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大墓中出來後,楚昀謝絕了雲瑤的邀請,沒有去洞虛觀,主要還是怕雲峰等人再次問起那畫卷的事,楚昀實在是懶得囉嗦,所以倒不如少一事。
唯一可惜的是要同雲瑤分開,他對這位前輩還是很有好感的,尤其是那寬廣的胸襟,讓人心向往之。
分別時,雲瑤免不了又語重心長的叮囑了幾句,才讓他離開,並叮囑他若是有什麽事情,隨時到洞虛觀來,楚昀一口應下。
若真是有事,就算是看在雲瑤的麵上,他也還真要去洞虛觀。
尤其是那畫卷的事也並不算完,無論今後有什麽結果,他都要告訴雲瑤一聲。
甚至雲瑤比他先想到解開謎團的方法也未可知。
他以前也聽說過傳聞,有一種空白的字畫,平日裏看不出什麽門道,一旦侵入水中,亦或者被火烤之後,就會露出畫在其上的內容來。
隻不過兩種方法楚昀試過了,似乎都不行,而且這畫卷水火不侵,明顯也注定了會是這般結果。
能被那墓主人帶在身邊的,又怎麽可能是尋常之物,其價值必然不比那血靈芝差,隻不過血靈芝沒有了人血的滋養,已經失了多半的功效,這字畫,是不是也是如此,就不得而知了。
將此事暫且壓在心中不再去想,楚昀離開廣台縣境往臨安城行去,歸心似箭。
一來是漂泊在外,確實不如在道觀裏舒服,別的不說,在道觀裏每日裏有玉蓮默默在身邊伺候著,往日裏習慣了,尚不覺得,可一旦離開了,馬上就不習慣起來,也知道了對方有多重要。
二來,也的確有些擔心,雖說蘇秒秋對馨兒態度不錯,但楚昀知道這個狐狸精可沒那麽多好相與的。
去個兩日三日倒也無事,楚昀害怕時日再久,那騷狐狸會動什麽歪腦筋,把自家丫頭給拐跑了。
畢竟那丫頭有點傻乎乎的,可不會有什麽心機。
這日,楚昀早已出了廣台縣,隻聽身後的官道上響起一陣踢踏的馬蹄聲。
扭頭看去,幾名身著青衣的男子正騎著駿馬從自己身邊飛馳而過,揚起一路的煙塵。
隱約還能聽到嬰兒的啼哭聲也隨著一閃而過。
楚昀被煙塵籠罩,心中忍不住咒罵了一句,真是一點公德心都沒有,沒看到你家道爺在路邊上走路麽!
他大袖一卷,將那煙塵吹散,一抬頭,見前麵路邊尚有幾個趕路的行人,懷中還抱著孩子,那一隊人馬也不管不顧,大喝一聲:“前麵的快閃開,休要擋了你家大爺的路!”
隨後如風般徑直從他們身邊穿過,引得孩童大哭。
楚昀眉頭下意識地皺了一下,隨後手指一彈,落在最後的那人胯下的馬突然揚蹄嘶鳴一聲,那人冷不丁地摔倒在地,爬起身來時,馬早已狂奔出去。
那男子急忙衝幾人大喊:“大哥,等等我,我、我馬沒了!”
領頭的一個白淨男子衝身邊人交代了一聲後,見一人往前追去,他自己勒住馬,將落後之人帶上,疾馳而去,隻不過臨走前,在路邊行人的身上掃了一眼。
不一會,背影就消失在道路之上。
半個時辰後,楚昀行到一處驛館旁,見有個茶館,恰值正午十分,便走進去歇腳,點了壺酒,要了兩個菜。
正吃喝時,從門外走進來一個人,身材魁梧,穿著僧衣,腦袋鋥光瓦亮,是個和尚。
楚昀抬眼一瞧,不由眼前一亮,來人他居然認識,是先前在臨安城外捉拿那對奸僧淫尼時,打過交道的和尚三德。
三德手中還抱著什麽,目光在茶館中掃了一下,目光恰好對上了楚昀,有些意外。
楚昀嗬嗬一笑,起身衝他招唿了一聲:“人生何處不相逢啊,法師,不曾想咱們竟然在這又見麵了。”
三德走到他桌前,一手行了佛禮。
“阿彌陀佛,靈運道友,咱們又見麵了,實乃緣分。”
“法師請坐。”楚昀招唿他坐下,“萍水相逢,即是有緣,難得的緣分,法師不必客氣,今日就由小道坐東。”
“讓道友破費了。”
楚昀衝那店夥計喊道:“夥計,再來壺酒,加兩盤熟食。”
三德忙道了聲佛號:“阿彌陀佛,靈運道友怕是忘了,出家人持戒在身,酒氣葷腥沾不得。”
“知道你不吃,所以我才點的。”
“……”
見三德一陣沉默,楚昀哈哈一笑,擠了擠眼:“玩笑,玩笑。”
隨後讓那店夥計上來一壺茶,兩盤素食,笑道:“法師難道不曾聽聞,酒肉穿腸過,佛祖心中留麽。”
三德品味了一番,隨後苦笑著點了點頭。
“道友此言,雖然乍聽起來似乎是無稽之談,但仔細想想……確實是無稽之談。”
楚昀差點一口酒噴出來,驚訝地看著他,隨後哈哈一笑。
“沒想到法師也是個愛說笑之人。”
他原以為三德是個不苟言笑之人,聞聽此言,對他的印象也略有改觀,看來這和尚倒沒有想象中那般悶。
他還生怕自己玩笑開的過火,那就不美了。
隨後目光移到他懷中,隻見他懷裏抱著的竟是一個正在酣睡的嬰兒,不由好奇,打趣道:“不知法師要去往何處,怎麽出門在外,還帶著個孩子,也是辛苦啊。”
“道友說笑了,這是貧僧半路救來的。”
“救來的?”
楚昀一瞬間就想起先前那幾個從官道上路過的人馬,隱約聽到的孩童哭聲,“莫不是從一群青衣刀客手中所救?”
“怎麽,靈運道友也遇到他們了?”
“從我身邊路過。”
三德和尚解釋了一番,楚昀才知曉其中緣由。
原來三德和尚路過此地,正在前麵的一個村子裏給人做法事,沒一會,就來了一行五人,身著統一製式得到青衣,一入村,就直接闖進了正在請三德做法事的張老漢家。
指名道姓要讓這家主人張老漢出來,一張口,便要他們把剛滿月的孩子交出來,而且並非是搶,而是出重金買去。
張老漢兒子早已過了而立之年,算是老來得子,家中還算有點薄資,哪裏肯答應,便說讓他去同村的某家去,那戶人家家裏人多。
說著還去找來那要過季孩子的老李家,把事情說了一遍。
唯一可惜的是要同雲瑤分開,他對這位前輩還是很有好感的,尤其是那寬廣的胸襟,讓人心向往之。
分別時,雲瑤免不了又語重心長的叮囑了幾句,才讓他離開,並叮囑他若是有什麽事情,隨時到洞虛觀來,楚昀一口應下。
若真是有事,就算是看在雲瑤的麵上,他也還真要去洞虛觀。
尤其是那畫卷的事也並不算完,無論今後有什麽結果,他都要告訴雲瑤一聲。
甚至雲瑤比他先想到解開謎團的方法也未可知。
他以前也聽說過傳聞,有一種空白的字畫,平日裏看不出什麽門道,一旦侵入水中,亦或者被火烤之後,就會露出畫在其上的內容來。
隻不過兩種方法楚昀試過了,似乎都不行,而且這畫卷水火不侵,明顯也注定了會是這般結果。
能被那墓主人帶在身邊的,又怎麽可能是尋常之物,其價值必然不比那血靈芝差,隻不過血靈芝沒有了人血的滋養,已經失了多半的功效,這字畫,是不是也是如此,就不得而知了。
將此事暫且壓在心中不再去想,楚昀離開廣台縣境往臨安城行去,歸心似箭。
一來是漂泊在外,確實不如在道觀裏舒服,別的不說,在道觀裏每日裏有玉蓮默默在身邊伺候著,往日裏習慣了,尚不覺得,可一旦離開了,馬上就不習慣起來,也知道了對方有多重要。
二來,也的確有些擔心,雖說蘇秒秋對馨兒態度不錯,但楚昀知道這個狐狸精可沒那麽多好相與的。
去個兩日三日倒也無事,楚昀害怕時日再久,那騷狐狸會動什麽歪腦筋,把自家丫頭給拐跑了。
畢竟那丫頭有點傻乎乎的,可不會有什麽心機。
這日,楚昀早已出了廣台縣,隻聽身後的官道上響起一陣踢踏的馬蹄聲。
扭頭看去,幾名身著青衣的男子正騎著駿馬從自己身邊飛馳而過,揚起一路的煙塵。
隱約還能聽到嬰兒的啼哭聲也隨著一閃而過。
楚昀被煙塵籠罩,心中忍不住咒罵了一句,真是一點公德心都沒有,沒看到你家道爺在路邊上走路麽!
他大袖一卷,將那煙塵吹散,一抬頭,見前麵路邊尚有幾個趕路的行人,懷中還抱著孩子,那一隊人馬也不管不顧,大喝一聲:“前麵的快閃開,休要擋了你家大爺的路!”
隨後如風般徑直從他們身邊穿過,引得孩童大哭。
楚昀眉頭下意識地皺了一下,隨後手指一彈,落在最後的那人胯下的馬突然揚蹄嘶鳴一聲,那人冷不丁地摔倒在地,爬起身來時,馬早已狂奔出去。
那男子急忙衝幾人大喊:“大哥,等等我,我、我馬沒了!”
領頭的一個白淨男子衝身邊人交代了一聲後,見一人往前追去,他自己勒住馬,將落後之人帶上,疾馳而去,隻不過臨走前,在路邊行人的身上掃了一眼。
不一會,背影就消失在道路之上。
半個時辰後,楚昀行到一處驛館旁,見有個茶館,恰值正午十分,便走進去歇腳,點了壺酒,要了兩個菜。
正吃喝時,從門外走進來一個人,身材魁梧,穿著僧衣,腦袋鋥光瓦亮,是個和尚。
楚昀抬眼一瞧,不由眼前一亮,來人他居然認識,是先前在臨安城外捉拿那對奸僧淫尼時,打過交道的和尚三德。
三德手中還抱著什麽,目光在茶館中掃了一下,目光恰好對上了楚昀,有些意外。
楚昀嗬嗬一笑,起身衝他招唿了一聲:“人生何處不相逢啊,法師,不曾想咱們竟然在這又見麵了。”
三德走到他桌前,一手行了佛禮。
“阿彌陀佛,靈運道友,咱們又見麵了,實乃緣分。”
“法師請坐。”楚昀招唿他坐下,“萍水相逢,即是有緣,難得的緣分,法師不必客氣,今日就由小道坐東。”
“讓道友破費了。”
楚昀衝那店夥計喊道:“夥計,再來壺酒,加兩盤熟食。”
三德忙道了聲佛號:“阿彌陀佛,靈運道友怕是忘了,出家人持戒在身,酒氣葷腥沾不得。”
“知道你不吃,所以我才點的。”
“……”
見三德一陣沉默,楚昀哈哈一笑,擠了擠眼:“玩笑,玩笑。”
隨後讓那店夥計上來一壺茶,兩盤素食,笑道:“法師難道不曾聽聞,酒肉穿腸過,佛祖心中留麽。”
三德品味了一番,隨後苦笑著點了點頭。
“道友此言,雖然乍聽起來似乎是無稽之談,但仔細想想……確實是無稽之談。”
楚昀差點一口酒噴出來,驚訝地看著他,隨後哈哈一笑。
“沒想到法師也是個愛說笑之人。”
他原以為三德是個不苟言笑之人,聞聽此言,對他的印象也略有改觀,看來這和尚倒沒有想象中那般悶。
他還生怕自己玩笑開的過火,那就不美了。
隨後目光移到他懷中,隻見他懷裏抱著的竟是一個正在酣睡的嬰兒,不由好奇,打趣道:“不知法師要去往何處,怎麽出門在外,還帶著個孩子,也是辛苦啊。”
“道友說笑了,這是貧僧半路救來的。”
“救來的?”
楚昀一瞬間就想起先前那幾個從官道上路過的人馬,隱約聽到的孩童哭聲,“莫不是從一群青衣刀客手中所救?”
“怎麽,靈運道友也遇到他們了?”
“從我身邊路過。”
三德和尚解釋了一番,楚昀才知曉其中緣由。
原來三德和尚路過此地,正在前麵的一個村子裏給人做法事,沒一會,就來了一行五人,身著統一製式得到青衣,一入村,就直接闖進了正在請三德做法事的張老漢家。
指名道姓要讓這家主人張老漢出來,一張口,便要他們把剛滿月的孩子交出來,而且並非是搶,而是出重金買去。
張老漢兒子早已過了而立之年,算是老來得子,家中還算有點薄資,哪裏肯答應,便說讓他去同村的某家去,那戶人家家裏人多。
說著還去找來那要過季孩子的老李家,把事情說了一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