    呃,多謝陛下……


    二人不知道該如何迴答,隻能慌忙行禮謝恩。


    按輩分雖說他們是王叔,可畢竟年齡小,地位跟晉王、燕王他們根本不能同日而語!


    皇帝,皇帝,這都什麽時辰了,怎麽還不開飯啊!


    這邊朱允熥還沒有把話說完,朱元璋就開始叫他過去了。


    朱允熥對朱鬆朱模二人點頭示意,一邊返迴一邊說道:皇爺爺不必著急,今日還有一件喜事,等皇爺爺見了這樁喜事在開飯不遲!


    揮揮手,示意身旁的王忠。


    王忠會意,便立刻躬身退出殿外。


    看到這番操作,朱元璋道:搞得這麽神神秘秘,到底有什麽喜事?


    皇爺爺稍安勿躁,好飯不怕晚,喜事馬上就來了!


    話剛落音,隻見一個人影來到殿門口,因為此時日頭懸在正中,所以從裏麵望去,因為光線的原因看不真切,隻能模糊的看到一個人影。


    隻等這個人引走近一些,跨境大殿門檻,眾人這才看清來人的模樣。


    隻是在一瞬之間,整個大殿的氣氛仿佛凝固了一般!


    鴉雀無聲,寂靜異常!


    那些歡聲笑語刹那之間就止住了,眾人都用不可思議,驚詫無比的神情看著來人。


    隻見這位女子身穿粗糙的布衣,頭上頂著荊釵,發絲之間還有幾許白發,整個人未施粉黛,就是尋常婦人的打扮,


    神容枯槁,麵色蒼白,顯得頗為憔悴。


    (欲知來人是誰?且聽下迴分解)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我要做太孫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我要做皇帝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我要做皇帝並收藏我要做太孫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