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華可不想去搶別人的飯碗。這些作品都是前輩們費盡心思寫出來的,他們或許熬夜苦想,或許挑燈夜讀,或許吃飯睡覺都不忘為讀者勾勒出一個又一個的精彩情節,我們怎麽能這樣不勞而獲。
於是她立馬打消了用這個金手指來賺錢的念頭,閉著眼進入了夢鄉。
在夢裏,她仿佛遊離於塵世喧囂之外,眼前車水馬龍,人流如織。沒有人注意到她。她了解到,她重生的這個世界,既是上輩子的那個世界,又不是上輩子的那個世界。
上輩子的人都還在,上輩子的國土都還在,中國還是中國,隻是名字變了,叫做華國(中華)。背景變了,政治背景、經濟背景隻有一些偏差,文化背景卻是天壤之別!民國後的文化背景消失無存,這裏不會有有後世的文化作品,不會有後世的那些文人,他們存在於另外一個時空,在那裏發揚光大。
華國的文化實力很弱!華國需要新鮮的文化知識注入!
年華感慨,作為一個堅定的愛國者,為了國家,為了自己,也要讓文化市場活躍起來。她勉強抵消了心裏的負罪感,真是任重而道遠啊!
她把寫文任務推遲到五年後,最早,最早十歲寫文。神童也不是那麽好當的,在那之前,還是老老實實地掙學費吧!
田阿婆所說的去火清涼草藥是野菊花。村邊的山坡上有一片野菊林,她偶爾會去采一些迴家,自己泡著喝。
年華趁著阿婆不注意,拿走了一小株野菊往空間裏放,要知道她前世最愛的就是菊花了,從陶淵明的愛菊到林黛玉的詠菊。
“寧可枝頭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風中。”多麽清高自強,堅韌不息的野菊花!
中午田阿婆帶年華到山上摘野菜。
這幾個村子很閉塞,最多的就是山了。
山路十八彎,曲曲折折的總會看見一些果樹。年華一路上都眼冒精光,她的空間裏水果很少,隻有蘋果,香蕉,梨子,橙子,西瓜,桃子,還有一些紅棗,為了以後的溫飽問題,當然要多多益善了,該出手時就出手!
所以當年華看到一顆山楂樹時,便停在樹下好奇地仰著頭。
“小年帽,想要吃山楂了?”田阿婆隻以為是她嘴饞了。
“阿婆,我們摘幾個山楂迴去種吧,這樣明年就能吃到很多山楂了。“
“傻孩子,山楂哪有那麽好種的,阿婆給你摘幾顆嚐嚐鮮。”
山楂是不好種,不過她有空間不是~
這顆山楂樹不高大,結的果不是特別多,年華個子太矮,夠不著,阿婆卻是正好。阿婆挑了幾顆色澤暗紅的山楂,年華小心翼翼地接過。
“阿婆也吃嘛。”年華拿出兩顆來。
“阿婆不吃,你吃。山楂這麽酸,小心酸到牙齒了。”
阿婆,明年一定要讓你吃上山楂,年華在心裏想著。怎麽給阿婆吃也是一個問題啊。
“哎呀人老了,走幾步就喘嘍。”走了一段路程,田阿婆累得直喘氣,用手捶著老腰。
“阿婆,那邊有塊石頭我們過去歇歇吧。”
年華眼尖,看到不遠處一棵樹下,有幾塊石頭擺在那裏,似乎是經常有人路過打坐。
“人老了,習慣了,阿婆還健壯著呢,走吧,小年帽,前麵就到了。”人雖老,但哪那麽嬌氣,動不動就歇著的。
“可是阿婆,我走不動了。”
年華作勢做出一副捶捶腿的表情,可憐兮兮地說。
扶著阿婆坐下,背後是一棵光禿禿的樹,樹幹銀白挺直,年華看著有些熟悉,不禁喃喃自語,“難道這是銀杏?”
“年帽好眼力。”
“阿媽以前經常說,銀杏樹是那種枝幹白白的,會長出好多金葉子,可是這棵就沒有啊。”
“年帽,銀杏冬天葉子都掉光了,夏天的葉子最黃了。”老人像是想到什麽,眼角的魚尾紋如一條條歲月的線,布滿了悲傷。
“阿婆一定會長命百歲的。”在年華的記憶裏,這個時代農村的老人,總是活得比後世長。
田阿婆笑了笑,拍了拍她的肩膀,“年帽啊,阿婆可不希望什麽長命百歲,人這一輩子,活夠了也就知足了。閻王要你三更死,不會留你到五更。阿婆現在唯一希望的就是多活幾年,看到年帽有能力照顧自個的那一天。”
“大白天的說這些不吉利。”年華臉一黯,假裝不高興。
“孩子,阿婆知道你聽得懂。”
年華的眼眶一下濕潤了,“阿婆一定會健健康康的,年華以後會賺好多錢給阿婆,到時候我們就可以住大房子了,就算生病了也會有好的醫生。”
唉,到底是小孩子,不是她們這一代的,想得也遠些。人活到這把歲數,隻求一個安穩,其他的,不重要。
田阿婆隻摸了摸她的頭。
“阿婆,我一定會努力的!”年華保證。
離開時年華用小刀割了一小根銀杏的須子,能不能成活不知道,隻有放空間一試了。
目的地,野菊林。
麵前的田野,連成片的野菊花,自由奔放,不似家養般的嬌貴。嫩黃的花瓣兒隨風顫抖,透著歡喜。
“阿婆,把這些花兒摘迴家嗎?”年華震驚地立在原地。
“是啊。”田阿婆放下背簍,“采了迴去曬,等上七八天,晾幹後的菊花衝著水喝。小孩子多喝可以去火。”
年華很開心。比起喝菊花茶,她更高興的是看到這麽一片原生的菊林。後世的人們願意花錢去看油菜花林,桃花林,都比不上此刻的歡喜。
天地間,風兒低吟淺唱,一個背著竹簍的小女孩,白嫩的小手摘下一朵花於鼻尖輕嗅,嘴上的笑容活潑秀美,身旁的慈祥老人臉笑得如菊花,那般安樂。
她們都沒有注意到,不遠處一個俊逸的年輕男子興奮地按下快門,眼裏溢滿讚歎。這番來到這麽偏僻的地方捕捉大自然的美,竟遇到這樣令人滿意的場麵,也不虛此行了!
於是她立馬打消了用這個金手指來賺錢的念頭,閉著眼進入了夢鄉。
在夢裏,她仿佛遊離於塵世喧囂之外,眼前車水馬龍,人流如織。沒有人注意到她。她了解到,她重生的這個世界,既是上輩子的那個世界,又不是上輩子的那個世界。
上輩子的人都還在,上輩子的國土都還在,中國還是中國,隻是名字變了,叫做華國(中華)。背景變了,政治背景、經濟背景隻有一些偏差,文化背景卻是天壤之別!民國後的文化背景消失無存,這裏不會有有後世的文化作品,不會有後世的那些文人,他們存在於另外一個時空,在那裏發揚光大。
華國的文化實力很弱!華國需要新鮮的文化知識注入!
年華感慨,作為一個堅定的愛國者,為了國家,為了自己,也要讓文化市場活躍起來。她勉強抵消了心裏的負罪感,真是任重而道遠啊!
她把寫文任務推遲到五年後,最早,最早十歲寫文。神童也不是那麽好當的,在那之前,還是老老實實地掙學費吧!
田阿婆所說的去火清涼草藥是野菊花。村邊的山坡上有一片野菊林,她偶爾會去采一些迴家,自己泡著喝。
年華趁著阿婆不注意,拿走了一小株野菊往空間裏放,要知道她前世最愛的就是菊花了,從陶淵明的愛菊到林黛玉的詠菊。
“寧可枝頭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風中。”多麽清高自強,堅韌不息的野菊花!
中午田阿婆帶年華到山上摘野菜。
這幾個村子很閉塞,最多的就是山了。
山路十八彎,曲曲折折的總會看見一些果樹。年華一路上都眼冒精光,她的空間裏水果很少,隻有蘋果,香蕉,梨子,橙子,西瓜,桃子,還有一些紅棗,為了以後的溫飽問題,當然要多多益善了,該出手時就出手!
所以當年華看到一顆山楂樹時,便停在樹下好奇地仰著頭。
“小年帽,想要吃山楂了?”田阿婆隻以為是她嘴饞了。
“阿婆,我們摘幾個山楂迴去種吧,這樣明年就能吃到很多山楂了。“
“傻孩子,山楂哪有那麽好種的,阿婆給你摘幾顆嚐嚐鮮。”
山楂是不好種,不過她有空間不是~
這顆山楂樹不高大,結的果不是特別多,年華個子太矮,夠不著,阿婆卻是正好。阿婆挑了幾顆色澤暗紅的山楂,年華小心翼翼地接過。
“阿婆也吃嘛。”年華拿出兩顆來。
“阿婆不吃,你吃。山楂這麽酸,小心酸到牙齒了。”
阿婆,明年一定要讓你吃上山楂,年華在心裏想著。怎麽給阿婆吃也是一個問題啊。
“哎呀人老了,走幾步就喘嘍。”走了一段路程,田阿婆累得直喘氣,用手捶著老腰。
“阿婆,那邊有塊石頭我們過去歇歇吧。”
年華眼尖,看到不遠處一棵樹下,有幾塊石頭擺在那裏,似乎是經常有人路過打坐。
“人老了,習慣了,阿婆還健壯著呢,走吧,小年帽,前麵就到了。”人雖老,但哪那麽嬌氣,動不動就歇著的。
“可是阿婆,我走不動了。”
年華作勢做出一副捶捶腿的表情,可憐兮兮地說。
扶著阿婆坐下,背後是一棵光禿禿的樹,樹幹銀白挺直,年華看著有些熟悉,不禁喃喃自語,“難道這是銀杏?”
“年帽好眼力。”
“阿媽以前經常說,銀杏樹是那種枝幹白白的,會長出好多金葉子,可是這棵就沒有啊。”
“年帽,銀杏冬天葉子都掉光了,夏天的葉子最黃了。”老人像是想到什麽,眼角的魚尾紋如一條條歲月的線,布滿了悲傷。
“阿婆一定會長命百歲的。”在年華的記憶裏,這個時代農村的老人,總是活得比後世長。
田阿婆笑了笑,拍了拍她的肩膀,“年帽啊,阿婆可不希望什麽長命百歲,人這一輩子,活夠了也就知足了。閻王要你三更死,不會留你到五更。阿婆現在唯一希望的就是多活幾年,看到年帽有能力照顧自個的那一天。”
“大白天的說這些不吉利。”年華臉一黯,假裝不高興。
“孩子,阿婆知道你聽得懂。”
年華的眼眶一下濕潤了,“阿婆一定會健健康康的,年華以後會賺好多錢給阿婆,到時候我們就可以住大房子了,就算生病了也會有好的醫生。”
唉,到底是小孩子,不是她們這一代的,想得也遠些。人活到這把歲數,隻求一個安穩,其他的,不重要。
田阿婆隻摸了摸她的頭。
“阿婆,我一定會努力的!”年華保證。
離開時年華用小刀割了一小根銀杏的須子,能不能成活不知道,隻有放空間一試了。
目的地,野菊林。
麵前的田野,連成片的野菊花,自由奔放,不似家養般的嬌貴。嫩黃的花瓣兒隨風顫抖,透著歡喜。
“阿婆,把這些花兒摘迴家嗎?”年華震驚地立在原地。
“是啊。”田阿婆放下背簍,“采了迴去曬,等上七八天,晾幹後的菊花衝著水喝。小孩子多喝可以去火。”
年華很開心。比起喝菊花茶,她更高興的是看到這麽一片原生的菊林。後世的人們願意花錢去看油菜花林,桃花林,都比不上此刻的歡喜。
天地間,風兒低吟淺唱,一個背著竹簍的小女孩,白嫩的小手摘下一朵花於鼻尖輕嗅,嘴上的笑容活潑秀美,身旁的慈祥老人臉笑得如菊花,那般安樂。
她們都沒有注意到,不遠處一個俊逸的年輕男子興奮地按下快門,眼裏溢滿讚歎。這番來到這麽偏僻的地方捕捉大自然的美,竟遇到這樣令人滿意的場麵,也不虛此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