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和七年二月初。

    作為東漢都城的洛陽,此時已經大地迴春,氣候變得暖和起來。

    太陽還沒爬出山頭。

    洛陽城中,此時無數商人小販已經在街邊擺好攤子,開始叫賣起自己的貨物。

    作為此時世界上唯一一個人口超過百萬規模的城市,洛陽的龐大簡直無法想象!

    宛如一尊巨獸匍匐大地,雄渾的氣勢能讓任何初來洛陽見到此城的人會不由自主的低下頭顱,向建造如此巨城的文明表達最崇高的敬意!

    洛陽之巨,如天上宮闕,讓人頂禮膜拜。

    此乃神城也!

    洛陽皇宮分為南北兩宮。

    北宮是天子與妃嬪寢居的地方,建築極盡豪華,建築並沒有沒有南宮的規整和對稱。

    溫飭殿、安福殿、和歡殿、德陽門、德陽殿、宣明殿、朔平署、平洪殿等各宮室次第坐落在中軸線上。

    中軸線西隻有半排建築,自南而北分別是:崇德殿、崇政殿、永樂宮。

    崇德殿南有兩門,東金商、西神虎。

    兩門南麵有兩觀,東增喜觀、西白虎觀。

    中軸線東有兩排建築,自南而北分別依次是:西為天祿殿、章台殿、含德殿、壽安殿、章德殿和崇德殿。

    東為永寧殿、迎春殿、延休殿、安昌殿、景福殿和永安宮。

    而南宮則是天子平日處理朝政以及與群臣朝賀議政的地方。

    建築布局整齊有序,宮殿樓閣鱗次櫛比。

    主體宮殿坐落在南北中軸線上,自北而南依次為:司馬門、端門、卻非門、卻非殿、章華門、崇德殿、中德殿、千秋萬歲殿和平朔殿。

    中軸線東西側各有兩排對稱的宮殿建築。

    西側兩排自南而北依次排列。東排為鴻德門、明光殿、宣室殿、承福殿、嘉德門、嘉德殿、玉堂殿、宣德殿、建德殿;西排為雲台殿、顯親殿、含章殿、楊安殿、雲台、蘭台、阿閣、長秋宮、西宮。

    東側兩排,西排為金馬殿、銅馬殿、敬法殿、章德殿、樂成門、樂成殿、溫德殿和東宮;東排為侍中廬、清涼殿、鳳凰殿、黃龍殿、壽安殿、竹殿、承風殿和東觀。

    東側兩排,西排為金馬殿、銅馬殿、敬法殿、章德殿、樂成門、樂成殿、溫德殿和東宮;東排為侍中廬、清涼殿、鳳凰殿、黃龍殿、壽安殿、竹殿、承風殿和東觀。

    中軸線兩側的四排宮殿與中軸線平行,使中軸線上的建築更加突出和威嚴。

    這南北五排建築若按與中軸線直交的橫向排列,又可分為八排。

    這樣,每座宮殿建築的前後左右都有直道與其他宮殿相通。

    兩宮一南一北,相對而立。

    南、北宮城均有四座同向同名的闕門,門兩側有望樓為朱雀門,東為蒼龍門,北為玄武門,西為白虎門。

    南宮的玄武門與北宮的朱雀門經複道相連,南宮朱雀門作為皇宮的南正門與平城門相通而直達城外。

    由於天子出人多經朱雀門,故此門最為尊貴,建築也格外巍峨壯觀,遠在四十五裏外的偃師遙望朱雀門闕,其上宛然與天相接,堪稱東漢洛陽之奇觀。

    若是有人從天空之中俯瞰整個皇宮的話,就會發現整個皇宮各個建築鱗次櫛比,排列非常規整、對稱,充滿了讓人賞心悅目的藝術風格。

    隻能說,華夏人民的智慧真的璀璨!

    若是夏易能夠看到這人間神城洛都,一定會感歎華夏文明真正的博大精深!

    而此時在皇帝處理政事的未央宮大殿之上,靈帝劉宏正襟危坐在陛階之上,一雙鷹目正盯視著階下交頭接耳,竊竊私語的眾位大臣。

    待得聲音稍稍平息下來,隻見太尉楊賜越眾而出,對著靈帝道:“陛下,賊道張角大逆不道,臣請陛下以密令告知天下各州,早做準備!”

    “不妥!”

    還沒等靈帝開口說話,就聽有人阻止道。

    見有人反對自己的提議,楊賜不動聲色的瞟了眼那人,原來卻是太常袁隗。

    “陛下,既然那唐周供出洛陽之中也有馬元義為首的張賊內應,我等應當先行拿下馬元義等人,斷絕此禍患!”

    “洛都不能亂!”

    不是不知道如此做會有什麽後果,但某些私心讓袁隗還是這麽說了出來。

    袁隗乃是號稱‘四世三公’的汝南袁家的家主,不過雖然身在漢家朝堂,但他的心中所思所想卻不是秉正奉公,至於究竟想的什麽,作為老狐狸,又豈會輕易讓旁人猜出。

    不過就看後來袁家拚命挖掘大漢根基的樣子,就知道此時的袁家已經準備換一艘或者自己打造一艘戰船了。

    這可不像同為有‘四世三公’之稱的楊賜家族。

    楊賜出身弘農楊氏,楊氏是一個能與袁家比肩的家族,這個家族現在倒是沒有袁家出名,但幾百年之後,楊家就出了個終結神州數百年亂世的一代聖皇楊堅。

    與之相比,現在看似聲名鼎盛的袁家就是個渣渣!

    還是個隻會內鬥的渣渣!

    ——

    見已經有人出頭,原本吵吵嚷嚷的殿中沉默了下來。

    不知出於什麽考慮,劉宏在聽了袁隗的話之後,沉吟了一下,居然答應了。

    “準!”

    “另,太尉所言亦有理,同行!”

    “喏!”

    既然皇帝已經下了命令,群臣隻能應下。

    也是不敢不答應,沒見自從靈帝繼位之後,三公九卿等朝中大佬換了一茬又一茬麽,誰特麽敢反抗?

    ——

    士兵永遠是上位者手中最鋒利的兵刃。

    命令既下,京畿戍衛軍隊立即動員起來,抓捕起了洛陽城中的太平道人士。

    一陣雞飛狗跳之後,在太平道叛徒唐周的帶領下,洛陽內應首領馬元義等人被抓進大牢。

    不久又被斬首。

    同時自宮城之中緹騎四出,分別奔赴天下各州,著各州刺史準備應對即將到來的叛亂。

    朝中各個大佬對漢家動員天下的能力從來深信不疑。

    事實也確實如此。

    漢承秦製,而秦朝最可怕的是什麽,不是那些戰爭利器,也不是那些沉默寡言的兵士。

    而是動員能力。

    作為在秦朝屍體之上重新站起來的漢朝,別的不敢說,動員能力一脈相承,不會遜色秦朝多少。

    但。

    打草驚蛇,為時已晚。

    天下陷入戰亂已經不可避免。

    【求鮮花!求票票!!求一切!!!】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從三國開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素歌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素歌並收藏從三國開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