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8章 又是大燕堂
可是今年大旱,糧倉不僅補不上,還見底了。
“可你也不該瞞住此事!等到事情無法控製了,才上報朝廷!”
“微臣微臣……”
羅忠說不出話來,鳳瑾有些心煩氣躁,她哪裏不知道這人心裏想什麽,無非是怕影響政績,影響三年一次的吏部考核,想等著看能不能自己解決了。
隻可惜今年老天不給麵子,等來等去,事情麻煩了,餓死了人,百姓要造反了,實在瞞不住了才上報朝廷。
這樣的事年年都有,這樣的官員遍地都是。
鳳瑾感覺有些無力,看著瑟瑟縮縮,臉色煞白的羅忠更是覺得心煩氣躁,“滾一邊去,朕看見你就心煩!”
羅忠跪爬著到了角落裏。
事情發生了,就要想法子解決,羅忠的事情鳳瑾暫時放下,等解決了旱災的事再處置他。
接下來的日子,就是賑災,安撫民心,鳳瑾派了欽差大臣前去調查災情,安撫民心,順便查一下民間傳聞有沒有人在暗中挑撥。
東北已經沒糧食了,糧食從離東北最近的渤海糧倉調過去,不過,那一處糧食不夠多,怕是隻能解一解當務之急,最主要的還是得從糧食豐足的中部糧倉調大批糧食過去。
不過,中部糧倉離東北足足有一千多裏,為防止隊伍路上遇到山匪,鳳瑾從當地征調了一支五百人的軍隊護送糧食。
但還是出事了,糧食被搶了,五百人的軍隊全軍覆沒。
消息是第三天八百裏加急傳到帝都的,當時鳳瑾看了一夜折子,又連續幾日操勞賑災的事,身心俱疲,消息一到,鳳瑾身子晃了晃,差點暈倒。
裴琇離她最近,連忙扶住她,“陛下息怒!”
鳳瑾閉上眼,深深唿吸了好幾迴,才緩緩睜開雙眼,冷冷道,“查!五百人的軍隊,糧食全被搶,不可能是山匪做的,山匪一沒那麽多人,二沒那麽大的膽子!查!看是不是有人勾結了山匪,貪下糧食!”
聖旨層層送了下去,一方麵徹查丟失的糧食,另一方麵,趕緊從別的糧倉先調一小批糧食過去應急,渤海糧倉調過去的糧食根本擋不了幾日,再沒有糧食,百姓們就要發生暴亂了。
暴亂一起,不隻是鎮壓的問題,更多的是農田會被毀壞,百姓們會有死傷,民心會不穩,要再重新恢複元氣,難上加難。
可第二批糧食再次被搶,這一次,幾百人的軍隊再次全軍覆沒。
消息傳來後,鳳瑾氣得拍垮了禦書房的第三張梨花木長桌。
朝臣們吵成了一鍋粥,有的說當務之急是解決糧食一事,有的說不解決了這批悍匪,再多的糧食也會被搶去。
兩批糧食,從不同的地方運往東北,遭遇襲擊的地點也隔了好幾百裏,可看搶糧食的手法,擺明是一批人。
行動這麽迅速,撤退也這麽快,很難不讓鳳瑾多想,一般的山匪哪裏敢這麽明目張膽的搶朝廷賑災的糧食?更何況,山匪都有自己的窩點,行動的地點不會離窩點太遠,兩地相隔好幾百裏,不可能是山匪做的。
到現在為止,糧食在哪裏,是什麽人搶的,通通不知道。
鳳瑾看著下麵吵成一團的朝臣們,隻覺得頭疼得很。
“陛下,不如兵分兩路吧。”
裴琇向前一步,進言道,鳳瑾默然不語,死了的兵士的家人要安撫,東北的百姓也要安撫,時間緊迫,若是糧食再被搶一次,東北的百姓們苦苦等不到糧食,一定以為朝廷欺騙他們,不顧他們的死活,說不準就要造反了。
從上午吵到下午,還沒吵出個所以然來。
“都別吵了,吵得朕頭疼!”
鳳瑾冷冷道,禦書房裏頓時鴉雀無聲。
“就按裴卿說的辦,兵分兩路,一路去調糧食,一路去查搶糧食的人,保險起見,這一次護送糧食的軍隊,多派些人,還有,買通江湖人士幫忙在前麵探路。”
鳳瑾總感覺這一次連續搶糧事件,不是簡單的為了糧食,而是想讓東北暴亂。
所以,她有種預感,第三次征調糧食,還會遭遇搶奪。
鳳瑾心裏有了別的打算,遣退朝臣們後,鳳瑾留下了裴琇。
“陛下想借劍十三一用?”
鳳瑾一開口,裴琇不由得瞪大雙眼,鳳瑾點了點頭,“不隻是劍十三,朕會派暗衛副首領日夜兼程前去,護送第三批糧食前往災區,朕總感覺這次的事,是衝著朕來的,對方既然能無聲無息的滅了五百人的軍隊,那一兩千人的軍隊,也不是什麽難事,所以……”
“所以陛下想讓劍十三這等高手暗中盯著,看到底是誰在搞鬼?”
鳳瑾心中其實已經有了一個人,但她不願往那人身上去想,她想要證據。
鳳瑾點了點頭,裴琇沉吟片刻,答應了。
“多謝!”
“陛下言重了。”
事情緊急,君臣二人立即叫了副首領和劍十三進來,製定了計劃,兩人連連點頭,保證完成任務。
劍十三和副首領剛要離開,一名暗衛急匆匆進了禦書房,“陛下,剛收到消息!那兩批糧食全搶迴來了!”
“當真?”
鳳瑾滿臉驚喜的反問道,她和裴琇麵麵相覷,“這,這怎麽可能?”
裴琇看向暗衛,“你仔細說一說,到底怎麽迴事?”
“屬下也不知道怎麽迴事,就是收到消息,那兩批糧食重新出現在之前被搶的地方,一顆糧食也沒少,當地的軍士所已經派了士兵送糧食前往東北。”
裴琇皺了皺眉,“總不可能是幕後主使鬧著玩,玩過了就把糧食送迴來吧?”
他想了想,問道,“那些糧食有沒有什麽問題?比如被下了毒之類的。”
暗衛搖了搖頭,“傳迴來的消息說,當地的官衙也覺得奇怪,怕有人搞鬼,讓大夫仔細檢查過了,都沒有問題。”
“這可就奇了!”
鳳瑾和裴琇都想不通這其中到底發生了什麽事,正在此時,又有暗衛進來,“陛下,又有消息來了!”
可是今年大旱,糧倉不僅補不上,還見底了。
“可你也不該瞞住此事!等到事情無法控製了,才上報朝廷!”
“微臣微臣……”
羅忠說不出話來,鳳瑾有些心煩氣躁,她哪裏不知道這人心裏想什麽,無非是怕影響政績,影響三年一次的吏部考核,想等著看能不能自己解決了。
隻可惜今年老天不給麵子,等來等去,事情麻煩了,餓死了人,百姓要造反了,實在瞞不住了才上報朝廷。
這樣的事年年都有,這樣的官員遍地都是。
鳳瑾感覺有些無力,看著瑟瑟縮縮,臉色煞白的羅忠更是覺得心煩氣躁,“滾一邊去,朕看見你就心煩!”
羅忠跪爬著到了角落裏。
事情發生了,就要想法子解決,羅忠的事情鳳瑾暫時放下,等解決了旱災的事再處置他。
接下來的日子,就是賑災,安撫民心,鳳瑾派了欽差大臣前去調查災情,安撫民心,順便查一下民間傳聞有沒有人在暗中挑撥。
東北已經沒糧食了,糧食從離東北最近的渤海糧倉調過去,不過,那一處糧食不夠多,怕是隻能解一解當務之急,最主要的還是得從糧食豐足的中部糧倉調大批糧食過去。
不過,中部糧倉離東北足足有一千多裏,為防止隊伍路上遇到山匪,鳳瑾從當地征調了一支五百人的軍隊護送糧食。
但還是出事了,糧食被搶了,五百人的軍隊全軍覆沒。
消息是第三天八百裏加急傳到帝都的,當時鳳瑾看了一夜折子,又連續幾日操勞賑災的事,身心俱疲,消息一到,鳳瑾身子晃了晃,差點暈倒。
裴琇離她最近,連忙扶住她,“陛下息怒!”
鳳瑾閉上眼,深深唿吸了好幾迴,才緩緩睜開雙眼,冷冷道,“查!五百人的軍隊,糧食全被搶,不可能是山匪做的,山匪一沒那麽多人,二沒那麽大的膽子!查!看是不是有人勾結了山匪,貪下糧食!”
聖旨層層送了下去,一方麵徹查丟失的糧食,另一方麵,趕緊從別的糧倉先調一小批糧食過去應急,渤海糧倉調過去的糧食根本擋不了幾日,再沒有糧食,百姓們就要發生暴亂了。
暴亂一起,不隻是鎮壓的問題,更多的是農田會被毀壞,百姓們會有死傷,民心會不穩,要再重新恢複元氣,難上加難。
可第二批糧食再次被搶,這一次,幾百人的軍隊再次全軍覆沒。
消息傳來後,鳳瑾氣得拍垮了禦書房的第三張梨花木長桌。
朝臣們吵成了一鍋粥,有的說當務之急是解決糧食一事,有的說不解決了這批悍匪,再多的糧食也會被搶去。
兩批糧食,從不同的地方運往東北,遭遇襲擊的地點也隔了好幾百裏,可看搶糧食的手法,擺明是一批人。
行動這麽迅速,撤退也這麽快,很難不讓鳳瑾多想,一般的山匪哪裏敢這麽明目張膽的搶朝廷賑災的糧食?更何況,山匪都有自己的窩點,行動的地點不會離窩點太遠,兩地相隔好幾百裏,不可能是山匪做的。
到現在為止,糧食在哪裏,是什麽人搶的,通通不知道。
鳳瑾看著下麵吵成一團的朝臣們,隻覺得頭疼得很。
“陛下,不如兵分兩路吧。”
裴琇向前一步,進言道,鳳瑾默然不語,死了的兵士的家人要安撫,東北的百姓也要安撫,時間緊迫,若是糧食再被搶一次,東北的百姓們苦苦等不到糧食,一定以為朝廷欺騙他們,不顧他們的死活,說不準就要造反了。
從上午吵到下午,還沒吵出個所以然來。
“都別吵了,吵得朕頭疼!”
鳳瑾冷冷道,禦書房裏頓時鴉雀無聲。
“就按裴卿說的辦,兵分兩路,一路去調糧食,一路去查搶糧食的人,保險起見,這一次護送糧食的軍隊,多派些人,還有,買通江湖人士幫忙在前麵探路。”
鳳瑾總感覺這一次連續搶糧事件,不是簡單的為了糧食,而是想讓東北暴亂。
所以,她有種預感,第三次征調糧食,還會遭遇搶奪。
鳳瑾心裏有了別的打算,遣退朝臣們後,鳳瑾留下了裴琇。
“陛下想借劍十三一用?”
鳳瑾一開口,裴琇不由得瞪大雙眼,鳳瑾點了點頭,“不隻是劍十三,朕會派暗衛副首領日夜兼程前去,護送第三批糧食前往災區,朕總感覺這次的事,是衝著朕來的,對方既然能無聲無息的滅了五百人的軍隊,那一兩千人的軍隊,也不是什麽難事,所以……”
“所以陛下想讓劍十三這等高手暗中盯著,看到底是誰在搞鬼?”
鳳瑾心中其實已經有了一個人,但她不願往那人身上去想,她想要證據。
鳳瑾點了點頭,裴琇沉吟片刻,答應了。
“多謝!”
“陛下言重了。”
事情緊急,君臣二人立即叫了副首領和劍十三進來,製定了計劃,兩人連連點頭,保證完成任務。
劍十三和副首領剛要離開,一名暗衛急匆匆進了禦書房,“陛下,剛收到消息!那兩批糧食全搶迴來了!”
“當真?”
鳳瑾滿臉驚喜的反問道,她和裴琇麵麵相覷,“這,這怎麽可能?”
裴琇看向暗衛,“你仔細說一說,到底怎麽迴事?”
“屬下也不知道怎麽迴事,就是收到消息,那兩批糧食重新出現在之前被搶的地方,一顆糧食也沒少,當地的軍士所已經派了士兵送糧食前往東北。”
裴琇皺了皺眉,“總不可能是幕後主使鬧著玩,玩過了就把糧食送迴來吧?”
他想了想,問道,“那些糧食有沒有什麽問題?比如被下了毒之類的。”
暗衛搖了搖頭,“傳迴來的消息說,當地的官衙也覺得奇怪,怕有人搞鬼,讓大夫仔細檢查過了,都沒有問題。”
“這可就奇了!”
鳳瑾和裴琇都想不通這其中到底發生了什麽事,正在此時,又有暗衛進來,“陛下,又有消息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