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天,呂後趁著荷花盛放的季節在滄池邊上擺了一場荷花席,新任的趙王劉友、代王劉恆、淮南王劉長、燕王劉建均帶上了自己的家眷應邀前來。王子美眷濟濟一堂,賞花品茗,好一派賞心悅目的景象。
惠帝劉盈大病初愈,皇後張嫣初孕在身,因此夫妻二人都沒有出現在這次的宴席之上。
夏日炎炎,荷風送爽,為未央宮增添了一抹嬌麗的清新。
淮南王劉長是呂後的養子,從小就帶在身邊,在今天的宴席上他便代替了惠帝,以臣子的身份跟隨在養母的身邊,以盡孝道。
他揮動著寬大華麗的宮袖,靈巧的宮人們依令奉上新沏的花茶,暖暖的茶香帶著荷花的香氣嫋嫋升起,讓人不覺心曠神怡。
“這是以去年的初雪加上今年新取的荷花蕊所衝泡的香片,芳香撲鼻,茶色清澈,兒臣特地讓人備好,就等著今天這個機會讓母後和各位哥哥嫂嫂都來嚐嚐。”說完,帥氣地揚起俊秀的臉龐,臉上朝氣蓬勃的笑容如同夏日的陽光一樣燦爛。
雖然說八王子燕王劉建才是先帝劉邦最小的兒子,但是因為母妃早逝無寵,很早就被遣放到封地生活,鮮少出現在未央宮中。而七王子淮南王劉長因為養母呂後之故,順理成章地成為了常住未央宮中最小的王子,故此備受先帝、呂後以及魯元公主的寵愛。雖說言行難免有些驕縱,但爽朗活潑的性格一直頗受眾人喜愛。
他也是宮中唯一一個敢把王兄們都稱作“哥哥”的人,讓人聽得親切又歡欣。
劉恆將盛著七分溫茶的白玉杯湊到鼻間,淡雅的茶香撲鼻而至,然後把唇貼上潔白的杯口呷了一口,嘴角一勾,稱讚道:“果然是好茶!嗯……這恐怕不是普通的荷花蕊吧?”
劉長的眼睛登的一下就亮了,獻寶似的繼續說道:“品茶品酒,果然還是四哥最有眼光。單一普通的荷花怎麽能散發出如此清香,為了取製這盞香片,弟弟我兩年前就叫人開始準備了。這裏麵所采用的所有荷花蕊都是經過精心培育的,包括了有鳳舞、香梅雪、賽佛座、玉蘭香四個品種。”
呂婠莞爾一笑,“這四個品種都是難得的佳品,六弟真是費煞苦心呀。”
“這算什麽?母後素愛清香之物,四哥又是風雅之人,每年七巧節前咱們宮裏都會舉行一次這樣的荷花席,弟弟我也隻是想向大家獻上一份心意罷了。隻可惜,今年皇上和皇後都因故不能出席,隻怪阿長福薄,這份心意奉不到皇兄皇嫂的麵前咯。”
呂後笑道:“你有這份心思就已經很難得了。待會兒讓錢諾和常喜到你的宮裏取上幾兩香片,皇上和皇後還是能夠品到你這杯美茶的。”
“諾!”在旁近伺的常喜應諾。
呂婠嫣然笑道:“六弟這份心思送的正是時候。荷蓮多子,這不正正預示著皇上和皇後多子多福的意思嗎?”
“說的好!說的好!還是婠兒的嘴最甜。”這句話說到了呂後的心坎上,不由得歡顏綻放。
劉長又道:“七巧將至,不知各位嫂嫂和母後的女官們都準備了些什麽祭品?阿長還記得去年四嫂的鴛鴦繡圖,還有母後宮裏那個倚玉,做了一支精美七彩玲瓏鳳首簪,都是上佳的美作。”
呂姝柔聲道:“六弟說話總是那麽誇張。”
劉長卻連說不是,“阿長隻是實話實說。再說,這拍馬屁的功夫,弟弟我怎麽也比不上我家四哥。”
“哈哈哈……看人看事,六弟才是最有眼光的那個!”劉恆朝弟弟豎起了大拇指,居然坦然大方地承認了。天高地厚,都不如代王的臉皮厚!
呂後鳳心大悅,“今天難得大家濟濟一堂,女眷們就大方說說今年都準備了些什麽,好讓本宮先高興高興。”
呂婠率先上前一福,秀氣的眉毛高高挑起,一臉得意地道:“婠兒今年做了件五彩流光鳳袍,就等著祭典過後給太後娘娘獻上。”
呂姝接著道:“姝兒今年做了件百福百壽的小兜兒,想著祭典過後就可以獻給皇後娘娘,等龍子出生的時候使用。”
呂後聽了很是高興,連聲稱讚;其餘的家眷和女官都一一將自己準備的祭品說了一遍。
“咦……那母後宮裏的女官呢?”劉長問道。
呂後麵不改色地迴了一句:“倚玉今年要留在椒房裏照顧皇後,七月祭典的事情她就不參加了。”輕描淡寫就把倚玉的事情給帶過了。
“那麽今年椒房宮中女官的代表是……她咯?”劉長伸出長指指向正在呂後身邊伺候的竇漪房。
常喜忍不住撲哧一笑,惹來竇小妹嬌怒的一瞪,嬌俏的小臉瞬間變成了可愛的囧字。
呂後抬眼瞧她一眼,道:“丫頭,你準備了什麽?”
“這個……這個……”竇漪房忸怩著迴道,聲如蚊呐:“同心結。”最簡單的手工勞作,但寶寶真的已經盡力了!
劉長一聽,忍不住哈哈大笑,引得大家都跟著笑了起來,嘻哈的笑聲頓時響遍了整片滄池。竇小妹困窘的小臉蛋比池裏的荷花還要豔紅。
呂婠掩著嘴,忍住笑接著向呂後進言:“啟稟娘娘,婠兒聽說在驪山上有一靜修的高人,名曰悟念子,潛心修煉玄黃之術,據說還能參透河圖洛書的奧妙。他隱居於驪山多年,今年七巧是他閉關兩年後首次出關的日子。婠兒聽聞此人修術有道,擅於麵相占卦,能卜見過去未來。娘娘何不趁七月祭典的機會帶上皇後娘娘與一眾女眷前去參拜高人,順便為未來的龍子祈福呢?”
眾人皆知,先帝在沛縣還是白衣的時候,就曾遇到過一位相士老翁。這個落魄的老翁一語說中了劉盈麵帶帝王貴相,劉邦從此才拉開了反秦立漢的序幕。一直以來,呂後對麵相卜卦之說深信不疑。
呂後聽了她的話,喜上眉梢,連連點頭,暗暗高興:這正是她讓張嫣以初孕新婦的形象隆重登場的好機會。呂婠果然心思細密,深得她心。
其他人接下來說了什麽話,竇漪房全都聽不進去了,耳朵裏隻有呂婠說的那句話在不斷地迴旋。潛心修煉的高人?能卜見過去未來?那……會不會也能告訴她返迴現代的方法!
一想到這,竇漪房已經迫不及待,恨不得生出一雙小翅膀,馬上飛到驪山上去,扯住這個傳說中的高人好好問個清楚!(小妖畫外音:丫頭,你確定這不叫拷問?)
驪山之行,很快就成行了,因為不僅竇漪房等不及,呂後自己更是迫不及待。她讓內務總管常滿和九卿奉常以最快的速度準備好祭典和宮眷出行的各種事宜,不但依循慣例邀約宮中諸位女眷,還帶上朝廷中重要的文武官員、皇親貴胄。
不多時,一行數百人便浩浩蕩蕩地往驪山的方向出發。
晃眼間,竇漪房與張嫣再次見麵已經過了好幾個月的時間。上次一分別前,她還天真無邪地長樂宮裏問自己“要怎麽生孩子”,沒想到,再次相遇,身邊的一切已是物是人非。
小張嫣還是一臉的怯懦無辜,大大的眼睛裏總帶著氤氳的水氣,竇漪房知道那是她驚怕無助的表情。濃濃的愁緒凝在眉頭,完全不是一個十二歲的女孩該有的愁容,讓人看了心生不忍。
她穿著呂後為她準備好的翠綠宮袍,小腹微微隆起,看起來就好似真的有了身孕一般。秦嬤嬤寸步不離地守在她的身邊,不讓任何人近身三步之內。旁邊還跟著一個清瘦的白衣男子,麵如冠玉,鼻挺星眸,隨身的青囊斜掛在肩上,估計就是禦醫所指派的太醫齊霖。
齊霖的名字竇漪房亦有耳聞,原因很簡單,他一來,椒房裏的各個女官們瞬間換成了花癡臉,爭相搶著要去殿前伺候,目的就是想找機會去親近這個威名如雷貫耳的玉麵神醫。
果然任何時期都是拚臉的年代,古今均是!
竇漪房和張嫣對視的目光越過熙攘的人群緊緊地鎖在一起,在呂後嚴密的監視下,她們隻能以這樣的方式相見。竇漪房趁眾人不注意的時候櫻唇輕啟,悄悄地對她道了聲唇語:“別怕,我在!”
張嫣凝著淚,輕輕地點了點頭。
秦嬤嬤跨步向前,截斷了兩人凝視的目光,“娘娘,山路顛簸,請您到驪山行宮的廂房歇息吧,動了胎氣的話,奴才們可就擔當不起。”用詞恭敬,語氣卻堅決非常,帶著不容拒絕的嚴厲,乍聽之下真不知道誰才是真正的主子。
適才張嫣已經按照呂後的吩咐在大臣們的眼皮底下轉了一圈,當麵接受了大家的祝賀,想想也是時候迴廂房休息了。否則的話,一不小心讓這個膽怯的小皇後露了餡,事情可是一兩頓棍棒之刑就可以解決的。
張嫣含著淚呆站在原地不敢迴答,秦嬤嬤的手段她早就看怕了。站在旁邊的齊霖見狀,低下頭來對著她柔聲安慰道:“娘娘勿憂。微臣已備好了凝神補氣的溫補湯藥,恭請娘娘到廂房享用。”
他說的話就跟他的人一樣,溫潤如玉,好似蝴蝶拍動的翅膀掃起的輕風,輕柔悅耳,讓張嫣安心了不少。她乖巧的點了點頭,由著宮人扶入廂房。
看起來,這個大名鼎鼎的玉麵神醫並不如傳聞那樣冷漠而不近人情。椒房有了他的照料,竇漪房也稍稍放下了心。
正想著,耳朵裏就傳來了常喜催促的聲音:“丫頭,你還發什麽呆啊!悟念子先生來了,諸位殿下和娘娘們全都在裏麵候著呢。”話一說完,一手扯住神遊未歸的竇漪房,把她拉入屋內。
驪山素以溫泉著名,也是悟道修煉的靈山,從前秦時起就有不少隱士到這裏來潛心修煉。悟念子從小學習玄黃之術,秦末年間為了躲避戰亂,選擇隱居山林,遠離紅塵,潛心悟道,平日裏極少出見外人。這次呂婠花了九牛二虎之力才等到了這個機會,把他老人家請出關來相見。
悟念子本來隱居在驪山深處的竹林間,呂婠好不容易派人把他請了過來,暫住在驪山行宮之中。他本不願意跟皇室貴族打交道,但是這次當呂婠來找他的時候,他卻說了一句:有個人來了,上天安排他必須見上一麵。
惠帝劉盈大病初愈,皇後張嫣初孕在身,因此夫妻二人都沒有出現在這次的宴席之上。
夏日炎炎,荷風送爽,為未央宮增添了一抹嬌麗的清新。
淮南王劉長是呂後的養子,從小就帶在身邊,在今天的宴席上他便代替了惠帝,以臣子的身份跟隨在養母的身邊,以盡孝道。
他揮動著寬大華麗的宮袖,靈巧的宮人們依令奉上新沏的花茶,暖暖的茶香帶著荷花的香氣嫋嫋升起,讓人不覺心曠神怡。
“這是以去年的初雪加上今年新取的荷花蕊所衝泡的香片,芳香撲鼻,茶色清澈,兒臣特地讓人備好,就等著今天這個機會讓母後和各位哥哥嫂嫂都來嚐嚐。”說完,帥氣地揚起俊秀的臉龐,臉上朝氣蓬勃的笑容如同夏日的陽光一樣燦爛。
雖然說八王子燕王劉建才是先帝劉邦最小的兒子,但是因為母妃早逝無寵,很早就被遣放到封地生活,鮮少出現在未央宮中。而七王子淮南王劉長因為養母呂後之故,順理成章地成為了常住未央宮中最小的王子,故此備受先帝、呂後以及魯元公主的寵愛。雖說言行難免有些驕縱,但爽朗活潑的性格一直頗受眾人喜愛。
他也是宮中唯一一個敢把王兄們都稱作“哥哥”的人,讓人聽得親切又歡欣。
劉恆將盛著七分溫茶的白玉杯湊到鼻間,淡雅的茶香撲鼻而至,然後把唇貼上潔白的杯口呷了一口,嘴角一勾,稱讚道:“果然是好茶!嗯……這恐怕不是普通的荷花蕊吧?”
劉長的眼睛登的一下就亮了,獻寶似的繼續說道:“品茶品酒,果然還是四哥最有眼光。單一普通的荷花怎麽能散發出如此清香,為了取製這盞香片,弟弟我兩年前就叫人開始準備了。這裏麵所采用的所有荷花蕊都是經過精心培育的,包括了有鳳舞、香梅雪、賽佛座、玉蘭香四個品種。”
呂婠莞爾一笑,“這四個品種都是難得的佳品,六弟真是費煞苦心呀。”
“這算什麽?母後素愛清香之物,四哥又是風雅之人,每年七巧節前咱們宮裏都會舉行一次這樣的荷花席,弟弟我也隻是想向大家獻上一份心意罷了。隻可惜,今年皇上和皇後都因故不能出席,隻怪阿長福薄,這份心意奉不到皇兄皇嫂的麵前咯。”
呂後笑道:“你有這份心思就已經很難得了。待會兒讓錢諾和常喜到你的宮裏取上幾兩香片,皇上和皇後還是能夠品到你這杯美茶的。”
“諾!”在旁近伺的常喜應諾。
呂婠嫣然笑道:“六弟這份心思送的正是時候。荷蓮多子,這不正正預示著皇上和皇後多子多福的意思嗎?”
“說的好!說的好!還是婠兒的嘴最甜。”這句話說到了呂後的心坎上,不由得歡顏綻放。
劉長又道:“七巧將至,不知各位嫂嫂和母後的女官們都準備了些什麽祭品?阿長還記得去年四嫂的鴛鴦繡圖,還有母後宮裏那個倚玉,做了一支精美七彩玲瓏鳳首簪,都是上佳的美作。”
呂姝柔聲道:“六弟說話總是那麽誇張。”
劉長卻連說不是,“阿長隻是實話實說。再說,這拍馬屁的功夫,弟弟我怎麽也比不上我家四哥。”
“哈哈哈……看人看事,六弟才是最有眼光的那個!”劉恆朝弟弟豎起了大拇指,居然坦然大方地承認了。天高地厚,都不如代王的臉皮厚!
呂後鳳心大悅,“今天難得大家濟濟一堂,女眷們就大方說說今年都準備了些什麽,好讓本宮先高興高興。”
呂婠率先上前一福,秀氣的眉毛高高挑起,一臉得意地道:“婠兒今年做了件五彩流光鳳袍,就等著祭典過後給太後娘娘獻上。”
呂姝接著道:“姝兒今年做了件百福百壽的小兜兒,想著祭典過後就可以獻給皇後娘娘,等龍子出生的時候使用。”
呂後聽了很是高興,連聲稱讚;其餘的家眷和女官都一一將自己準備的祭品說了一遍。
“咦……那母後宮裏的女官呢?”劉長問道。
呂後麵不改色地迴了一句:“倚玉今年要留在椒房裏照顧皇後,七月祭典的事情她就不參加了。”輕描淡寫就把倚玉的事情給帶過了。
“那麽今年椒房宮中女官的代表是……她咯?”劉長伸出長指指向正在呂後身邊伺候的竇漪房。
常喜忍不住撲哧一笑,惹來竇小妹嬌怒的一瞪,嬌俏的小臉瞬間變成了可愛的囧字。
呂後抬眼瞧她一眼,道:“丫頭,你準備了什麽?”
“這個……這個……”竇漪房忸怩著迴道,聲如蚊呐:“同心結。”最簡單的手工勞作,但寶寶真的已經盡力了!
劉長一聽,忍不住哈哈大笑,引得大家都跟著笑了起來,嘻哈的笑聲頓時響遍了整片滄池。竇小妹困窘的小臉蛋比池裏的荷花還要豔紅。
呂婠掩著嘴,忍住笑接著向呂後進言:“啟稟娘娘,婠兒聽說在驪山上有一靜修的高人,名曰悟念子,潛心修煉玄黃之術,據說還能參透河圖洛書的奧妙。他隱居於驪山多年,今年七巧是他閉關兩年後首次出關的日子。婠兒聽聞此人修術有道,擅於麵相占卦,能卜見過去未來。娘娘何不趁七月祭典的機會帶上皇後娘娘與一眾女眷前去參拜高人,順便為未來的龍子祈福呢?”
眾人皆知,先帝在沛縣還是白衣的時候,就曾遇到過一位相士老翁。這個落魄的老翁一語說中了劉盈麵帶帝王貴相,劉邦從此才拉開了反秦立漢的序幕。一直以來,呂後對麵相卜卦之說深信不疑。
呂後聽了她的話,喜上眉梢,連連點頭,暗暗高興:這正是她讓張嫣以初孕新婦的形象隆重登場的好機會。呂婠果然心思細密,深得她心。
其他人接下來說了什麽話,竇漪房全都聽不進去了,耳朵裏隻有呂婠說的那句話在不斷地迴旋。潛心修煉的高人?能卜見過去未來?那……會不會也能告訴她返迴現代的方法!
一想到這,竇漪房已經迫不及待,恨不得生出一雙小翅膀,馬上飛到驪山上去,扯住這個傳說中的高人好好問個清楚!(小妖畫外音:丫頭,你確定這不叫拷問?)
驪山之行,很快就成行了,因為不僅竇漪房等不及,呂後自己更是迫不及待。她讓內務總管常滿和九卿奉常以最快的速度準備好祭典和宮眷出行的各種事宜,不但依循慣例邀約宮中諸位女眷,還帶上朝廷中重要的文武官員、皇親貴胄。
不多時,一行數百人便浩浩蕩蕩地往驪山的方向出發。
晃眼間,竇漪房與張嫣再次見麵已經過了好幾個月的時間。上次一分別前,她還天真無邪地長樂宮裏問自己“要怎麽生孩子”,沒想到,再次相遇,身邊的一切已是物是人非。
小張嫣還是一臉的怯懦無辜,大大的眼睛裏總帶著氤氳的水氣,竇漪房知道那是她驚怕無助的表情。濃濃的愁緒凝在眉頭,完全不是一個十二歲的女孩該有的愁容,讓人看了心生不忍。
她穿著呂後為她準備好的翠綠宮袍,小腹微微隆起,看起來就好似真的有了身孕一般。秦嬤嬤寸步不離地守在她的身邊,不讓任何人近身三步之內。旁邊還跟著一個清瘦的白衣男子,麵如冠玉,鼻挺星眸,隨身的青囊斜掛在肩上,估計就是禦醫所指派的太醫齊霖。
齊霖的名字竇漪房亦有耳聞,原因很簡單,他一來,椒房裏的各個女官們瞬間換成了花癡臉,爭相搶著要去殿前伺候,目的就是想找機會去親近這個威名如雷貫耳的玉麵神醫。
果然任何時期都是拚臉的年代,古今均是!
竇漪房和張嫣對視的目光越過熙攘的人群緊緊地鎖在一起,在呂後嚴密的監視下,她們隻能以這樣的方式相見。竇漪房趁眾人不注意的時候櫻唇輕啟,悄悄地對她道了聲唇語:“別怕,我在!”
張嫣凝著淚,輕輕地點了點頭。
秦嬤嬤跨步向前,截斷了兩人凝視的目光,“娘娘,山路顛簸,請您到驪山行宮的廂房歇息吧,動了胎氣的話,奴才們可就擔當不起。”用詞恭敬,語氣卻堅決非常,帶著不容拒絕的嚴厲,乍聽之下真不知道誰才是真正的主子。
適才張嫣已經按照呂後的吩咐在大臣們的眼皮底下轉了一圈,當麵接受了大家的祝賀,想想也是時候迴廂房休息了。否則的話,一不小心讓這個膽怯的小皇後露了餡,事情可是一兩頓棍棒之刑就可以解決的。
張嫣含著淚呆站在原地不敢迴答,秦嬤嬤的手段她早就看怕了。站在旁邊的齊霖見狀,低下頭來對著她柔聲安慰道:“娘娘勿憂。微臣已備好了凝神補氣的溫補湯藥,恭請娘娘到廂房享用。”
他說的話就跟他的人一樣,溫潤如玉,好似蝴蝶拍動的翅膀掃起的輕風,輕柔悅耳,讓張嫣安心了不少。她乖巧的點了點頭,由著宮人扶入廂房。
看起來,這個大名鼎鼎的玉麵神醫並不如傳聞那樣冷漠而不近人情。椒房有了他的照料,竇漪房也稍稍放下了心。
正想著,耳朵裏就傳來了常喜催促的聲音:“丫頭,你還發什麽呆啊!悟念子先生來了,諸位殿下和娘娘們全都在裏麵候著呢。”話一說完,一手扯住神遊未歸的竇漪房,把她拉入屋內。
驪山素以溫泉著名,也是悟道修煉的靈山,從前秦時起就有不少隱士到這裏來潛心修煉。悟念子從小學習玄黃之術,秦末年間為了躲避戰亂,選擇隱居山林,遠離紅塵,潛心悟道,平日裏極少出見外人。這次呂婠花了九牛二虎之力才等到了這個機會,把他老人家請出關來相見。
悟念子本來隱居在驪山深處的竹林間,呂婠好不容易派人把他請了過來,暫住在驪山行宮之中。他本不願意跟皇室貴族打交道,但是這次當呂婠來找他的時候,他卻說了一句:有個人來了,上天安排他必須見上一麵。