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延慎在提出離去之時,心中已經有了完整的計劃。他知道一定會有預測不到的事情發生,但完全沒有料到會是這樣一個牽扯頗多的人攔住了自己。
他皺起眉,立刻對車夫說:“不要停,直接衝過去。”
可那人已經大喇喇地走到路中央張開了雙手,廣大的絳紗袖子隨風輕擺,一如他臉上誌得意滿的笑容。
車夫擔心衝撞貴人,猶豫再三還是勒住了廝韁,委屈地低垂下頭。轆轆的車輪聲歸於寧靜,隻有那人一步步趨近的腳步清晰可聞。
李延慎沒有心思責備他,而是轉頭看向沈覓。兩人心有靈犀,略換過眼神,車中就傳出了醉漢含混不清的嘟囔與作嘔的聲音。
那人卻絲毫沒有被迷惑,還是走上前,撩開了車簾。
他對李延慎露出微笑:“李駙馬,新婚之夜,匆匆何往呀?”
李延慎氣定神閑地將正裝作大醉的沈覓的身體扶正,才叉手行禮,恭謹地問候道:“姚駙馬。”
那人正是宜安公主的駙馬姚潛應。
“好友難抑喜悅之情,喝得大醉。我本想留他住下,怎奈他執意要返家,還要我相陪。我實在拗不過,就想著親自去送他。”
姚駙馬斜眼審視了一番隱在李延慎身後的沈覓,隱約可見他滿麵酡紅,嘴角勾著散漫的微笑,是喝醉了的樣子。又提鼻嗅了嗅廂中氣味,姚潛應微笑著說:“李駙馬此舉果然如琅琊王一般忠義為人啊。可是此事,榮顯公主知道麽?”
李延慎心中一滯,臉上露出靦腆笑容。“我怎麽會隱瞞公主呢?微不足道的小事罷了,公主十分通情達理。”
姚駙馬頷首,輕聲道:“延慎,你我同為尚主的駙馬都尉。仗著比你略年長些,有幾句話,我實在要勸誡你。”
“駙馬都尉尚主,與普通人的兩姓之好、人倫之道自有不同,說是夫妻,但其實倒更似主奴。”
李延慎微微一笑:“姚駙馬竟將自己視作宜安公主的奴仆麽?我並不這樣想榮顯呢。”
姚駙馬不怒反笑,興味盎然地說:“點燈時便招你來侍寢,若未點燈,你敢去麽?召之即來揮之即去,公主喜悅時你要陪著喜悅,公主發怒時你要跪下請罪,我說的有錯麽?”
這確實是公主府的規矩,李延慎無從辯駁。
姚潛應滿意地看著李延慎的眸光冷了下來,又笑嘻嘻地說:“李駙馬比我強些,到底有父兄可以倚仗,榮顯公主會給你留幾分薄麵,不然的話,即便她似長公主一般,夫君纏綿病榻之時仍在外與人尋歡作樂,駙馬又能有何作為呢?”
他羞辱了李延慎一番,還故作親厚地執起他的手:“我說這番話,隻盼賢弟心中早些有個準備。若是仍如尋常夫妻一般對待公主,待觸怒天顏,你就難辭其咎了呀。”
李延慎喉頭聳動,輕輕地吐出氣息,才勉力強笑了出來,展袖行禮說道:“多謝姚駙馬的提點。這一番話,我自當銘記於心。”
李延慎走後,一旁的侍兒上前,困惑地望著姚駙馬:“都尉,您為什麽要那樣說?迴頭李延慎將這話告訴榮顯公主,榮顯公主一定會在帝後麵前說成是公主授意您挑撥駙馬。”
此人名喚阮通,是宜安公主府上的親信。
姚潛應不悅地瞥他一眼,卻還是不敢直接出言斥責,淡漠地解釋:“李玠權柄通天,異姓封王,天底下除了皇族,誰的出身高得過他的兩位嫡子?李延慎雖然不愛賣弄,到底是心高氣傲。他不會將自己的妻子作為高高在上的帝女一般供奉,更不可能將這種話到她耳邊去說。”
他斜睨著阮通,輕笑著說:“他到底與我不同。他雖然尚主,心中卻是將榮顯做妻子看。而我貧寒出身,尚主了,就將宜安公主當主子看了。”說著輕拍阮通的肩膀,“說起來,我與你,似乎也並沒有多少不同呢。”
阮通感到背後湧上陣陣寒意,恨不得立刻跪下。幹笑幾聲,十分誠懇地說:“都尉,您這是怎樣的話?至公主於何地,又至小人於何地啊……”
姚潛應冷笑幾聲,不再多言,吩咐道:“你去找幾個可靠的人,抄近路跟上去看看。”
看著阮通麵露不解,姚潛應譏諷道:“難怪榮顯比你家公主受寵,她身邊的寵奴也比你來得機靈些。”
他目露鄙夷,冷聲道:“我嗅過,車內酒氣極淡,一定是在府內盥洗醒酒過。再者,那車夫麵色驚恐,屢屢不安地向車內窺視,一定有人叮囑他要避人耳目。更何況,李氏高門豪族,又是駙馬親自送客,又怎麽會不帶隨從呢?”
他看著阮通露出喜色,哂笑道:“好好跟著,查清楚了,你就又為公主立下大功了。”
此刻,車內的李延慎也得出了類似的結論,與沈覓一同陷入苦思。
“我們破綻極多,宜安公主又一向與榮顯不睦。姚駙馬不會這樣輕易地放過我們。”
“不如先去我那裏,你再悄悄地走。此事一旦出了紕漏,宜安就會鬧到禦前,傷了帝後的顏麵,即便公主想‘體諒’你,恐怕也不行了。”
李延慎苦笑:“來不及了,我們還要趕在二更之前迴府。”
外麵的車夫說話了:“公子無須憂慮!這雲京巷道繁複,再沒有比我更清楚了。”他拍著胸脯擔保。“甭管是什麽人跟著,我一定能將他們甩開。”
車夫十分殷勤,顯然是還擔心著剛才忤逆李延慎的事情,生怕受到貴人的責難。
李延慎語聲帶笑:“那就有勞了。”
那車夫心中安定下來,當即一揚鞭子,將拉車的畜生驅趕得更快。
含光寺坐落於雁南山之上,本是雲京別宮的一部分。因為孝敬皇後曾在此小住過一段時日,因而備受京中達官貴人的追捧,無論生時祈福打醮、死後超度亡魂,都被傳得神乎其神。陛下登基後將此地開放,與民同樂,含光寺的香火便越發鼎盛了。
在雁南山腳的圓通巷,都是各色香燭紙錢的鋪子,平民都對此地有幾分避諱。車中的沈覓聞到了濃鬱而凝澀的香氣,也不安地皺起鼻子。
“你怎麽會這樣荒唐,竟將一位姑娘安置在這樣的地方?”
“沒有辦法,這位姑娘執拗地要住在這裏,方便與她過世的姐姐作伴。”李延慎惋惜地說:“她姐姐是橫死的,火化後便供奉在寺中由僧人超度。”
兩人都曾在宴樂時見過名滿雲京的紅杜,不由慨歎一番。李延慎又說:“鏡兒姑娘性子十分……與人不同。請你小心地遷就她一些。”
沈覓嗤笑:“你們大族貴胄,走到哪裏被人捧著,偏偏愛在世人都瞧不起的娼門女子麵前伏低做小,一擲千金求人家一個好臉色。我沒有這樣的習慣。”
李延慎也不生氣,笑著說:“正是因為出身大族,才沒有那麽多好計較的。如果真與那些命如草芥的伶伎們慪氣,太沒有男兒氣度了。何況一擲千金都是平民的說法,不過是求個樂罷了,算不了什麽。如果花些銀子就逼著女子強顏歡笑地應承,實在是太過小氣,會受人恥笑的。”
沈覓深知京中公子們的紈絝習性,明白李延慎所言不虛,可還是譏笑他:“你這樣說,可見是把那位姑娘看得極輕賤,覺得不值得與她計較,哪裏是真的疼惜人家。你也無需擔憂公主了,天潢貴胄自然也不會和你計較。她如果不體諒你,實在有失皇家氣度。”
李延慎心中一緊,又想起了姚駙馬的話,覺得分外憋悶。可他不願與朋友分擔,隻能無奈地笑:“難道我處處拗著鏡兒姑娘,你反而會覺得我憐香惜玉麽?”
沈覓正想繼續反駁,李延慎卻笑道:“改日再諦聽高論吧,今天怕沒有足夠的時間了。”他撩開車簾。
“停車,我們到了。”
普通的青瓦民居,矮牆之內的小院子裏還種著幾畦瓜果蔬菜,在暗夜裏自有一股清涼的香氣,散發著勃勃生機。
因為擔心有登徒子滋擾,李延慎將巷道兩側的左三右二五處民居都買了下來,可鏡兒嫌棄裏麵的院子沒有人氣兒,偏愛住在最外的一處院落。
她親自挑選的一對老夫婦、一個婆子和幾個小丫鬟和她住在一處,倒是也不算空。李延慎拍拍榆木門板,便有佝僂著背的老奴前來應門。
他提著燈籠,轉動著有些渾濁的眼珠,竭力辨別著來人的相貌:“我不認識您吶,您走錯了。”
這樣唐突生硬,見慣了高門家奴禮儀的李延慎輕輕笑了。想來女子獨居在外,謹慎些是應該的。
他和氣地說:“是我與你家娘子一起將你們買迴來的,你忘了麽?”
那老奴這才想起是誰,忙向內通報了,才將李延慎及後麵的車馬引了進來。
屋子並不大,雙扇的織錦屏風後麵,鏡兒正鬆鬆挽著半翻髻,裹髻的灑金紅羅低垂到額前,讓她冷淡的麵容更有幾分朦朧的美感。
她懷裏抱著最愛的那曲頸琵琶,懶懶地撥著弦,略抬起頭望向李延慎,眼波又在沈覓身前一轉,漫聲問:“今天不是公主下降麽?駙馬怎麽來了?”
見鏡兒憊懶的樣子,李延慎隻好自己招唿著沈覓坐下來,將讓鏡兒幫忙去送香囊的想法說了。
鏡兒纖長的指尖擺弄著軟枕上的流蘇,頭也不抬地說:“我剛從外麵迴來,疲累極了,恐怕無力襄助公子了。”
李延慎一笑,說:“我當日確實說了輕慢你姐姐的話,是我不對,娘子何必忌恨我到現在?”
沈覓戲謔地望著李延慎,話語裏卻譏諷著鏡兒:“瞧瞧,你殷勤相助,可人家並沒有承了你的情呢。”
鏡兒瞥他一眼,說:“我是女子,更是小人。公子既然將我這樣的麻煩攬上身,應該也不是因為稀罕我的感激迴報吧?”
“原來是這樣。古語講施恩不望報不假,可也講了投桃報李。可姑娘自比小人,甘願低人一等,自然不能以這樣的標準去要求。那姑娘這般言談舉止,也不為奇了。”沈覓看出鏡兒有幾分傲氣,說的話句句誅心。
“公子好一口利牙,倒比我這女子還強上幾分呢。”鏡兒果真粉麵泛紅,支起身來,一雙淩厲眼睛含怒望著沈覓。
李延慎暗暗歎息,微笑著打斷二人:“我是沒有那樣的福氣,能受娘子的感激,可惜也沒有時間與娘子多說。即便娘子對我不屑,還請看在家兄的麵子上,施一次援手吧。”
鏡兒多年浸淫歡場,侍奉貴人,察言觀色的本事極佳。到底是寄人籬下,縱使李延慎聲氣很軟,鏡兒也不敢再推脫,仍是冷著一張臉,說:“既然是李將軍的事情,我自然是義不容辭,但憑公子吩咐吧。”
此時那侍奉鏡兒的老奴卻在門外低語:“娘子,又來了一撥人,正悄悄地藏在外麵,往院子裏窺視呢。”
他皺起眉,立刻對車夫說:“不要停,直接衝過去。”
可那人已經大喇喇地走到路中央張開了雙手,廣大的絳紗袖子隨風輕擺,一如他臉上誌得意滿的笑容。
車夫擔心衝撞貴人,猶豫再三還是勒住了廝韁,委屈地低垂下頭。轆轆的車輪聲歸於寧靜,隻有那人一步步趨近的腳步清晰可聞。
李延慎沒有心思責備他,而是轉頭看向沈覓。兩人心有靈犀,略換過眼神,車中就傳出了醉漢含混不清的嘟囔與作嘔的聲音。
那人卻絲毫沒有被迷惑,還是走上前,撩開了車簾。
他對李延慎露出微笑:“李駙馬,新婚之夜,匆匆何往呀?”
李延慎氣定神閑地將正裝作大醉的沈覓的身體扶正,才叉手行禮,恭謹地問候道:“姚駙馬。”
那人正是宜安公主的駙馬姚潛應。
“好友難抑喜悅之情,喝得大醉。我本想留他住下,怎奈他執意要返家,還要我相陪。我實在拗不過,就想著親自去送他。”
姚駙馬斜眼審視了一番隱在李延慎身後的沈覓,隱約可見他滿麵酡紅,嘴角勾著散漫的微笑,是喝醉了的樣子。又提鼻嗅了嗅廂中氣味,姚潛應微笑著說:“李駙馬此舉果然如琅琊王一般忠義為人啊。可是此事,榮顯公主知道麽?”
李延慎心中一滯,臉上露出靦腆笑容。“我怎麽會隱瞞公主呢?微不足道的小事罷了,公主十分通情達理。”
姚駙馬頷首,輕聲道:“延慎,你我同為尚主的駙馬都尉。仗著比你略年長些,有幾句話,我實在要勸誡你。”
“駙馬都尉尚主,與普通人的兩姓之好、人倫之道自有不同,說是夫妻,但其實倒更似主奴。”
李延慎微微一笑:“姚駙馬竟將自己視作宜安公主的奴仆麽?我並不這樣想榮顯呢。”
姚駙馬不怒反笑,興味盎然地說:“點燈時便招你來侍寢,若未點燈,你敢去麽?召之即來揮之即去,公主喜悅時你要陪著喜悅,公主發怒時你要跪下請罪,我說的有錯麽?”
這確實是公主府的規矩,李延慎無從辯駁。
姚潛應滿意地看著李延慎的眸光冷了下來,又笑嘻嘻地說:“李駙馬比我強些,到底有父兄可以倚仗,榮顯公主會給你留幾分薄麵,不然的話,即便她似長公主一般,夫君纏綿病榻之時仍在外與人尋歡作樂,駙馬又能有何作為呢?”
他羞辱了李延慎一番,還故作親厚地執起他的手:“我說這番話,隻盼賢弟心中早些有個準備。若是仍如尋常夫妻一般對待公主,待觸怒天顏,你就難辭其咎了呀。”
李延慎喉頭聳動,輕輕地吐出氣息,才勉力強笑了出來,展袖行禮說道:“多謝姚駙馬的提點。這一番話,我自當銘記於心。”
李延慎走後,一旁的侍兒上前,困惑地望著姚駙馬:“都尉,您為什麽要那樣說?迴頭李延慎將這話告訴榮顯公主,榮顯公主一定會在帝後麵前說成是公主授意您挑撥駙馬。”
此人名喚阮通,是宜安公主府上的親信。
姚潛應不悅地瞥他一眼,卻還是不敢直接出言斥責,淡漠地解釋:“李玠權柄通天,異姓封王,天底下除了皇族,誰的出身高得過他的兩位嫡子?李延慎雖然不愛賣弄,到底是心高氣傲。他不會將自己的妻子作為高高在上的帝女一般供奉,更不可能將這種話到她耳邊去說。”
他斜睨著阮通,輕笑著說:“他到底與我不同。他雖然尚主,心中卻是將榮顯做妻子看。而我貧寒出身,尚主了,就將宜安公主當主子看了。”說著輕拍阮通的肩膀,“說起來,我與你,似乎也並沒有多少不同呢。”
阮通感到背後湧上陣陣寒意,恨不得立刻跪下。幹笑幾聲,十分誠懇地說:“都尉,您這是怎樣的話?至公主於何地,又至小人於何地啊……”
姚潛應冷笑幾聲,不再多言,吩咐道:“你去找幾個可靠的人,抄近路跟上去看看。”
看著阮通麵露不解,姚潛應譏諷道:“難怪榮顯比你家公主受寵,她身邊的寵奴也比你來得機靈些。”
他目露鄙夷,冷聲道:“我嗅過,車內酒氣極淡,一定是在府內盥洗醒酒過。再者,那車夫麵色驚恐,屢屢不安地向車內窺視,一定有人叮囑他要避人耳目。更何況,李氏高門豪族,又是駙馬親自送客,又怎麽會不帶隨從呢?”
他看著阮通露出喜色,哂笑道:“好好跟著,查清楚了,你就又為公主立下大功了。”
此刻,車內的李延慎也得出了類似的結論,與沈覓一同陷入苦思。
“我們破綻極多,宜安公主又一向與榮顯不睦。姚駙馬不會這樣輕易地放過我們。”
“不如先去我那裏,你再悄悄地走。此事一旦出了紕漏,宜安就會鬧到禦前,傷了帝後的顏麵,即便公主想‘體諒’你,恐怕也不行了。”
李延慎苦笑:“來不及了,我們還要趕在二更之前迴府。”
外麵的車夫說話了:“公子無須憂慮!這雲京巷道繁複,再沒有比我更清楚了。”他拍著胸脯擔保。“甭管是什麽人跟著,我一定能將他們甩開。”
車夫十分殷勤,顯然是還擔心著剛才忤逆李延慎的事情,生怕受到貴人的責難。
李延慎語聲帶笑:“那就有勞了。”
那車夫心中安定下來,當即一揚鞭子,將拉車的畜生驅趕得更快。
含光寺坐落於雁南山之上,本是雲京別宮的一部分。因為孝敬皇後曾在此小住過一段時日,因而備受京中達官貴人的追捧,無論生時祈福打醮、死後超度亡魂,都被傳得神乎其神。陛下登基後將此地開放,與民同樂,含光寺的香火便越發鼎盛了。
在雁南山腳的圓通巷,都是各色香燭紙錢的鋪子,平民都對此地有幾分避諱。車中的沈覓聞到了濃鬱而凝澀的香氣,也不安地皺起鼻子。
“你怎麽會這樣荒唐,竟將一位姑娘安置在這樣的地方?”
“沒有辦法,這位姑娘執拗地要住在這裏,方便與她過世的姐姐作伴。”李延慎惋惜地說:“她姐姐是橫死的,火化後便供奉在寺中由僧人超度。”
兩人都曾在宴樂時見過名滿雲京的紅杜,不由慨歎一番。李延慎又說:“鏡兒姑娘性子十分……與人不同。請你小心地遷就她一些。”
沈覓嗤笑:“你們大族貴胄,走到哪裏被人捧著,偏偏愛在世人都瞧不起的娼門女子麵前伏低做小,一擲千金求人家一個好臉色。我沒有這樣的習慣。”
李延慎也不生氣,笑著說:“正是因為出身大族,才沒有那麽多好計較的。如果真與那些命如草芥的伶伎們慪氣,太沒有男兒氣度了。何況一擲千金都是平民的說法,不過是求個樂罷了,算不了什麽。如果花些銀子就逼著女子強顏歡笑地應承,實在是太過小氣,會受人恥笑的。”
沈覓深知京中公子們的紈絝習性,明白李延慎所言不虛,可還是譏笑他:“你這樣說,可見是把那位姑娘看得極輕賤,覺得不值得與她計較,哪裏是真的疼惜人家。你也無需擔憂公主了,天潢貴胄自然也不會和你計較。她如果不體諒你,實在有失皇家氣度。”
李延慎心中一緊,又想起了姚駙馬的話,覺得分外憋悶。可他不願與朋友分擔,隻能無奈地笑:“難道我處處拗著鏡兒姑娘,你反而會覺得我憐香惜玉麽?”
沈覓正想繼續反駁,李延慎卻笑道:“改日再諦聽高論吧,今天怕沒有足夠的時間了。”他撩開車簾。
“停車,我們到了。”
普通的青瓦民居,矮牆之內的小院子裏還種著幾畦瓜果蔬菜,在暗夜裏自有一股清涼的香氣,散發著勃勃生機。
因為擔心有登徒子滋擾,李延慎將巷道兩側的左三右二五處民居都買了下來,可鏡兒嫌棄裏麵的院子沒有人氣兒,偏愛住在最外的一處院落。
她親自挑選的一對老夫婦、一個婆子和幾個小丫鬟和她住在一處,倒是也不算空。李延慎拍拍榆木門板,便有佝僂著背的老奴前來應門。
他提著燈籠,轉動著有些渾濁的眼珠,竭力辨別著來人的相貌:“我不認識您吶,您走錯了。”
這樣唐突生硬,見慣了高門家奴禮儀的李延慎輕輕笑了。想來女子獨居在外,謹慎些是應該的。
他和氣地說:“是我與你家娘子一起將你們買迴來的,你忘了麽?”
那老奴這才想起是誰,忙向內通報了,才將李延慎及後麵的車馬引了進來。
屋子並不大,雙扇的織錦屏風後麵,鏡兒正鬆鬆挽著半翻髻,裹髻的灑金紅羅低垂到額前,讓她冷淡的麵容更有幾分朦朧的美感。
她懷裏抱著最愛的那曲頸琵琶,懶懶地撥著弦,略抬起頭望向李延慎,眼波又在沈覓身前一轉,漫聲問:“今天不是公主下降麽?駙馬怎麽來了?”
見鏡兒憊懶的樣子,李延慎隻好自己招唿著沈覓坐下來,將讓鏡兒幫忙去送香囊的想法說了。
鏡兒纖長的指尖擺弄著軟枕上的流蘇,頭也不抬地說:“我剛從外麵迴來,疲累極了,恐怕無力襄助公子了。”
李延慎一笑,說:“我當日確實說了輕慢你姐姐的話,是我不對,娘子何必忌恨我到現在?”
沈覓戲謔地望著李延慎,話語裏卻譏諷著鏡兒:“瞧瞧,你殷勤相助,可人家並沒有承了你的情呢。”
鏡兒瞥他一眼,說:“我是女子,更是小人。公子既然將我這樣的麻煩攬上身,應該也不是因為稀罕我的感激迴報吧?”
“原來是這樣。古語講施恩不望報不假,可也講了投桃報李。可姑娘自比小人,甘願低人一等,自然不能以這樣的標準去要求。那姑娘這般言談舉止,也不為奇了。”沈覓看出鏡兒有幾分傲氣,說的話句句誅心。
“公子好一口利牙,倒比我這女子還強上幾分呢。”鏡兒果真粉麵泛紅,支起身來,一雙淩厲眼睛含怒望著沈覓。
李延慎暗暗歎息,微笑著打斷二人:“我是沒有那樣的福氣,能受娘子的感激,可惜也沒有時間與娘子多說。即便娘子對我不屑,還請看在家兄的麵子上,施一次援手吧。”
鏡兒多年浸淫歡場,侍奉貴人,察言觀色的本事極佳。到底是寄人籬下,縱使李延慎聲氣很軟,鏡兒也不敢再推脫,仍是冷著一張臉,說:“既然是李將軍的事情,我自然是義不容辭,但憑公子吩咐吧。”
此時那侍奉鏡兒的老奴卻在門外低語:“娘子,又來了一撥人,正悄悄地藏在外麵,往院子裏窺視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