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1 武王
諸天:我可以無限刷經驗 作者:大小豬蹄子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迴到武當山。
張三豐看到幾個徒弟平安歸來,開心。
大師兄等人看到師父以及能站起來的俞岱岩,驚喜。
歡歡樂樂,師兄弟們圍坐一桌,吃了一頓接風洗塵的團圓飯。
“玄兒,依你之見,朝廷還會出兵武當山嗎?”並沒有等來預想中的朝廷大軍,可這並不意味著人家就不來了,張三豐開口問道。
“這不好說。”
摸了摸下巴,葉玄開口道,“不過不管他們如何,我打算先出兵襄陽,打下襄陽,形成當年南宋格局。”
“以長江為天險,我們占據南方,慢慢發育,然後圖謀蜀中,靜觀中原變化。”
這是葉玄的戰略構思,之前也說過,現在正式搬上台麵。
“可現在不是當年的南宋,就算是咱們打下了襄陽,南方還有很多朝廷軍隊。”宋遠橋開口道,“一個不好,我們會遭到南北夾擊,陷入非常被動的局麵。”
“這的確是一個風險。”
葉玄喝了口酒,然後緩緩道,“不過我覺得汝陽王現在沒心思顧及南方,對於朝廷來說,對南方的掌控力本身就不夠,如今再加上明教在西北勢大,全國各地又都有起義,朝廷現在又沒了皇帝,這個時候。。。。朝廷統治者如果聰明的話應該要收斂爪牙,凝聚力量,割掉腐肉,阻止外傷蔓延,修複內傷,然後再一點點平定外亂,而不是鋪散開來,頭痛醫頭腳痛醫腳。”
“這也是我放棄殺汝陽王的一個原因,以前,隻聽傳聞,還以為他隻是個鐵血軍人,可如今親眼一觀,也是個有野心的人。”
“這樣的人,應該懂得怎麽做是對自己最有利的選擇,尤其是現在皇帝已死,他位高權重,更懂得取舍。”
“這樣的人,即便是敵人,某種程度也是有可能成為合作夥伴的。”
“當然,這隻是一種猜想,事實如何很難說,就如同這次的計劃,敵人往往會出人預料。”
看向在場眾人,葉玄開口道,“諸位師兄,你們的意見呢?”
“我同意小師弟起兵的意見。”俞蓮舟身為暗部執掌者,這些年和葉玄越走越近,可以說是最親近的了,第一個表示同意。
“今時不同往日,可今日也非往昔。”
俞蓮舟開口道,“當年郭大俠守衛襄陽,雖然不用擔心後方有敵人,可後方也沒有多強的支援,當年蒙古人的強悍遠超如今,而宋廷的羸弱無能遠不如我們萬眾一心,如今小師弟威望更是如日中天,他起義,必然豪傑雲集而來,我相信就算發生最壞的情況,我們也能擋住。”
“二師弟,別激動。”
宋遠橋擺了擺手,然後淡笑道,“我隻是在想有沒有萬全之策。”
“如今狼煙遍地,可卻還並沒有太大規模的起義,武當大規模起義必然會非常顯眼,我的意思是,能不能讓明教以及其他各大派同時起事,與我們唿應?我們現在就起兵會不會有些倉促?”
“明教好說,已經與我達成協議,其他幾大派,大師兄,峨眉我與你說過想法,剩下的估計不好搞,一個個明哲保身,未必願意當出頭鳥。”
“倒是被北方的丐幫可以搞搞,我會讓楊曦去看看,看看能不能達成一致,至於倉促與否,大師兄,其實我個人觀點其他門派都不怎麽靠譜,等他們共同舉事等來的很可能不是充足的準備而是暴露的風險。”葉玄不會因為自己武力高就自以為是,爭霸天下這種事,可不是鬧著玩的。
動輒就是無數人的身家性命!
約定時間一起幹,如果被敵人知道了具體時間或者有人心生變故,很可能會被反將,比如漢末黃巾!
“其實我們隻要起義成功,各門各派扶持的勢力恐怕也會立刻入場,都是無利不起早的家夥,見到好處,不會不動的,到時候自然而然也能幫我們分攤火力。”
這也是葉玄一定要救六大派的原因,他們未必是好隊友,可搖旗呐喊可以。
總之,葉玄的意見是立刻起義,今天睡一覺,明天就開幹。
現在正是皇位無人的政治混亂期,中央無主,對自己等人來說很有利。
“按照玄兒說的來吧!”一直沒說話的張三豐突然開口,一錘定音,“為師活了這麽多年,有一點算是看的比較明白,天下熙攘皆為利往,空口白牙結盟共同舉事,各派未必會幹的,如果幹,早就幹了。”
“而且,驅逐韃虜,恢複我漢家山河這種事,舍我其誰?”
“既然師父如此說,我等遵命。”大師兄立刻表態。
作為後方大管家,大師兄某種程度就是蕭何的角色,他點頭很重要。
“還有一個問題,武當起義,總得有個明確的領導人和口號。”莫聲穀突然開口道。
“這一點不用想了,領導人必然是小師弟,否則咱們這些人誰是那個材料?”宋遠橋立刻笑著說道,“至於口號,就用驅逐韃虜,還我河山。”
“還要再加上,人人平等,人人分地這樣的口號。”葉玄補充道。
驅逐韃虜,還我河山,這樣的口號對於中產及以上階級可以用。
可對於最底層,核心還在於平等與土地。
元朝統治最大的一個弊病就是將人分等級,漢人最低等,處處受壓榨,活的如牲畜,再有就是土地的問題,稅收高於產出,食不果腹,將這兩個口號喊出來,很多百姓都會起來反抗。
“那以什麽名義呢?”殷梨亭看向葉玄,笑道,“小師弟,你得給自己想一個頭銜。”
“我打算自號為王,就叫武王。”
葉玄不是那種故作謙虛的人,這麽多年,這些事情,全是自己一人操持起來的,如今要爆發了,他當仁不讓,“是武當的武也是武力的武,既表明我們的出身,也告知天下我的能力!”
“以武稱王。”
“這個稱號霸氣。”
聞言,張鬆溪眼前一亮。
“小師弟,那具體該怎麽做,有什麽吩咐,你就下令吧!”俞岱岩看著葉玄,心頭火熱,“可惜我如今手腳剛剛能動,否則必然衝鋒陷陣。”
“三師兄,衝鋒陷陣怎麽也輪不到您。”葉玄笑著看向支持自己的眾位師兄,然後突然嚴肅道,“師父,幾位師兄,我還想最後問一句,你們真的決定支持我幹嗎?”
“咱們真要是走出這一步,可沒有迴頭路了。”
葉玄自己不在乎,武功絕世,大不了和楊曦隱居,可大家夥拖家帶口,性質不一樣。
“小師弟,當年你剛剛接手鏢局事物的時候,為兄就說過,你隻要有這種想法,為兄定然支持。”宋遠橋笑嗬嗬道,“難道你覺得我們已經被歲月磨沒了初心?”
“我們的武功雖然遠不及你,可還我河山的心情要比你濃烈的多。”
俞蓮舟拍了拍葉玄的肩膀,淡淡道,“看得出來,小師弟你的行為更多的是來自於野心,而我們不一樣,我們是真的想要光複河山。”
“二師兄,你以後可不能這麽無禮了,以後要尊稱小師弟為武王!”殷梨亭半開玩笑道。
“六師兄,別開玩笑。”葉玄連忙說道。
“還真不是開玩笑,既然要做事,當然要立規矩,沒有規矩,不成方圓。”宋遠橋搖了搖頭,認真說道。
張三豐看到幾個徒弟平安歸來,開心。
大師兄等人看到師父以及能站起來的俞岱岩,驚喜。
歡歡樂樂,師兄弟們圍坐一桌,吃了一頓接風洗塵的團圓飯。
“玄兒,依你之見,朝廷還會出兵武當山嗎?”並沒有等來預想中的朝廷大軍,可這並不意味著人家就不來了,張三豐開口問道。
“這不好說。”
摸了摸下巴,葉玄開口道,“不過不管他們如何,我打算先出兵襄陽,打下襄陽,形成當年南宋格局。”
“以長江為天險,我們占據南方,慢慢發育,然後圖謀蜀中,靜觀中原變化。”
這是葉玄的戰略構思,之前也說過,現在正式搬上台麵。
“可現在不是當年的南宋,就算是咱們打下了襄陽,南方還有很多朝廷軍隊。”宋遠橋開口道,“一個不好,我們會遭到南北夾擊,陷入非常被動的局麵。”
“這的確是一個風險。”
葉玄喝了口酒,然後緩緩道,“不過我覺得汝陽王現在沒心思顧及南方,對於朝廷來說,對南方的掌控力本身就不夠,如今再加上明教在西北勢大,全國各地又都有起義,朝廷現在又沒了皇帝,這個時候。。。。朝廷統治者如果聰明的話應該要收斂爪牙,凝聚力量,割掉腐肉,阻止外傷蔓延,修複內傷,然後再一點點平定外亂,而不是鋪散開來,頭痛醫頭腳痛醫腳。”
“這也是我放棄殺汝陽王的一個原因,以前,隻聽傳聞,還以為他隻是個鐵血軍人,可如今親眼一觀,也是個有野心的人。”
“這樣的人,應該懂得怎麽做是對自己最有利的選擇,尤其是現在皇帝已死,他位高權重,更懂得取舍。”
“這樣的人,即便是敵人,某種程度也是有可能成為合作夥伴的。”
“當然,這隻是一種猜想,事實如何很難說,就如同這次的計劃,敵人往往會出人預料。”
看向在場眾人,葉玄開口道,“諸位師兄,你們的意見呢?”
“我同意小師弟起兵的意見。”俞蓮舟身為暗部執掌者,這些年和葉玄越走越近,可以說是最親近的了,第一個表示同意。
“今時不同往日,可今日也非往昔。”
俞蓮舟開口道,“當年郭大俠守衛襄陽,雖然不用擔心後方有敵人,可後方也沒有多強的支援,當年蒙古人的強悍遠超如今,而宋廷的羸弱無能遠不如我們萬眾一心,如今小師弟威望更是如日中天,他起義,必然豪傑雲集而來,我相信就算發生最壞的情況,我們也能擋住。”
“二師弟,別激動。”
宋遠橋擺了擺手,然後淡笑道,“我隻是在想有沒有萬全之策。”
“如今狼煙遍地,可卻還並沒有太大規模的起義,武當大規模起義必然會非常顯眼,我的意思是,能不能讓明教以及其他各大派同時起事,與我們唿應?我們現在就起兵會不會有些倉促?”
“明教好說,已經與我達成協議,其他幾大派,大師兄,峨眉我與你說過想法,剩下的估計不好搞,一個個明哲保身,未必願意當出頭鳥。”
“倒是被北方的丐幫可以搞搞,我會讓楊曦去看看,看看能不能達成一致,至於倉促與否,大師兄,其實我個人觀點其他門派都不怎麽靠譜,等他們共同舉事等來的很可能不是充足的準備而是暴露的風險。”葉玄不會因為自己武力高就自以為是,爭霸天下這種事,可不是鬧著玩的。
動輒就是無數人的身家性命!
約定時間一起幹,如果被敵人知道了具體時間或者有人心生變故,很可能會被反將,比如漢末黃巾!
“其實我們隻要起義成功,各門各派扶持的勢力恐怕也會立刻入場,都是無利不起早的家夥,見到好處,不會不動的,到時候自然而然也能幫我們分攤火力。”
這也是葉玄一定要救六大派的原因,他們未必是好隊友,可搖旗呐喊可以。
總之,葉玄的意見是立刻起義,今天睡一覺,明天就開幹。
現在正是皇位無人的政治混亂期,中央無主,對自己等人來說很有利。
“按照玄兒說的來吧!”一直沒說話的張三豐突然開口,一錘定音,“為師活了這麽多年,有一點算是看的比較明白,天下熙攘皆為利往,空口白牙結盟共同舉事,各派未必會幹的,如果幹,早就幹了。”
“而且,驅逐韃虜,恢複我漢家山河這種事,舍我其誰?”
“既然師父如此說,我等遵命。”大師兄立刻表態。
作為後方大管家,大師兄某種程度就是蕭何的角色,他點頭很重要。
“還有一個問題,武當起義,總得有個明確的領導人和口號。”莫聲穀突然開口道。
“這一點不用想了,領導人必然是小師弟,否則咱們這些人誰是那個材料?”宋遠橋立刻笑著說道,“至於口號,就用驅逐韃虜,還我河山。”
“還要再加上,人人平等,人人分地這樣的口號。”葉玄補充道。
驅逐韃虜,還我河山,這樣的口號對於中產及以上階級可以用。
可對於最底層,核心還在於平等與土地。
元朝統治最大的一個弊病就是將人分等級,漢人最低等,處處受壓榨,活的如牲畜,再有就是土地的問題,稅收高於產出,食不果腹,將這兩個口號喊出來,很多百姓都會起來反抗。
“那以什麽名義呢?”殷梨亭看向葉玄,笑道,“小師弟,你得給自己想一個頭銜。”
“我打算自號為王,就叫武王。”
葉玄不是那種故作謙虛的人,這麽多年,這些事情,全是自己一人操持起來的,如今要爆發了,他當仁不讓,“是武當的武也是武力的武,既表明我們的出身,也告知天下我的能力!”
“以武稱王。”
“這個稱號霸氣。”
聞言,張鬆溪眼前一亮。
“小師弟,那具體該怎麽做,有什麽吩咐,你就下令吧!”俞岱岩看著葉玄,心頭火熱,“可惜我如今手腳剛剛能動,否則必然衝鋒陷陣。”
“三師兄,衝鋒陷陣怎麽也輪不到您。”葉玄笑著看向支持自己的眾位師兄,然後突然嚴肅道,“師父,幾位師兄,我還想最後問一句,你們真的決定支持我幹嗎?”
“咱們真要是走出這一步,可沒有迴頭路了。”
葉玄自己不在乎,武功絕世,大不了和楊曦隱居,可大家夥拖家帶口,性質不一樣。
“小師弟,當年你剛剛接手鏢局事物的時候,為兄就說過,你隻要有這種想法,為兄定然支持。”宋遠橋笑嗬嗬道,“難道你覺得我們已經被歲月磨沒了初心?”
“我們的武功雖然遠不及你,可還我河山的心情要比你濃烈的多。”
俞蓮舟拍了拍葉玄的肩膀,淡淡道,“看得出來,小師弟你的行為更多的是來自於野心,而我們不一樣,我們是真的想要光複河山。”
“二師兄,你以後可不能這麽無禮了,以後要尊稱小師弟為武王!”殷梨亭半開玩笑道。
“六師兄,別開玩笑。”葉玄連忙說道。
“還真不是開玩笑,既然要做事,當然要立規矩,沒有規矩,不成方圓。”宋遠橋搖了搖頭,認真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