桑家村隸屬桐落縣的臨山鎮,這裏距離柳湖鎮雖然直線隻有三十幾裏路。


    雖然路並不遠,可兩鎮之間卻隔著一座大山,這條大路極其難走。


    因臨山鎮處於柳湖鎮的上遊,這也是當時桑月兒從青山河被衝到圍山寨的原因。


    記憶中桑家村是屬於臨山鎮的村子,它處於鎮的西邊。


    因為這它是臨山鎮的組成部分,所以這村子比起圍山寨來大了不少。


    村子有三百多戶人家,又分成了四個屯子。


    桑月兒家所住的屯就叫桑家屯,整個屯子裏的七十八戶人家。


    七十八戶人家中有一半的人姓桑,有一半的人姓朱。


    全程七十幾裏地,由於都是上坡行走,馬車走得很慢。


    幾人到達臨山鎮時,已是傍晚時分。


    馬車停在鎮上一座不新不舊的院子門口,劉大舅吆喝一聲馬車停下了:“到家了。”


    馬車剛停下,劉江東率先跳下馬車:“妹夫、表妹,到家了。”


    一路睡來桑月睡得有點暈暈乎乎,直到在馬車外站定,一陣輕風吹來她才清醒過。


    看著眼前的屋子,記憶漫浸了桑月的記憶。


    那木門上的陳舊痕跡,一陣熟悉感襲上了桑月的心頭。


    近鄉情怯,桑月知道這是桑月兒的鄉情在影響她,讓她心頭哽硬的,鼻兒酸酸的。


    桑月不想失態,她極力用自己的理智去控製桑月兒的感情。


    可當她看到頭發花白、眼淚汪汪與前世奶奶一樣容顏的外婆時,她也禁不住抱著老人家大哭起來:“奶…阿婆…”


    “孩子…月兒,阿婆的心肝兒,你可迴來了…”


    年近七十的劉老太太看到失而複得的唯一外孫女,更是痛哭流淚,嘴裏不停的叫著“婆的寶貝兒,你可迴來了,想死外婆了!”


    一家老小看著一老一小抱在一起,一個個抹起了眼淚。


    當年的劉家雖然條件不算很好,可唯一的姑娘嫁到桑家這大戶大族人家時,一分聘禮沒留還盡力湊了不少銀子給女兒置辦一份嫁妝,當時劉家村的人沒有一個知道這是為什麽。


    可惜桑劉氏命短,嫁進桑月才五六年就沒了,好在她那份嫁妝,保證了兩兄妹在桑家的日子沒受罪。


    隻是被劉家人寶貝在心裏的桑月兒突然失蹤,由於特殊的原因她成了劉家眾人心裏的痛,特別是這老太太。


    如今看到桑月兒平安歸來,他們一眾人讓這老太太哭個痛快。


    劉大舅畢竟不是頭一迴看到這個外甥女了,心情就平靜得多了。


    等兩人哭得差不多時,他讓自己的媳婦去扶老娘:“娘,月兒既然迴來了,以後就能常來看你了,可別哭了。一會哭腫了眼睛,月兒要難過了。”


    自己這婆婆近來因為這外甥女的失蹤病了多時,此時真不宜太過激動。


    頓時劉大舅娘也安慰著老人家:“娘,東兒爹說得對,月兒迴來了就好了,以後我們有的是相聚的時間。”


    老太太在女兒去世時就雙眼出了問題,直到桑家來說桑月兒出事,她的雙眼一哭就會有點模糊不清了。


    此時一哭,更是老眼淚花聲音哽咽:“月兒,阿婆的心肝兒…你可把阿婆給想死了…”


    桑月早知道這阿婆因為思念“自己”病了多時,見眾人勸慰她,她抱著老人家的手臂撒著嬌:“阿婆,月兒也好想您,隻是當時腦子受了點傷記不得家裏的事了…您別哭了,您要再哭,月兒也要哭了!”


    劉老太太什麽都不怕,就是怕自己這寶貝哭。


    聽了桑月的話,頓時她止住了眼淚。


    劉家原本四子一女,如今僅存兩子。


    而且子孫輩更是子多女少,劉家對女兒不似一般的人家不重視。


    對於桑月兒這一個唯一的外甥女,自然是更喜愛。


    眾人進了門,劉大舅向眾親人介紹了莊大牛的身份,頓時一個個怔在了原地…


    不能怪這時代的人看到莊大牛這高大結實的樣子呆住,畢竟當時桑月兒訂的朱家那小夥子,是個讀書人與他這模樣完全是兩個樣子。


    再說,這時代的男子也是以清俊為美,而莊大牛這模樣就是個蠻漢子形像。


    劉老爺子畢竟是當家主人,雖然他覺得這小夥子配上自己唯一的外甥女年紀大了些,可是既然已是外孫女婿了,自然也就是親人了:“既然迴來了,就在這裏多住些日子。”


    劉老爺子酷似前世的爺爺,看著他略帶威言的臉,桑月無由端生出一股親近之感。


    兩人上前與劉老爺子見過禮,隨著阿公阿婆進了屋。


    莊大牛自然發現了眾人的眼光,特別是發現劉家眾人相貌上都往清秀上走,他的臉頓時有點紅了:是不是被劉家人嫌棄了?


    “月兒,我是不是給你丟臉了?”


    聲音雖然很輕,可桑月卻聽清了。


    她迅速的掃了莊大牛一眼,朝他翻了個白眼。


    若是在以前,以桑月看男人的標準自然也是以小鮮肉為主。


    可經過了這些日子的相處,她發覺男人還是霸氣威武為好。


    劉家原本住在劉家村,因為劉大舅帶著兩個兒子專門版運山貨,家中日子過得越來越好,已經從劉家村住到了這鎮上。


    桑月剛進來時,沒注意到這屋子的結構。


    等她往裏走時,這才發現這院子不僅不小,甚至說很大。


    青磚綠瓦、紅漆門牆、青石鋪路,無一處不顯示著如今劉家的日子可以算得上是中上人家了。


    大院用一道青磚牆分成了兩個小院,兩院之間卻有一個園形的拱門。


    左邊這個是自己大舅與外公外婆住的院子,一門之隔是自己二舅一家住的院子。


    走進左院,桑月又發現院內似個四盒院式的結構,它分成四個角。


    每一個角上都是一間廂房,廂房與廂房之間與天井相聯,大天井中套小天井


    四個角上的水溝下是四個大水缸,桑月知道這結構這意味著招財進寶:肥水不流外人田。


    前廳與後廳都極大,前廳中放著不少的農械具之物,後廳就是正式大廳,中間擺著大家的神台,神台上供著的正是劉家先祖畫像。


    桑月進去的廂房正是她外公外婆住的右上廂,見莊大牛有點急促,她迴頭朝他淡淡的笑了笑,然後示意著讓他坐在了自己身邊。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山裏漢子:撿個媳婦好生娃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桅子花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桅子花並收藏山裏漢子:撿個媳婦好生娃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