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件事不僅在皇室中在關注。


    在民間,也引起了議論。


    “知道了,咱們的皇太子殿下不喜歡裹腳的女子,這次東宮選妃,但凡是裹腳的都沒有列入備選名錄……”


    “這事我也聽說了,還特地下了命令,給戶部和各地選秀的宮女太監,凡是裹腳的一個也不選!”


    “這件事都傳開了,尤其是那些讀書人,士族,都對這件事非常不滿,他們覺得裹足的女子才賢良淑德,才能夠與君王相配,為天下表率……”


    “可不是嘛,很多人對這件事都有非議,你想想啊,他們家的女兒選不上,可不得生氣嗎……”


    “皇後就沒有裹腳,不是照樣母儀天下嗎,他們就是吃飽了撐的!就是沒事幹!”


    “皇太孫可是非常賢德的,就連皇帝都誇讚他誠孝賢孫,又有皇後的榜樣在前,選一個不裹腳的太孫妃怎麽了!”


    “……”


    “要我說呀,那些裹腳的人家,都是吃飽了撐的!好端端的讓自己的女兒受那個苦,心腸怎麽那麽狠啊!”


    “你不明白,人家不愁吃喝,當然怎麽附庸風雅怎麽來了,這在大戶人家是一件雅事,咱們可玩不起!”


    “哼!那些有錢有勢的老爺,就會這麽折磨女兒,簡直豬狗不如!還用這個來判斷貞潔與否,真tnd混賬!”


    在百姓口中的皇後,是唯一的皇後,就是已故的馬皇後。


    對於普通的百姓來說,馬皇後為人仁慈,能夠輔助皇帝,不僅協理後宮,更關心百姓的疾苦,


    所以馬皇後在百姓中間有賢名。


    也正是因為這個原因,所以他們對於將來的皇後是不是裹腳根本不在意!


    甚至還會愛屋及烏,想著儲君也選像馬皇後那樣的才好!


    再加上普通百姓家的女子基本都不給纏足,他們為了生計要全家總動員,對女子纏足是從心裏排斥的,甚至覺得這是無病呻吟!


    錦衣衛指揮使蔣瓛,坐在京城集市的茶攤上,一邊喝著沒什麽滋味的涼茶,一邊兒聽著百姓的議論。


    在他身邊坐著三個部下,一聲不吭著跟著喝茶。


    隻等到喝了幾壺茶,茶攤上議論的百姓離開又去幹活了,蔣瓛這才放下茶杯。


    伸手一抬,茶攤的主人收起旁邊的幡子,表示自己的茶已經賣完,準備收工了。


    此時茶攤周圍沒有外人,蔣瓛沉聲說道:“各位,剛才的議論你們也都聽到了,現在就連民間,就連普通百姓都在議論這件事,可想而知此事的議論之聲有多大!


    殿下已經下令,任何在這件事上參與的,通通要做好記錄,不可疏漏一人,你們做得如何了”


    三個部下各自掏出一封名錄,放在他麵前的桌子上,說道:“大人放心,都在這上麵了,保證一個也跑不掉!”


    蔣瓛伸手壓住注冊,感受了一下厚度,盯著三人,冷冷的說道:“你們都是錦衣衛的老人了,錦衣衛的規矩你們都明白,現在皇太孫監國,正是朝局不穩,有人想要輕風作浪的時候,


    在這個時候如果能夠協助儲君,讓皇太孫殿下覺得我等有用,那將來竟然有潑天的富貴等著!


    可要是我等辦事不力,讓殿下覺得不順手……那鷹犬最終的結局,你們都明白!”


    “大人放心,我們全都明白。”


    蔣瓛滿意的點了點頭,又提點說道:“你們用心做事,那我就放心了,不過我還要提醒你們一句,一旦皇太孫降下雷霆之怒,我這條命是保不住的……


    可是臨死之前,我也得拉幾個人一同奔赴黃泉,那樣才不寂寞,你們誰想隨我而去”


    三人嚇了一跳,趕緊行禮說道:“大人必將長命百歲,高官厚祿,我等願意追隨大人!”


    “很好!”


    蔣瓛繼續敲打說道:“我不希望錦衣衛的反應再像這次遲鈍!若是有下次,家法伺候!”


    “是,卑職不敢!”


    把三份名冊拿在手中,說道:“這些名冊我先收下,也會核實查驗,你們若是有新的發現,記得報上來!”


    一雙眼睛如刀似斧的盯著三人,讓三人心中一顫,嚇了一跳。


    這是在懷疑他們徇私舞弊……


    蔣瓛此時必須好好的敲打敲打他們,讓他們長長記性,東宮那裏,可揉不得沙子!


    東宮文華殿,小朝會。


    既然是小朝會,那麽規模就可大可小。


    不過既然有召集六部,還有五軍都督府,還有督察院,大理寺等,所以一般都會有幾十個官員參加。


    在討論完秋天賦稅的收集,以及各部緊要事務以後。


    立即就有禮部給事中,上前參奏說道:“啟稟皇太孫殿下,臣有本奏。”


    “準奏!”


    洪武六年分吏、戶、禮、兵、刑、工六科,各設都給事中一人,正七品,左右給事中與給事中,均從七品。


    掌侍從、規諫、補闕、拾遺,輔助皇帝處理奏章,稽察六部事務。


    享有“科抄”,“科參”及“注銷”之權,注銷是指聖旨與奏章每日歸附科籍,每五日一送內閣備案,執行機關在指定時限內奉旨處理政務,由六科核查後五日一注銷。


    不過此時是沒有掌權的內閣的,隻有搜索朱元璋處理朝政的幾個廷臣。


    六科還可以參與“廷議”,“廷推”,參與朝廷大政方針的製定,監督其執行。


    所以六科就相當於皇帝手中的人,用來監督六部的行事。屬於自己自己人。


    不過在皇權高漲,皇帝大權獨攬到時候,各部官員都非常聽話,所以六科發揮的作用就不太大。


    因為不聽話的官員,都被皇帝撤換了!


    禮部給事中李環行禮說道:“殿下,臣察覺禮部同僚近日在討論宮中選秀一事,


    選秀乃是朝廷大事,關係重大,皇室婚娶大事,不可兒戲,尤其是關唿殿下,更需要謹慎再三……”


    聽著他的話,朱允熥的眼睛卻飄向了禮部侍郎任亨泰。


    這是任亨泰滿心苦澀,他原本以為李環是要彈劾禮部的事,這雖然讓自己為難,這也算正常的事。


    可萬萬沒有想到,他居然開口就說皇太孫要選秀立太孫妃的事!


    這可是大事啊!


    眼神偷偷看向皇太孫,正好迎著他清冷的眼神,這讓任亨泰頓時心提了起來!


    殿下顯然是誤會了!


    微臣可沒有這個意思啊!


    而且他也知道皇太孫性格堅韌,選妃這麽大的事豈會被別人所拿捏!


    李環繼續說道:“此前更有聲音說宮中有令,凡是纏足之淑女,皆不可應選,曾以為此舉大大不可……”


    “放肆!”


    還沒有等他話說完,開國公常升就喝斷他的話說道:“如何選秀,該怎麽選秀,此乃皇家之事,是儲君之事,就算是戶部,也隻是受命協助,何時輪到你一個科官發話了!”


    在他的話裏,明擺著是反對皇太孫排除裹腳淑女的做法,他還直接說不可,這不是直接說自己的外甥嗎。


    刑部郎中楊帆立即出列說道:“開國公,科官也能參與朝廷大事,為何就不能諫言這本就是他們的職責所在!


    而且微臣覺得李大人的話也有道理,東宮選妃雖然是殿下一人之事,可這件事卻關乎蒼生,關乎黎明百姓,不可不慎重……”


    此時刑部尚書楊靖臉上的肌肉,也不由得抖了抖。


    若是禮部科官說這件事,任亨泰還能撇清關係,畢竟他們不是一路人,


    可楊帆是刑部郎中,是自己的部下呀……


    緊接著大理寺少卿也站出來說道:“不錯,太孫妃的冊封乃是一件大事,所選之淑女,必須舉止端重、品德高尚,端莊秀麗,知書達理,


    既能輔助君主,又能協理宮中,如此才堪為表率……


    而裹足之淑女,自幼家教嚴格,秀外慧中,可堪選配……”


    藍玉聽不下去了,不滿的說道:“住口!一派胡言!怎麽選哪裏用得著你們在這裏說三道四!


    你們有這功夫,還不如想一想你們各部的政務來的實際!整天如此不務正業!”


    傅友德笑著說道:“大將軍說的對!某些人啊,就會耍嘴皮子功夫,不該操心的瞎操心!這種人就應該扔到戰場上,好好經曆經曆戰場的廝殺才行!”


    王弼也嗬嗬笑道:”我聽說刑部積壓了很多案件,楊帆,你是刑部的郎中,就是這麽處理本部事務的


    就是這麽報效朝廷,報效皇恩的這要是放在咱們五軍都督府,那就是貽誤軍機,早就被砍頭了!”


    楊帆氣得滿麵通紅,因為自從各地登聞鼓設立之後,案件處理就要比從前更加公正,如此才不會被百姓罵,


    所以很多時候效率就提不上來,短時間內案件肯定會有所堆積。


    因為王弼說的是事實,他實在無法反駁,隻好脖子一揚說道:“這是刑部的事務,不勞定遠侯操心!”


    楊靖在一旁搖了搖頭,暗罵屬下愚蠢!


    這麽說就等於自認“不務正業”了!


    此時齊泰站出來,對著主位上的朱允熥行禮之後,這才轉向眾人,慷慨激昂的說道:“本官覺得定遠侯所言極是!


    朝廷既然設立六部,總管天下政事,我等他肩上擔負著天下黎明百姓,擔負著大明的江山社稷!


    70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我要做太孫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我要做皇帝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我要做皇帝並收藏我要做太孫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