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得不說,黃粱是個天生的商人,自從扶餘府擁有了遼東之後,他把眼睛投向了大海的方向。


    一直以來,扶餘府的食鹽都是從渤海國運來,路途遙遠不說,每年還要付出大筆的費用。


    如今守著遼東灣這塊寶藏,不把它充分利用起來,都對不起黃粱這個身份。


    對於黃粱,李悅有著充分的信任,雖說當初他是出於投機的心理,不過正是因為他的付出,才給扶餘府帶來了大量的錢糧。


    正是因此,黃粱需要人手的時候,李悅沒有半點的猶豫,雖然不知道他要那麽多的俘虜做什麽,不過一定不是對扶餘府有害就是了。


    依靠著這些俘虜,黃粱在海邊開辟出大量的鹽場,隨著招攬附近的漁民家眷做工,鹽場發展到現在,每天可以生產出幾千斤的食鹽。


    如今還是處於摸索階段,相信黃粱摸清其中的奧妙之後,同時擴大生產,相信每天的產量會更多的。


    即便如此,這麽的食鹽不僅滿足了扶餘府的食用, 黃粱更是打算賣到其他地方, 甚至是賺不賺錢都無所謂,主要是為了結交朋友。


    渝關, 說是一座邊關,其實用貿易中心更為貼切。


    幽州一側的城門外,已然有幾座高樓佇立,位置稍遠的地方, 還有建築正在建設。


    這裏不止是有各州府的豪商, 甚至還有附近的百姓,一個涼棚、幾張桌椅、一套茶碗,便能支起一個攤子。


    正是因為渝關的變化,讓客商和百姓都有新的謀生手段, 使得這裏日益變得重要。


    而且隨著黃粱的店鋪開張, 來自扶餘府的各種貨品也從這裏銷散出去,食鹽更是其中的一項。


    王铖,來自成德地界的客商, 自從和黃粱做過幾次交易之後,雙方交易的數量明顯增加,同時二人之間的交情也愈發加深。


    甚至最近一次,王铖向黃粱透露,隻要是在成德節度使的地界做生意,管保黃粱的平安。


    對方如此的誇口,自然讓黃粱放在心上,通過明察暗訪, 得知王铖是成德節度使的手下, 心中也就明白了幾分。


    這兩年來,王鎔的日子也不好過, 自從和幽州交惡以來, 自己的地盤越來越小,劉仁恭背靠著李克用, 不時地吞並成德, 使得他唯一的出海口都被對方占去。


    也正是因此, 為了低價購買食鹽, 王铖四處打探、終於在渝關獲得了心儀的食鹽。


    對方的價格也算公道,起碼比河東和幽州的要便宜多了, 隻是王铖比較好奇黃粱的身份。


    明明是在幽州的地界,可是價格卻比幽州其他地區低了很多, 自己旁敲側擊了幾次,也沒得到一個滿意的答案。


    不過在王铖的心裏,已經把黃粱當成了一個可以信任的合作夥伴,如果能知道他背後的勢力,那就更好不過了。


    現在的王鎔,如同坐在了火山口上,北邊是敵對的幽州,西邊雖然背靠著河東,可李克用也不過是把他當做小弟來看。


    至於南邊接壤的宣武軍節度使——朱全忠(朱溫), 更是對他虎視眈眈,大有一口將其吞並的架勢。


    在這樣的形勢之下, 王鎔急於找尋一個盟友,無論是從軍事上、還是經濟上都能給予自己一定的幫助。


    從目前的情況來看,渝關是個神秘的地方, 其背後的主人也很神秘,也不知道對方是何方神聖,可以把破破爛爛的邊關建造的如此雄偉, 不僅僅是依靠錢糧可以完成,更是需要大量的人力才行。


    渝關外麵熱鬧非凡,聽口音來看,除了幽州、成德、還有來自魏博的客商,眼看著渝關將會發展成為一個經濟重鎮了。


    ……


    時間過的飛快,眼看著植物都開始發黃,轉眼又到了秋收的時候。


    說實話,即便今年扶餘府顆粒無收,百姓們也不會有任何的擔心,自打降服了倭國,從那裏運糧食的車船就沒斷過, 各個府城哪一個不是新蓋了十幾個糧倉, 至少兩三年內不用犯愁糧食的問題。


    至於扶餘城,更是一派豐收的景象,可惜一直到現在李悅都沒能進過玉米地一次,隻能在地邊眼巴巴的看著。


    也不知是老天眷顧扶餘,還是玉米就應該生長在東北,去年作為種子的玉米,不過是比筷子長點,今年作為種田種植的玉米,竟然長到了手臂長短。


    楊禮等幾個老人,臉上滿是抑製不住的欣喜,單看這些種田的樣子,玉米就是個高產的作物。


    等到明年開始大麵積種植,東北這塊土地上,再也不用犯愁糧食的問題了。


    可惜李悅迴來的晚了,當初雖然和倭國簽訂了契約,可是為了進行實地考察,還是在那裏耽誤了很長時間。


    倭國的海岸線很長,這個時代又盛產大量的海產,挑著合適幾種魚類,李悅打算用來做成罐頭,至於用什麽封口如今也有了設想,幹脆采用軟木當成蓋子。


    隻要罐頭成功,無論是用來當做軍糧,還是用來進行販賣,都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所以等他迴來的時候,連玉米杆都已經變黃,別說是拿來煮著吃,就是燒的話、也隻會變成爆米花的。


    “我說你們幾個老家夥,那玉米都已經枯萎了,你們就使勁拽就是,完全不用當成鮮花往下摘。”


    李悅看著楊禮等人的舉動,站在地邊記得直跳腳,玉米稈早已經被砍倒了,這幾個老家夥還是一副小心翼翼的模樣,似乎是怕弄掉了一粒玉米一樣。


    “小子,用不著你在這指揮,我們幾個種的玉米、想怎麽摘就怎麽摘。”


    對方的話讓李悅氣憤,從外麵弄迴那麽多的糧食,幾個老家夥連看都不看,反倒是這些玉米,被他們當成寶貝一樣。


    就是可惜迴來的晚了,不然排骨南瓜玉米這麽一燉,好好的吃上一頓大豐收,也算是迴味一下從前的影子了。


    如今可倒好,西紅柿也沒有多少了,差不多全部都留了種子,向日葵倒是不少,實在不行炒上一鍋,用它來解解饞算了。


    想當初流鬼人還帶來了辣椒,不知道那東西被誰收起來,以後烹飪又多了一種味道,不必再用茱萸來代替了。


    今年白菜是泛濫了,自從教會了眾人醃製,這東西家家都得醃上幾大缸,這迴正好、弄點辣白菜吃吃。


    半島慢慢將被漢化,除了一個朝鮮族以外,不會再出現其他的國家,李悅下了狠心了,這個辣白菜說什麽都得寫進史書裏去,證明這東西本來就是中華大地出產的。


    溫泉被徹底的改道了,簡直成了九曲連環一樣,城外出現了一個個溫室大棚,打算借著溫泉的溫度,用來在冬天培育各種幼苗、或是種植蔬菜。


    即便是溫度不夠,憑借著官道還能運來大量的煤炭,這下扶餘城的老人們,冬天可是有了休閑的地方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我在晚唐開發東北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青桓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青桓並收藏我在晚唐開發東北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