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城


    “什麽,塗文輔被貶到惜薪司了?”


    李永貞合上手中的書本,眼中露出興奮之色。


    從聽說塗文輔和信王不對付開始,李永貞就知道塗文輔早晚會有這麽一天。


    現在這禦馬監掌印真的出缺了,那他可要好好的謀劃一下。


    從桌上翻出一疊奏章,李永貞笑了起來。


    這些消息,來的倒正是時候,正好可以到魏公公麵前賣個好。


    “哦,塗文輔被調到惜薪司了?”


    聽到這個消息,魏忠賢一點都不覺得驚訝。


    那個老塗的腦子全被錢蒙住了,這信王殿下也是他能碰的?


    活該。


    這魏忠賢對塗文輔被貶,那是一點都不覺得意外。


    甚至對塗文輔被貶,魏忠賢還頗有些幸災樂禍的感覺。


    那個老塗啊,就是個典型的得誌便猖狂的小人。


    他當上禦馬監掌印這才幾天啊,竟然對雜家都不那麽恭敬了。


    這下好受了吧。


    魏忠賢嘴角露出一個會心的微笑。


    說實話,魏忠賢現在很煩,非常煩。


    也就老塗這傻瓜,還能讓魏公公笑上一笑了。


    讓魏忠賢感到煩心的,還是錢的事。


    天啟六年,京城地區至今隻下了兩場小雨,眼見得這京城地區的春旱就要來了。


    而北直隸和山東、河南幾地也都上報了旱災。


    這麽大的一片地域,要是賑災的話,得花多少銀子啊?


    更何況,上報的可不一定就是所有遭災的省份。


    說不定,還有遠處遭災的省份正在上報的途中。


    一想起此事,魏忠賢就是一陣撓頭。


    朝廷運轉、維修三大殿、遼東軍需、錦右防線、賑災。


    魏忠賢在心中,把朝廷現在急需花錢的幾件事一一排了排。


    朝廷運轉和維修三大殿就占用了朝廷大量的稅賦。


    這遼東軍需,靠著信王的開中,算是暫時應付過去了。


    剩下這錦右防線和賑災怎麽辦?


    要不錦右防線先不修?


    不行。


    魏忠賢可不想放棄大好的機會。


    據遼東線報,後金老奴現在病重,甚至隨時都有可能病死。


    若不趁著後金群龍無首的機會,搶修錦右防線,等後金有了新的頭領,那再想修築錦右防線可就困難了。


    雖然不懂軍事,但魏忠賢這點常識還是有的。


    修錦右防線這件事,那個新任的遼東巡撫袁崇煥說的不錯,他還是有點本事的。


    這袁崇煥升官了,還知道給雜家送份謝禮。這萬把兩銀子雖然不算多,但他有這個心就好。


    對袁崇煥的識趣,魏公公還算是滿意。


    問題是,就算袁崇煥說的不錯,現在就是修錦右防線最合適的時候,可錢從哪裏來?


    再加征遼餉?


    這魏忠賢可真不敢。


    這報上來的已經有數省遭了旱災,再加遼餉,那不是逼著百姓鬧民變嗎?


    來自社會底層的魏忠賢可是知道,一旦真的活不下去了,那些小老百姓可真能幹出殺人越貨的事。


    小老百姓的死活,魏忠賢雖然也不太關心。可百姓一鬧民變,那就會驚動皇帝陛下。


    真要驚動了皇帝陛下,那顯得魏忠賢多無能啊。


    “督公。”


    一聲唿喊打斷了魏忠賢的思緒,李永貞眉開眼笑的走了進來。


    “督公,你看,”


    李永貞揮舞著手中的一摞奏章興奮的叫道:“督公,這些都是各地督撫為您請立生祠的折子。


    能有如此多的請立折子,督公這文成武德,確實當的起震古爍今啊!”


    “哦,有這麽多請立生祠的折子?”


    魏忠賢看到那厚厚的一摞奏章,心情頓時好了很多,臉上的笑紋也瞬間多出來不少。


    “永貞,你幫雜家好好梳理梳理。這麽多,雜家可真承受不起。”轉念一想,魏忠賢苦笑著說道。


    這立生祠是個好事,可這麽多,他魏忠賢可沒福分承受。


    這陛下給他臉,他魏忠賢可不能就真覥著臉照單全收吧。


    “督公,小的還是一份份給您念一念,這選誰不選誰,還得您親自定奪啊!”李永貞恭恭敬敬的說道。


    魏忠賢說讓他梳理,但李永貞可真不敢替魏公公定奪。


    要知道,這些奏章代表的可不止是立生祠那麽簡單。這些奏章還代表著官員們對魏公公的投靠之心。


    這接受誰不接受誰,李永貞可不敢妄自插手。


    對李永貞的識趣,魏忠賢非常滿意。向太師椅上一靠,魏忠賢滿意的點了點頭。


    “督公,那小的就按請立時間的先後,給您念一念吧。”


    看到魏忠賢微微頷首,李永貞開始一份份的念。


    應天巡撫毛一鷺、宣大總督張樸建、山西巡撫曹爾禎、順天巡撫閻鳴泰、遼東巡撫袁崇煥……


    “督公,好事,大好事啊。”


    一陣叫聲打斷了李永貞的念誦,隨著叫聲崔呈秀和馮銓先後腳走了進來。


    “什麽好事,這明明是件壞事。督公,您必須製止他們才行?”


    沒等魏忠賢開口詢問,馮銓就氣急敗壞的反駁起崔呈秀。


    哼。


    魏忠賢重重的哼了一聲。


    “呈秀,怎麽迴事?”


    看幾人都靜了下來,魏忠賢才冷冷的問道。


    被他們一攪,魏忠賢難得的好心情又被攪和了。


    “督公,您看?”


    崔呈秀不顧馮銓那難看的臉色,把手中的一本奏章遞了上去。


    魏忠賢撇了一眼奏章,眼睛立即睜大了。


    魏忠賢雖然不認識字,可一串數字湊到一起,他還是認得的。


    “這是?”


    “督公,這就是小兒說的大好事。”崔呈秀得意洋洋的說道。


    “這是青州稅監孫鳴送來的奏本。孫稅監此次上繳稅款總計15萬3千8百兩。”


    還沒等魏忠賢高興,馮銓就火急火燎的叫道:“督公,這個孫鳴大興冤案,亂殺無辜,您得趕緊製止他才行。此風決不可漲啊!”


    看馮銓如此失態,魏忠賢又是冷哼一聲。


    “慌什麽?天還塌不下來。”魏忠賢冷冷的說道。


    讓魏忠賢的冷語一逼,馮銓隻能尷尬的住了口。


    自海寧林家財產縮水事件後,魏忠賢就有意無意的開始疏遠馮銓和顧秉謙。


    魏忠賢已經發現,在對待大明官紳的態度上,馮銓、顧秉謙和他的觀點,差距實在有些大。


    他們已經不能再像對付東林黨時,那樣親密無間了。


    在閹黨骨幹中,也隻有崔呈秀依然還緊緊的站在魏公公身後。


    “到底怎麽迴事?”


    魏忠賢故意不理馮銓,反問崔呈秀。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崇禎本紀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喜馬拉雅聽風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喜馬拉雅聽風並收藏崇禎本紀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