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殿之中,酒宴正酣,處處衣香鬢影,燈火通明,熱鬧非凡。未央宮的男女主人惠帝和皇後張嫣在酒宴中忙於招唿眾多前來道賀的朝臣和諸侯王,反觀此刻的後宮掖庭卻是一片祥和,在冬夜中沁出微涼的安寧。
椒房裏,柔光滿溢,暖香撲鼻,熏出醉人的氣息。呂後安坐在軟塌上,逗弄著懷中似睡非睡的小皇子,嘴角邊上噙著溫柔的笑意,彎彎的眉角柔和了嚴厲的五官。
喝飽奶的小劉恭半眯著眼睛,長長的睫毛好像兩把扇子輕輕顫抖,在柔和的燈光下灑落一弧淡淡的陰影,樣子趣致可愛,惹人喜愛。
秦嬤嬤一臉諂媚地奉迎道:“看來太子殿下很喜歡太後娘娘呢。隻要娘娘您一抱他,就馬上不哭不鬧地睡著了。您看,嘴角還帶著笑呢。”
呂後睨了她一眼,語氣平淡地問了一句:“太子平時哭鬧得很厲害嗎?”
秦嬤嬤臉色一白,差點咬上自己的舌頭。原想在呂後麵前拍拍馬屁,沒想到竟變成了拿石頭砸自己的腿。要是如實迴答,肯定就踩中了呂後的痛處,明擺出小太子和皇後之間極不和諧的關係。但如果說的是假話,以呂後陰晴不定的性格,結局看不出是賞是罰。
真是一時不慎,馬屁拍到老虎的屁股上了!
秦嬤嬤支支吾吾地迴道:“沒……呃,太子性格柔靜,沒有經常哭鬧。”
然而,這話聽起來一點說服力都沒有!小劉恭出生不過百日,隻是個隻懂吃喝拉撒,睡飽就哭,哭飽就睡的嬰孩,如何看得出來性格柔靜。
呂後的眉頭蹙了一下,嘴角稍稍往下拉,眼裏淬出幾分冰冷:“本宮問你太子平日裏到底有沒有經常哭鬧,你說三道四地在胡謅些什麽?!難道就不會‘如實稟告’這四個字怎麽寫嗎?”
呂後在後宮和朝廷上打滾了這麽多年,什麽鬼話人話沒有聽過,平生最恨的就是這種假意奉承的話。秦嬤嬤這點沒有技巧的馬屁功夫,又怎麽會逃得過她的銳眼?!
常滿深諳呂後的性格,當然明白呂後要的是真實的情報,而不是刻意奉迎的假話。於是便上前半步,打起圓場來:“啟稟娘娘,奴才聽說太子殿下雖然早晚皆有啼哭,但聲如洪鍾,龍吟虎吼,此乃體強氣足,虎體強壯的表現。”
這話聽起來顯然順耳多了,但呂後也不是這麽容易就被忽悠過去的人。
她繼續問道:“那皇後有否常來探視太子?”
“這個……迴娘娘的話,皇後年紀還小,不擅照料嬰孩之法,有時候小太子哭得厲害,皇後娘娘就有點、呃……不知所措了。所以,沒有……沒有常來。”秦嬤嬤斷斷續續地把話說完,隻敢避重就輕地將真相告知呂後。
其實,張嫣到現在還未能走出清蓮難產生子的陰影,每次看到小劉恭就好像見鬼似的,怎麽可能經常到椒房探視或是照料太子呢?
呂後臉色一黯,眉宇間透出隱忍的慍怒,手臂陡然一緊,惹得小劉恭不舒適地扭了幾下,發出幾聲嚶嚶哼哼的抗議,眼看就要哭起來了。
常滿識趣地向秦嬤嬤打了個眼色,讓她接過嬰孩,柔聲安撫下來。幸虧他們反應及時,小劉恭隻是輕微的扭了幾下,很快就安靜下來,並沒有像平常那樣大聲哭鬧起來。否則的話,估計呂後又要找人開刀,下令責罰了。
誰都知道,呂後平生最厭哭聲,即使小孩子的哭聲也會輕易引起她的厭煩。
這時,宮門外的小黃門太監輕步而入,在常滿耳邊說了幾句,而又輕輕地退下了。整個過程快速而安靜,可見都是常滿平日裏教導有方的結果。
常滿躬身向呂後請示道:“啟稟娘娘,門外代王妃呂姝求見。”
“哦?”呂後挑起長眉,心裏倒有些好奇了。呂姝平時對自己既敬又怕,如非晨昏定省又或者是下旨召見的話,她是很少會主動前來覲見的。今日突然深夜來訪,讓她不禁感到奇怪。
“宣!”呂後斂了斂宮服,很快就恢複往日威儀的姿態,端坐在軟塌上,等待呂姝覲見。
“諾!”常滿站直了身子,揚起拂塵,高聲響亮地宣道:“恭迎代王妃呂氏覲見。”
“恭迎代王妃呂氏覲見……”門外的小黃門太監把話又重複了一遍。話音一落,呂姝便提著宮裙,蓮足款款地步入椒房,流暢優雅地行了個宮禮,盡顯皇室端莊的儀態。
落落大方,儀態萬千,呂後暗想,如果張嫣能有她三分,自己就可以少操一點心了。
“這麽晚了,姝兒不迴宮休息,跑到這裏來求見本宮,是為何故?”
呂姝柔聲迴道:“適才在酒宴中,姝兒跟皇後娘娘交談了數句,發現娘娘的神情不是很好,心神不寧,情緒不安。姝兒想起自己初為人母的時候,也曾經有過這種手足無措的時期,幸得府中乳娘曲娘提議讓姝兒到郊外行宮靜養數月,才慢慢好轉起來。也多虧了那段時日,姝兒才逐漸掌握了一些育兒之道,與苾兒的關係漸漸親近了起來。”
常滿眼珠子一轉,很快就明白了呂姝的意思,接著說道:“王妃娘娘所言極是。皇後娘娘第一次為人母,心中難免不安。皇宮裏人多口雜,陛下和太後娘娘政事繁忙,每天出入宮門者絡繹不絕,皇後留在長樂宮中確實很難靜心休養。”
呂後沉吟半晌,也讀懂了常滿言語中隱晦之意,並且對他說說的話十分認同。說實在的,張嫣對小太子的反抗情緒一天不緩和,她想要的”母子共榮“的假象是很難實現的。再說,現在出入長樂宮的人那麽多,萬一有誰看出了什麽端倪,那她花盡心思所布的局豈不一擊即破?!
她是絕對不會允許這樣的事情發生的!
“姝兒的意思是?”
“驪山行宮距離未央宮隻有數十裏之遙,而且山清水秀,溫泉水暖,正是冬季休養的好地方。太後娘娘大可讓秦嬤嬤等貼心的宮人陪同皇後娘娘一同前往,遠離煩囂的未央宮,好好地靜養數月。姝兒相信,用不了多少時間,皇後娘娘的心病定能不藥而愈。”
呂後闔上眼,仔細地推敲了下呂姝的話。
先前與匈奴和親的事情一波三折,好不容易才平複下來,那邊廂,齊王劉肥的長子劉襄就趁著到長安來道賀的機會,在惠帝麵前提出要把父親接迴封地的請求。
她把劉肥軟禁在未央宮,為的就是要牽絆劉襄勢力的擴張。如今劉襄借著自己在齊國羽翼已豐,竟鬥膽在她麵前提出這樣的要求,顯然已經有了蔑視呂氏勢力之心。奈何惠帝愛兄情切,三言兩語之下就動了惻隱之心,恐怕過不了多久,就會心軟應承劉襄的請求。
劉肥一旦迴國,劉襄肯定會乘勝追擊,大定軍心,積極籠絡齊國臣民之心。到時,隻怕會威脅到惠帝的統治地位。
在還沒有想到辦法削弱劉襄的勢力之前,她沒有過多的精力去照顧不成器的張嫣。或許,找個冠冕堂皇的理由,先把人安頓好,全力應付蠢蠢欲動的齊國,也不失為一個上上之策。
呂姝見呂後久久不語,緊接著又道:“姝兒還記得自己剛剛生下苾兒的時候,身體同樣不大好,奶/水不多,讓太醫看了幾次都沒有改善,著實苦惱了好一段時間。後來,移居到郊外行宮之後,心情隨著環境的轉變而豁然開朗,哺乳的事情也順暢了起來。方才姝兒悄聲跟皇後娘娘問起哺乳一事的時候,娘娘竟受驚失措起來,還狼狽地倒翻了身邊的金盞。故此,姝兒猜想,皇後娘娘或許也有同樣難以啟齒的苦惱,才壯著膽子打擾太後娘娘休息,希望能為皇後和太後兩位娘娘分憂。”
呂姝輕巧的幾句話,點醒了呂後一個問題——張嫣是把孩子“生”下來,但根本就不能哺乳!甚至有可能連她自己也不知道這究竟是怎麽一迴事!後宮之內,女眷甚多,就算是沒有生育過的宮人,也會知曉產後哺乳等事情,她們知道的比張嫣多得多了!
宮中人多口雜,難保不會出現第二個、第三個像呂姝一樣有同樣疑問的人!
張嫣單純而無知,根本就不懂得如何應對一些別有用心的人。萬一被有心人借題發揮、或者猜曉了什麽,放任一無所知的張嫣在皇宮中實在太過冒險!
看來,張嫣必須迴避一下,等過了這段時間再說!
一想到這,呂後嘴角微翹,故意露出幾分欣慰的笑容,“難得姝兒對皇後如此關懷,妯娌之間,感情融洽,本宮深感欣慰啊。”
“皇後娘娘純真善良,姝兒能有幸與娘娘成為姑嫂,這是姝兒的福分。”呂姝莞爾一笑,說得十分誠懇。
呂後點點頭,對常滿吩咐道:“一切就按代王妃的意思去辦吧。通知內務府和奉承司,就說皇後產後身體不適,宜到清幽之地靜養。如今冰寒將至,驪山溫泉水暖,正為適合之所。就讓長樂宮的女官們陪著皇後去那邊靜養一段時間吧。”
“諾!”常滿馬上應令,接著謹慎地問道:“敢問娘娘,小太子是否也跟著皇後到驪山去呢?”
呂後頓了頓,道:“不用了,小太子年紀太小,不宜舟車勞頓,留在椒房裏由本宮照顧就行了。”
小劉恭是呂後千辛萬苦、好不容易才盼來的嫡子,怎舍得讓他離開自己呢?再說,她早就下定了決心,要全力負責起太子的培養和教育,她是絕不會讓小劉恭離開自己身邊半步的。
呂後的話剛剛說完,呂姝眼底的笑意又多了幾分,馬上接口道:“姝兒聽說長樂宮的竇丫頭還有琴嫿,都是心思細密、善解人意的好姑娘,和皇後娘娘的關係也是極好的。太後娘娘不如就讓她們都跟著去吧。”
呂後鳳目偏轉,意味深長地看了她一眼,笑著道:“你對竇漪房那個丫頭還挺上心的。”
呂姝怔了一下,慌忙中很快就定下了心神,“姝兒隻是想為皇後分憂,沒有別的用意。”
呂後甩甩手,一臉滿不在乎的樣子,“這是你的家事,本宮不想插手。既然你都開口想讓竇丫頭跟著皇後去驪山,那就讓她跟著去吧,也沒什麽大不了的。”
呂後的意思很簡單,你自己的夫君自己想辦法去管,可別想在她麵前意圖耍什麽花樣,企圖控製她堂堂大漢太後的一言一行。
呂姝側身福了福,順從地迴道:“謝娘娘。”
既然煩心的事情都有了方向,呂後也沒了思索的意思,抬起手揉了揉有點發疼的太陽穴。常滿和呂姝不敢多擾,躬身請退,並讓秦嬤嬤抱著小劉恭一起退了出去,方便呂後就寢。
呂姝有禮地和常滿家常了兩句之後,便在女侍們的陪伴下轉身迴宮了。就在快迴到金華宮的路上,本該在椒房內伺候太子入睡的秦嬤嬤竟出現在宮道上。
然而,呂姝卻完全沒有什麽驚訝的反應,相反露出了一絲理所當然的微笑。
“代王妃的恩典,老奴在此謝過。”秦嬤嬤向呂姝躬身行了個大禮。
“舉手之勞,何足掛齒?嬤嬤言重了。”不管在什麽時候,呂姝總保持著溫聲細語的態度,讓人看著順心,聽著順耳。
“想我秦氏在奉常司當了差這麽多年,好不容易盼來太後的青睞,將照顧太子和皇後的重責付托於我。那姓竇的小丫頭竟敢巧言令色,蒙蔽皇後,爭寵生嬌,真是氣煞老奴。這次要不是王妃娘娘幫忙把她支走,隻怕連照顧小太子的職責都會被她搶了過去。”
“那姓竇的最擅長的就是這些欺下瞞上的行徑,人前裝得乖巧玲瓏,人後暗中使陰牟利,本宮也是看不過眼,才會出手相助的。”
秦嬤嬤咬著牙,道:“可不是,你看她那副狐媚樣,看了就讓人作嘔!”
“嬤嬤盡管放心,皇後雖然無知,但太後娘娘心如明鏡,絕不會錯待你的。隻要把皇後和太子暫時分開,嬤嬤就有機會鞏固太後對你的信任。日後太子長大成人,定不會虧待一路陪伴他成長的老嬤嬤的。”
“嗬嗬……這一切都是代王妃的恩賜啊!日後老奴若能榮華富貴,定然不忘代王妃相助之恩。”
呂姝掩嘴低笑,“那本宮就先謝過嬤嬤了。不過……本宮拜托嬤嬤的那件事……”說著,眸光閃過一抹陰冷之色。
“王妃娘娘請放心,老奴一切都安排好了。這一次,那姓竇的丫頭肯定逃不了的。”
呂姝淡淡地笑了,嬌美的笑容竟讓人莫名地感到心寒……
椒房裏,柔光滿溢,暖香撲鼻,熏出醉人的氣息。呂後安坐在軟塌上,逗弄著懷中似睡非睡的小皇子,嘴角邊上噙著溫柔的笑意,彎彎的眉角柔和了嚴厲的五官。
喝飽奶的小劉恭半眯著眼睛,長長的睫毛好像兩把扇子輕輕顫抖,在柔和的燈光下灑落一弧淡淡的陰影,樣子趣致可愛,惹人喜愛。
秦嬤嬤一臉諂媚地奉迎道:“看來太子殿下很喜歡太後娘娘呢。隻要娘娘您一抱他,就馬上不哭不鬧地睡著了。您看,嘴角還帶著笑呢。”
呂後睨了她一眼,語氣平淡地問了一句:“太子平時哭鬧得很厲害嗎?”
秦嬤嬤臉色一白,差點咬上自己的舌頭。原想在呂後麵前拍拍馬屁,沒想到竟變成了拿石頭砸自己的腿。要是如實迴答,肯定就踩中了呂後的痛處,明擺出小太子和皇後之間極不和諧的關係。但如果說的是假話,以呂後陰晴不定的性格,結局看不出是賞是罰。
真是一時不慎,馬屁拍到老虎的屁股上了!
秦嬤嬤支支吾吾地迴道:“沒……呃,太子性格柔靜,沒有經常哭鬧。”
然而,這話聽起來一點說服力都沒有!小劉恭出生不過百日,隻是個隻懂吃喝拉撒,睡飽就哭,哭飽就睡的嬰孩,如何看得出來性格柔靜。
呂後的眉頭蹙了一下,嘴角稍稍往下拉,眼裏淬出幾分冰冷:“本宮問你太子平日裏到底有沒有經常哭鬧,你說三道四地在胡謅些什麽?!難道就不會‘如實稟告’這四個字怎麽寫嗎?”
呂後在後宮和朝廷上打滾了這麽多年,什麽鬼話人話沒有聽過,平生最恨的就是這種假意奉承的話。秦嬤嬤這點沒有技巧的馬屁功夫,又怎麽會逃得過她的銳眼?!
常滿深諳呂後的性格,當然明白呂後要的是真實的情報,而不是刻意奉迎的假話。於是便上前半步,打起圓場來:“啟稟娘娘,奴才聽說太子殿下雖然早晚皆有啼哭,但聲如洪鍾,龍吟虎吼,此乃體強氣足,虎體強壯的表現。”
這話聽起來顯然順耳多了,但呂後也不是這麽容易就被忽悠過去的人。
她繼續問道:“那皇後有否常來探視太子?”
“這個……迴娘娘的話,皇後年紀還小,不擅照料嬰孩之法,有時候小太子哭得厲害,皇後娘娘就有點、呃……不知所措了。所以,沒有……沒有常來。”秦嬤嬤斷斷續續地把話說完,隻敢避重就輕地將真相告知呂後。
其實,張嫣到現在還未能走出清蓮難產生子的陰影,每次看到小劉恭就好像見鬼似的,怎麽可能經常到椒房探視或是照料太子呢?
呂後臉色一黯,眉宇間透出隱忍的慍怒,手臂陡然一緊,惹得小劉恭不舒適地扭了幾下,發出幾聲嚶嚶哼哼的抗議,眼看就要哭起來了。
常滿識趣地向秦嬤嬤打了個眼色,讓她接過嬰孩,柔聲安撫下來。幸虧他們反應及時,小劉恭隻是輕微的扭了幾下,很快就安靜下來,並沒有像平常那樣大聲哭鬧起來。否則的話,估計呂後又要找人開刀,下令責罰了。
誰都知道,呂後平生最厭哭聲,即使小孩子的哭聲也會輕易引起她的厭煩。
這時,宮門外的小黃門太監輕步而入,在常滿耳邊說了幾句,而又輕輕地退下了。整個過程快速而安靜,可見都是常滿平日裏教導有方的結果。
常滿躬身向呂後請示道:“啟稟娘娘,門外代王妃呂姝求見。”
“哦?”呂後挑起長眉,心裏倒有些好奇了。呂姝平時對自己既敬又怕,如非晨昏定省又或者是下旨召見的話,她是很少會主動前來覲見的。今日突然深夜來訪,讓她不禁感到奇怪。
“宣!”呂後斂了斂宮服,很快就恢複往日威儀的姿態,端坐在軟塌上,等待呂姝覲見。
“諾!”常滿站直了身子,揚起拂塵,高聲響亮地宣道:“恭迎代王妃呂氏覲見。”
“恭迎代王妃呂氏覲見……”門外的小黃門太監把話又重複了一遍。話音一落,呂姝便提著宮裙,蓮足款款地步入椒房,流暢優雅地行了個宮禮,盡顯皇室端莊的儀態。
落落大方,儀態萬千,呂後暗想,如果張嫣能有她三分,自己就可以少操一點心了。
“這麽晚了,姝兒不迴宮休息,跑到這裏來求見本宮,是為何故?”
呂姝柔聲迴道:“適才在酒宴中,姝兒跟皇後娘娘交談了數句,發現娘娘的神情不是很好,心神不寧,情緒不安。姝兒想起自己初為人母的時候,也曾經有過這種手足無措的時期,幸得府中乳娘曲娘提議讓姝兒到郊外行宮靜養數月,才慢慢好轉起來。也多虧了那段時日,姝兒才逐漸掌握了一些育兒之道,與苾兒的關係漸漸親近了起來。”
常滿眼珠子一轉,很快就明白了呂姝的意思,接著說道:“王妃娘娘所言極是。皇後娘娘第一次為人母,心中難免不安。皇宮裏人多口雜,陛下和太後娘娘政事繁忙,每天出入宮門者絡繹不絕,皇後留在長樂宮中確實很難靜心休養。”
呂後沉吟半晌,也讀懂了常滿言語中隱晦之意,並且對他說說的話十分認同。說實在的,張嫣對小太子的反抗情緒一天不緩和,她想要的”母子共榮“的假象是很難實現的。再說,現在出入長樂宮的人那麽多,萬一有誰看出了什麽端倪,那她花盡心思所布的局豈不一擊即破?!
她是絕對不會允許這樣的事情發生的!
“姝兒的意思是?”
“驪山行宮距離未央宮隻有數十裏之遙,而且山清水秀,溫泉水暖,正是冬季休養的好地方。太後娘娘大可讓秦嬤嬤等貼心的宮人陪同皇後娘娘一同前往,遠離煩囂的未央宮,好好地靜養數月。姝兒相信,用不了多少時間,皇後娘娘的心病定能不藥而愈。”
呂後闔上眼,仔細地推敲了下呂姝的話。
先前與匈奴和親的事情一波三折,好不容易才平複下來,那邊廂,齊王劉肥的長子劉襄就趁著到長安來道賀的機會,在惠帝麵前提出要把父親接迴封地的請求。
她把劉肥軟禁在未央宮,為的就是要牽絆劉襄勢力的擴張。如今劉襄借著自己在齊國羽翼已豐,竟鬥膽在她麵前提出這樣的要求,顯然已經有了蔑視呂氏勢力之心。奈何惠帝愛兄情切,三言兩語之下就動了惻隱之心,恐怕過不了多久,就會心軟應承劉襄的請求。
劉肥一旦迴國,劉襄肯定會乘勝追擊,大定軍心,積極籠絡齊國臣民之心。到時,隻怕會威脅到惠帝的統治地位。
在還沒有想到辦法削弱劉襄的勢力之前,她沒有過多的精力去照顧不成器的張嫣。或許,找個冠冕堂皇的理由,先把人安頓好,全力應付蠢蠢欲動的齊國,也不失為一個上上之策。
呂姝見呂後久久不語,緊接著又道:“姝兒還記得自己剛剛生下苾兒的時候,身體同樣不大好,奶/水不多,讓太醫看了幾次都沒有改善,著實苦惱了好一段時間。後來,移居到郊外行宮之後,心情隨著環境的轉變而豁然開朗,哺乳的事情也順暢了起來。方才姝兒悄聲跟皇後娘娘問起哺乳一事的時候,娘娘竟受驚失措起來,還狼狽地倒翻了身邊的金盞。故此,姝兒猜想,皇後娘娘或許也有同樣難以啟齒的苦惱,才壯著膽子打擾太後娘娘休息,希望能為皇後和太後兩位娘娘分憂。”
呂姝輕巧的幾句話,點醒了呂後一個問題——張嫣是把孩子“生”下來,但根本就不能哺乳!甚至有可能連她自己也不知道這究竟是怎麽一迴事!後宮之內,女眷甚多,就算是沒有生育過的宮人,也會知曉產後哺乳等事情,她們知道的比張嫣多得多了!
宮中人多口雜,難保不會出現第二個、第三個像呂姝一樣有同樣疑問的人!
張嫣單純而無知,根本就不懂得如何應對一些別有用心的人。萬一被有心人借題發揮、或者猜曉了什麽,放任一無所知的張嫣在皇宮中實在太過冒險!
看來,張嫣必須迴避一下,等過了這段時間再說!
一想到這,呂後嘴角微翹,故意露出幾分欣慰的笑容,“難得姝兒對皇後如此關懷,妯娌之間,感情融洽,本宮深感欣慰啊。”
“皇後娘娘純真善良,姝兒能有幸與娘娘成為姑嫂,這是姝兒的福分。”呂姝莞爾一笑,說得十分誠懇。
呂後點點頭,對常滿吩咐道:“一切就按代王妃的意思去辦吧。通知內務府和奉承司,就說皇後產後身體不適,宜到清幽之地靜養。如今冰寒將至,驪山溫泉水暖,正為適合之所。就讓長樂宮的女官們陪著皇後去那邊靜養一段時間吧。”
“諾!”常滿馬上應令,接著謹慎地問道:“敢問娘娘,小太子是否也跟著皇後到驪山去呢?”
呂後頓了頓,道:“不用了,小太子年紀太小,不宜舟車勞頓,留在椒房裏由本宮照顧就行了。”
小劉恭是呂後千辛萬苦、好不容易才盼來的嫡子,怎舍得讓他離開自己呢?再說,她早就下定了決心,要全力負責起太子的培養和教育,她是絕不會讓小劉恭離開自己身邊半步的。
呂後的話剛剛說完,呂姝眼底的笑意又多了幾分,馬上接口道:“姝兒聽說長樂宮的竇丫頭還有琴嫿,都是心思細密、善解人意的好姑娘,和皇後娘娘的關係也是極好的。太後娘娘不如就讓她們都跟著去吧。”
呂後鳳目偏轉,意味深長地看了她一眼,笑著道:“你對竇漪房那個丫頭還挺上心的。”
呂姝怔了一下,慌忙中很快就定下了心神,“姝兒隻是想為皇後分憂,沒有別的用意。”
呂後甩甩手,一臉滿不在乎的樣子,“這是你的家事,本宮不想插手。既然你都開口想讓竇丫頭跟著皇後去驪山,那就讓她跟著去吧,也沒什麽大不了的。”
呂後的意思很簡單,你自己的夫君自己想辦法去管,可別想在她麵前意圖耍什麽花樣,企圖控製她堂堂大漢太後的一言一行。
呂姝側身福了福,順從地迴道:“謝娘娘。”
既然煩心的事情都有了方向,呂後也沒了思索的意思,抬起手揉了揉有點發疼的太陽穴。常滿和呂姝不敢多擾,躬身請退,並讓秦嬤嬤抱著小劉恭一起退了出去,方便呂後就寢。
呂姝有禮地和常滿家常了兩句之後,便在女侍們的陪伴下轉身迴宮了。就在快迴到金華宮的路上,本該在椒房內伺候太子入睡的秦嬤嬤竟出現在宮道上。
然而,呂姝卻完全沒有什麽驚訝的反應,相反露出了一絲理所當然的微笑。
“代王妃的恩典,老奴在此謝過。”秦嬤嬤向呂姝躬身行了個大禮。
“舉手之勞,何足掛齒?嬤嬤言重了。”不管在什麽時候,呂姝總保持著溫聲細語的態度,讓人看著順心,聽著順耳。
“想我秦氏在奉常司當了差這麽多年,好不容易盼來太後的青睞,將照顧太子和皇後的重責付托於我。那姓竇的小丫頭竟敢巧言令色,蒙蔽皇後,爭寵生嬌,真是氣煞老奴。這次要不是王妃娘娘幫忙把她支走,隻怕連照顧小太子的職責都會被她搶了過去。”
“那姓竇的最擅長的就是這些欺下瞞上的行徑,人前裝得乖巧玲瓏,人後暗中使陰牟利,本宮也是看不過眼,才會出手相助的。”
秦嬤嬤咬著牙,道:“可不是,你看她那副狐媚樣,看了就讓人作嘔!”
“嬤嬤盡管放心,皇後雖然無知,但太後娘娘心如明鏡,絕不會錯待你的。隻要把皇後和太子暫時分開,嬤嬤就有機會鞏固太後對你的信任。日後太子長大成人,定不會虧待一路陪伴他成長的老嬤嬤的。”
“嗬嗬……這一切都是代王妃的恩賜啊!日後老奴若能榮華富貴,定然不忘代王妃相助之恩。”
呂姝掩嘴低笑,“那本宮就先謝過嬤嬤了。不過……本宮拜托嬤嬤的那件事……”說著,眸光閃過一抹陰冷之色。
“王妃娘娘請放心,老奴一切都安排好了。這一次,那姓竇的丫頭肯定逃不了的。”
呂姝淡淡地笑了,嬌美的笑容竟讓人莫名地感到心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