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秋後,長安轉眼間換了個樣似的,就像披上了黃紗的少女,迎著涼風點落種種風情。樹上翠色漸褪,嫩黃色的葉子金燦燦地灑滿一地,華美絢麗,讓人忘了秋的悲涼。
負責送信的太監被一大堆宮人簇擁著,樂嗬嗬地收取大家奉上的賞銀,把懷中的家書一封封地派出去。宮人們一旦進了宮,就不知道什麽時候才能出去,迴鄉更成了奢望。這一年兩次的傳信機會,對於他們來說,是最珍貴的時刻。
竇漪房擠得眼冒金星,好不容易才湊了過去,露出一個諂媚的笑臉,“方公公,您好生辛苦了。請問有來自津觀縣的信沒有?”
“喲,這不是椒房的竇丫頭嗎?對哦,你就是從趙國津觀縣來的秀女,讓我看看……唉,奇怪了,剛才還記得有信兒的,這會又塞到哪裏去了呢?”送信的方公公露出一臉為難的樣子,肥嘟嘟的手在懷裏的一大疊信中左翻右找,卻啥都沒翻到。
旁邊又擠來兩個宮女,不耐煩地催促道:“找不到就算了,別在這兒浪費姐姐們的時間!方公公,我們姐妹是長信宮的,不知齊國臨淄有信兒不?”說著,兩個沉甸甸的錢袋塞進了方公公的手裏。
方公公的臉一下子笑開了花,臉上的肥肉把小眼睛都差點擠不見了,裂開滿嘴的黃牙,道:“臨淄的,當然有!長信宮的徐氏姐妹是不?喏,信都在這兒呢!”兩根肥短的手指迅速地把幾封信撚起,遞給了那對姐妹花,豆豉般的眼珠子別有用意地瞅竇漪房一眼。
竇漪房秒懂,把準備好的小錢袋往他手裏一塞,又道:“方公公,辛苦了!麻煩您老人家再找找看。”
方公公掂了掂錢袋子,似乎對它的重量還是挺滿意的,又圓又肥的手指頭翻了兩三下,很快就抽出了一封信,熟練的手勢和一開始為難的樣子有著天淵之別。竇漪房興高采烈地接過信,上麵的筆跡秀氣溫潤,和竇長君的為人一模一樣。一眨眼,她就已經進宮都快一年了,家書何止抵萬金啊!
竇漪房接過信,卻沒有馬上離開,又從懷裏抽出一個錢袋,細聲道:“方公公,津觀地雖小,但來的秀女可不止漪房一個。請您再找找,看看有沒有其他人的信。”
方公公的臉色陡然變了,嘴裏嗬出一股臭雞蛋的味道,“津觀的信就這麽一封,哪還有什麽其他秀女!去去去……少在這兒添亂!”話雖然是這麽說的,肥圓的指尖卻沒有閑下來,正當竇漪房還在愣怔的一瞬間,咻地一下就把她剛抽出來的錢袋子順走。
七八個宮人從後擠上,屁股一擺、胳膊一帶,成功把嬌小的竇漪房給擠了出去。常喜在旁邊扯了扯她的衣角,讓她不要多話。竇漪房沒有辦法,隻好退了出來。
直到迴到房間裏,隻剩下他們兩個人的時候,常喜才敢提醒她,清蓮的名字現在是宮裏的禁忌,誰都不能提、不能問。津觀來的秀女,權當隻有竇漪房一個吧。
竇漪房萬般無奈,卻又無可奈何。幸好,哥哥的來信給了她莫大的安慰,兄妹二人雖然兩地分離,但隻要知道對方安好,便是最大的寬慰。細心的竇漪房發現,方公公給她的信有拆過的痕跡,顯然有人預先把裏麵的內容審閱過。這時,她才驚覺,未央宮是什麽地方,進出宮門的書信怎麽可能不嚴加審查。如此看來,她隻能打消向竇長君詢問清蓮母親的近況的念頭,唯有期盼宮魅掌控的影士那邊有沒有其他辦法了。
幾天之後,竇漪房又給了方公公兩個錢袋,請他把自己的迴信送返津觀縣。方公公笑眯了眼,樂嗬嗬地把東西一並納入懷中,等各宮各院的書信都收齊了以後,圓嘟嘟的身子才一扭一扭地出了長安城。
正當未央宮的信使剛剛出了城門的時候,一隊來自北方的使節浩浩蕩蕩地抵達長安,帶來的消息震動大漢朝野。
“天地所生、日月所安,匈奴大單於敬問漢王平安!孤僨之君,生於沮澤之中,長於平野牛馬之域,數至邊境,願遊中國。陛下獨立,孤僨獨居,兩主不樂,無以自娛,願以所有,易其所無。”唿延驁一口氣將冒頓單於親書的求親函讀完,站在大殿上的中央麵對眾人憤怒的目光顯得氣定神閑,甚至還有幾分得意。
匈奴使人送上和親的請求,這次求親對象不是旁人,正是大漢的太後——呂後!
冒頓單於的閼氏剛亡,他竟以此做文章,大搖大擺地說:我們一個鰥夫,一個寡婦,湊在一起不是剛好嗎?!這般自大狂妄的口氣,簡直就不把大漢放在眼裏!
諫議大夫首先站了出來,指著唿延驁怒罵道:“匈奴欺人太甚!竟敢差人送來這樣的書信,簡直有悖倫常,膽大包天!”
唿延驁傲氣不改,不慌不忙地迴道:“舒大人此言差矣。正如單於所言,娘娘風華正茂,寡居孤獨,不是正好與我們單於再結連理,互慰寂寥嗎?”
舒大人怫然揚袖,喝道:“強詞奪理!冒頓單於比皇上大不到十歲,娘娘於他,如同父輩,豈能亂了輩分!匈奴人此乃蔑視禮製,齷蹉不堪!”
唿延驁搖搖頭,道:“舒大人,你這麽說就不對了。在匈奴,父子同室而臥。父死,兒子可娶其妾室;兄弟死,姑嫂亦盡可娶之。同族之間,唇齒相依。所謂禮製,各地各族,本有不同,怎能說隻有大漢的是禮,其他地方的就不是了呢?!”
舒大人氣急攻心,嘴巴張了又合、合了又張,脖子上青筋盡顯,千萬條道理被唿延驁堵成漿糊,吐不出口。
光祿大夫常大人忍不住心口的怒氣,上前踏了一步,道:“匈奴固然有匈奴的製度,但你既然來大漢求親,就該守大漢的禮製。如此狂妄自大,真以為我大漢忌你三分不可?!”
唿延驁的眼神冷了幾分,“兵戎相見,驁狼從不畏懼!”
大殿之上,唇槍舌劍,劍拔弩張,氣氛一下子繃到了極限。
麵對這樣的場麵,惠帝頓時亂了方寸。匈奴彪悍兵強,大漢百廢待興,尚沒有能力跟他們硬碰,和親是拉攏他們、維持邊疆穩定的重要手段。但他萬萬沒想到,冒頓單於竟然給了自己這麽一道難題,這該如何迴應才好呢?
應其所求,辱沒了大漢的威名,從此匈奴勢必爬到漢朝的頭上作威作福;但不答應的話,又怕會觸發戰爭,白登之圍曆曆在目,連高祖皇帝都差點丟了性命,更何況是從未征戰的自己。惠帝坐在龍椅上,手足無措,左右為難。
身後的垂簾裏傳來幾聲低笑,呂後清脆的聲音旋即響起:“冒頓單於的厚愛,本宮愧不敢當。難得在年輕人的眼裏,本宮還有幾分姿色,真讓人受寵若驚啊。”
幾句簡單的玩笑話,巧妙地化解了現場緊繃的氣氛。
常滿拂塵一揚,侍女們把珠簾往左右兩邊迅速拉高,威儀攝人的呂後緩緩地步入大殿,淩厲的鳳目在場上掃了一圈,彎彎的嘴角看不出是喜是怒。
眾人跪拜行禮:“太後千歲!”
“起來吧!”呂後揚揚手,示意大家免禮。惠帝往一邊挪了挪,將主位順理成章讓給了母後。
唿延驁恭敬地行了個大禮,道:“匈奴使臣唿延驁拜見大漢天後,天後千歲!”
“常滿告訴本宮,這次的使臣是個熟人,原來說的是你啊。許久未見,將軍一切尚好?”
“謝娘娘厚愛,還記得驁狼。驁狼不才,迴到匈奴以後旋即領命出征,贏了幾場戰役,為單於除去了大小月氏,西北之地已歸匈奴所有。”此話一出,全場頓時鴉雀無聲。狼軍踏處,戰無不勝,如果要和匈奴硬碰的話,恐怕占不到什麽上風。
呂後瞧了他一眼,掩嘴笑道:“本宮聽聞將軍已受封為蒼狼王,少年英雄,後生可畏啊!冒頓單於還真會開玩笑,繞這麽大的圈子往本宮的臉上貼金,直把本宮當成是十八歲的小姑娘來求親,也不怕笑煞天下。”
唿延驁迴道:“冒頓單於是真心誠意來向大漢求親的。既然來求親,當然就得求大漢裏最高貴的一個。除了太後娘娘,恐怕難有第二個人配得上我們單於了。”
唿延驁說得傲氣凜然,眾人聽得睚眥欲怒。這話明裏說得好聽,但實際上每字每句都在貶低大漢國。小小一個外族小國,竟敢如此大言不慚,實在可恨。
呂後紅唇輕揚,也不發作:“本宮年老色衰,連走路都快走不動了,怎敢再和其他如花兒一般嬌美的小姑娘相提並論呢。冒頓單於的溢美之詞,本宮收下了。說到婚事,實在不敢貽笑天下。這樣吧,求婚書我們大漢先收下了,至於婚配何人,皇上自有定奪,肯定不會委屈了你們單於的。”
真不愧是呂後,拐彎抹角地為大漢挽迴了麵子,政治手腕比惠帝高明不知多少倍!
既然對方都這麽說了,作為使臣的唿延驁也隻能躬身聽命。跪拜過呂後的大恩以後,聽從安排,入住未央宮。
匈奴派人來向呂後求親的消息像風一樣傳遍了整座未央宮,竇漪房聽了以後,真不知該笑還是該怒。冒頓單於眼光真獨到,和親的主意竟然打到了呂後的頭上,大漢朝開國以來應該還沒遇到過比這更驚悚的要求吧。
常喜表情誇張,指手畫腳,講起故事來簡直有自帶彈幕的效果,“唿延驁退了以後,大殿上就像炸開的油鍋一樣,吵得不可開交。文武百官,各抒已見,很快就分成了兩派,一邊主戰一邊主和,唇槍舌劍,誰都不讓誰。皇上左右為難,一點辦法都沒有,最後娘娘怒喝一聲,兩三句話就把事情解決了。”
竇漪房好奇的眼睛瞪得大大的,“這麽厲害?娘娘說了什麽話?”
負責送信的太監被一大堆宮人簇擁著,樂嗬嗬地收取大家奉上的賞銀,把懷中的家書一封封地派出去。宮人們一旦進了宮,就不知道什麽時候才能出去,迴鄉更成了奢望。這一年兩次的傳信機會,對於他們來說,是最珍貴的時刻。
竇漪房擠得眼冒金星,好不容易才湊了過去,露出一個諂媚的笑臉,“方公公,您好生辛苦了。請問有來自津觀縣的信沒有?”
“喲,這不是椒房的竇丫頭嗎?對哦,你就是從趙國津觀縣來的秀女,讓我看看……唉,奇怪了,剛才還記得有信兒的,這會又塞到哪裏去了呢?”送信的方公公露出一臉為難的樣子,肥嘟嘟的手在懷裏的一大疊信中左翻右找,卻啥都沒翻到。
旁邊又擠來兩個宮女,不耐煩地催促道:“找不到就算了,別在這兒浪費姐姐們的時間!方公公,我們姐妹是長信宮的,不知齊國臨淄有信兒不?”說著,兩個沉甸甸的錢袋塞進了方公公的手裏。
方公公的臉一下子笑開了花,臉上的肥肉把小眼睛都差點擠不見了,裂開滿嘴的黃牙,道:“臨淄的,當然有!長信宮的徐氏姐妹是不?喏,信都在這兒呢!”兩根肥短的手指迅速地把幾封信撚起,遞給了那對姐妹花,豆豉般的眼珠子別有用意地瞅竇漪房一眼。
竇漪房秒懂,把準備好的小錢袋往他手裏一塞,又道:“方公公,辛苦了!麻煩您老人家再找找看。”
方公公掂了掂錢袋子,似乎對它的重量還是挺滿意的,又圓又肥的手指頭翻了兩三下,很快就抽出了一封信,熟練的手勢和一開始為難的樣子有著天淵之別。竇漪房興高采烈地接過信,上麵的筆跡秀氣溫潤,和竇長君的為人一模一樣。一眨眼,她就已經進宮都快一年了,家書何止抵萬金啊!
竇漪房接過信,卻沒有馬上離開,又從懷裏抽出一個錢袋,細聲道:“方公公,津觀地雖小,但來的秀女可不止漪房一個。請您再找找,看看有沒有其他人的信。”
方公公的臉色陡然變了,嘴裏嗬出一股臭雞蛋的味道,“津觀的信就這麽一封,哪還有什麽其他秀女!去去去……少在這兒添亂!”話雖然是這麽說的,肥圓的指尖卻沒有閑下來,正當竇漪房還在愣怔的一瞬間,咻地一下就把她剛抽出來的錢袋子順走。
七八個宮人從後擠上,屁股一擺、胳膊一帶,成功把嬌小的竇漪房給擠了出去。常喜在旁邊扯了扯她的衣角,讓她不要多話。竇漪房沒有辦法,隻好退了出來。
直到迴到房間裏,隻剩下他們兩個人的時候,常喜才敢提醒她,清蓮的名字現在是宮裏的禁忌,誰都不能提、不能問。津觀來的秀女,權當隻有竇漪房一個吧。
竇漪房萬般無奈,卻又無可奈何。幸好,哥哥的來信給了她莫大的安慰,兄妹二人雖然兩地分離,但隻要知道對方安好,便是最大的寬慰。細心的竇漪房發現,方公公給她的信有拆過的痕跡,顯然有人預先把裏麵的內容審閱過。這時,她才驚覺,未央宮是什麽地方,進出宮門的書信怎麽可能不嚴加審查。如此看來,她隻能打消向竇長君詢問清蓮母親的近況的念頭,唯有期盼宮魅掌控的影士那邊有沒有其他辦法了。
幾天之後,竇漪房又給了方公公兩個錢袋,請他把自己的迴信送返津觀縣。方公公笑眯了眼,樂嗬嗬地把東西一並納入懷中,等各宮各院的書信都收齊了以後,圓嘟嘟的身子才一扭一扭地出了長安城。
正當未央宮的信使剛剛出了城門的時候,一隊來自北方的使節浩浩蕩蕩地抵達長安,帶來的消息震動大漢朝野。
“天地所生、日月所安,匈奴大單於敬問漢王平安!孤僨之君,生於沮澤之中,長於平野牛馬之域,數至邊境,願遊中國。陛下獨立,孤僨獨居,兩主不樂,無以自娛,願以所有,易其所無。”唿延驁一口氣將冒頓單於親書的求親函讀完,站在大殿上的中央麵對眾人憤怒的目光顯得氣定神閑,甚至還有幾分得意。
匈奴使人送上和親的請求,這次求親對象不是旁人,正是大漢的太後——呂後!
冒頓單於的閼氏剛亡,他竟以此做文章,大搖大擺地說:我們一個鰥夫,一個寡婦,湊在一起不是剛好嗎?!這般自大狂妄的口氣,簡直就不把大漢放在眼裏!
諫議大夫首先站了出來,指著唿延驁怒罵道:“匈奴欺人太甚!竟敢差人送來這樣的書信,簡直有悖倫常,膽大包天!”
唿延驁傲氣不改,不慌不忙地迴道:“舒大人此言差矣。正如單於所言,娘娘風華正茂,寡居孤獨,不是正好與我們單於再結連理,互慰寂寥嗎?”
舒大人怫然揚袖,喝道:“強詞奪理!冒頓單於比皇上大不到十歲,娘娘於他,如同父輩,豈能亂了輩分!匈奴人此乃蔑視禮製,齷蹉不堪!”
唿延驁搖搖頭,道:“舒大人,你這麽說就不對了。在匈奴,父子同室而臥。父死,兒子可娶其妾室;兄弟死,姑嫂亦盡可娶之。同族之間,唇齒相依。所謂禮製,各地各族,本有不同,怎能說隻有大漢的是禮,其他地方的就不是了呢?!”
舒大人氣急攻心,嘴巴張了又合、合了又張,脖子上青筋盡顯,千萬條道理被唿延驁堵成漿糊,吐不出口。
光祿大夫常大人忍不住心口的怒氣,上前踏了一步,道:“匈奴固然有匈奴的製度,但你既然來大漢求親,就該守大漢的禮製。如此狂妄自大,真以為我大漢忌你三分不可?!”
唿延驁的眼神冷了幾分,“兵戎相見,驁狼從不畏懼!”
大殿之上,唇槍舌劍,劍拔弩張,氣氛一下子繃到了極限。
麵對這樣的場麵,惠帝頓時亂了方寸。匈奴彪悍兵強,大漢百廢待興,尚沒有能力跟他們硬碰,和親是拉攏他們、維持邊疆穩定的重要手段。但他萬萬沒想到,冒頓單於竟然給了自己這麽一道難題,這該如何迴應才好呢?
應其所求,辱沒了大漢的威名,從此匈奴勢必爬到漢朝的頭上作威作福;但不答應的話,又怕會觸發戰爭,白登之圍曆曆在目,連高祖皇帝都差點丟了性命,更何況是從未征戰的自己。惠帝坐在龍椅上,手足無措,左右為難。
身後的垂簾裏傳來幾聲低笑,呂後清脆的聲音旋即響起:“冒頓單於的厚愛,本宮愧不敢當。難得在年輕人的眼裏,本宮還有幾分姿色,真讓人受寵若驚啊。”
幾句簡單的玩笑話,巧妙地化解了現場緊繃的氣氛。
常滿拂塵一揚,侍女們把珠簾往左右兩邊迅速拉高,威儀攝人的呂後緩緩地步入大殿,淩厲的鳳目在場上掃了一圈,彎彎的嘴角看不出是喜是怒。
眾人跪拜行禮:“太後千歲!”
“起來吧!”呂後揚揚手,示意大家免禮。惠帝往一邊挪了挪,將主位順理成章讓給了母後。
唿延驁恭敬地行了個大禮,道:“匈奴使臣唿延驁拜見大漢天後,天後千歲!”
“常滿告訴本宮,這次的使臣是個熟人,原來說的是你啊。許久未見,將軍一切尚好?”
“謝娘娘厚愛,還記得驁狼。驁狼不才,迴到匈奴以後旋即領命出征,贏了幾場戰役,為單於除去了大小月氏,西北之地已歸匈奴所有。”此話一出,全場頓時鴉雀無聲。狼軍踏處,戰無不勝,如果要和匈奴硬碰的話,恐怕占不到什麽上風。
呂後瞧了他一眼,掩嘴笑道:“本宮聽聞將軍已受封為蒼狼王,少年英雄,後生可畏啊!冒頓單於還真會開玩笑,繞這麽大的圈子往本宮的臉上貼金,直把本宮當成是十八歲的小姑娘來求親,也不怕笑煞天下。”
唿延驁迴道:“冒頓單於是真心誠意來向大漢求親的。既然來求親,當然就得求大漢裏最高貴的一個。除了太後娘娘,恐怕難有第二個人配得上我們單於了。”
唿延驁說得傲氣凜然,眾人聽得睚眥欲怒。這話明裏說得好聽,但實際上每字每句都在貶低大漢國。小小一個外族小國,竟敢如此大言不慚,實在可恨。
呂後紅唇輕揚,也不發作:“本宮年老色衰,連走路都快走不動了,怎敢再和其他如花兒一般嬌美的小姑娘相提並論呢。冒頓單於的溢美之詞,本宮收下了。說到婚事,實在不敢貽笑天下。這樣吧,求婚書我們大漢先收下了,至於婚配何人,皇上自有定奪,肯定不會委屈了你們單於的。”
真不愧是呂後,拐彎抹角地為大漢挽迴了麵子,政治手腕比惠帝高明不知多少倍!
既然對方都這麽說了,作為使臣的唿延驁也隻能躬身聽命。跪拜過呂後的大恩以後,聽從安排,入住未央宮。
匈奴派人來向呂後求親的消息像風一樣傳遍了整座未央宮,竇漪房聽了以後,真不知該笑還是該怒。冒頓單於眼光真獨到,和親的主意竟然打到了呂後的頭上,大漢朝開國以來應該還沒遇到過比這更驚悚的要求吧。
常喜表情誇張,指手畫腳,講起故事來簡直有自帶彈幕的效果,“唿延驁退了以後,大殿上就像炸開的油鍋一樣,吵得不可開交。文武百官,各抒已見,很快就分成了兩派,一邊主戰一邊主和,唇槍舌劍,誰都不讓誰。皇上左右為難,一點辦法都沒有,最後娘娘怒喝一聲,兩三句話就把事情解決了。”
竇漪房好奇的眼睛瞪得大大的,“這麽厲害?娘娘說了什麽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