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抗戰加上六年的內戰,原本的大好河山早已經失去了往日的模樣,我和王大鵬一路北上,目之所及,多數地方赤地千裏,光禿禿的山峰上看不到一棵樹苗的影子,活脫脫像是被人摘掉了帽子剃成了光頭。一路上,大運動浩蕩的聲勢直至邊境,遠遠超出了我們二人的想象。
看來,這次黃二狗的日子算是到頭了。
到達邊境後,我和王大鵬暫時找了個落腳點,在一個廢棄的村莊裏頭。村口的一塊破敗的大石墩上寫著幾個字,雖然已經模糊不清,看不出是哪家的書法鑿刻,可石墩上的字體顯得分外的雄渾沉穩,可見當初執鏨之人功夫到家不是一般的師傅。
王大鵬朝石墩子上吹了口氣,隻依稀辨認得出“牛背坡”三個字,王大鵬鼓起曬梆子再朝著整個石墩子的麵上用力的吹了一口長氣,一陣細軟的塵灰蓬起,伴著一聲咳嗽聲。除了牛背坡這三個大字外再無其它,石墩上的字看樣子年代久遠,不然也不會斑駁風化得如此嚴重。乍一看,這字裏行間隱隱約約透著一股異樣的氣息,我和王大鵬互相看了一眼,交換了一個眼神,彼此心照不宣。
此地四麵都是殘垣斷壁的房舍,破敗不堪,隻有後山一麵婉延著一道斜壟而去,形同卷臥著的牛背,故而得名:牛背坡。從殘敗房屋和周邊建築的規模來看,不難看出這裏曾經也算是個富裕的村子,時過境遷已沒了往日輝煌的景象,隻留下了一堆殘磚破瓦和荒涼破敗。
我和王大鵬祖上都是石匠出身,幾輩人都是靠這門手藝吃飯,直到我們這一輩,石匠這一門不再像過去那樣吃香,老祖宗傳下來的手藝早已丟了大半。雖是如此,在老家的時候也沒少接觸,那些個地主老財沒少給他們下力,黃二狗家尤是。
謂外行看熱鬧,內行看門道。此刻,我和王大鵬心裏都犯起了嘀咕……
邊境本就龍蛇混雜乃是非之地,乞討的、逃難的……不是土匪就是強盜之流盤結在此,一群人恨不得把這裏蹲個大坑出來。我們兩個外來戶,在人群中顯得尤為紮眼,仿佛有無數隻眼睛從四麵八方投來,在時時刻刻盯著我們的一舉一動,感覺就像是進了看守所,看得人渾身不自在。
黑龍江本就是我國的嚴寒地帶,一到冬天千裏冰封萬裏雪飄,寒冬氣候極其的惡劣,還真不是蓋的。眼看馬上就要入冬,東北地帶入冬本就比其它地方來得要早,我差不多已經嗅到了冬天的氣息。有道是“千山鳥飛絕,路徑人蹤滅”,如果沒件棉襖的話,我倆肯定是熬不過這個冬天的,想到這裏不僅打了個寒戰。
王大鵬問道:“老馬,沒事吧,你該不會是抽風吧?”
“抽風不會,抽簽倒是會。”我瞟了一眼王大鵬,拖長了聲音迴答道。隨即盯著對麵一直盯著我看的大胡子,這人橫眉豎眼的,典型的彪形大漢,一看就不是個善茬,“這豬頭今天已經盯著我看了一上午了,眼皮都沒咋一下。”
“我這裏也對上了,我都懷疑他的眼睛,你說會不會是假的?”我倆各自盯著,小聲的交流著。王大鵬一邊看著,嘴裏銜了根從地上撿起來的雜草梗子,說道:“老馬,情況好像不太對,看這架勢是要拿咱倆開刀。”
我彎著腰從鞋底扣出一個銅板,一隻腳掃出屁股大的一塊空地來,由於地麵長時間被瓦礫雜物覆蓋,翻出的空地顯得格外的潮濕,夾雜著一股腐味散開。
銅板擲出,落地。
“還真抽……”王大鵬立馬扭過頭來,問道:“這,怎麽講?”
我吞了一口沫汁兒,擲出的銅板棱著落下,不偏不倒鑲在了地上,我和王大鵬兩下一琢磨來,這不擺明了讓我倆滾嗎?三十六計,走為上,合計著眼下的情況,強龍畢竟壓不過地頭蛇。一番思來想去,我倆再不挪窩估計今晚過後連渣都不剩。
半夜,兩個人一前一後,深一腳淺一腳的走在廢墟裏,踩得瓦礫咯咯直響。
“什麽聲音?”隻聽見身後遠遠的傳來對麵大胡子的聲音。
“當家的,哪裏,哪裏有聲音?”大胡子身邊的一個嘍囉慌忙的應了聲。瞪大了兩大眼珠子四下張望,這無燈無月黑燈瞎火的哪裏看得清什麽,伸手不見五指,說道:“興許,是隻野貓。”
大胡子一聽,來了勁,掄起海碗大小的殺豬刀,口水之流,“野貓,在哪裏?!”
幾天後,恰好趕上邊境招兵,我倆一陣暗自慶幸,這大老遠的總算沒有白來,這下過冬的棉衣有著落了。雖然邊境部隊的日子十分的寒苦,卻總比在牛背坡忍饑挨餓要飯強。打小就農村出生的我們別的本事沒有就是不怕吃苦,而從內地流落到東北邊境更加錘煉了我的意誌和腳力。所以,比起其他人我和王大鵬更加能夠吃得下守衛祖國邊疆的這份差事。
果然換了一身行頭後,感覺全身都清爽無比精神也為之一振,一身軍裝加身,倒也人模狗樣了。用王大鵬的話說:‘咱吃得是皇糧,心裏踏實。’離開家鄉一路顛沛到此吃了不少苦頭,至少現在不用過露宿街頭忍饑挨餓的日子,總歸是好的。
晌午,已是午飯過後,食堂角落兩個身穿軍裝的士兵正在埋頭苦幹。偌大的食堂就隻剩下我和王大鵬兩人正埋頭刨著碗裏的飯,一副狼吞虎咽的樣子,像是剛從大牢裏剛釋放出來的一般,鬥大的海碗邊上落下不少有些泛黃的飯粒和細碎的菜葉,待刨完最後一口飯菜,我把長桌上掉落的飯菜一一有筷子鉗起來吃了。舔舔舌頭,迴味著每一粒米飯的味道,這年頭隻有吃飽了心裏才是踏實的,萬一有個好歹下去了也不至於淪落成一個餓死鬼,我們都是這樣想的。
事實上我和王大鵬也確實能吃,給隊友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饑寒交迫的年代裏,能夠吃上一口熱飯是很多人所追求的美好日子,饑餓和寒冷使人變得瘋狂。食堂的牆壁上寫著鮮紅的幾行大字:偉大領袖毛主席萬歲,中華兒女人人能打,揮灑汗與血,珍惜每一粒糧食等字樣。
看來,這次黃二狗的日子算是到頭了。
到達邊境後,我和王大鵬暫時找了個落腳點,在一個廢棄的村莊裏頭。村口的一塊破敗的大石墩上寫著幾個字,雖然已經模糊不清,看不出是哪家的書法鑿刻,可石墩上的字體顯得分外的雄渾沉穩,可見當初執鏨之人功夫到家不是一般的師傅。
王大鵬朝石墩子上吹了口氣,隻依稀辨認得出“牛背坡”三個字,王大鵬鼓起曬梆子再朝著整個石墩子的麵上用力的吹了一口長氣,一陣細軟的塵灰蓬起,伴著一聲咳嗽聲。除了牛背坡這三個大字外再無其它,石墩上的字看樣子年代久遠,不然也不會斑駁風化得如此嚴重。乍一看,這字裏行間隱隱約約透著一股異樣的氣息,我和王大鵬互相看了一眼,交換了一個眼神,彼此心照不宣。
此地四麵都是殘垣斷壁的房舍,破敗不堪,隻有後山一麵婉延著一道斜壟而去,形同卷臥著的牛背,故而得名:牛背坡。從殘敗房屋和周邊建築的規模來看,不難看出這裏曾經也算是個富裕的村子,時過境遷已沒了往日輝煌的景象,隻留下了一堆殘磚破瓦和荒涼破敗。
我和王大鵬祖上都是石匠出身,幾輩人都是靠這門手藝吃飯,直到我們這一輩,石匠這一門不再像過去那樣吃香,老祖宗傳下來的手藝早已丟了大半。雖是如此,在老家的時候也沒少接觸,那些個地主老財沒少給他們下力,黃二狗家尤是。
謂外行看熱鬧,內行看門道。此刻,我和王大鵬心裏都犯起了嘀咕……
邊境本就龍蛇混雜乃是非之地,乞討的、逃難的……不是土匪就是強盜之流盤結在此,一群人恨不得把這裏蹲個大坑出來。我們兩個外來戶,在人群中顯得尤為紮眼,仿佛有無數隻眼睛從四麵八方投來,在時時刻刻盯著我們的一舉一動,感覺就像是進了看守所,看得人渾身不自在。
黑龍江本就是我國的嚴寒地帶,一到冬天千裏冰封萬裏雪飄,寒冬氣候極其的惡劣,還真不是蓋的。眼看馬上就要入冬,東北地帶入冬本就比其它地方來得要早,我差不多已經嗅到了冬天的氣息。有道是“千山鳥飛絕,路徑人蹤滅”,如果沒件棉襖的話,我倆肯定是熬不過這個冬天的,想到這裏不僅打了個寒戰。
王大鵬問道:“老馬,沒事吧,你該不會是抽風吧?”
“抽風不會,抽簽倒是會。”我瞟了一眼王大鵬,拖長了聲音迴答道。隨即盯著對麵一直盯著我看的大胡子,這人橫眉豎眼的,典型的彪形大漢,一看就不是個善茬,“這豬頭今天已經盯著我看了一上午了,眼皮都沒咋一下。”
“我這裏也對上了,我都懷疑他的眼睛,你說會不會是假的?”我倆各自盯著,小聲的交流著。王大鵬一邊看著,嘴裏銜了根從地上撿起來的雜草梗子,說道:“老馬,情況好像不太對,看這架勢是要拿咱倆開刀。”
我彎著腰從鞋底扣出一個銅板,一隻腳掃出屁股大的一塊空地來,由於地麵長時間被瓦礫雜物覆蓋,翻出的空地顯得格外的潮濕,夾雜著一股腐味散開。
銅板擲出,落地。
“還真抽……”王大鵬立馬扭過頭來,問道:“這,怎麽講?”
我吞了一口沫汁兒,擲出的銅板棱著落下,不偏不倒鑲在了地上,我和王大鵬兩下一琢磨來,這不擺明了讓我倆滾嗎?三十六計,走為上,合計著眼下的情況,強龍畢竟壓不過地頭蛇。一番思來想去,我倆再不挪窩估計今晚過後連渣都不剩。
半夜,兩個人一前一後,深一腳淺一腳的走在廢墟裏,踩得瓦礫咯咯直響。
“什麽聲音?”隻聽見身後遠遠的傳來對麵大胡子的聲音。
“當家的,哪裏,哪裏有聲音?”大胡子身邊的一個嘍囉慌忙的應了聲。瞪大了兩大眼珠子四下張望,這無燈無月黑燈瞎火的哪裏看得清什麽,伸手不見五指,說道:“興許,是隻野貓。”
大胡子一聽,來了勁,掄起海碗大小的殺豬刀,口水之流,“野貓,在哪裏?!”
幾天後,恰好趕上邊境招兵,我倆一陣暗自慶幸,這大老遠的總算沒有白來,這下過冬的棉衣有著落了。雖然邊境部隊的日子十分的寒苦,卻總比在牛背坡忍饑挨餓要飯強。打小就農村出生的我們別的本事沒有就是不怕吃苦,而從內地流落到東北邊境更加錘煉了我的意誌和腳力。所以,比起其他人我和王大鵬更加能夠吃得下守衛祖國邊疆的這份差事。
果然換了一身行頭後,感覺全身都清爽無比精神也為之一振,一身軍裝加身,倒也人模狗樣了。用王大鵬的話說:‘咱吃得是皇糧,心裏踏實。’離開家鄉一路顛沛到此吃了不少苦頭,至少現在不用過露宿街頭忍饑挨餓的日子,總歸是好的。
晌午,已是午飯過後,食堂角落兩個身穿軍裝的士兵正在埋頭苦幹。偌大的食堂就隻剩下我和王大鵬兩人正埋頭刨著碗裏的飯,一副狼吞虎咽的樣子,像是剛從大牢裏剛釋放出來的一般,鬥大的海碗邊上落下不少有些泛黃的飯粒和細碎的菜葉,待刨完最後一口飯菜,我把長桌上掉落的飯菜一一有筷子鉗起來吃了。舔舔舌頭,迴味著每一粒米飯的味道,這年頭隻有吃飽了心裏才是踏實的,萬一有個好歹下去了也不至於淪落成一個餓死鬼,我們都是這樣想的。
事實上我和王大鵬也確實能吃,給隊友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饑寒交迫的年代裏,能夠吃上一口熱飯是很多人所追求的美好日子,饑餓和寒冷使人變得瘋狂。食堂的牆壁上寫著鮮紅的幾行大字:偉大領袖毛主席萬歲,中華兒女人人能打,揮灑汗與血,珍惜每一粒糧食等字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