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好聽!”
群眾喝彩。
是的,他們不懂音樂,他們聽不懂英文歌,但是他們知道人類心底深處對音樂的渴求。
青年怎麽也想不到眼前的美麗女孩,看上去不超過十歲,居然是個音樂奇才,他傻愣愣地站在那裏。
憶起剛才他輕視的態度,不由麵露愧色。
散了場,青年為自己唐突天才的行為道歉,鞠了個躬,說:“我甘拜下風。”
年華將吉他還給他。
甘拜下風麽?她隻不過是……有金手指罷了。
她的臉上掛著平淡的笑容:“若是被金錢束縛了,是唱不出好樂曲的。”
“你說得對,是我一味不甘。”為了錢,他放低身段,卻不知把夢想都放低了。他竟然用錢來衡量夢想!
年華不忍看他大受打擊的樣子,打敗他的不是她,而是金手指啊。
她鼓勵道:“其實哥哥你唱得很好聽呢,要加油!”
“謝謝你。”
轉身要走,卻聽到他在背後匆忙喊:“你的錢,小……”朋友。朋友這兩個字硬生生卡在了喉嚨裏。
他突然覺得,叫眼前的紅衣女孩小朋友,是一種天大的玩笑!
小朋友能唱出這麽美妙的英文歌嗎?小朋友彈吉他會這麽專業嗎?
“錢是用在有需要的人身上的。”
年華已經走遠了,他終於想起什麽,捶胸頓足,“哎呀!忘了問她那首歌叫什麽了!”
年華沒想到,隻是一衝動,她居然上報紙了。難道人群中混進了狗仔??
事情源於她照樣到一路邊小店吃飯,裏頭有人拿起報紙道:“你看這個女孩,太厲害了!簡直就是小明星啊!這小模樣生的,街頭唱英文歌,唱哭群眾!”
“真的嗎?我看看。”
“你看,和她好像啊!”
“是不是她?”
抬起頭,果然有人往這邊看過來,年華逃也似地離開飯店。
街上散落著一張報紙,風一吹,正好吹在她的腳下。
t市日報的頭條新聞:流浪女孩街頭賣藝,深情歌聲打動群眾。
年華撿起報紙細細翻閱了這則新聞,寫得挺長,甚至於她還被安上了“吉他少女”的稱號。
她被曝光了,報紙上她的照片拍得挺清晰,低著頭彈吉他,雖然看不清全部的五官,但是認真看的話還是能認出她來的。
報紙的中間在議論她的身世,有人說她是孤兒院的孤兒,因為要賺生活費所以街頭賣藝;有人說她是個流浪兒;有人說她出生在一個富裕的家庭,不久前父母雙亡,財產被無良親戚霸占,不得不流浪街頭。
更有人說她是被人販子從外省拐賣過來的。
群眾的想象力是豐富的!
有記者專門去采訪了t大的那個青年,希望從他身上找到突破口,找出吉他少女。
青年說:“我們隻不過是萍水相逢。但她是一個小天才,我學了十幾年的音樂,卻不如她隨性而發。”
他更指出,年華把那晚的錢都給了他,他很感激,希望能與她再見上一麵。
文章最後一轉,唿籲社會人民要關愛流浪兒童,關愛社會弱勢群體。不得不佩服這位記者真有水平!
年華無聲笑笑,扔了報紙繼續漫步。t市中心人太多,為了不引起注意,她應該找個地方避一避。
剛這樣想著,從她身後竄出一個人,嚇了年華一跳!
林然,是一名知性的女子,記者是她的職業。她看著年華,眼冒精光:“小朋友你好,我是t市日報的記者林然。”
年華深覺不妙,但還是有禮貌地迴以微笑。
林然道:“小朋友我能不能采訪一下你,請問你今年多大了?叫什麽名字?家人在身邊嗎……”
記者的操守在她身上充分體現了出來,她劈裏啪啦問了一堆問題。
年華道:“記者阿姨,對不起,我無可奉告。”
林然並不氣餒,又說道:“隻要你願意迴答我的問題,明天你就能上頭條,還會有社會慈善家資助你。你想想,這樣你就不用睡在街頭了,不用……”
社會慈善家的資助,這對於任何一個普通人來說,都是求之不得的,林然不信她不會上鉤!
t市日報近幾年的新聞頭條一直是社會經濟發展,而忽視了社會民生。這迴的新聞無疑是引發了社會輿論,他們報社的人爭著要去挖掘小女孩的資料!而t市市長也意識到了民生的重要性,開始著手準備發放一些政策,保障底層民眾的生活。
年華前世的時候,生活拮據,經常會看到一些網頁新聞。
某某總理到某村視察,她會想,為什麽不是到他們那裏視察?
某某名人捐助某家孤兒院以巨款,她會想,為什麽不是捐助他們那家孤兒院?
某企業家幫助了數名貧困兒童,給予其生活費,她會想,為什麽她不是那個幸運的人?
後來,每每看到這樣的新聞,她總是一笑而過。
世界上不幸的人何其多?人人都需要幫助,不能寄希望於這渺茫的概率。你覺得你很苦,有人比你更苦!生活是靠自己拚出來的。
“記者阿姨,比起援助,我更喜歡自己生活。”
一個八歲的小女孩跟她說她要靠自己生活,林然明顯震驚了,她是低估了這個美麗的吉他少女嗎?
不過她仍不死心,她必須挖得頭條!
“阿姨,你的鞋帶掉了。”年華仰著頭,煞有介事。
“啊?什麽?鞋帶?”
愣愣低下頭,“沒掉啊,你……”
!!!再抬頭,哪有吉他少女的影子。
林然羞愧掩麵,她被一個八歲的女孩耍了,不能讓人知道,絕對不能讓人知道!!!
哈哈,這個年代的人都像林然這麽單純麽?你的鞋帶掉了,放在後世,愚人節都沒人再開這種玩笑了,掉智商。
年華沿著市中心一直往外走。
夜終於拉下了帷幕。
群眾喝彩。
是的,他們不懂音樂,他們聽不懂英文歌,但是他們知道人類心底深處對音樂的渴求。
青年怎麽也想不到眼前的美麗女孩,看上去不超過十歲,居然是個音樂奇才,他傻愣愣地站在那裏。
憶起剛才他輕視的態度,不由麵露愧色。
散了場,青年為自己唐突天才的行為道歉,鞠了個躬,說:“我甘拜下風。”
年華將吉他還給他。
甘拜下風麽?她隻不過是……有金手指罷了。
她的臉上掛著平淡的笑容:“若是被金錢束縛了,是唱不出好樂曲的。”
“你說得對,是我一味不甘。”為了錢,他放低身段,卻不知把夢想都放低了。他竟然用錢來衡量夢想!
年華不忍看他大受打擊的樣子,打敗他的不是她,而是金手指啊。
她鼓勵道:“其實哥哥你唱得很好聽呢,要加油!”
“謝謝你。”
轉身要走,卻聽到他在背後匆忙喊:“你的錢,小……”朋友。朋友這兩個字硬生生卡在了喉嚨裏。
他突然覺得,叫眼前的紅衣女孩小朋友,是一種天大的玩笑!
小朋友能唱出這麽美妙的英文歌嗎?小朋友彈吉他會這麽專業嗎?
“錢是用在有需要的人身上的。”
年華已經走遠了,他終於想起什麽,捶胸頓足,“哎呀!忘了問她那首歌叫什麽了!”
年華沒想到,隻是一衝動,她居然上報紙了。難道人群中混進了狗仔??
事情源於她照樣到一路邊小店吃飯,裏頭有人拿起報紙道:“你看這個女孩,太厲害了!簡直就是小明星啊!這小模樣生的,街頭唱英文歌,唱哭群眾!”
“真的嗎?我看看。”
“你看,和她好像啊!”
“是不是她?”
抬起頭,果然有人往這邊看過來,年華逃也似地離開飯店。
街上散落著一張報紙,風一吹,正好吹在她的腳下。
t市日報的頭條新聞:流浪女孩街頭賣藝,深情歌聲打動群眾。
年華撿起報紙細細翻閱了這則新聞,寫得挺長,甚至於她還被安上了“吉他少女”的稱號。
她被曝光了,報紙上她的照片拍得挺清晰,低著頭彈吉他,雖然看不清全部的五官,但是認真看的話還是能認出她來的。
報紙的中間在議論她的身世,有人說她是孤兒院的孤兒,因為要賺生活費所以街頭賣藝;有人說她是個流浪兒;有人說她出生在一個富裕的家庭,不久前父母雙亡,財產被無良親戚霸占,不得不流浪街頭。
更有人說她是被人販子從外省拐賣過來的。
群眾的想象力是豐富的!
有記者專門去采訪了t大的那個青年,希望從他身上找到突破口,找出吉他少女。
青年說:“我們隻不過是萍水相逢。但她是一個小天才,我學了十幾年的音樂,卻不如她隨性而發。”
他更指出,年華把那晚的錢都給了他,他很感激,希望能與她再見上一麵。
文章最後一轉,唿籲社會人民要關愛流浪兒童,關愛社會弱勢群體。不得不佩服這位記者真有水平!
年華無聲笑笑,扔了報紙繼續漫步。t市中心人太多,為了不引起注意,她應該找個地方避一避。
剛這樣想著,從她身後竄出一個人,嚇了年華一跳!
林然,是一名知性的女子,記者是她的職業。她看著年華,眼冒精光:“小朋友你好,我是t市日報的記者林然。”
年華深覺不妙,但還是有禮貌地迴以微笑。
林然道:“小朋友我能不能采訪一下你,請問你今年多大了?叫什麽名字?家人在身邊嗎……”
記者的操守在她身上充分體現了出來,她劈裏啪啦問了一堆問題。
年華道:“記者阿姨,對不起,我無可奉告。”
林然並不氣餒,又說道:“隻要你願意迴答我的問題,明天你就能上頭條,還會有社會慈善家資助你。你想想,這樣你就不用睡在街頭了,不用……”
社會慈善家的資助,這對於任何一個普通人來說,都是求之不得的,林然不信她不會上鉤!
t市日報近幾年的新聞頭條一直是社會經濟發展,而忽視了社會民生。這迴的新聞無疑是引發了社會輿論,他們報社的人爭著要去挖掘小女孩的資料!而t市市長也意識到了民生的重要性,開始著手準備發放一些政策,保障底層民眾的生活。
年華前世的時候,生活拮據,經常會看到一些網頁新聞。
某某總理到某村視察,她會想,為什麽不是到他們那裏視察?
某某名人捐助某家孤兒院以巨款,她會想,為什麽不是捐助他們那家孤兒院?
某企業家幫助了數名貧困兒童,給予其生活費,她會想,為什麽她不是那個幸運的人?
後來,每每看到這樣的新聞,她總是一笑而過。
世界上不幸的人何其多?人人都需要幫助,不能寄希望於這渺茫的概率。你覺得你很苦,有人比你更苦!生活是靠自己拚出來的。
“記者阿姨,比起援助,我更喜歡自己生活。”
一個八歲的小女孩跟她說她要靠自己生活,林然明顯震驚了,她是低估了這個美麗的吉他少女嗎?
不過她仍不死心,她必須挖得頭條!
“阿姨,你的鞋帶掉了。”年華仰著頭,煞有介事。
“啊?什麽?鞋帶?”
愣愣低下頭,“沒掉啊,你……”
!!!再抬頭,哪有吉他少女的影子。
林然羞愧掩麵,她被一個八歲的女孩耍了,不能讓人知道,絕對不能讓人知道!!!
哈哈,這個年代的人都像林然這麽單純麽?你的鞋帶掉了,放在後世,愚人節都沒人再開這種玩笑了,掉智商。
年華沿著市中心一直往外走。
夜終於拉下了帷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