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寧公主突然到訪,嫻娘不由得不重視,嫻娘聽趙睿琪說過見到陛下時的情形,生母神秘的七皇子應該是趙睿琪口中活潑的小七。嫻娘私心上不願嫣然靠近七皇子。
七皇子沒有母族支持,除了皇帝的偏愛外,在詭異的宮廷裏毫無根基,而皇帝的偏疼極有可能成為七皇子的催命符,汝陽王府絕不能攪和進爭奪儲君之位的紛爭中,擁立之功風險太大,即便成功,最終也難全身而退。以汝陽王府此時的地位,隻要不在大事上糊塗,無論誰成為太子,繼承帝位,都不會太過薄待汝陽王府。
嫻娘指望趙睿琪一生富貴,她將嫣然叫到王府的原因,一是教導她將要麵對的東西,二是提醒嫣然遠離七皇子。雖然七皇子很可憐,但憐憫一位皇子,還是得陛下寵愛的皇子,是最危險的。
安寧公主進門,先看嫻娘的氣色,不由得心一沉,又看了看周圍除了零星伺候的媽媽奴婢之外再無旁人,安寧公主臉色不好看,“你這樣的還稱什麽京城第一命婦?”
“伺候的人多了攪得我心煩。”嫻娘在安寧公主麵前不必勉強維持著堅強,病弱命不久矣盡顯,同時嫻娘也露出好友知己到來的喜悅之情,雖然她們不過見了幾麵,說不上百句話,但有些人天生就是知己,有些人天生便是仇敵。
“你呀,氣死我了。”
安寧公主快走幾步扶住打算起身的嫻娘,小心的扶著她重新坐好,細心的給嫻娘腿上蓋上毛毯,這才坐下,“同我還用得上客氣?”
嫻娘不見外的問道,“看你風風火火的樣子,打哪來?又打算去何處?”
安寧公主明豔的臉上閃過遇見知己的喜悅,“唯有你知道我的脾氣,嫻娘,我不同你客套,我一會得去見國師,我方才被母後叫進宮去了。”
嫻娘柳葉眉微蹙,想了一會試探的問道:“是因為七皇子?”
皇後娘娘給嫣然的賞賜明顯太重了,即便嫣然有些本事,得安寧公主青睞,但皇後娘娘是一國之母,絕無可能輕易抬高嫣然地位,她給了重賞比會有所求。當今皇後無子,才使得儲君之位空懸,如果皇後認下個兒子,皇後的娘家有好幾位大儒,出過幾代帝師,據說還是孔聖人的嫡係子孫,皇子中唯有七皇子合適。
安寧公主微微點點頭,“母後早就有心在皇子中挑選一人,以前她不敢打七弟弟的主意,他生母在父皇心裏占據著很重要的位置,父皇輕易不會讓七弟認旁人為母,但今日···父皇口鬆動了,母後心也活
泛了,而我的兄弟···同樣不會眼看著讓七弟成為嫡子,必會有一番明爭暗鬥。.
“陛下這是疼七皇子?”做母親的嫻娘對陛下此舉頗有微詞,這不是將七皇子架在火上烤?因有君臣的關係,又是在安寧公主眼前,嫻娘輕聲說道:“七皇子是最可憐的。”
安寧公主歎息:“皇子沒不可憐的,這何嚐不是父皇給七弟的機會?七弟聰慧過人,但真打算問鼎儲君之位,除了他父皇的偏疼之外,他光有聰慧是不夠的。”
“皇後娘娘會不會太急了?陛下龍體康健,哪位皇子成為太子敢不孝順皇後娘娘?”
無子的皇後能坐穩後位,但認了七皇子做兒子的皇後可不見得能平安,七皇子不是繈褓中的嬰孩,他有生母的記憶,養母再如何也取代不生母的地位。
安寧公主苦笑:”我不是沒勸過母後,她如今聽不進去,其實我理解母後···她坐在後位上也很難,賢妃,德妃,惠妃等等哪一個是好擺弄的?後宮佳麗三千,哪一個不想著向上爬?以前沒有機會,如今父皇漏了口風,母後即便不以為意,母後身後的親族不能不在意。”
鴻儒更想將主張貫徹到朝政上,他們也許不在乎金銀,但不能不在意對帝王的影響力。孔夫子周遊列國,不就在百家爭鳴的春秋宣揚他的思想?皇後是孔子後人,明白對皇帝影響的重要。
帝國雖然孔孟儒學占據主導地位,但最近幾年別派學說有興起的苗頭,當今陛下信仙佛,大儒們將心思用在皇子身上,幾位成年有心爭儲君之位的皇子身後都有人扶持。
七皇子所學甚多,又是天資聰穎,年紀小才好施加影響,安寧公主說道:“他們是不會錯過這等良機,父皇豈會不知?他是真疼七弟,想著給七弟增加背後的勢力。”
嫻娘倦怠的揉了揉額頭,算計汝陽王,防範貞娘耗費了嫻娘大部分的心血,實在是無心去想陛下冊立誰為儲君,嫻娘留下汝陽王,沒算計他的性命並非她舍不得,最為要緊的是兒子趙睿琪支撐不起汝陽王府,別看汝陽王府富貴,一旦嫻娘同汝陽王身死,富貴的王府才更惹小人的注意。
當今陛下清理列侯王府毫不手軟,年少承爵的很多人都被他陛下收拾了。嫻娘知道安寧公主不是來她麵前訴苦的,理解般的勸道:”皇後娘娘也不容易,陛下念及夫妻情意真有此心的話,對皇後娘娘來說也是好事。“
安寧公主說:“父皇怕是真有心早立太子。”
嫻娘睫毛輕
顫,仿佛沒聽見安寧公主方才的低言,安寧公主繼續說:“一會我還得去見國師一麵,小七的生母是···“
”我隻同你一個人說,她來曆非比尋常,同神仙洞府有極深的淵源。“
嫻娘訝然,“難怪陛下惦記神仙洞府,也是想再找她?”
“她早就過世了,父皇如何能找到?”安寧公主自嘲的說:“父皇能記住她一生已經是不容易了,世間男子多薄幸。”
嫻娘拍了拍安寧公主,“也不盡然,你的駙馬就是癡情之人,我的兒子心裏眼裏全是嫣然。”
聽見這話,安寧公主臉上稍緩,“不提那些糟心的事,你身上不好,我本不應該多說什麽,但咱們之間的情分,我也不能糊弄你,七弟很少待人像嫣然那般,嫣然的性子···我不說你也知道,是做朋友做親人的好人,她···也算救下了七弟,我隻告訴你一條,父皇雖然有試探的意思,但真心為七弟打算,母後是想要七弟,十日後的圍場,讓你兒子當心。”
嫻娘說道:“謝字我就不說了。”
“如果你同我客氣,往後什麽話我都不在說了。”
安寧公主叮囑嫻娘仔細身體,“有什麽需要我幫忙?”
嫻娘雖然沒有明說,但安寧公主感覺得出她也在算計謀劃,嫻娘搖了搖頭:“現在還求不到公主,我打算保住兒子的富貴,同公主所忙的事情相比,無足輕重。”
“你別這麽說,嫻娘,我一直很嫉妒你的,你若是位男子,必將封侯拜相。雖然現在說起當年事的人少了,但我知道很多人都將曾經耀目的你記在心上。”
嫻娘曾經是那般鮮活決絕的女子,引得多少人心折,以前安寧公主有意避開嫻娘,就是為了不同嫻娘比較,她想同嫻娘分個高下,意外撿到嫻娘知道她身體不好後,比試的心淡了,安寧公主也明白,她比不過嫻娘,即便她如此虛弱,因中毒而痛苦,絲毫沒有折損嫻娘的傲骨。
“我才嫉妒公主,雖然您遇人不淑,但敢於斬殺他,我做不到。況且您身邊早有命中注定之人。身為女子所求的不過是一心人。“
嫻娘笑容裏多了苦澀,“我一生求不到一顆真心。”
安寧公主搖頭歎息,汝陽王即便此時迴頭,嫻娘也不會再要他,“貞娘在種痘宮聽說日子過得不錯,我也不得不佩服她的手段,種痘宮裏的人都把她當成了好人,不管誰安排的人,對貞娘說不出一個不好來。”
“
我說這不是給你添堵的,不說咱們之間的情分,我是真真喜歡嫣然,看得出那丫頭非表哥不嫁了,我提醒你一句,如今九皇子的生母就是借著七弟生母才被父皇寵愛,有如今的位份,曾經是她信任的人,可自從有了九弟,對七弟明眼人哪個看不出?現在父皇對她也多了一分的懷疑,才想著給七弟找個靠住的人。”
嫻娘輕輕點頭,“貞娘確實非常人所不能比,總能找出旁人的弱點,讓旁人親近她。”
“最重要是她還很小心,吃喝上都很小心。我不喜歡貞娘,但不能不佩服她,無論多困難,她總能活下去。”
“我知道公主的意思,嫣然,琪兒我都會教。”
“誰有不如自己有,他們的爭氣,爵位自然是在世子身上。”
安寧公主看嫻娘聽進去了,起身告辭離開汝陽王府,嫻娘倦怠的闔眼,“你去把王爺請來,這事得問問王爺的意思。”
“公主殿下的意思是?”
“公主想讓琪兒多注意七皇子,圍場事最容易發生意外的地方。”
汝陽王得了嫻娘的消息,很快趕到她身邊,嫻娘將方才安寧公主來訪的事情說了,重點提到了七皇子,汝陽王凝眉鎖緊,眸子裏滿是憂慮,嫻娘看見他並未狂喜或者貪婪擁立之功的心思,放心了不少,雖然他辜負了自己,但他在大事的見識上還是出類拔萃的,雖然有時會因偏心考慮不周,隻要汝陽王心擺正,沒有誰能糊弄他。
”王爺,您看這事情?”
“琪兒別無選擇。”汝陽王道:“圍場不僅考驗皇子,還會考驗群臣,如果陛下有心立七皇子,對琪兒時真心看重的,此時說這些尚早。”
嫻娘也說了她的想法,以前的話汝陽王定是不肯好好聽嫻娘的建議,但如今他因充滿智慧的嫻娘而感到幸運。
七皇子沒有母族支持,除了皇帝的偏愛外,在詭異的宮廷裏毫無根基,而皇帝的偏疼極有可能成為七皇子的催命符,汝陽王府絕不能攪和進爭奪儲君之位的紛爭中,擁立之功風險太大,即便成功,最終也難全身而退。以汝陽王府此時的地位,隻要不在大事上糊塗,無論誰成為太子,繼承帝位,都不會太過薄待汝陽王府。
嫻娘指望趙睿琪一生富貴,她將嫣然叫到王府的原因,一是教導她將要麵對的東西,二是提醒嫣然遠離七皇子。雖然七皇子很可憐,但憐憫一位皇子,還是得陛下寵愛的皇子,是最危險的。
安寧公主進門,先看嫻娘的氣色,不由得心一沉,又看了看周圍除了零星伺候的媽媽奴婢之外再無旁人,安寧公主臉色不好看,“你這樣的還稱什麽京城第一命婦?”
“伺候的人多了攪得我心煩。”嫻娘在安寧公主麵前不必勉強維持著堅強,病弱命不久矣盡顯,同時嫻娘也露出好友知己到來的喜悅之情,雖然她們不過見了幾麵,說不上百句話,但有些人天生就是知己,有些人天生便是仇敵。
“你呀,氣死我了。”
安寧公主快走幾步扶住打算起身的嫻娘,小心的扶著她重新坐好,細心的給嫻娘腿上蓋上毛毯,這才坐下,“同我還用得上客氣?”
嫻娘不見外的問道,“看你風風火火的樣子,打哪來?又打算去何處?”
安寧公主明豔的臉上閃過遇見知己的喜悅,“唯有你知道我的脾氣,嫻娘,我不同你客套,我一會得去見國師,我方才被母後叫進宮去了。”
嫻娘柳葉眉微蹙,想了一會試探的問道:“是因為七皇子?”
皇後娘娘給嫣然的賞賜明顯太重了,即便嫣然有些本事,得安寧公主青睞,但皇後娘娘是一國之母,絕無可能輕易抬高嫣然地位,她給了重賞比會有所求。當今皇後無子,才使得儲君之位空懸,如果皇後認下個兒子,皇後的娘家有好幾位大儒,出過幾代帝師,據說還是孔聖人的嫡係子孫,皇子中唯有七皇子合適。
安寧公主微微點點頭,“母後早就有心在皇子中挑選一人,以前她不敢打七弟弟的主意,他生母在父皇心裏占據著很重要的位置,父皇輕易不會讓七弟認旁人為母,但今日···父皇口鬆動了,母後心也活
泛了,而我的兄弟···同樣不會眼看著讓七弟成為嫡子,必會有一番明爭暗鬥。.
“陛下這是疼七皇子?”做母親的嫻娘對陛下此舉頗有微詞,這不是將七皇子架在火上烤?因有君臣的關係,又是在安寧公主眼前,嫻娘輕聲說道:“七皇子是最可憐的。”
安寧公主歎息:“皇子沒不可憐的,這何嚐不是父皇給七弟的機會?七弟聰慧過人,但真打算問鼎儲君之位,除了他父皇的偏疼之外,他光有聰慧是不夠的。”
“皇後娘娘會不會太急了?陛下龍體康健,哪位皇子成為太子敢不孝順皇後娘娘?”
無子的皇後能坐穩後位,但認了七皇子做兒子的皇後可不見得能平安,七皇子不是繈褓中的嬰孩,他有生母的記憶,養母再如何也取代不生母的地位。
安寧公主苦笑:”我不是沒勸過母後,她如今聽不進去,其實我理解母後···她坐在後位上也很難,賢妃,德妃,惠妃等等哪一個是好擺弄的?後宮佳麗三千,哪一個不想著向上爬?以前沒有機會,如今父皇漏了口風,母後即便不以為意,母後身後的親族不能不在意。”
鴻儒更想將主張貫徹到朝政上,他們也許不在乎金銀,但不能不在意對帝王的影響力。孔夫子周遊列國,不就在百家爭鳴的春秋宣揚他的思想?皇後是孔子後人,明白對皇帝影響的重要。
帝國雖然孔孟儒學占據主導地位,但最近幾年別派學說有興起的苗頭,當今陛下信仙佛,大儒們將心思用在皇子身上,幾位成年有心爭儲君之位的皇子身後都有人扶持。
七皇子所學甚多,又是天資聰穎,年紀小才好施加影響,安寧公主說道:“他們是不會錯過這等良機,父皇豈會不知?他是真疼七弟,想著給七弟增加背後的勢力。”
嫻娘倦怠的揉了揉額頭,算計汝陽王,防範貞娘耗費了嫻娘大部分的心血,實在是無心去想陛下冊立誰為儲君,嫻娘留下汝陽王,沒算計他的性命並非她舍不得,最為要緊的是兒子趙睿琪支撐不起汝陽王府,別看汝陽王府富貴,一旦嫻娘同汝陽王身死,富貴的王府才更惹小人的注意。
當今陛下清理列侯王府毫不手軟,年少承爵的很多人都被他陛下收拾了。嫻娘知道安寧公主不是來她麵前訴苦的,理解般的勸道:”皇後娘娘也不容易,陛下念及夫妻情意真有此心的話,對皇後娘娘來說也是好事。“
安寧公主說:“父皇怕是真有心早立太子。”
嫻娘睫毛輕
顫,仿佛沒聽見安寧公主方才的低言,安寧公主繼續說:“一會我還得去見國師一麵,小七的生母是···“
”我隻同你一個人說,她來曆非比尋常,同神仙洞府有極深的淵源。“
嫻娘訝然,“難怪陛下惦記神仙洞府,也是想再找她?”
“她早就過世了,父皇如何能找到?”安寧公主自嘲的說:“父皇能記住她一生已經是不容易了,世間男子多薄幸。”
嫻娘拍了拍安寧公主,“也不盡然,你的駙馬就是癡情之人,我的兒子心裏眼裏全是嫣然。”
聽見這話,安寧公主臉上稍緩,“不提那些糟心的事,你身上不好,我本不應該多說什麽,但咱們之間的情分,我也不能糊弄你,七弟很少待人像嫣然那般,嫣然的性子···我不說你也知道,是做朋友做親人的好人,她···也算救下了七弟,我隻告訴你一條,父皇雖然有試探的意思,但真心為七弟打算,母後是想要七弟,十日後的圍場,讓你兒子當心。”
嫻娘說道:“謝字我就不說了。”
“如果你同我客氣,往後什麽話我都不在說了。”
安寧公主叮囑嫻娘仔細身體,“有什麽需要我幫忙?”
嫻娘雖然沒有明說,但安寧公主感覺得出她也在算計謀劃,嫻娘搖了搖頭:“現在還求不到公主,我打算保住兒子的富貴,同公主所忙的事情相比,無足輕重。”
“你別這麽說,嫻娘,我一直很嫉妒你的,你若是位男子,必將封侯拜相。雖然現在說起當年事的人少了,但我知道很多人都將曾經耀目的你記在心上。”
嫻娘曾經是那般鮮活決絕的女子,引得多少人心折,以前安寧公主有意避開嫻娘,就是為了不同嫻娘比較,她想同嫻娘分個高下,意外撿到嫻娘知道她身體不好後,比試的心淡了,安寧公主也明白,她比不過嫻娘,即便她如此虛弱,因中毒而痛苦,絲毫沒有折損嫻娘的傲骨。
“我才嫉妒公主,雖然您遇人不淑,但敢於斬殺他,我做不到。況且您身邊早有命中注定之人。身為女子所求的不過是一心人。“
嫻娘笑容裏多了苦澀,“我一生求不到一顆真心。”
安寧公主搖頭歎息,汝陽王即便此時迴頭,嫻娘也不會再要他,“貞娘在種痘宮聽說日子過得不錯,我也不得不佩服她的手段,種痘宮裏的人都把她當成了好人,不管誰安排的人,對貞娘說不出一個不好來。”
“
我說這不是給你添堵的,不說咱們之間的情分,我是真真喜歡嫣然,看得出那丫頭非表哥不嫁了,我提醒你一句,如今九皇子的生母就是借著七弟生母才被父皇寵愛,有如今的位份,曾經是她信任的人,可自從有了九弟,對七弟明眼人哪個看不出?現在父皇對她也多了一分的懷疑,才想著給七弟找個靠住的人。”
嫻娘輕輕點頭,“貞娘確實非常人所不能比,總能找出旁人的弱點,讓旁人親近她。”
“最重要是她還很小心,吃喝上都很小心。我不喜歡貞娘,但不能不佩服她,無論多困難,她總能活下去。”
“我知道公主的意思,嫣然,琪兒我都會教。”
“誰有不如自己有,他們的爭氣,爵位自然是在世子身上。”
安寧公主看嫻娘聽進去了,起身告辭離開汝陽王府,嫻娘倦怠的闔眼,“你去把王爺請來,這事得問問王爺的意思。”
“公主殿下的意思是?”
“公主想讓琪兒多注意七皇子,圍場事最容易發生意外的地方。”
汝陽王得了嫻娘的消息,很快趕到她身邊,嫻娘將方才安寧公主來訪的事情說了,重點提到了七皇子,汝陽王凝眉鎖緊,眸子裏滿是憂慮,嫻娘看見他並未狂喜或者貪婪擁立之功的心思,放心了不少,雖然他辜負了自己,但他在大事的見識上還是出類拔萃的,雖然有時會因偏心考慮不周,隻要汝陽王心擺正,沒有誰能糊弄他。
”王爺,您看這事情?”
“琪兒別無選擇。”汝陽王道:“圍場不僅考驗皇子,還會考驗群臣,如果陛下有心立七皇子,對琪兒時真心看重的,此時說這些尚早。”
嫻娘也說了她的想法,以前的話汝陽王定是不肯好好聽嫻娘的建議,但如今他因充滿智慧的嫻娘而感到幸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