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套一句老話,輕鬆快活的日子總過得特別快。
就在竇漪房還美滋滋地沉浸在驪山的逍遙日子裏的時候,未央宮傳來一道八百裏加急信函,呂後下令要張嫣火速迴宮,即日啟程。
原因?信件中隻字未提!
三言兩語、反反複複隻傳達了一個命令——皇後必須馬上迴宮!
呂後親下的懿旨,眾人豈敢怠慢,七手八腳地把能收拾的東西都收拾起來,頭也不迴地扯著張嫣就往長安城奔馳而去。
直覺告訴竇漪房,其中必有隱情。奈何,無論她如何旁敲側擊向宮裏的信官使令打探好幾次,卻均一無所獲。這個宮裏派來的信官使令的嘴巴就像被人用針線縫起來一樣,一個字都撬不出來。
這讓竇漪房更加確定,宮裏一定出事了!
當張嫣迴到未央宮的下一刻,常滿就已經做好了準備,使人用最快的速度將皇後朝服套在張嫣的身上,拂塵一擺,端莊秀美的皇後娘娘在宮人們的簇擁下擺駕長樂宮。
竇漪房跟在張嫣之後,表麵上低頭乖順地追隨著眾人的腳步,暗中卻不時偷偷抬頭,打探一下周圍的情況。
分側左右、擁護張嫣前行的宮人們個個長發高束,服飾端麗,均是正式的宮儀打扮。再看看常滿,神情嚴肅,目光凜然,比往常更多了幾分威嚴。看來事情非同小可,大家才會如此慎重。
竇漪房縱然心中滿腹疑問,亦不敢輕易多言。
他們在常滿的帶領下,陪著張嫣很快就來到了長樂宮。肅穆奢華的長樂宮內一片沉寂,氣氛低沉,空氣中莫名有種難言的窒息感,讓人有點透不過氣來。
竇漪房與其餘的宮人們在宮門前被攔了下來,張嫣獨自一人在常滿的帶領下進了皇上的寢宮,接著從申時一直到戌時,長樂宮內仍是一片靜悄悄的,半點動靜都沒有。
竇漪房有些耐不住了,好奇的眼珠子偷偷在周圍轉了一圈又一圈,發現周圍的麵孔竟都有點陌生,心裏知曉呂後肯定在她們離開的這段時間裏做了一係列的安排,將皇上身邊的人換了一遍,全換上自己的線眼。
可憐的皇帝身邊連個可以說話的人都沒有,說什麽親政,恐怕連走多少步,吃幾口飯都在呂後的掌握之中。
竇漪房輕歎搖頭,呂後在宮中的勢力又上升到一個層次了!
這時,宮門外一個瘦小熟悉的身影晃了一下,朝她作了個手勢,竇漪房馬上了然,眼珠子極快地轉了一圈,捂住肚子可憐兮兮地對掌事太監請示道:“好公公,奴婢肚子痛,想去……想去方便方便。”
掌事太監鄙夷地掃了她一眼,認出是曾經侍奉在呂後身邊的恭使宮人,算算時間他們也確實在這裏守了好一段時間了。於是,沒有多加阻撓,甩了甩手,隨口道了聲:“去去去……快去快迴,娘娘進去已經好些時間了,搞不好很快就會出來。可別誤了主子的事。”
“諾!諾!”竇漪房哈著腰賠笑,轉身疾步而去。
嬌小的身子在宮門外一轉一拐,輕巧地轉到某個不起眼的角落裏,順利找到剛才那抹熟悉的身影。
“好你個常喜,本姑娘上驪山以後一個字也不給我捎來,把我忘了是不是?哪兒學來的人走茶涼!”竇漪房毫不客氣地反手拍了他腦袋一下,輕聲嬌嗔,順道把身子往牆角擠了擠,把自己好好藏了起來。
常喜苦著臉否認:“冤枉啊,丫頭,我在宮裏也是苦得嘰哩吧啦的,別提有多可憐了。”
竇漪房挑挑眉,往長樂宮指了指,道:“跟這兒有關?”她問的是惠帝,也是呂後。
常喜低垂著腦袋,可憐巴巴地點頭,“宮裏準備出大事了!”
“這是怎麽一迴事?快快道來!”
常喜歎了一口氣,低聲道:“半個月前,皇上半夜突然發病,昏倒在長樂宮內。太後娘娘暗中把消息封鎖起來,對外宣稱陛下隻是風寒未愈,不便出宮處理政務,更順理成章地把政事都攬了下來。”
惠帝身體不好,呂後把持朝政,在未央宮也不是什麽新聞,但急召張嫣迴宮的懿旨怎麽會等到現在才下來?莫非……
“陛下是否……有性命之虞?”竇漪房頓了頓,做了最大膽的猜測。
“還真是什麽都瞞不過你的眼睛。”常喜點頭,眸色黯然無光,說話的語氣謹慎得很:“皇帝陛下的身體你也是知道的,時好時壞,總不見好轉。太後娘娘偷偷把之前貶謫的齊霖齊太醫給召了過來,費盡心思,針藥齊施,陛下的病情才稍稍好了一點。未料,前天夜裏,陛下突然抽搐痙攣,口吐白沫,昏迷了大半天還醒不過來。太後擔心萬一皇上熬不過去的話……”
竇漪房這下明白了,呂後當初是因為憐惜齊霖的醫術才沒有殺人滅口,為的就是今天這一步棋吧。齊霖的舌根已經被挑斷,有口難言,是最能守住秘密的人,再加之他醫者父母心的性格,定然不會因為心懷怨憤而對患者棄而不顧的。
另一方麵,惠帝身體到了今天這個地步,太子劉恭尚在繈褓之中,此時此刻,於情於理,張嫣都必須以皇後的姿態坐鎮後宮,才能確保呂氏地位的穩固。
常喜繼續說道:“太後娘娘已經下了懿旨,禁止所有諸侯王出入未央宮,呂產和呂祿兩位將軍帶著南北二軍加緊長安城的的巡邏工作,而宮中的守衛則由郎中令審大人親自掌控,外人不得違之。”
呂後的布局滴水不漏,後宮、朝堂、軍/權全在她的股掌之內。
常喜忽然頓了頓,聲音壓低了些,“我聽說皇上拒絕進藥了。”
“什麽?!”竇漪房大吃一驚,生死一線之間,惠帝竟然……
“這是我去給叔父送換洗衣物的時候偷偷打探到的。皇上躺在病榻上,死活不肯喝藥,太後娘娘如何軟硬兼施,皇上就像吃了秤砣鐵了心一樣,怎麽也不肯喝藥。”
“你可有打探到皇上這樣做的原因?”惠帝雖然病得很重,但心境一向清明,竇漪房相信他這麽做肯定有他的道理。
常喜無奈地搖搖頭,惠帝性命堪虞一事,呂後守得密不透風,他也是趁為常滿跑腿的機會打探到一點點信息的,再詳細的情況就真的沒有辦法了。
“不知道也無妨,有時候知道得太多真的不是一件好事。喜子,現在是宮中的非常時候,你萬事小心謹慎,常公公讓你做什麽就做什麽,別多問,也別多幹,咱們見一步走一步吧。”
常喜點點頭,總算有了點安慰:“丫頭,還好你迴來了,要不然我還不知道該怎麽辦呢?”
狗腿喜手上的消息雖多,可怎麽消化這些消息還得依靠百麵玲瓏的竇丫頭!
謝天謝地,她總算迴來了!常喜的心不覺安定了些。
竇漪房揉了揉他的腦袋,像安慰寵物小狗一樣笑了笑:“本姑娘義氣幹腸,不會棄友不顧的!”
狗腿喜:汪汪……
偌大的長樂宮內,隻有寥寥數人,呂後、常滿、齊霖、張嫣,全圍在惠帝病榻四周,神情各異,心思各有不同。
惠帝忽地一口氣順不過來,胸腔快速上下起伏,激烈地咳嗽起來。呂後急切上前,憂慮之色凝於長眉之間,額上的白發似乎也多了起來。
“母後……朕的請求您答應了嗎?”惠帝艱難而緩慢地說著,每一個字都是體力的透支。
呂後臉色一緊,緊抿的唇線寫著左右為難。
常滿和齊霖對視一眼,同時轉向呂後,眼神裏有懇求、有期盼、也有敬畏。張嫣隻敢呆愣地站在原地,眼裏凝著水光,差一點又要哭出來了。
“母後……”惠帝的聲音加重了半分,氣更喘不上來,仿佛下一刻就要倒下一樣。
常滿硬著頭皮上前小半步,彎著腰細聲勸道:“娘娘,陛下仁懷天下,此旨一下,天下惠澤,積德積福。奴才相信,上天感懷陛下之意,定會保佑陛下身體安康,壽澤延綿。”
呂後的眼神閃爍了一下,眼底藏著幾種不同的情緒在湧動……
“一切就按陛下的意思辦吧。”呂後最終還是妥協了。
眾人臉色一鬆,麵露喜色,惠帝像鬆了一口氣似的,身子一下子軟了下來,清俊的眉目舒展開來,恢複以往的和善之色。
齊霖趕緊捧著湯藥奉到惠帝跟前,呂後從後扶起兒子,配合齊霖的動作小心翼翼地將準備好的藥汁喂入惠帝的嘴裏。得到了呂後的答複以後,惠帝不再抗拒,非常配合地張開嘴,緩緩地一口口將救命的湯藥吞進肚子裏。
呂後眉頭終於平順了下來,露出欣慰的微笑。
當日,呂後偕同皇後張嫣之名頒下懿旨——後宮充盈,帝後兩情相諧,散葉開枝,恭盡宗親之孝矣。今天子懷仁,不忍天下骨肉相離,二後感同身受,特赦遣宮人千名迴鄉盡孝,父母子女皆可共享天倫。
懿旨一下,整個未央宮都沸騰起來了!
多少年,多少年的期盼,終於等到了盡頭!入宮為奴的宮人們終於等到迴鄉的一天!
竇漪房心跳如雷,簡直不敢相信這個事實!
套一句老話,輕鬆快活的日子總過得特別快。
就在竇漪房還美滋滋地沉浸在驪山的逍遙日子裏的時候,未央宮傳來一道八百裏加急信函,呂後下令要張嫣火速迴宮,即日啟程。
原因?信件中隻字未提!
三言兩語、反反複複隻傳達了一個命令——皇後必須馬上迴宮!
呂後親下的懿旨,眾人豈敢怠慢,七手八腳地把能收拾的東西都收拾起來,頭也不迴地扯著張嫣就往長安城奔馳而去。
直覺告訴竇漪房,其中必有隱情。奈何,無論她如何旁敲側擊向宮裏的信官使令打探好幾次,卻均一無所獲。這個宮裏派來的信官使令的嘴巴就像被人用針線縫起來一樣,一個字都撬不出來。
這讓竇漪房更加確定,宮裏一定出事了!
當張嫣迴到未央宮的下一刻,常滿就已經做好了準備,使人用最快的速度將皇後朝服套在張嫣的身上,拂塵一擺,端莊秀美的皇後娘娘在宮人們的簇擁下擺駕長樂宮。
竇漪房跟在張嫣之後,表麵上低頭乖順地追隨著眾人的腳步,暗中卻不時偷偷抬頭,打探一下周圍的情況。
分側左右、擁護張嫣前行的宮人們個個長發高束,服飾端麗,均是正式的宮儀打扮。再看看常滿,神情嚴肅,目光凜然,比往常更多了幾分威嚴。看來事情非同小可,大家才會如此慎重。
竇漪房縱然心中滿腹疑問,亦不敢輕易多言。
他們在常滿的帶領下,陪著張嫣很快就來到了長樂宮。肅穆奢華的長樂宮內一片沉寂,氣氛低沉,空氣中莫名有種難言的窒息感,讓人有點透不過氣來。
竇漪房與其餘的宮人們在宮門前被攔了下來,張嫣獨自一人在常滿的帶領下進了皇上的寢宮,接著從申時一直到戌時,長樂宮內仍是一片靜悄悄的,半點動靜都沒有。
竇漪房有些耐不住了,好奇的眼珠子偷偷在周圍轉了一圈又一圈,發現周圍的麵孔竟都有點陌生,心裏知曉呂後肯定在她們離開的這段時間裏做了一係列的安排,將皇上身邊的人換了一遍,全換上自己的線眼。
可憐的皇帝身邊連個可以說話的人都沒有,說什麽親政,恐怕連走多少步,吃幾口飯都在呂後的掌握之中。
竇漪房輕歎搖頭,呂後在宮中的勢力又上升到一個層次了!
這時,宮門外一個瘦小熟悉的身影晃了一下,朝她作了個手勢,竇漪房馬上了然,眼珠子極快地轉了一圈,捂住肚子可憐兮兮地對掌事太監請示道:“好公公,奴婢肚子痛,想去……想去方便方便。”
掌事太監鄙夷地掃了她一眼,認出是曾經侍奉在呂後身邊的恭使宮人,算算時間他們也確實在這裏守了好一段時間了。於是,沒有多加阻撓,甩了甩手,隨口道了聲:“去去去……快去快迴,娘娘進去已經好些時間了,搞不好很快就會出來。可別誤了主子的事。”
“諾!諾!”竇漪房哈著腰賠笑,轉身疾步而去。
嬌小的身子在宮門外一轉一拐,輕巧地轉到某個不起眼的角落裏,順利找到剛才那抹熟悉的身影。
“好你個常喜,本姑娘上驪山以後一個字也不給我捎來,把我忘了是不是?哪兒學來的人走茶涼!”竇漪房毫不客氣地反手拍了他腦袋一下,輕聲嬌嗔,順道把身子往牆角擠了擠,把自己好好藏了起來。
常喜苦著臉否認:“冤枉啊,丫頭,我在宮裏也是苦得嘰哩吧啦的,別提有多可憐了。”
竇漪房挑挑眉,往長樂宮指了指,道:“跟這兒有關?”她問的是惠帝,也是呂後。
常喜低垂著腦袋,可憐巴巴地點頭,“宮裏準備出大事了!”
“這是怎麽一迴事?快快道來!”
常喜歎了一口氣,低聲道:“半個月前,皇上半夜突然發病,昏倒在長樂宮內。太後娘娘暗中把消息封鎖起來,對外宣稱陛下隻是風寒未愈,不便出宮處理政務,更順理成章地把政事都攬了下來。”
惠帝身體不好,呂後把持朝政,在未央宮也不是什麽新聞,但急召張嫣迴宮的懿旨怎麽會等到現在才下來?莫非……
“陛下是否……有性命之虞?”竇漪房頓了頓,做了最大膽的猜測。
“還真是什麽都瞞不過你的眼睛。”常喜點頭,眸色黯然無光,說話的語氣謹慎得很:“皇帝陛下的身體你也是知道的,時好時壞,總不見好轉。太後娘娘偷偷把之前貶謫的齊霖齊太醫給召了過來,費盡心思,針藥齊施,陛下的病情才稍稍好了一點。未料,前天夜裏,陛下突然抽搐痙攣,口吐白沫,昏迷了大半天還醒不過來。太後擔心萬一皇上熬不過去的話……”
竇漪房這下明白了,呂後當初是因為憐惜齊霖的醫術才沒有殺人滅口,為的就是今天這一步棋吧。齊霖的舌根已經被挑斷,有口難言,是最能守住秘密的人,再加之他醫者父母心的性格,定然不會因為心懷怨憤而對患者棄而不顧的。
另一方麵,惠帝身體到了今天這個地步,太子劉恭尚在繈褓之中,此時此刻,於情於理,張嫣都必須以皇後的姿態坐鎮後宮,才能確保呂氏地位的穩固。
常喜繼續說道:“太後娘娘已經下了懿旨,禁止所有諸侯王出入未央宮,呂產和呂祿兩位將軍帶著南北二軍加緊長安城的的巡邏工作,而宮中的守衛則由郎中令審大人親自掌控,外人不得違之。”
呂後的布局滴水不漏,後宮、朝堂、軍/權全在她的股掌之內。
常喜忽然頓了頓,聲音壓低了些,“我聽說皇上拒絕進藥了。”
“什麽?!”竇漪房大吃一驚,生死一線之間,惠帝竟然……
“這是我去給叔父送換洗衣物的時候偷偷打探到的。皇上躺在病榻上,死活不肯喝藥,太後娘娘如何軟硬兼施,皇上就像吃了秤砣鐵了心一樣,怎麽也不肯喝藥。”
“你可有打探到皇上這樣做的原因?”惠帝雖然病得很重,但心境一向清明,竇漪房相信他這麽做肯定有他的道理。
常喜無奈地搖搖頭,惠帝性命堪虞一事,呂後守得密不透風,他也是趁為常滿跑腿的機會打探到一點點信息的,再詳細的情況就真的沒有辦法了。
“不知道也無妨,有時候知道得太多真的不是一件好事。喜子,現在是宮中的非常時候,你萬事小心謹慎,常公公讓你做什麽就做什麽,別多問,也別多幹,咱們見一步走一步吧。”
常喜點點頭,總算有了點安慰:“丫頭,還好你迴來了,要不然我還不知道該怎麽辦呢?”
狗腿喜手上的消息雖多,可怎麽消化這些消息還得依靠百麵玲瓏的竇丫頭!
謝天謝地,她總算迴來了!常喜的心不覺安定了些。
竇漪房揉了揉他的腦袋,像安慰寵物小狗一樣笑了笑:“本姑娘義氣幹腸,不會棄友不顧的!”
狗腿喜:汪汪……
偌大的長樂宮內,隻有寥寥數人,呂後、常滿、齊霖、張嫣,全圍在惠帝病榻四周,神情各異,心思各有不同。
惠帝忽地一口氣順不過來,胸腔快速上下起伏,激烈地咳嗽起來。呂後急切上前,憂慮之色凝於長眉之間,額上的白發似乎也多了起來。
“母後……朕的請求您答應了嗎?”惠帝艱難而緩慢地說著,每一個字都是體力的透支。
呂後臉色一緊,緊抿的唇線寫著左右為難。
常滿和齊霖對視一眼,同時轉向呂後,眼神裏有懇求、有期盼、也有敬畏。張嫣隻敢呆愣地站在原地,眼裏凝著水光,差一點又要哭出來了。
“母後……”惠帝的聲音加重了半分,氣更喘不上來,仿佛下一刻就要倒下一樣。
常滿硬著頭皮上前小半步,彎著腰細聲勸道:“娘娘,陛下仁懷天下,此旨一下,天下惠澤,積德積福。奴才相信,上天感懷陛下之意,定會保佑陛下身體安康,壽澤延綿。”
呂後的眼神閃爍了一下,眼底藏著幾種不同的情緒在湧動……
“一切就按陛下的意思辦吧。”呂後最終還是妥協了。
眾人臉色一鬆,麵露喜色,惠帝像鬆了一口氣似的,身子一下子軟了下來,清俊的眉目舒展開來,恢複以往的和善之色。
齊霖趕緊捧著湯藥奉到惠帝跟前,呂後從後扶起兒子,配合齊霖的動作小心翼翼地將準備好的藥汁喂入惠帝的嘴裏。得到了呂後的答複以後,惠帝不再抗拒,非常配合地張開嘴,緩緩地一口口將救命的湯藥吞進肚子裏。
呂後眉頭終於平順了下來,露出欣慰的微笑。
當日,呂後偕同皇後張嫣之名頒下懿旨——後宮充盈,帝後兩情相諧,散葉開枝,恭盡宗親之孝矣。今天子懷仁,不忍天下骨肉相離,二後感同身受,特赦遣宮人千名迴鄉盡孝,父母子女皆可共享天倫。
懿旨一下,整個未央宮都沸騰起來了!
多少年,多少年的期盼,終於等到了盡頭!入宮為奴的宮人們終於等到迴鄉的一天!
竇漪房心跳如雷,簡直不敢相信這個事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